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回答问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

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

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

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

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

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

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私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

私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

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

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

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

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

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

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

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

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

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

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

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

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

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

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

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

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

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

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

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

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咬醒”,

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

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

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

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

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袱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

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独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

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橄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揪种子的含油量特

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

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

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

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

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

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

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

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根据材料中对种子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3.据材料中白种子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冷藏后白揪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增的同时,

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温度为45℃时白揪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

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

C.白揪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

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

D.实验中白揪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

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讲述顺序,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回答问题。

走二边

贾平凹

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旅途是辛苦的,过了金锁关,山便显得愈小羊便

见得更多,风头一日比似一日强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亲情绪全然涌上心头了。当黄昏里一个人

独独地走在沟察梁上,东来西往的风扯锯般地吹,当月在中天,只身卧在小店的床上.听柴扉外

蝴蝴忽鸣忽噤,便要翻那本塞外古诗,以为知音,是体会得最深最深的了。但我仍继续北上;三

边,这是个多么逗人神思的神秘的地方啊。

穿过延安,进入榆林地区,车子在沟底里钻,七拐八拐的,光看见那黄天冷漠,黄山发呆。到了

县城,天已擦黑,城外三里便进了绿的世界,要不是赶驴人提醒,谁能想到这不是树林子而是一

座县城呢?于是得知,在这三边,有一丛树,便有一户人家,有一座树林,就该是镇子或是县城

了;原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这便是三边的特点了。

待了几日,新结识了几位伙伴,他们主动提出做我的向导,要往北边的沙漠里去走走。“一定要

去看看,那又是另一个世界呢。”兴趣撩拨,就三人越过了长城,徒步往北行。沙地上行走委实

艰难,浑身汗水淋淋。沙丘起起伏伏,望之如海中浪涛.沙丘过去,又是成片的盐碱地树木是不

长的,只可怜巴巴生些盐蒿。一把蒿守着一杯土,渐渐便成了一个小包。再往后却又是沙丘,但

己经植了树:沙柳、红柳、小叶杨、沙枣。沙盖了盐碱,树又守住了流沙。

三天过后,我们走到一个镇落里,这个镇落显得很大,有回民,有汉民,分两片屋舍:一处汉民,

建筑分散中但有联络:一处回民,建筑对仗里却见变化。伙伴讲,再往北去不远还有蒙民哩。夜

宿镇里,当地老人给我一个手抄本,有这么一段:三边地区蒙民,昼意干粮,晚就道旁,有水草

处卸鞍驮,撑帐支锅,取野薪自炊,其牛纵食原野,人披裘轮卧起,以犬护之,不花一钱。汉民

亦有效之。读此书,方知三边地域民族竟是这么亲善!更不曾想,这个镇子在两日之后,便是汉、

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会。

交易会,其场面可谓热闹,有北京王府井的拥挤,却比王府井更气势:有上海南京路的嘈杂,却

比南京路更疯野。那一排一摆小吃,养面拉条、豆面揪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酸.辣、煎,

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车,二尺长的白菜、淡黄的萝卜、乌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葱,六色

尽有:那农具市上的铜的挂铃、铁的锻、钢的锹,叮、胱、铿、锵,七音齐响.还有那骡马市上,

千头万头高脚牲口,黄乎乎、黑压压偌大一片,蒙民在这里最为荣耀,骤马全头戴红缨,脖系铃

铛,背披红毡,人声喧嚣,骡马鸣叫,气浪浮动得几里外便可听见。在羊肉市上,近乎一里长的

木架上,羊肉整条挂着。更有买卖活羊的,卖主用两只腿夹住羊头大声与买主议价。汉、回、蒙

民似乎都极富有,买肉就买整条,买果就买整筐。末了就涌进那菜馆酒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直要闹到月上中天方散。在酒馆里,几句攀谈,我们便成了极熟的人,兴致高涨,开怀大饮。

半个月匆匆过去了,临走前两天,正好是阴历八月十五,夜里在长城根下一个村子吃了月饼、香

梨,喝了花茶、葡萄酒,看了一阵房东大娘的剪窗花,兴致还未尽,便同房东小儿登长城望高。

月光下,沙海泛亮,草原迷离,高高低低的长城,从脚下一头伸向天的东头,一头伸向天的西头,

这伟大的建筑,从远古时候,一坐落在这里,沙再没有埋住,风再没有刮走,它给了沙漠之骨,

沙漠也给了它的雄壮。如今烽火台没有了狼烟传递,但每一座台下,都住了人家,牛羊互往,亲

戚走动。生着,在这大漠上添着活气;死了,隆起沙堆,又生起一堆绿色。一道长城,是连接千

家万户的一条线,流动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和人与人的情感。玩到天明,晨曦里看见天地相接的地

方,柳树林子长得好茂,那树都是桩干粗壮,一人多高就截了顶,聚出密密的嫩枝,枝形呈圆,

叶子全红了,像无数偌大的灯笼高高举着,似乎这天之光明,完全是这些灯笼照耀的。树林子前

面,端端一柱白烟长上来了,走近去,是放蜂人燃的。这里还能放蜂,犹如春天里的一个童话!

相坐攀谈,放蜂人来自江南,年年都来来数月方去。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其实那是错了。

“你瞧,绿的沙柳、红的盐蒿、粉的牛儿草、白的盐、黄的沙,这三边的土地是最有五颜六色,

是最有香有甜的。"尝尝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没有它香爵,槐花蜜没有它味长。

告辞了放蜂人,突然之间,几天来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时觉得有

角度来做我的文章了。往回边走边构思,眼光偏又盯住了一片一片不知名的荆棘,开着丸子一般

大的白绒花团,顺枝而上的,如挂纸钱串,就地而生的,又如围起的花环。哦我明白了,这类花

的开放是对三边荒凉的送葬吗?是对三边的富有和美丽的礼赞吗?天黑到村子,房东已为我准备

好了送别酒菜,菜饱酒足,席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清韵又勾起了我思亲的幽情,仰望天上明月,

不知今夜亲人们如何思念着我,可他们哪会知道今夕我在这里

是多么欢乐啊!一时情起,书下一信,告诉说:明日我又要继续往北而去,只盼望什么时候了,

我要和我的亲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块再走走三边,那该又是何等美事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来概括“三边的特点”,承接初见县城时的感受凸显了三

边地区人民的生存境况。

B.新结识的当地人“主动提出”做向导,酒馆里几句攀谈“便成了极熟的人”,这些描写都

展现了三边地区的淳朴民风.

C.引用手抄本的记载,将今日的汉、回、蒙的交易会与蒙民千年习俗关联起来,写的是三边

地区民族团结的历史传承。

D.写柳树林“叶子全红了,像无数偌大的灯笼高高举着”,与“端端一柱白烟”相映衬,表

现三边地区的苍凉风景。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三千里路”开篇,以“继续往北而去”作结,以“我”的思亲与孤独贯穿全文,

呼应了标题“走三边”。

B.文章先写沙地中行走的艰苦与自然环境的恶劣,再写沙漠深处镇落民居的错落有致先抑后

扬,形成鲜明的反差。

C.文章写长城,将其放在深邃的历史背景下和平凡的世俗生活中,进而引发对文明康续的思

考,有深刻的哲理性。

D.文章语言质朴刚健,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与文中所写的西部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是这篇

游记散文的典型特征。

8.本文写交易会时大量堆叠同类词语,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9.为什么“我”告别放蜂人之后觉得“有角度来文章了”?请谈谈你的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

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日:”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以船曳之而行。

宦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

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弓,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

子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入京师,王介甫问子渊:“浚川铁耙、龙爪法

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渊因变言:“此诚善法,但当时同官议不合耳。”介甫大喜,即除子渊

都水外监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渊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书其裸曰:“某

日以扫疏若干步,深若干尺。”其实水深则耙不能及底,虚曳去来,水浅则齿碍泥沙,曳之不动。

会都水监丞程肪于大名河曲开直河,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直河耙浚之,肪从之。是时,

天下皆言浚川耙如儿戏,适足以考谈笑,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安抚司,令保奏。会介甫罢

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虽河滨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无益于

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罔。”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谐造本与都水、转运司共按视。诸扫

人言:“水皆夏溢秋复,不惟此一年.”乃奏:“水落实非耙所致。”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

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测量,有深于旧者,有不增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据实奏闻,

上意稍悟。会荣泽河堤涨急,诏判都水监俞充往治之,河危将决,赖用浚川耙疏导得免,具图以

闻。上嘉之。

(节自《辣水记闻》)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A法B用C铁D数E斤F为G龙H爪I形J沈K之L水M底N系O^P以Q船R曳S

之T而U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又移船而浚之”的“已”,意为停止,与成语“无法自已”的“已”意思不同。

B.课,原意为根据一定标准对官吏进行考核,文中指范子渊记录下来以备考核的业绩。

C.“资谈笑”的“资”,意为供给,与《逐客书》中“逐客以资敌”的“资”意思相同。

D.“共为欺罔”的“罔”,意为欺骗,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候补官员李公义提议用铁龙爪疏浚黄河河道,宰相王安石认为这种浚河的方法很好,于是

他设置浚川司,并派范子渊前去依法施行。

B.宦官黄怀信在铁龙爪的基础上,以铁、木、石为材料•,制作了更为大型的浚川耙配合绞车

同时使用,可以高效地疏浚黄河河道。

C.王安石推行使用浚川耙,但是百姓都认为这并不奏效,王安石又把浚川之事交由河北安抚

司负责,要求推荐有能力的官员去实施。

D.荣泽河的水位上涨,情势危急,判都水监俞充前往治理,他使用浚川耙疏通河道,成功地

避免了决堤,上报朝廷后受到皇上赞赏。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②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肪从之。

14.对于新工具浚川耙效用的争议,皇上体现出明君应有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回答问题。

青玉案

陈瑾

碧空黯淡同①云绕。渐枕上、风声峭。明透窗纱天欲晓。珠帘才卷,美人惊报,一夜青山老!

使君留客金樽倒,正千里琼瑶未经扫。欺压梅花春信早•十分农事,满城和气,管取明年好。

[注]①“同”即“彤”。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空黯淡同云绕”与“孤帆远影碧空尽”都用其他意象来衬托“空”的辽阔。

B.“美人惊报”与“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都通过旁人的视角写室外的景物。

C.“使君留客金樽倒”与“丰年客足鸡豚”,以不同形式体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

D.“欺压梅花春信早”与“春信未来梅已知”都以梅花的开放作为春天将至的信息。

16.这首词不着一个“雪”字,却处处写“雪”,请选取三处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鹿”喜居山林,生性温顺,文人常借以寄托山林之思,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②“巷”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以表现田园生活;辛弃

疾《永遇乐》中的“”,描绘了刘裕曾经生活的地方。

③“盈盈”一词往往包含美好的含义,今人喜欢用来取名,人也常在诗文中用到这个词语,

如""。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基础课程结束,17岁的钟扬选择转

入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这个专业横跨“无线电”和“电子学”两大学科,需要敏锐的跨学

科领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力,而这两点正是钟扬的特质,这种“跨界”的学科也给予他更

宽广的想象和驰骋空间。

然而钟扬自己也没有想到,学了无线电电子学,后来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那时的

植物学界习惯于传统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数量分类学嗤之以鼻。钟扬出于自己的无线电电

子学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从而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一

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至今,像钟扬这样突破

学科界限、耕耘交叉地带的学者仍属少数。

更为难得的是,钟扬在科学追求的路上,没有放弃一直钟爱的诗歌创作,他的一颗“文艺心”

填平了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他翻译的科普读物《大流感》,语言生动,广受欢迎在生命

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

材料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wu

wU)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材料,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回答问题。

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基础课程结束,17岁的钟扬选择转入无

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这个专业横跨“无线电”和“电子学”两大学科,需要敏锐的跨学科领悟力

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力,而这两点正是钟扬的特质,这种“跨界”的学科也给予他更宽广的想象和

驰骋空间。

然而钟扬自己也没有想到,学了无线电电子学,后来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那时的植物

学界习惯于传统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数量分类学嗤之以鼻。钟扬出于自己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

知识背景,不但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从而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一_将无线电电子

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至今,像钟扬这样突破学科界限、耕耘交

叉地带的学者仍属少数。

更为难得的是,钟扬在科学追求的路上,没有放弃一直钟爱的诗歌创作,他的一颗“文艺心”填

平了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他翻译的科普读物《大流感》,语言生动,广受欢迎在生命的高度

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

改变原意。

20.结合文段,分析划波浪线子的表达效果。

阅读回答问题。

怎样读《红楼梦》?这绝不是只有一种答案。读的方法可以因人因条件而异,不必拘于一途,你

完全可以甲,抵达书中绝妙深奥之处。但这不等于说,不需要听别人的指点。(①),问刚从山

上下来的人或游过此山的人,他的指点切实可靠得多。

就我多年的阅读经验而言,知人论世是读《红楼梦》的起点。曹雪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生活在

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怎样的特点……(②),你可能无法理解作者、

读懂作品。对一般的读者,要知人论世,读一些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对想要深入研究的

读者,那就必须读相关的原著,如《清史稿》《清实录》。

读《红楼梦》,自然还应该认真地反复地读,乙地读一二遍,是不可能对此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苏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法”,在他看来,每一书都要读之数遍,每次应精读一项,一个问题一

个问题地击破,在读了若干遍后,方有其成。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笨,耗时耗力,(③),读成

之后就能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这与不作深入钻研的读书方法比较起来,效果会丙。

这样说来,读《红楼梦》又只能拘于一途,听人所指、融我所思,即能有所悟、有所得。

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0个字。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请你运用“八面受敌法”,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拟定阅读计划要点。要求:结合《红

楼梦》具体内容,完成下表:句式整齐,表达简洁。

“八面受敌”读红楼

首读:读宝黛爱情,悲喜交织

①______,逐一突破次读:读②______

再读:读四大家族,盘根错节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A、A、D、、

【解析】(1)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以偏概全,由原文“种

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

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可知,此处漏掉了“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

片等是否一一匹配”的内容。

C.“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断章取义。由“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

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

去活性”可知,此处漏掉“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两处信息。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曲解

文意,由原文“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

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

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可知,“一睡不醒”

指的是有些种子“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

故选:Ao

(2)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以偏概全,由“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

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可知,“健康饱满”概括不完整,除了这一条

件外,还要“成熟度较好”,同时,“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

故选:Ao

(3)D.“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无中生有,材料中白楸种子

萌发实验相关图文只能说明“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并不能得出“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这一结论,文中也未出

现此说法。

故选:D。

(4)由“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因

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

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可见,文章首先介绍

了种子库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由“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

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

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

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

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可见,文章接着讲述了保存种子的过程、方法与挑战。

综上,文章先介绍为什么建种子库,接着讲述怎样保存种子,这样的讲述顺序符合公众的认知规

律和认知需求,更易读者理解。

(5)由“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

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

子的含油量特别高……”“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

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以及“白楸种子萌芽试验记录”可知:本文用准确严谨的科学

语言,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

由“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

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正是因为这

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种子的休眠特性

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

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可知:本文选

题聚焦物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

答案:

(1)A

(2)A

(3)D

(4)①首先介绍了种子库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接着讲述了保存种子的过程、方法与挑战;②

先介绍为什么建种子库,再讲述怎样保存种子,符合公众的认知规律和认知需求。

(5)①本文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②本文选题聚焦物

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

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图表的能力.要在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要在理解相关图文资料的基础上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讲述顺序的基础上探究

作者的安排用意。

(5)本题考查学生文体特征,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注意从科学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

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6~9.【答案】D、C、、

【解析】(1)D.“表现三边地区的苍凉风景”说法错误。根据后文“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

其实那是错了。'你瞧,绿的沙柳、红的盐蒿、粉的牛儿草、白的盐、黄的沙,这三边的土地是

最有五颜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可知,此处表现的是三边地区景色的多姿多彩,而非苍凉。

故选D。

(2)A.“以'我’的思亲与孤独贯穿全文”说法错误。文章只在开头和结尾写到了“我”的思亲

与孤独,并未贯穿全文。

B.“先抑后扬,形成鲜明的反差”说法错误。由文中“我们走到一个镇落里,这个镇落显得很大,

有回民,有汉民,分两片屋舍:一处汉民,建筑分散中但有联络;一处回民,建筑对仗里却见变

化”可知,文章写沙漠深处镇落民居的特点,是想表现镇落之大,没有先抑后扬,也不能和前文

形成反差。

C.正确。

D.“刚健”说法错误。刚健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刚健有力,气势雄壮,本文的语言质朴自然,并没

有“刚健”的特点。

故选C。

(3)内容角度:由文中“这个镇子在两日之后,便是汉、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会”“交易

会,其场面可谓热闹,有北京王府井的拥挤,却比王府井更气势;有上海南京路的嘈杂,却比南

京路更疯野”可知,作者描写交易会时所用的大量堆叠同类的词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蒙、汉、

回各民族热闹、和谐的市场景象。

修辞角度:由文中“那一排一摆小吃,养面拉条、豆面揪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酸、辣、煎,

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车,二尺长的白菜、淡黄的萝卜、乌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葱,六色

尽有;那农具市上的铜的挂铃、铁的撅、钢的锹,叮、胱、铿、锵,七音齐响”等句子可知,本

段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大量堆叠“养面拉条、豆面揪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酸、辣、煎”等

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了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主题角度:由“养面拉条、豆面揪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二尺长的白菜、淡黄的萝卜、乌

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葱”“铜的挂铃、铁的锹、钢的锹”“头戴红缨,脖系铃铛,背披红毡”

等堆叠的词语可知,作者是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交易会上物品种类的丰富,表现了当地民族融合、

物阜民丰的世俗生活气象。

(4)“告辞了放蜂人,突然之间,几天来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时

觉得有角度来做我的文章了”表明放蜂人让“我”找到了书写三边的角度:

由文中“相坐攀谈,放蜂人来自江南,年年都来,来数月方去。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其

实那是错了”可知,放蜂人也是一个来自江南的外来者,但正是这样的身份,才让他清楚地知道

外人对三边是有误解的,这转变了“我”外来者的观察视角;

由文中“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其实那是错了。'你瞧,绿的沙柳、红的盐蒿、粉的牛儿

草、白的盐、黄的沙,这三边的土地是最有五颜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可知,在放蜂人的眼

中和心里,三边是色彩绚烂的,让人难以忘怀的,放蜂人的这番讲述,也启发了“我”描写三边

的情感立场,所以后文写到“只盼望什么时候了,我要和我的亲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块再走走三

边,那该又是何等美事呢”;

由文中“尝尝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没有它香醇,槐花蜜没有它味长”“告辞了放蜂人,突然

之间,几天来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时觉得有角度来做我的文章了”

可知,尝了三边的蜜之后,“我”确定了选材角度和写作内容。

答案:

(1)D

(2)C

(3)①描写了蒙、汉、回各民族热闹、和谐的市场景象;

②形成了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③表现了当地民族融合、物阜民丰的世俗生活气象。

(4)放蜂人让“我”找到了书写三边的角度:

①放蜂人的身份,转变了“我”外来者的观察视角;

②放蜂人的讲述,启发了“我”描写三边的情感立场;

③尝了三边的蜜之后,“我”确定了选材角度和写作内容。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诗,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

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诗,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

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大量堆叠同类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及

语境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境,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

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

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

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

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0~14.【答案】A、B、、、

【解析】(1)“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以船曳之而行”意思是:他的做法是用几斤钢

铁打造成龙爪的形状,把它沉到水底,再用绳子系到船上,船拖拽着就可前行。“其法用铁数斤

为龙爪形”是完整句子,在“形”后断开,即“J”处;“沈之水底”中“沈”是通假“沉”,省

略介词“于",动宾结构完整,应在“底”后断开,即为“N”处;“系以船”是状语后置句,

应是“以船系”,在“系”后断开,即“R”处。

故答案为:JNR

(2)A.“不能自己”中的“已”也是“停止”的意思,两句中的“已”意思相同。

故选:Ao

(3)B.“可以高效地疏浚黄河河道”错误。原文“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

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可知,这种疏浚河道的办法不可用。

故选:Bo

(4)①重点词语:拥蔽,堵塞,蒙蔽。通,通达,传达。

译句:君主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况就能够到

达君主那里。

②重点词语:属,通“嘱”,嘱咐,告诉。牒,名词活用作动词,发文告。

译句:范子渊告诉程昉说直河水浅,可上报文书给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听从了他的

建议。

(5)依据原文“是时,天下皆言泼川耙如儿戏,适足以资谈笑,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安抚司,

令保奏”“会介甫罢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虽河滨甚愚之人,

皆知浚川耙无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罔'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谐熊本与都水、转运

司共按视”,面对王安石的保奏、文潞公的上奏,皇上没有偏信,而是再派人“按视”,即实地

查访。

先是“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谐熊本与都水、转运司共按视”,后有面对奏言“乃奏’水落实非

耙所致’”,仍旧注重调查研究,“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测量,有深于

旧者,有不增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据实奏闻,上意稍悟”。

答案:

(1)JNP

(2)A

(3)B

(4)①君主广泛地听取和接纳意见,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下面的情况就能够到

达君主那里。

②范子渊告诉程昉说直河水浅,可上报文书给浚川司,用浚川耙疏通河道,程昉听从了他的建议。

(5)①皇上既没有偏信王安石的保奏,也没有偏信文潞公的上奏;②他先安排了熊本去视察,又

派遣冯宗道去汴水做试验。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的断句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读懂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一定

的断句方法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文化

常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

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

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

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

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

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

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A、

【解析】(1)A.“都……辽阔”理解错误,“碧空黯淡同云绕”是用“同云”衬托天气阴沉、天

色昏暗。故选A。

(2)细读诗词内容,找到词中描写雪的诗句,抓住关键词,如“青山老”“琼瑶”“明透纱窗”

等结合诗句意思点明手法,加以分析即可。“一夜青山老”写青山一夜之间变老,诗人运用拟人

的手法侧面描写雪覆盖了座座青山;“正千里琼瑶未经扫”中诗人把雪比作“琼瑶”,突出了雪

如美玉般洁白无瑕;“明透窗纱天欲晓”写纱窗明亮好像天快要亮,诗人从视觉感官入手,写雪

光照亮了纱窗暗示天降大雪。

答案:

(1)A

(2)①“一夜青山老”运用拟人手法,写青山一夜之间变老,侧面描写雪覆盖了座座青山。

②比喻。把雪比作“琼瑶”,突出了雪如美玉般洁白无瑕。

③“明透窗纱天欲晓”从视觉上写纱窗明亮好像天快要亮了,实际上是写雪光照亮了纱窗暗示天

降大雪。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

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意象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

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理解诗歌的方法:

(-)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

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

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

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

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7.【答案】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狗吠深巷中,寻常巷陌,盈盈一水间

【解析】故答案为: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重点字:崖)

(2)狗吠深巷中寻常巷陌(重点字:巷、陌)

(3)盈盈一水间(重点字:盈)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

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辑录: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

(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答案】潮流涌动,拓界以新

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但我更尊崇像钟

扬这样的“跨界者”。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实现人生灿烂的价

值。而人们近来可能惊讶地发现,跨界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农民牧民摇身一变带货主播,人民

教师转身化作街舞教练,公务员写书法,工程师拍快手……人们可能会惯常地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而我认为这正是一股新的潮流“跨界”。开拓边界,以新个人社会、国家。

“在其位,谋其政。”这当然是古人良训但时代潮流涌动,社会日新月异,新的社会条件下应

当有新的解读。在其位,谋其政,难道就不可以谋他政了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人尚且

通习六艺,我们却不能做“跨界者”吗?当然,我们应当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完成好本

职的工作同时,跨界,不是妄忽职守,而是勇于开拓个人的人生价值、职业的社会价值、事业的

国家价值的边界,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跨界是个人能力培养和人至价值体现的极佳途径。经过社会学家和调查机构调查发现,历史

有名的科学家都遵循着“多线程”工作模式,即他们常常会在同一时间有着多项任务去完成,但

他们一次只会做一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与他们的主业毫无干系,乃至毫无意义:文学创

作、音乐、美求、雕刻、社会学研究、藏品收集……但他们最大的发现也是:这些看似毫无作用

的项目甚至是他们科技进步的助力乃至是关键。正是从这些项目中他们找到了灵感,培养了能力。

他们的跨界非但没有荒废主业,而且培养了他们能力,甚至实现他们人生价值。

跨界是个人社会价值体现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催化剂。当一个人不拘于本业时,他在社会上便

大有可为。导游当代购促进了物流,农民直播带货促进了脱贫,教授拍视频普及了知识……在社

会人才空缺时,跨界是对社会个人职位的极大补充,而对于社会运行也起着极强的润滑作用,社

会经济也随之腾飞。

跨界是国民就业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竞争力增强的体现。当每个人都在开拓自己的边界,社会

就会进取之风盛行,国家也会富强之势盛起。当每个人都取于开拓,国家就会兴旺,民族就会富

强。潮流涌动,拓界以新。跨界不是玩忽职守,而更是个人、社会、国家的福音。跨界之风不是

糟拍,而更是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

“你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句话也适用于跨界浪潮中的时代青年。今天,

我们必须改变思维,要敢于跨界、擅于跨界。跨界即拓界,拓界则新,愿跨界之风盛行得更猛烈

一些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跨界者”钟扬的故事。钟扬的故事的核心内容,就是“跨界”: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一一无线电电子学系一一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

生态学的研究中;科学追求一一诗歌创作。既有学科的跨界,又有研究对象的跨界,还有个人爱

好的跨界。通过钟扬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跨界者”的内涵、特点与精神。

第二层:“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这一层

给“跨界者”一个修饰语,就是“勇敢”,当然“跨界者”并不止“勇敢”这个特点,但是“勇

敢”是“跨界者”跨出第一步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特质。这一层引出另外一个术语“守界者”,让

其与“跨界者”形成一对关系。“守界者”是如何的呢?没有具体的人物,没有具体的事迹,只

给了“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这样的描述。考生要理解好“守界者”,需要结合“跨界者”的所

有资料进行推断,进行补充。

引导语一共三句话。

第一句是“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这里应该是结合两个部分的材料,一个

部分是语用板块的文段,另一部分是这道作文题所拟的材料。

第二句话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这是高考作文一个常规性的要求,就是说可以谈感悟,也

可以谈思考,可以侧重抒情,也可以侧重抽象思考。

第三句话是“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就是说要权衡“跨界者”与“守界者”的意义与价值,得

失利弊。要进行“取舍”就是你自己的选择,取什么,舍什么要清楚,为什么这么取舍要清晰,

不要和稀泥,模棱两可。

立意提示:

1.选择“跨界者”的角度的考生,要在比较“跨界者”与“守界者”不同的内涵、特点与精神的

基础上,谈出自己更倾向“跨界者”的理由,可以从“跨界者”的勇敢的品质、跨界对于创造的

作用、“跨界”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等来谈自己的理由。

2.选择“守界者”的角度的考生,要在比较“跨界者”与“守界者”不同的内涵、特点与精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