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栽培_第1页
水生蔬菜栽培_第2页
水生蔬菜栽培_第3页
水生蔬菜栽培_第4页
水生蔬菜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生蔬菜栽培第1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茭白肉丝抄毛豆第2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茭白肉丝面第3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简介生物学特性类型与品种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栽培技术栽培季节中常见问题与防治对策第4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茭白属禾本科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其产品器官为变态肉质嫩茎。在未老熟以前,有机氮素营养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第5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生物学特征1、植物学特性2、生长发育周期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第6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植物学特性根为须根,根系发达。在分蘖节和根状茎的各节上环节抽生,长20~70mm,粗2~3mm。主要分布在水面下地表30cm范围内的土层内。茎包括地上茎和根状茎,在营养生长期,地上茎呈短缩状,部分埋入土中,有多节,节上发生2~3次分蘖,形成多蘖茭丛,称为茭墩。第7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根状茎从地上茎基部的节上发生,在土中匍匐生长,其顶芽和侧芽可转向地上萌发生长,成为分株。叶着生在短缩茎上,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片长披针形,长1~1·6m,宽3~4cm,浅绿色,叶鞘长25~45cm,相互抱合,形成假茎,肉质茎在假茎内膨大,始终保持洁白,故名茭白或茭肉。第8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生长发育周期茭白一般不开花结实,以分株进行无性繁殖。包括:(1)、萌芽期从越冬母株基部茎节和地下根状茎先端的休眠芽萌发,出苗至4片叶,需25~40天。萌芽始温5度,适温15~25度,并需2~4cm的浅水层。(2)、分蘖期从新苗出现定型叶开始,到大部分新苗分别长成高株,并在各株基部抽生一两次分蘖为止。(3)、孕茭期从茎拔节到肉质茎膨大需40~50天,主茎先孕茭,其后有效分蘖陆续孕茭,同时也需一定的叶数,一熟茭130~150天,两熟茭150~170天。(植株体内如无黑粉菌,茭白茎不能膨大),抽薹开花结实,称为雄茭。如黑粉菌产生厚垣孢子,称为灰茭。(4)、休眠期从植株叶片全部枯死,地上茎中上部、地下根状茎先端休眠芽开始,至翌年春休眠芽开始萌发为止。第9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萌芽始温5度,适温15~20度,孕茭始温20~25度;10度以下,30度以上就不能孕茭。光照为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充足光照,不耐遮阴。光照充足和短日照利于孕茭。水分整个生长期不能断水,水位也根据不同时期而调整,随植株的生长,水位一般由浅到深,但孕茭后不能淹过茭白眼,以免引起腐烂。土壤及营养不能连作,要求土壤深厚,富有机质的黏土和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宜。以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钾肥。第10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类型与品种按采收季节一般分为:1、一熟茭即单季茭,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采收一次,可连续3~4年采收,在8~9月上市,对肥水要求不高。其品种有一点红、象牙茭等。2、两熟茭即双季茭,在初夏和秋季孕茭。春季或早秋种植,当年秋季采收,称为秋茭,来年夏季再采收一次,称为夏茭。对肥水的要求较高。其品种有鄂茭2号、刘潭茭、广益茭、苏州小蜡台等。第11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喜温,不耐寒冷、高温、干旱,无霜期要求15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熟茭于4月份定植,两熟茭于4月中下旬开始春植,在7月下旬~8月上旬夏栽轮作,低畦水田,与莲藕、慈姑、水芹等轮作,地势高水田可与水稻轮作,晚熟品种可进行夏栽,也可与旱生蔬菜轮作。第12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栽培技术1、整地施基肥选择水位能够控制,排灌方便的田进行种植。因为它的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大量肥料,因此田块肥沃最佳,选腐熟的粪肥或緑肥作基肥,深耕20~25cm,做到田平,泥烂,肥足。2、寄秧育苗在秋季选出优良母株丛,将整墩或部分老墩上的短茎带分蘖芽连泥挖起,寄于寄秧田。优良母株要求结茭整齐一致,植株较矮,分蘖密集丛生,茭肉肥嫩,薹管较低,无灰茭、雄茭。第13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移栽一熟茭一般春栽,两熟茭一般夏秋栽(1)春栽晚熟品种适合于春栽,栽前灌好水,然后从寄秧田中将母株挖出,用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纵切,分成若干小墩,尽量不伤根和分蘖,要求每墩有薹管,健全分蘖苗3~5株,再移栽,因气温较冷,应注意保温。(2)夏秋栽栽前打去基部老叶,起出苗墩,剪去叶鞘50cm左右,按行距40~50cm,株距25~30cm移栽。4、田间管理(1)水位调节浅水栽插、深水活棵、浅水分蘖,中后期逐渐加深水层,采收期深浅结合,湿润越冬。(2)追肥做到前促、中控、后促。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质量。第14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疏茭田、补墩由于秋栽茭苗翌年每茭墩苗数过多,做到疏密留疏,疏弱留壮,保持每墩20~30苗。(4)耘田茭白萌发至封行前,耘田2~3次,把水放干,浅翻一遍,之后立即灌水。(5)割黄叶、割茭墩在生长期间,为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可割黄叶2~3次。秋茭采收后,将地上枯叶齐泥割去,留下地下根株,同时清除灰茭墩和雄茭墩。5、采收单株茎蘖假茎基部显著膨大,肉质茎将合抱的叶鞘一侧挤开裂缝,露出白色的茭肉,即露白,方可采收。第15页,课件共1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栽培问题中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茭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菜肴,也有保健和药用的功能,但目前它的生产仍处于一种简单,粗放状态,还存在着产量不高,品质不稳定及病虫害的现象。1、品种选用不当应选择种性优良,品种纯正,茭肉肥嫩,抗病能力强,适合当地气候的,产量高,质量好的茭种做种苗。2、肥水管理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