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_第1页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_第2页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_第3页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_第4页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内容摘要《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编写者:中国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一、近50年来,长江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世纪,长江保护与发展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1、基本建立起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得到了加强,沿江地区已成为与沿海地区并驾齐驱的国家生产力布局主轴线。水资源作为长江最大的优势,供水、水力发电、灌溉、航运、跨流域调水综合开发对流域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截至2005年,长江流域已经建成包括三峡水库在内的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的2200亿m3;已建和在建水电站2441座,装机容量69727MW,年发电量2925亿kwh;建成地表水蓄、引、提调水工程设施约522万座(处),设计供水能力总计2704亿m3;建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36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灌区1678处;实施了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整治工程,干支流通航标准不断提高,通航里程不断增加;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已按计划开工建设。防洪减灾作为历年长江治理的重点,建国以来长江堤防建设累计完成土石方量50.7亿m3,中下游干堤均按规划标准全面达标,并加高、加固了主要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区重点堤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基本形成了流域综合防洪体系。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通过实施“长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了15%。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契机,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全国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流域GDP占全国比重由1995年的37%提高到2005年的40%,奠定了作为全国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之一的战略地位。2、重视统筹长江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积极开展生态与环境保护、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不断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与体制是长江保护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开发利用长江不仅是本流域发展的必然,而且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需求,维护健康长江是长江可持续利用的前提。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长江人水和谐的关键。历史上,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洪水灾害频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造成湖泊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不断加重等,成为近50年长江保护与发展历程中最为深刻的教训,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成为维护健康长江、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举措。长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水质污染不断加重,流域内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缺水问题日益凸现,开源与节流并举,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约利用,合理利用长江水资源,是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流域是一个有机整体,流域上下游之间、流域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构成了流域完整的系统单元,多年来,流域水管理机构在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防洪抗旱、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事纠纷的协调和处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法》、《防洪法》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制定和颁布实施,保证了流域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3、长江保护与发展正进入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改革开放近20年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沿江开发战略以来,流域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本世纪初,资源与能源短缺、生态与环境恶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种的宏观背景下,长江在保障国家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的地位日益彰显,长江保护与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新的政策为正确处理长江保护与发展关系指明了方向,传统的开发优先的理念正在逐步向开发与保护并重方向转变。在这一理念革新的重大变革时期,必须牢固确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协调环境与发展,实现保障防洪与供水安全、维护优良生态、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二、改革开放20年来,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布局不合理与结构层次偏低、资源环境压力加重、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1、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流域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1995~2005年,流域GDP年均增长率12.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流域经济在全国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5年的37.0%上升到2005年的40.3%。沿江重化工业发展迅猛,重工业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47%提高到2005年的63%,长江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比由1995年的1:1.02:0.71,变为2005年的1:4.25:3.50。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总额1995~2005年十年间增长了近7.3倍,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从1995年的25%上升到2005年的41%,经济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1995~2005年十年间流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了2.0至1.7倍左右,而同期物价上涨幅度在30%以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流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布局不合理与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长江流域经济集约化程度总体不高,经济增长仍以粗放扩张为主,主要表现为“一高二低”。“一高”为资本投入高,2005年长江流域各省市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平均超过4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二低”一是地均产出率低,2005年流域地均GDP产出率不足300万元/km2;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产业仍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2005年除上海外,长江流域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15万元/人·年以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主要表现为,一是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普遍偏低。2005年,中上游省市第一产业比重均高于15%,除上海市外,其他省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在45%以下;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仍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即使是经济较发达的江苏省,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也仅为24%,与新型工业化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3、流域资源环境比较优势正在丧失,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流域丰富的淡水、水能、土地、矿产和岸线资源以及巨大的航运潜力,不仅支撑了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大,流域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加。流域产值占全国40%以上的钢铁、石化等行业所需铁矿石和石油等资源,进口逐年增加,下游地区已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流域拥有的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其中金沙江水系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42%,而能源消费地却主要在下游地区;另一方面,流域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储量不足分别仅占全国的3%、28%和11%,致使流域上、中、下游均为缺能区。近年来,工业与城市用地扩张迅猛,大量占用有限耕地,流域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90年的1亩下降到2005年的0.7亩,造成耕地资源日益紧张。流域“三废”排放量大幅度上升,导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2000-2005年五年间流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36%、85%和49%,2004年长江水系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已达18.3%和9.6%,全流域均成为酸雨频发区,我国南方SO2浓度最高的城市有1/3以上集中在长江沿江地区。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快速集聚,长江流域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还将进一步凸现。4、长江上中下游之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1995~2005年下游地区占流域GDP的比重仍在上升,而中上游所占比重则不断下降,特别是中游地区10年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1995年上中下游人均GDP之比为1:1.15:2.24,到2005年扩大到1:1.10:3.39,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综合来看,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东、中、西梯级分布,下游的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下游的安徽省、中游的湖北、江西、湖南省和上游的重庆市其次,上游的四川省最弱。三、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困扰,突出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1、长江水资源总量大,时空分布不均,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长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9960亿m3,约占全国总量的35%,水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匀。空间分布上,各水系每km2年径流量从85.3万m3到32.6万m3,相差2.5倍以上;时间分配上,存在明显汛期和枯期,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长江干流月平均流量最大与最小值相差12~20倍,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值相差1.2~2.2倍。据1990~2000年同期平均水资源数量以及供用水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太湖水系,利用率达84.0%,其次为汉江和洞庭湖水系,分别为25.0%和15.0%;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和鄱阳湖水系约7%~13%,金沙江水系仅为4.3%,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2、长江洪水历来为流域心腹之患,长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长江自古以来水患不断,且发生频率呈增多趋势,历史文献记载的大小洪水发生频率,18世纪平均为3.5年一次,19世纪约3年一次,20世纪增加到约1.6年一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气温明显升高,导致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极端降水占总降水量比重显著增加,未来气候变暖对长江洪水灾害影响不容忽视。三峡工程作为长江防洪治理的关键工程,按最终正常蓄水位175m运行,拥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洪水危害最严重的中游地区防洪压力。但长江中下游仍有80万km2的集水面积,河道泄洪能力与湖泊调蓄能力仍显不足,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而且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与江湖蓄泄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长江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洪涝灾害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心腹大患。3、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呈恶化趋势。目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良好,2005年长江干流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占75.8%,劣于Ⅲ类水质标准的占24.2%,其中Ⅳ类水质占6.5%、Ⅴ类水质占11.4%、劣Ⅴ类水质占6.3%,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等。局部污染问题严重,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km,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由于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长江流域整体水质仍呈恶化趋势。1998年废污水排放量约200亿吨,2002年达到了240亿吨,增长率为20%。长江干流劣于Ⅲ类水的河长由1998年的14.7%增加到2005年的24.2%,主要支流水系劣于Ⅲ类水的河长由1998年的20.3%增加到2005年的28.1%。污染加剧的原因除各类点源和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外,重大工程建设导致的水文情势变化和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值得重视。4、长江中下游江湖阻隔,水生态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密布,历史上均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了自然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近几十年来,大规模围垦、修堤和建坝等不合理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自然演变过程相叠加,导致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水力联系。湖泊阻隔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稳定湖泊水位、减轻湖区防洪压力、控制湖区血吸虫疾病和改善湖泊围垦养殖条件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湖阻隔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湖泊阻隔导致湖泊水流不畅、淤积加重、面积萎缩,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加剧湖泊水质恶化、沼泽化和富营养化,天然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目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例如,国宝白鳍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岩原鲤、长身鳅等10多种鱼类已列入易危品种,鲜美的长江河蟹只能依赖人工繁殖,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从1954年42.7万吨下降到1990年代的1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捕捞品种都不能形成渔汛。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活动对长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活动的加剧,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任务非常迫切,而且更加艰巨。四、长江开发缺乏统筹与协调,治江面临新的严峻形势与问题,协调开发与保护矛盾任重道远。1、现行长江水管理机制和体制不能完全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尽管长江实施流域管理在过去5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的流域管理机制和体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流域管理的法律法规协调性不够。流域管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具有明显的部门痕迹,缺乏统筹,新修订的《水法》虽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职责,但许多水管理事务都由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承担,对于每一项具体的管理事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责权划分。二是流域管理体制不顺。长江流域水行政管理,涉及供水、防洪、环保、农业、水电和航运、水土保持、矿产等10多个部委、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政府。由于现有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单一,无法承担起流域综合管理的职责,流域管理机构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多头管理,影响管理成效。三是流域管理手段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流域管理缺少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不能通过流域决策、综合规划等手段对地方、不同尺度流域、不同支流与河段进行分类指导;另一方面,流域管理机构缺乏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监督管理手段,流域综合管理措施难以得到具体落实。随着长江流域全方位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各地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切身利益,单纯的行政干预已经难以奏效,协调流域综合管理与区域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困难,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有效协调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矛盾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2、长江航道、水电等开发缺乏统筹与协调,不合理开发造成资源与生态破坏。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黄金水道”,高等级骨干航道建设和港口航运发展成绩斐然,但各涉水部门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筹机制,导致开发兼顾航运不够,桥梁和过江构筑物建设缺乏衔接组合、桥梁净空高度与通航桥孔宽度等严重影响通航和航运安全;局部支流大坝建设忽视航运功能,造成通航河流断航或碍航。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航道条件虽得到很大改善,但中下游航道面临着部分江段剧烈冲淤变动引起的航道不稳定等问题。由于缺乏考虑全局和长远的统一规划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上游水电建设“跑马圈水”,市场主体多元化,开发过度、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开发问题严重,造成上游干流和部分支流大多河段成为梯级水库,干扰了长江及其流域自然演变进程与自然水文和理化特性,对河流生态将产生长远影响,并给未来工程统一运行调度与管理留下了隐患。3、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环境保护与中下游河道治理面临着新的形势与问题。由于三峡水库的点源、面源和流动污染源都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影响区水流减缓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现状库区水体中TP、TN等营养指标的浓度已达到湖泊中、富营养化水平,虽干流不具备发生富营养化的水文条件,但水库库湾及支流回水区每年春夏季节均出现不同程度“水华”。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万州等江段近岸水域出现了明显岸边污染带。三峡工程运行后,水库蓄水导致中下游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给正常供水和江湖关系维持提出了新的课题。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区内,出库含沙量大幅度减小,引起坝下游干流河床普遍冲刷,河道深泓纵剖面不断冲深,冲刷自上而下发展,2001~2005年的断面监测资料显示,宜昌至汉口河段平滩河槽冲刷量为3.83亿m3,平均冲刷强度为94万m3/km,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库区水环境污染加剧、消落带生态恶化、坝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和部分河道刷深对供水、江湖关系、河势稳定的影响等成为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五、采取切实措施,更好地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护长江水环境与水生态,优化水工程管理与江湖关系,逐步建立新型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与机制。1、明确流域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统筹协调流域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长江沿江地区不仅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两条主轴线之一,而且在未来15~20年还有望成为世界内河规模最大的产业带。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协调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保障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长江各区段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经济社会基础,合理划分生态-经济功能区,明确不同分区的主导生态-经济功能,特别是应根据长江健康的要求,在一些河流与河段划定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限定水工程建设范围,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渔业水域及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密集分布区、天然湿地等实施有效保护。同时,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措施,统筹协调流域发展与保护以及上下游各区段之间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改革流域分割的水环境管理模式,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改变流域“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水”和上下游割裂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协调部门水环境管理职责与合作关系,水利部门根据河湖健康的水质要求,明确不同河段允许纳污量;环保部门根据水体纳污量控制要求提出分区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产业部门根据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控源减排。同时,加大跨界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和采样数,准确获取实时水质变化信息,并实施信息共享和区域污染补偿制度,发挥公众监督和市场调节作用,协调上下游各区段水污染控制管理。此外,打破部门和区域限制,制定流域协同高效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也是保障流域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举措。3、针对长江洪水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实施新的适应性综合防洪策略。根据长江洪水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三峡工程建成运行背景下出现的新形势,长江防洪仍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合理地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建设平原蓄滞洪区和干支流水库,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完善非工程防洪措施,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相结合,以及非工程防洪手段并重的综合防洪体系。同时,应加强不同水文情势条件下三峡水库防洪调度科学方案和三峡工程运行对中下游河道冲淤影响监测研究,完善洪水灾害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干支流水库与三峡水库的联合调度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组合运行效益,减轻洪水灾害影响。4、转变理念,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纳入水工程建设与调度的目标。改变长期以来水工程规划建设与调度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