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杜甫唐诗鉴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1.gif)
![《剑门》杜甫唐诗鉴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gif)
![《剑门》杜甫唐诗鉴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3.gif)
![《剑门》杜甫唐诗鉴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4.gif)
![《剑门》杜甫唐诗鉴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2d66ad4a8e42a4fd56291a172fb27f5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剑门》杜甫唐诗鉴赏《剑门》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通过描写
剑门险要的地势,联想到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意
识到剑南之地容易成为军阀称霸之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
的深深忧虑。剑门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⑴。连山抱西南⑵,石角皆北向⑶。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⑷。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⑸。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⑹,职贡道已丧⑺。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⑻,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注释】⑴剑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
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
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⑵连山抱西南:见有利于地方割据。⑶石角皆北向:见显与中原朝廷为敌。⑷“一夫”二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傍:靠近。⑸岷峨:岷山和峨眉山,都在四川。⑹后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君王。⑺职贡:专指贡物。《周礼》:“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
贡,各以其所有。”道:即上“鸡犬各相放”之道。⑻并吞:指王者,如秦始皇等。割据:指霸者,如公孙述、刘
备等。【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各藩镇借机扩充势力,与唐王朝争夺天下。唐王朝就此陷入分崩瓦解的局面。杜甫于此年夏历十二月携家眷从秦州同谷转徙成都时,途经剑门,他惊叹于地势之险要,联想到由藩镇强大造成的安史之乱,意识到剑南之地容易被军阀负险自固、割据称雄,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赏析】这首诗的开始八句,突兀而起,描写了作者初见剑门山那种惊
愕的神态。如此奇险、雄壮的大山,真是地造天设啊!山山相连
环绕西南,山上的石头犄角都指向北方。两崖高耸,仿佛墙壁,砌垒之状,宛如城郭。只要有一个人怒而据守,即使百万
人也莫敢近前!这些生动的描写,一方面是采用赋的手法,直接
描绘山势的雄奇、险要和壮伟,展现了壮阔宏大的气势,十分
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杨伦说:“宋祁知成都至此,咏杜诗首
四句,叹伏,以为实录。”(《杜诗镜铨》)诗中用“险”
字、 “壮”字来形容剑门,全篇都从这二字生发开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诗中采用了赋中有兴的手法,寄寓了深刻的
政治思想。尤其是“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二句,意蕴
丰厚,耐人寻味。”浦起龙《读杜心解》说:“俱以地险易
动立论”,“抱西南,见曲为彼护;角北向,见显与我敌。为
篇末欲铲叠嶂之根。”诗人从险峻的山势中,已经清醒意识
到,这样险要的地理环境,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随时都有脱离中央王朝,地方割据的危险。“石角”,表面是写山,其
实是象征那些居心叵测的地方军阀。在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作者针对时事,抒发议论。诗人先写当
前朝廷剥削百姓,珠玉等物日往中原,故蜀民穷困,以至岷
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其中“走”字系由《韩诗外
传》中化用而来,卷六云:“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
足而至者,犹(同‘由’)主君好之也。”这就委婉曲折地指
出了唐王朝对四川人民的苛敛和搜刮,从而揭示了天下致敌之
由。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又从历史的角度抒发议论。回想上
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那时人们不分彼此,连鸡犬也是随便
放的。而夏商周之后,虽对远方实行怀柔政策,但其设官受
贡,开了后世苛捐猛征之先,并且对跋扈之徒也逐渐失去了控
制,致使地方军阀高视阔步,称王称霸,彼此互不相让,厮杀
得难解难分。这些议论,句句是说历史,而句句又联系着现实。最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发动战争,割据祖国之人的强
烈愤怒,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诗人说:我要谴责天公,真想
铲平这重山叠嶂;想到割据一方的事将来会不时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沉默无言了!这最后四句十分重要,是全诗的关键所
在。“罪真宰”、“铲叠嶂”云云,与篇首对险、壮的极
力描写,遥相呼应,使上面的描写落到实处;“恐此复偶
然”,又是对“并吞”、“割据”等议论的总结,并进一
步表达了对今后形势的忧虑。陈贻烦先生说:“诗人所虑者有
二:一,剑门天险,利于军阀扼险割据,古已有之,今亦难保
无虞;二,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若诛求太过,难免结怨生乱。这也就是这首诗的主旨。”(《杜甫评传》中卷)这深深的忧
虑,使得全诗的结尾显得更为沉郁有力。然而,作者在最后一
句,却又有意宕开一笔, “临风默惆怅”,生动地画出了诗人欲言难言的形象,隐隐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给人以悠然
意远之感。诗歌突兀而起,经中间的转折变化,到最后的稍稍
宕开,全诗像狂澜陡涨,腾挪跌宕百姓流转,把作者心潮变化
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领悟到雄奇阔大、苍茫
浩远的诗意。杨伦在《杜诗镜铨》中评论此诗:“以议论为韵言,至少陵而
极,少陵至此等诗而极,笔力雄肆,直欲驾《剑阁铭》而上
之。”杜甫在诗中议论,是开了宋人的以议论为诗先河,但杜甫的诗中议论也不同于一般宋诗。一方面,诗人的议论与景物
和人事的描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议论建立在生动的形象之
上,自然生发。另一方面,作者在议论中融注着自己的激情,
语语扣动读者的心弦,因此毫不枯燥。再一方面,作者的议论
处处针对着现实社会,因此毫不空泛。"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牛头梗犬繁殖基地合作协议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 下册)(第二版)》课件 课题二 PLC综合应用技术
- 2024年12月浙江武义县社会福利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9调色和调香工艺
- 第二单元 习作【知识精研】写读后感【知识精研】【知识精研】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
- 《世界奇花异草》课件
- 《责任心培训》课件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化学
- 《电磁波的发现》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23.4-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部分:马拉硫磷 气相色谱法
- 译林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专题01 中华传统文化-中考英语时文阅读专项训练
- 阿特拉斯拧紧工具维修培训课件
- 密封条模板大全
-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医学课件
- 页眉和页脚基本知识课件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语文说课课件
- ST语言编程手册
- 经济数学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员工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的制度
- 世界教育思想文库: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