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归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造成厌学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监护人职责的缺乏和家庭教育的流失,留守儿童同样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迫切需要针对“留守儿童”厌学成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我们需要在改善“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方面坚守一定的原则,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借此也希望通过本文能给我们在改善“留守儿童”厌学问题上有所帮助。
一、“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是基础教育中最突出问题之一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的转移,在中国农村产生了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
“据推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农村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厌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成为社会中比较独特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指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因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子女被迫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留在原籍学校学习的学生群体。依据这种情况,“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的特殊群体,所以多数是被隔代监管,“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主要是由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照料,少数寄托在亲戚家中,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规律。但这些孩子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被隔代照管,要么溺爱,要么精力不足,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失控,引起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自立、自理能力差;父母同辈的亲友照看的孩子容易出现亲情缺乏。年龄较大的一部分“留守儿童”自己有能力自己独自生活,但是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家中无人监管,故而散漫,任性,说话做事不把握尺度,生活上无规律的不良习惯。
(二)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留守儿童”是我们普遍关注和关怀的对象,他们需要我们基于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不能一提起“留守儿童”就把所有的不好事情与他们联想起来,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他们“一棒子打死”。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所有的都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性格怪异等。因此,我们正确认识和有针对行的研究才具有客观上的依据。
1、在学习成绩方面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父母外出半年后成绩总体上是趋于稳定的,但是,父母外出打工会对孩子的行为和心里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半年里,“留守儿童”的成绩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种,当他们离开父母后,知道自己没有了依靠,不论自己以前怎样,现在他们会变得更加懂事,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一种是由于开始离开父母,在很多方面不适应。因此在离开父母的初始阶段,情绪和学习方面有所波动,但在适应过后,学习成绩趋于稳定。第三种情况是这些孩子被寄托在他人身边,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缺少相应的监护,显得不适应,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方面放任自流,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这种情况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2、在学习态度方面
有相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要比一般的儿童要强。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行为是由需要产生动机,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作用下动机会转换成外部的行为。但在现实学习中,“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视学习为煎熬,更不用谈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了。
3、在辍学方面
辍学主要集中在中学生中,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以往是由于经济跟不上导致的辍学,而现在主要是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辍学的主体因素还是学生自己,因此,学生的辍学与厌学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综上可以看出“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问题,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出现偏差,情感上抵触学习,行为上远离学习。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1)、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大瞌睡,做小动作,小声说话,扰乱课堂秩序,学习时不按老师所要求的去做等。(2)、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不认真对待、抄袭、少做或是漏做,甚至出现代做现象,对做作业存在敷衍的态度,甚者干脆不做以与老师对抗。(3)、逃学现象严重,如装病逃课,外出闲逛,玩游戏机、上网、打牌等,更严重的出现酗酒闹事等犯罪行为。(4)、上课迟到,放学后不按时回家,有的回到家中,本来学校布置的有作业而对监护人撒谎说是没有作业,放下书包后“溜之大吉”,或是看电视等。这些只是“留守儿童”厌学现状比较明显的几点。关于“留守儿童”的厌学现象,有很多情况,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会有相应的表现,在本文中,就不多列举。
三、“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心理需要对“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笔者认为这种厌学现象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有很大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学习的动机和学生的心理需要有直接的联系,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类型及满足程度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方向,“马斯洛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能实现。”
“留守儿童”作为中小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纵观他们的发展和生活的环境,他们的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无法得到相应的满足,在这里我们详细从“留守儿童”归属的需要、尊重和理解的需要进行阐述。
1、
归属的需要
我们可以把“留守儿童”归属的需要分为两种情况:
(1)、学习归属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班级群体中,对于他们来说,都希望自己能被他们所在的群体所接纳认可,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性格使然,会由于他们的某种生理、外表、出身、行为方式、学习成绩等原因,而受到班集体其他成员的排斥,甚至嘲讽,他们的这种需要就会受到威胁,一些严重缺乏归属感的学生就会对在班集体中进行学习感到恐惧,造成他们的厌学现象。
(2)、生活归属的需要。
“留守儿童”相对于正常的学生来说,缺少更多的亲情教育,由于父母都在异地工作,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和沟通的时间有限,很难建立深受的感情,“留守儿童”的生活大都寄予亲戚的代理或是祖父母的照料,虽然能获得正常的生活生存的需求,但却得不到父爱和母爱的滋润,因此就会缺少家庭的温馨,造成“留守儿童”缺乏生活的归属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种是因为监护人的力不从心,大多数的监护人认为照顾“留守儿童“仅仅是生活上有吃有喝,饿不了、冻不着就可以了,忽视了孩子心理上对一个温馨家庭的渴望和对亲情的需要。
第二种是“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父母在沟通上出现的问题。父母与孩子两地相隔,见面的机会少,电话等其他沟通又比较缺乏,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封闭,甚至感到生活上和父母的脱离,使他们无法实现对生活归属的基本需要。
第三种是父母对情感情感的错误弥补,在学校里有一种现象,“留守儿童”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比较“富裕”的群体。但是“留守儿童”的经济管理能力和自辩力还不成熟,以至于给他们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其实这种弥补方式,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生活好点,基于这种错误的弥补方式,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转换成了金钱关系。以上这三种情况导致“留守儿童”缺乏生活的归属感,造成他们没有“依靠”被忽视或者被遗弃的感觉,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减弱。
2、尊重和理解的需要
内在需要是一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而尊重和理解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尊重,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他们没有了父母的庇护,经常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眼光甚至是别人的欺负,因此使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形成了很强的个性,不容许别人谈及他,否则会被他们认为你充满了敌意。特别是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他们不喜欢被人们直接关注,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谈论自己,更喜欢从侧面得到人们的关心和理解。由于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不能与其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有问题时,应及时与其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共同商榷可行的办法。这样,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之后,使大家彼此间有了信任,凡事都能找到一个较为稳妥的解决方案。
他们不仅是特殊的群体,更是孤独的群体,如果我们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我们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在不知不觉形成焦虑、抑郁、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长期以来,他们便对于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的动机。因此,“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自由和人格,尊重给予他们自信,理解给予他们温暖。
“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归属的缺失或许是造成“留守儿童”厌学的直接原因,但是“留守儿童”所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和背景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如家庭的教育和管理,学校的制度和教育以及社会打环境的影响和误导等,下面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影响
俗话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那么“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就如帆船失去了帆一样,只能随波逐流,以至于他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目前,很多方面外出打工,儿童便失去了他们第一任老师,由于各方面家庭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留守儿童”产生厌学心理。
1、监护人的问题
根据监护人在年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特征的相似性,将监护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祖父母,这一类包括与“留守儿童”关心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及类似隔代关系的监护人,如外祖父母、姨祖父母等。另一类为方面,包括留守在家的儿童父母以及与其父母同辈的亲戚、朋友类监护人;
(1)、第一类监护人
在农村,祖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其年龄偏大,无论精力还是体力方面,基本上是一个生活只能自理的群体,让祖父母照顾儿童,对其而言实力不从心,只能勉为其难照顾“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而儿童的教育问题则无暇督促,一些儿童由于年龄小或者是自律性较差,不能够主动学习,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祖父母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又不能积极督导,以至于儿童产生厌学情绪,迟到、逃课、完成不了作业等不良现象也随之发生。
另外,作为监护人,大多数的祖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使其很难承担起教育辅导的责任,并且由于文化知识的限制,其教育手段和方法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监护人除了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外,对其学习的辅导几乎是力不从心,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初等教育,且精力和体力有限,又要忙于家中田间事物和日常杂物,几乎不可能对儿童进行辅导,尤其是心理的关怀和辅导。祖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道德和伦理方面,诸如尊敬长辈,不要打架等,方式主要是传统的讲道理,体罚等。但这往往起不了有效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谈得来。一方面,儿童的眼界和思想比监护人要开阔和活跃,监护人往往并不能说服他们,反而还被他们顶的无话可说。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隔代所造成的心理隔阂及儿童成长时期的逆反心理作用,体罚往往并不起作用,甚至还会引起儿童更强的逆反心理。另外,即便是儿童犯了错误,处于溺爱,也不严加管束,更不会及时与其父母沟通联系,这让“留守儿童”感到无人管束更加肆意妄为。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人就感到不知所措,毫无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保证儿童在生活、健康和安全方面不出大的问题,而在教育方面有所退缩。鉴于此,由于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低,从而不能承担起辅导教育的责任和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导致许多“留守儿童”滋生逆反心理,我行我素,不再重视学习问题,厌学情绪也会慢慢滋生。
(2)、第二类监护人
父母同辈的亲戚朋友作文“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上,这类监护人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孩子,在如今的社会,有一个孩子就是不小的生活负担,更何况要去照顾两个孩子呢。有时由于监护人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溺爱,呈现在“留守儿童”的眼中更是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在没有自己孩子的监护人中,他们一天到晚也要忙于自己的事情,被生活所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因此,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都是亲力亲为。这类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有过多的心理歧视和排挤,让“留守儿童”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
其次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方面,这类监护人很少去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据了解,大多数监护人对学校教育和自己的职责有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其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好“留守儿童”的生活,至于学习那是学校该管的事,以至于监护人不太积极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至于“留守儿童”的课后作业没有人辅导,学习没人监督,学习情况没人过问。在德育方面,更是放任自流,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不好管教,孩子的教育不好与自己也没多大的关系,反之如果管教的不好会带来别人的话柄。
再次,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面,“留守儿童”本身性格或多或少有点孤僻、封闭,然而生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环境下更会影响孩子的心灵,这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常见,他们放学回家后不愿意回家,回到家中一个人喜欢独处,回避与监护人的直接沟通。因此在这方面,监护人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导致他们内心不良情绪的滋生。最后在监护人的社交活动中,监护人在一些人际交往中有些不好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如酗酒、赌博等。
2、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影响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都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因此,父母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家长乐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然而“留守儿童”的家长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上,花在吃喝玩乐上,这样即使对子女的学习有再大的期望和支持,也不大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其次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是过低,由于农村家长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过多的物质享受,希望把自己未尽的理想有自己的下一代来实现,因此,对孩子的成长提出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孩子认为父母和自己团聚的时刻也就是对自己审核的时候,如果孩子成绩好父母就会采用物质上的奖励作为表扬,相反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父母带回来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或学习工具。脾气暴躁的家长往往采用暴力,武断的手段教育孩子。这种期望要求让孩子的学习处在恐惧和压力之中,就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心态。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低,认为自己这辈子没有多大出息,孩子也没有多大前途,农村广为流传一句俗语:孩子孩子你莫怕,老子干啥你干啥,我犁田来你打耙。这种放任自流的家庭管教方式怎么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呢?
第三家长对知识的价值错误认识,我国落后地区的家长非常务实,他们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后,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实行自主择业,许多毕业生找“铁饭碗”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倘若南下打工,读不读书差不了多少。家长们算了一笔账,三年高中近两万,四年大学五、六万,这笔巨大的开支对大部分农民来说是很庞大的。并且在社会广泛流传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自己没有多少知识,现在生活的也很不错,大学生出来找工作,工资还不一定有农民工高。在这样的意识下,家长不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有过多的投入。
第四、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问题,“留守儿童”因为方面外出工作,心理上和感情上都会产生很大变化,这一时期有是儿童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怀,及时有效地与儿童沟通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一年之中父母真正与儿童相处的时间非常少,除了父母外出的早,一年到头聚少离多所引起的父母与儿童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机会的减少外,父母外出工作之后与儿童非面对面沟通也并不是很有效。调查显示,父母与儿童谈论的主要集中于介绍家里和学校的情况,及父母与儿童谈论的话题多是一些单向性很强的介绍性和叮嘱性言语,互动性的沟通并不多,由于缺乏与父母的积极沟通和交流,而给儿童带来了父母心理变化。一方面由于父母离开后的空白所导致的没有依靠造成儿童的积极动机减弱;还有一方面,具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感觉到自己被忽视时,往往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一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诸如沉默少语,不与他人交流或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等。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在加上外面世界,主要是网吧和大人在闲聊时所提及的多彩世界的诱惑,“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和学习态度上的分化,以及在心理和性格上的变化也就不可避免了。即便是长时间父母外出工作后的重逢,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也没有因此而显得更加活跃和频繁。父母与儿童交流的主题多是父母在外的工作经历和见闻或者是儿童学校的事情,尤其父亲更多的是同其他成人之间的调侃,而主题大多数城市中的“花花事”,而且他们在聊这些话题时,并不避开儿童,这种看似无聊调侃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继而是学习行为的变化。
(三)、学校因素“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影响
1、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缺失,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全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所以老师给予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并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计划,希望“留守儿童”能够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现状和拥有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但从教师和儿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师并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效果不上很好。一方面,大部分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开展心理辅导。以上表明,众多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和规划,也缺少相关知识。
2、学习疏于管理,众多农村学校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留守儿童”的管理,许多“留守儿童”由于脱离父母的直接监管,不良行为习惯滋长,学习部努力,不听老师的话,这样一来,如何有效地管理“留守儿童”提上了学校的工作日程,而有些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既不能防患于未然,有不能一抓到底,致使厌学队伍不断扩大。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待学生厌学得过且过,不想方设法抑制学生厌学,甚至放任自流。另外,有些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传统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易于引起学习的厌学情绪,师生间不良的互动方式易于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产生憎恨和讨厌学习。
(四)、社会因素“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影响
1、社会教育资源方面。在农村,社会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的科普、文化、体育、艺术设施及健康娱乐设施全无,但随着举国上下对农村义务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体育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但是这种建设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的过程,而与之有相反效应的游戏厅,网吧等却飞速发展早已落户农村,但社会在这方面的监控确不到位,相对于缺乏监管的“留守儿童”来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留守儿童”堕入,就很难从其中走出来,慢慢他们就偏离了学习的轨道。
2、对“留守儿童”缺少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干预机制。“留守儿童”涉及到了所有的社会主体:父母、监护人、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等。其解决也必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不仅涉及教育学方面的,还与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密切相关。正因如此,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再系统全面的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一个系统的制度标准,为各地区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思想,技术和程序方面的指导。而目前,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指导标准,这不仅使各地方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干预时缺乏一个比较全面的指导,而且还使得“留守儿童”问题的绝佳程度缺乏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有些低俗文化开始冲击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尤其对学习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收新事物,尤其是“留守儿童”在心理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他们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的文化影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必然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劳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促使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知识已经贬值了,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也在社会上混的好好的,尤其是中学生看到自己的同伴除外打工挣钱后,穿着时尚,就特别羡慕,所以有些学生不是以村里考上大学的人做榜样,而是以外出打工挣到钱的人做榜样。甚至导致辍学的现象。
4、社会对学校教育认同方面。社会对学校办学好坏的评价是以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人数多少来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一学生在校受到多大的启迪、多大的影响和进入社会后有多大的生存、应变能力来衡量的。由于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影响,因此考上重点中学的就是好学生,前途无量,是社会公认的优质资源。但是成绩不好就不是国家的资源,导致学校里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忽视,“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管教,在学习和表现上不太理想,就很容易被学校边缘化。
5、考试制度也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的情绪。从而造成了他们厌学的心态,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忙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灰心丧气。
(五)、“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
1、“留守儿童”中由于大部分监护人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监护不力。这些学生的思想得不得有效的引导,他们大都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加之学生家长自身知识水平也不高,长期在外,不能为自己的孩子正确引航,以至于让学生错误认为自己的父母读书也不多,可照样挣钱,从而产生了读书无用,放弃学习的念头。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由于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使“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爱、母爱,和所处的爷爷、奶奶年岁又较高,以至于代沟较大,而自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善交际,与教师和同学主动交流沟通少,人际关系紧张,自控力低下。
3、“留守儿童”的智力开发不健全,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时较慢,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进度,学习成绩很容易落下。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的意志力,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既不考虑个人的前途命运,也没有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害怕困难,缺少毅力,在学习中就很难过得成功。再者,“留守儿童”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欠缺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被动按别人的意见行动,自信心不够,自我评价偏低,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出丑。
四、对
“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不正确认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问题上还有几个方面还没有得到人们正确的认识。
(一)、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被全部压到学校身上,从学习的能力来看,学校无法承担全部责任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儿童自身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和监护人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中心,以父母和监护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以及政府主导的社会教育在完成自身教育职责的同时应该配合学校教育。
(二)、关于“留守儿童”厌学的解决方案宏大,偏离现实。很多学校已经真的“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比较完整和长远的规划,可这些计划却有着一些共同的问题。计划宏大却偏离现实,缺乏近期的现实可靠性,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实施方案的经费来源无法保障。如很多学校声称要建寄宿宿舍,以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由于没有资金上的保障仅仅停留在书面的计划和报告中。
(三)、对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关心的缺失。现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生存是很重要的。从事物发生的本质来看,事物的变化总是由内因主导的。有关“留守儿童”的问题相当多的是由父母外出后,在心理上的孤独,空白,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寻求一种外界的慰藉所造成的,在教室的访谈中,教师也反映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但这些似乎还并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足够重视。有些学校,教师虽然看到了这一点,但由于自己本身并不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力不从心。
五、改善“留守儿童”厌学问题需遵循的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可以试试从小的方面着手制定现实可行、循序渐进的方案,并附以长远的系统规划。
(二)、纠正儿童教育是学校教育职责的错误看法,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开创一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立体教育体系,特别要加强对家长、监护人和社会在义务教育上的正确认识和法制观念。
(三)、教育的规划和实施要以“留守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特点和发展的角度制定和实施教育。
(四)、提高儿童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在儿童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力度。、
六、“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监护人方面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已经做的很不容易了,我们无法对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改善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
1、参与到学校与家长的互动之中,充当好学校、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作用。父母在外工作以及工作较强的流动性,使得父母无法对儿童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和介入,也无法和学校,教师保存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但是,监护人和儿童生活在一起,对儿童现实生活和学习状况可能进行全面和及时的了解,如果监护人在自己无法处理好的时候,能够及时地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老师联系,那无疑会使“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更大的帮助。
2、我们让监护人了解现代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特征和教育手段。让他们知道清楚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厌学问题。从老师、教育专家及他人那里学习更多教育孩子和管理他们的手段。
(二)家长方面
1、作为家长,对孩子出现的厌学情绪,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不能急躁,不能放弃,更不能歧视。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善待孩子,尽量减少或避免孩子心灵上的创伤,经常和孩子谈心,让孩子倾诉心中的欢乐和烦恼,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主动与学习联系沟通,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尤其那些常年在外的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所在班集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不要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另外,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使用暴力。
2、指导父母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必须让父母认识到与儿童保持经常性的沟通的重要性,让“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离开只是空间上的距离而不是心理上的疏远,淡化“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工作后的失落感和被遗弃的感觉,辅以学校及时的心理辅导,那么“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将与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应该包括:(1)使其认识到与儿童报经常性沟通的重要性,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2)教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必须改变父母与儿童之间沟通局限于单向性较强的话题这一局面。指导父母如何与儿童“聊天”,当然这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3)在沟通内容方面,必须让父母认识到应该避免与“留守儿童”直接或间接谈及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尤其是避免用一种羡慕和向往的语气谈论这些问题。(4)正确引导父母的愧疚心理,使其补偿心理以一种更积极正确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旅游,买科普书籍等。
(三)、学校方面
1、丰富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温暖,要帮助、呵护“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春天般的温暖,学校就要创建一个个温暖的班集体,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融入其中,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和课堂活动。利用互动互学的同学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学校可在课外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合唱等多种交流活动。
2、加强家校沟通,用爱心温暖每个“留守儿童”,教师要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加强对他们的学习辅导,指导“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的教育孩子。学校要把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承担起培训监护人的重任。通过家访,座谈或招开家长会以及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等形式向监护人介绍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对学生的要求,介绍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了解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情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儿童成长中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学生,用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灵。
3、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儿童的需求和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切片技术应用-第1篇-洞察分析
- 2024年教育机构文员招聘与教学质量提升合同3篇
- 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解决方案-洞察分析
- 2024年度汽车4S店店面租赁及车辆销售管理合同3篇
- 虚拟现实培训效果研究-洞察分析
- 采购合同跟单中的数据分析3篇
- 采购合同管理的制度完善3篇
- 采购合同执行办法3篇
- 2024年度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协议3篇
- 采购合同风险与应对策略3篇
- 酒水服务与品鉴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法务部门合规风险管理实践模板
- 商场保洁服务日常巡检方案
- 中医培训课件:《艾灸技术》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4》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LS/T 1234-2023植物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2016-2023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提醒关电关水关门注意安全的公告
- 箱变检测报告
-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