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XX毕业论文]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第一篇:[20XX毕业论文]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一、摘要: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它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正式确立。在其颁行后的二十年间,随着我国行政图景的重大变化,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诸多制度设计开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这其中就包括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行政诉讼被告作为行政诉讼当事人之一,由于当今《行政诉讼法》对其认定规则设计的不合理,在司法实践中已变的复杂不堪:“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概念不规范导致司法实务界对其理解有异,现有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坚持权力来源标准,导致出现争议行为做出者与行政诉讼被告割裂的怪异现象,使得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愈加扑朔迷离;理论界坚持将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进行“包办婚姻”,更是使得本已复杂不堪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雪上加霜。总之,现有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纵有司法解释加以阐释发展,法官为之殚精竭虑,面对当下日益复杂的行政实践图景,也还是疲于应付。当下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需要加以变革已无法避免。[关键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被告谁行为,谁被告April4,1989thesecondmeetingoftheSeven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adoptedthe“PRCAdministrativeProcedureLaw”onOctober1,1990shallcomeintoforce,itmarksourofficialestablishmentofthelegalsystemofadministrativelitigation.Inthetwodecadesafterenactment,withthepictureofthemajorchangesinChina'sadministrative,Current“AdministrativeProcedureLaw,”thenumberofsystemdesignstartedabitstretched,including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thatthedefendantrecognizedrules。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thedefendantasoneoftheparties,astoday's“AdministrativeProcedureLaw,”designeditsrulesfoundunreasonable,Injudicialpractice,thecomplexhasbecomeunbearable:“laws,regulations,rulesandregulationsauthorizedbytheorganization,”theconceptofnon-standardresultoftheirunderstandingofjudicialpracticearedifferent,Existingrulesadhereto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thedefendantidentifiedthesourceofpowerstandards,leadingtoactsofdisputeandadministrativelitigation,thedefendantwhomadethestrangephenomenonoffragmentation,Identificationofthedefendantmakingthe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evenmoreconfusing;theoristsinsistedthattheadministrativebodyandadministrativelitigation,thedefendant“arrangedmarriage”,butalsocomplicateanalreadydeterminedtherulesof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thedefendantworse.Inshort,theexistingrulesof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evenifwehavefoundthedefendanttoexplainthedevelopmentofjudicialinterpretation,thejudgewhomgreatcare,inthefaceofincreasinglycomplexadministrativepracticeofthepresentpicture,stillstrugglingtocope.Immediate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identifiedthedefendanthasbeenunabletochangetherulesneedtobeavoided.[Keywords]:LawsandregulationsauthorizedbytheorganizationAdministrativebody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thedefendantWhoacts,whoaccused目录一、我国对行政诉讼被告的法律规定„„„„„„„„„„„„1-2二、当下中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规则之反思„„„„„„„„„2(一)我国对行政诉讼被告法律规定的合理性„„„„„„„„„2-3(二)行政诉讼被告限定为行政主体的消极影响„„„„„„„„3-5(三)最具争议性的规则——关于“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5-7三、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的重构„„„„„„„„„„„„„„„7(一)行政诉讼被告资格需要确立新标准及其确立原则„„„„„„7(二)以行政争议的行为者为行政诉讼被告,即“谁行为,谁被告”„„„„„„„„„„„„„„„„„„„„„„„„„„„7-8四、结语„„„„„„„„„„„„„„„„„„„„„„„„„9参考文献„„„„„„„„„„„„„„„„„„„„„„„„„9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周文茂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3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若有抄袭,愿承担法律责任。特此声明考生签名:XXX20XX年4月12日我国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一、我国对行政诉讼被告的法律规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其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行政法上的权益,由人民法院通知而参加到诉讼中的行政机关或组织。4行政诉讼的被告一般由原告提出,由法院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至第23条规定了几种情形下被告的确定标准,行政诉讼被告一般有以下七种情形:1.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业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若干解释》第22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2.以复议机关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以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3款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4.以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机构、组织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若干解释》第21条第3款规定:“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关或者组织为被告。”5.以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因为,在委托的情况下,与行政相对人发生行政法律关系是委托的行政机关,而不是受委托的组织,即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当然,诉讼就应当以行政机关为被告。《若干解释》第2条的第1款、第2款和第21条作了补充规定:(1)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2)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时,也应当以行政机关为被告。(3)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职权的,视为委托。当事人对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也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6.以署名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诉讼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若干解释》第19条作出了补充:“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7.行政机关被撤销情形下被告的确定。《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5款规定:“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二、当下中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规则之反思(一)我国对行政诉讼被告法律规定的合理性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行,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对于被告资格方面的法律规定体现在该法第25条,再加上《若干解释》第19条至23条作出的补充规定,使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准确的确定行政被告,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行政。1.我国对行政诉讼被告认定的七种情形,基本上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绝大多数行政诉讼案件,都能在进入诉讼程序后尽快的得以审理进行。大部分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都切实有效的维护了权益受损的行政相对人,这也使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工作生活、经济发展中能依法合理、积极有序的进行。2.通过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法律规定,也促使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权时,能够审时度势、分清利弊后,再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其责任人员也更会知法学法,力求其所在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此即依法行政。(二)行政诉讼被告限定为行政主体的消极影响姜明安教授是这样总结行政诉讼被告的法定条件的:一是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是实施了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这是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一款的规定,也是我们普遍通用的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否真的有利于行政诉讼原告权利的实现,是否有助于确定行政诉讼被告?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认定被告是否有行政主体资格起着决定的作用,并掌握着该行政诉讼案件是否可被受理的决定权。但是在许多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不适格”成为法院驳回原告诉讼的法宝,只要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就不予受理。这使得大批合法权益被公权力侵害的行政相对人被挡在了法院的大门外,权利救济成为空谈。所以,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是存在很大弊端的。行政诉讼被告限定于行政主体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受害者的权益保护不全面。现行规则对行政诉讼被告仅限于行政主体的规定,将难以保护受到非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损害的受害者的权益。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行政行为是由行政主体实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行政主体也可以实施行政行为。例如,中国足协作为一个体育协会,显然不是行政主体。但是,足协又能够对违规的球队作出处罚决定。根据我国《体育法》第31条关于:“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的规定,中国足协是法律授权的管理全国足球竞赛的组织。因此中国足协属“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作出的处罚行为具有单方强制性,也得到法律的认可。很显然,中国足协作出的处罚行为具备行政性,是应当属于行政行为的。但当球队向法院起诉时,如果作为行政诉讼,被告足协又不是行政主体;如果作为民事诉讼,显然对于原告非常不公平,因为被告实施的是行政行为,原告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享受不到行政诉讼中对于弱者的特殊保护,而是以表面平等的民事诉讼来处理,显然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的。2.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参加诉讼的组织与作出行为的组织不同,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行政诉讼审理的对象是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即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论是依职权主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还是依申请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行为作出之前,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核实,只有充分掌握了事实真相后,才能依据有关法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机关授权行政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起诉到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授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为了出庭参加诉讼,授权行政机关不得不要求被授权机构或者组织向其汇报行政行为的作出情况,但汇报也只能建立在仅有的书面材料之上,如果需要知道作出行政行为的具体情形和有关真相以及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授权机关就需要进行调查,相当于行政机关又重新作出一个行政行为。这样一来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和诉讼的拖延。3.不利于对违法行政的监督和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之一。当具体行政行为被起诉到人民法院,法官对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和作出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使行政机关能很清楚地认识到作出行政行为的不合法处。从目前的行政执法的实际来看,行政机关授权其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大量的是经常性授权,也就是说被授权的机构或其他组织一般不是一次性的行使被授予的权力,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拥有其权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授权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出庭参加诉讼活动,而不是被授权的机构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被告参加诉讼活动,切身在法庭体会行政行为的不合法之处。诉讼的效果最多只能是保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对于促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作用甚微。4.规则的确立忽略了行政诉讼自身的价值。诉讼法除了具有工具性价值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即目的性价值,正当法律程序或者程序正义成为诉讼法自身的重要的价值。一般认为,诉讼法的内在价值包括程序自由、程序公正和效益价值。通过“程序的正当化”,用程序来吸收当事人的不满是诉讼程序的价值所在。由于行政行为的实施方和被实施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要实现诉讼的内在价值——体现公正和效益,就应当在程序上给予弱者更多的保护,减轻弱者的举证责任。现行规则简单地将行政诉讼的被告限定于行政主体,显然是站在程序工具论的立场上,从方便诉讼的角度作出的设定,这一设定大大缩小了行政诉讼被告的范围,忽略了对于应当列入行政诉讼的一部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三)最具争议性的规则——关于“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据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行业组织、共青妇等社会团体、事业与企业组织、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若干解释》第21条第3款规定:“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将《行政诉讼法》第25条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规定,外延到含行政“规章”的授权。1.虽然“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取得了法律术语的身份,但是《行政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其加以定义。现有行政法学教材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认识也仅满足于一种描述性的列举,无法赋之以确切的定义,成了一个模糊的法律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向组织授权的法律规定形式多种多样,用词也各具特色,有的是规定某组织的职责,如《证券法》第176条规定:“证券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有的则是规定某组织的职权,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凡此种种,更是加剧了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这一法律概念对行政诉讼被告加以识别的难度。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这一法律概念有着诸多疑问之处,我国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却坚持将其作为行政诉讼被告识别判断工具,“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与否是甄别某组织能否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重要标准。那么,这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某组织能否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要从权力来源这一形式标准出发加以甄别,但凡某一组织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即可成为行政诉讼适格被告,无法律、法规、规章授权,虽有行使公权力之举,该组织也不能以行政诉讼被告对待。按照权力来源这一形式标准,有无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会使行政机构的身份产生天壤之别。当今中国,存在众多的非政府公共组织(至少形式上如此),在非政府公共组织中存在着服务行政与秩序行政之分,前者如行业协会对会员信息之发布、风险规避之指导,而秩序行政最明显的莫过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内部惩戒权,如《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则》第11条规定:“惩戒委员会对个人、团体会员违规行为作出的行业处分种类有:(一)训诫;(二)通报批评;(三)公开谴责;(四)取消个人、团体会员资格。”若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秩序行政虽有法律、法规的概括授权,然而做出的争议行为乃是直接根据章程、规约,甚至有时非政府公共组织并无法律、法规授权,争议行为乃直接依据内部章程、规约做出的,此种情况下,若按照现有行政诉讼被告的权力来源标准规定,以该非政府公共组织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则疑义甚大。若弃行政诉讼而求诸民事诉讼更非适宜之举。3.无论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抑或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背后隐藏的一条逻辑路径就是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所行使的行政职权须有法律上的依据。职权法定无疑是符合法治精神的,任何对公民权益存在侵害可能性的权力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控制,体现了依法治国及民主思想。然而,在现今中国,由于行政组织法的滞后和混乱,一个机关或组织之职权除来自于法律、法规、规章授予外,事实上尚存在其他职权来源依据,如政府的“三定方案”就是对包括职权在内的重大内容的确定,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有效的。另外机构改制当中的文件,也在确定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临时组建机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行使相应的行政职权,它们的职权或者职能依据很可能就是一纸红头文件、一个政府会议纪要而已。因此,过于严苛的追求职权法定,只会使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复杂化,出现争议行为作出者不是被告,未作出争议行为者反而是行政诉讼被告的怪异现象。4.现今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存在的问题又何止上面所涉及的,它还存在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如果某机关在做出争议行为后被人大撤销,根据我国宪政理论,权力机关显然是不能视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一旦出现此种情况,现有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也只能“徒呼奈何”,出现有行为却无被告的诉讼窘况。总之,行政诉讼被告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认定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已变得乱象横生。它在应对许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问题上,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三、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的重构(一)行政诉讼被告资格需要确立新标准及其确立原则1.标准: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标准的确立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一是有利于解决纠纷;二是便于原告起诉;三是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应与行政主体资格分离。2.确立原则:应该与世界通行的规则一致,即将实施了行政行为作为确认行政诉讼被告的惟一标准。行政行为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和依据:行政诉讼制度里诸多的制度规定都以行政行为为核心;行政行为是原告起诉的依据;行政行为也是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行政判决是针对行政行为做出的!正是基于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的核心地位,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规则理应以行政行为为基准。(二)以行政争议的行为者为行政诉讼被告,即“谁行为,谁被告”1.如何确立“谁行为,谁被告”针对“谁主体,谁被告”的局限性,为了方便行政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行政责任的落实,行政法界有学者提出了“谁行为,谁被告”的观点,由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即由行为主体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把行为主体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即是把行为主体作为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被告对接的纽带,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目前行政主体理论与行政诉讼被告制度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在行为者所为之行为(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时,原则上行为者就是行政诉讼被告,而不是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所确立的权力来源之形式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谁行为,谁被告”。从另一方面讲,虽然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不能等同视之,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完善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从而指导构建完善的行政组织法,才能提高行政组织的法治化水平,消除当前行政机构设置的随意性,才能避免“有行为,无被告”的行政诉讼窘境出现。我们可改变《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上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采概括加排除模式。在立法上明确,凡属行政上的争议原则上都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除非法律明确加以排除,这样可大大拓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摆脱当今权力来源这一形式标准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带来的困扰,为构建行政诉讼认定规则确立良好的前提。确立“谁行为,谁被告”的一般规则,明确凡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其行为者即是行政诉讼被告,其是否具有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身份在所不问。还可以从功能主义视角加以判别,以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性质、公益性等作为考量因素。当然,根据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民族心理习惯等因素,自然人不宜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2.以“谁行为,谁被告”规则确立行政诉讼被告的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实现便民的目的,毕竟民众更熟悉与其发生争议的直接相对方。其次,它可以督促相关组织做出行为时,要“三思而行”,避免非争议行为做出者莫名其妙的成为行政诉讼被告而受诉讼之累。其三,从诉讼效益的角度讲,以行政争议直接行为者为被告,可以避免行政成本的提高,因为争议行为直接做出者是对整个争议行为最熟悉的,若要由其他组织代为行政诉讼被告,不可避免要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被诉行为的合法性从而要消耗一定的行政资源,于诉讼效益不利。3.应通盘考虑重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谁行为,谁被告”也许不是最好的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但我们认为,这却是当下最合适的被告认定规则。在当今传统国家行政旧影犹存,社会公行政却已破茧而出,我们应摆脱行政只是国家行政的旧观念,树立公共行政的新理念。“谁行为,谁被告”的认定规则可以让我们在行政诉讼被告认定时,摆脱形式标准所给我们带来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快速及时的解决行政行为所引起的纷争。四、结语对行政诉权的有效保护成为各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价值理念,以“谁行为,谁被告”来认定行政诉讼被告能够较好地保障相对人的诉权。行政诉讼被告认定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我们更需要做的不仅仅限于被告这一狭小范围,以行政主体理论为依托的行政组织系统的建设,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的界定问题都是与之密切相关的领域,必须配套改革予以推进。自我国将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写进宪法那一刻起,建设法治国家、实现行政法治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应加快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与世界的接轨,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参考文献[1].皮纯协,胡锦光,行政诉讼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马怀德,中国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应松年,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人民体育出版社,20XX)[6].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2版。[7].杨小君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与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8].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XX年2月第2版。[9].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3版。[10].江必新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XX年版。[11].王丛虎,行政主体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二篇: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村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以村民委员会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在法院行政诉讼收案中也占有相当比例。村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件常见的有:与户籍等有关的管理行为、土地发包行为及其他与村内公益事业有关的建设和管理行为。如:1、某地受理的某幼童诉其母所在村委会户口登记案。该幼童之母嫁往城镇,但户口仍留在原籍未迁出。该幼童出生后,其母欲将该幼童户口落在本村。该村不同意,该幼童以其母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为行政诉讼被告提起行政诉讼;2、某汉族木匠在一以回民为主的村庄长期从事木工,后在该村落户、分地、建房。但在新近一次土地承包过程中,该村不再给其分配承包地,其起诉所在村民委员会的行政诉讼案件;3、某村以收取的荒地承包费修建已被乡教育组决定停办的小学,引起村内部分村民异议。村内部分村民起诉所在村民委员会的案件。村民委员会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村民委员会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这一问题在理论及实务界均存在争议,上级法院在对下级法院的业务指导上也往往意见不一。认为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理由主要有:1、《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村民委员会对本村的土地及其他事务有“管理权”,村民委员会对本村事务的管理是一种“法定权利”,村民委员会应视为法律法规职权的组织,因此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发放救济款物、土地经营管理和宅基地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为“公务行为”,并且规定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上述行为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的规定”。--由此可见,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已“视同为”国家工作人员,村民委员会从事的土地管理、宅基地管理已为法律规定为“公务行为”,所以村民委员会可以像其他国家行政机关一样,在公务活动中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3、行政审判受案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均积极主张行政审判的受案范围应向一切具有公共行政权力的领域扩张,以尽可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村民委员会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因此,从“保护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应当将村民委员会的行为纳入行政审判范围;4、报载案例证明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笔者认为,上述认为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理由均不能成立。理由为:1、《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虽然是一种法定职能,但法定职能不等于行政职能,法律法规对于权利的规定,也并不都是对于“行政权力”的授权。国家对仲裁机构制定了《仲裁法》、对公证机构制定了《公证暂行条例》、对律师事务所制定了《律师法》,《土地管理法》对村内村民小组也规定了其对土地有经营管理职能。仲裁机构的仲裁行为、公证机构的公证行为、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行为、村内村民小组对土地的经营管理职能均是法定职能,但仲裁行为、公证行为、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行为并不纳入行政审判范围,村民小组也未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被提起过行政诉讼。由此可见,以“法定职权”和“法律法规的授权”来论证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理由不能成立;2、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其规定的是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工作的情况。既然是“协助”,那么在此类工作中,从事该工作的显然“主要”是人民政府,而不是村民委员会。在“协助”人民政府工作的情况下,村民委员会的职权体现为政府职权,所以,国家对此时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行为视同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并以贪污受贿罪对其定罪。在逻辑上,不能以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中对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成员在“协助”人民政府工作中的身份定位,来推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成员在所有村务活动中有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也不能以此推定村民委员会有了类似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这在逻辑上推导不出。村民委员会在独立工作而不是“协助”人民政府工作的情况下,其行为显然与政府公务行为无关,其组成人员此时的“贪、贿行为”,不能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进行定罪。因此,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为依据认为村民委员会可以作行政诉讼被告的理由也不能成立;3、理论、实务界及普通公众确实有要求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的呼声,他们不满足于行政诉讼仅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不满足于行政诉讼的现实受案范围,而是要求行政诉讼对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及其它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所有宪法权利有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因行政权力先天有扩张的趋势,新型行政行为肯定层出不穷,所以,主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是正确的。但主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一定要注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这一问题,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绝不是(也不能)盲目扩张。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思潮中,主张应将村民委员会的行为纳入行政审判范围的,除受《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影响之外,另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村民委员会行为的“强行性”,即其对村民权利的影响是巨大的,近乎于“强行”,没有审判的介入几乎没有任何最终的和有效的途径保护村民的合法权利。但村民委员会行为虽表面具有“强行性”,其对村民权利的影响也可谓巨大,但不要忘记,村民委员会行使的“权力”并不是“行政权力”,其对村民权利的影响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模式是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模式,村民委员会只是民主决策事务的组织者及执行者,其本身不享有任何权力。现实中村民委员会行为的“强行性”,一般其权力来源为“拳头”再加上乡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其权力来源在本质上是不正确的,此正是基层民主要纠正的地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不能往审查村民委员会行为的方向上扩大,此只会进一步提高村民委员会的地位,加大村民委员会与普通村民的实力对比,使村民委员会的行为更具“强行性”,使村民的利益更得不到保障;4、虽然有报载案例证明村民委员会在某些案件中作过行政诉讼被告,但其他案例也证明某些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的纠纷是作为民事案件立案的(如土地承包案件)。要想找到权威的案例支持某种观点,笔者认为,应当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作为参照。笔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公布的案例库中经检索“村民委员会”,找到14个与村民委员会有关的案例。其中,民商事案件7个,7个中村委会做被告的3个,均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1个,国家赔偿案件1个,行政案件5个,均不是以村委会为被告的。由此可见,从最高人民法院编选的案例中找不到支持村民委员会作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例。在《曾菊英等诉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二○○一年第三辑(总第37辑))中,对于村民委员会可否作行政诉讼被告的问题,还从正反两方面对此作了系统分析,结论否认了村民委员会在该案中作行政诉讼被告的可能。笔者认为,村民委员会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理由为:1、国家设立行政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追究国家在行政行为过程中的责任,即只有对代表国家的主体的行政行为国家才承担责任,只有对此种行为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国家从事行政行为的方式有:(1)、行政机关亲自作为;(2)国家以法律法规授权某些非行政机关的组织作为;(3)、行政机关委托其他组织作为。在此三种方式下,第(1)、(3)均是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此两种行为实质上都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在第(2)种情况下,法律法规的授权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行为,国家当然也承担责任。而村民委员会,国家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其行为承担国家责任。那种因村民委员会具有“法定职权”而将其视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法定职权”不是行政职权,理由前已述及;2、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主要方式是国家赔偿。《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赔偿费用,从各级财政列支。”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定数额的国家赔偿费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任何情况下,国家不会把村民委员会的赔偿问题列入国家预算。村民委员会作行政诉讼被告的案件,在确认村民委员会的行为违法后,如果涉及赔偿问题,其赔偿资金表面上由村民委员会负担,但实质上该赔偿资金是由全体村民承担的。这种赔偿一方面造成责任主体与承担责任的主体的不统一,另一方面这种赔偿显然不是国家赔偿,那么对此进行的诉讼怎么能够称为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诉讼呢?3、村民委员会的行为不应赋予其“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强制性是一种国家强权,正因其是国家强权,国家才设立行政诉讼制度;指导性行政行为不具有强制性,正因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国家把它排除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村民委员会的行为,绝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假如其行为不能得到实施,其应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起诉村民,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确认该村民是否负有某种义务。那种认为村民委员会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观点,是被村民委员会“强权政治”的表面现象迷惑,是对村民委员会“强权政治”无耐和无助的表现。事实上,村民委员会的行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查是最合乎现实和情理的。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的审查,使原、被告双方首先意识到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减少了村委会平素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同时,村委会作为民事诉讼被告也不受行政诉讼被告在十日内举证的限制,这从村委会的诉讼能力本身来说也是公平的;4、《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属于宪法性法律,其地位远远高于《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其立法目的和主要精神就在于“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在民主自治体制下,村民会议是村内事务的决定者,村民委员会是村民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者。从民主体制的运行上说,村委会没有任何强行性的权力,民主管理与行政管理绝对不可能相容。对于村内重大事项,无村民会议的决议,村民委员会便没有任何权力。村民委员会实质上是几个村民个人的集合。有时,村委会的行为是全体村委会成员的行为,而有些情况下,所谓村委会的行为实质上只是村委会主任个人的行为。在全体村民这一熟人社会中,村委会成员与其他村民的地位始终应当是平等,其未通过村民会议而自行决定的事项应当自行承担责任,而不应当由全体村民为其承担责任(如诉讼费用和赔偿费用的承担)。惟有如此,才能使村委会成员真正在村民自治的精神下,在平等的基础上为村民服务;不然,就会造成村委会成员只知任意行使“权力”,而不用顾忌会承担任何责任的现象(现实也正是如此的)。当然,村委会成员在紧急情况下,对村务的处理,或对村内较小事务的处理,可以适用民事代理的法律规定,区分其在行使“权力”时的恶意、善意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第三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1性是相对的,附带民事诉讼在程序上还要受到民事诉讼法的许多规定制约,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诉讼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撤诉、反诉等。从这点上说,附带民事诉讼独立性是主要的,从属性是次要的。两大法系国家在程序设计上,就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强调突出了这种独立性。由于附带民事诉讼仅在程序上具有“有限”的从属性,所以如果我们不把这一诉讼放在刑事诉讼中一并解决,而是置于单独的民事诉讼程序时,它便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民事诉讼,与其他民事诉讼并无任何区别。在制度设计上,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唯此,才能消除制度设计上的许多困惑、矛盾和混乱。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重构附带民事诉讼既然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那么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分离出去,归并到民事诉讼中,还其本来面目,则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英美法系国家始终没有设立,日本是“从有到无”,德国是“从无到有”再到实践中的“无”,均说明了这一点。这样做至少有以下意义:首先,有利于确立不同诉讼的证明规则。虽然民事诉讼的认定事实与刑事诉讼的认定事实基本一致,但是二者在证明对象、举证责任、认证规则、证明要求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故刑事诉讼证明不能代替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彻底分开审理,有利于不同诉讼证据规则的确立和推行。其次,有利于推行对抗式庭审程序,保障私权救济目标的实现。现代刑事审判方式是控辩对抗,法官居中裁判,体现法庭的庄重和肃穆。现代民事审判的理念则是贴近社会,亲近民众,使程序和审判行为能为大众所理解,强调民事纠纷的和平解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加入公诉一方控诉犯罪人,不但增加了诉讼结构的倾斜和失衡,而且因附带的民事诉讼缺乏民事诉讼救济的专业性和周到性使被害人难以得到公正的赔偿。再次,有利于克服以罚代刑现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愿意赔偿与否、赔偿态度好坏、赔偿数额多少成为法官对其量刑予以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如果被告人或其亲属能在法官刑事判决作出之前筹集到足够的赔偿金,则往往被视为有悔罪表现,甚至可能适用缓刑。这种做法使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相互吸收,强化了“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的错误观念。如果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彻底分开,分别由不同的审判组织按不同的程序处理,则必将避免上述现象的重演。第四,有利于法官走精英化道路。精英化法官的特征之一是专业娴熟,而专业娴熟必须建立在分工精细的基础上。在当今各门法律浩繁的情况下,任何国家的法官都很难成为既是刑事审判的专家,又是民事审判的能手,专业分工已是一种既定的趋势。就我国刑事法官的现有素质而言,其对刑事案件的定性和量刑问题十分富有经验,但对民事审判工作却知之不多,普遍感到不适应,造成处理上的厌烦和草率,久而久之,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相当不利。最后,有利于民事法律特有规定的适用。如被害人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适用《刑法》的追诉时效,还是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时效,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民事诉讼单独提起,单独审理,则这一矛盾自然不复存在。又如财产保全措施,在公诉机关将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民事赔偿问题只能由侦查、公诉机关进行不规范的调解,还不能由法院处理,自然也就不可能适用财产保全措施。但在这段期间,犯罪嫌疑人的亲属可能转移其个人财产,这对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不利的。但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照搬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完全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条件并不成熟。因为,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通过诉的合并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迅速地解决争议,以抚慰被害人。特别是附带民事诉讼不收取诉讼费,这对由于经济状况拮据的被害人来说,能便利其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刑事法庭审理有关人身伤害引起损害赔偿的简单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不应简单地否定。因此,重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时,总体思路是:缩小附带民事诉讼审理刑事犯罪行为产生的民事赔偿案件范围,鼓励刑事被害人或近亲属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协调两大诉讼交叉时在适用上的关系,完善民事权利的司法救济途径。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完善:1、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应当确定刑事与民事诉讼发生交叉时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规定凡因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请求,均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向民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须未超过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还可以在刑事案件未立案时向民庭单独提出(如果后来刑事案件又立案,则在刑事判决结果作出前,民事案件应中止诉讼,以防止因对犯罪事实的认定方面差异而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总之,应树立民事诉讼不必然为刑事诉讼所附带的观念,是否以附带方式一并解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当事人一旦作出选择,则原则上不得反悔,案第四篇:行政诉讼被告代理词行政诉讼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各位审判员:我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受单位的委托,出席今天的法庭,参与今天的诉讼。通过参与刚才的法庭调查,我完全同意代理律师的意见,我认为起诉人的起诉理由不能成立,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在此本人根据事实并依据相关的法律发表以下意见,供法庭参考:一、起诉人的行为属依法应取得许可的行为,但拒绝申请,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年”和“项目建设突破年”的部署,我委继续实施城市建设“百项工程”,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执法力量的严重不足,再加上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约翰西格尔琼森所说:“如果我们都按自己的想法判别问题,那么违法者将数不胜数”。可以说当前就是这样,所以违法抢建也成为了当前比较突出的矛盾。为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变得更加适宜居住,全社会都应该遵守法律。那么在刚才的法庭调查中,答辩人向法庭提交的诸多证据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起诉人未办理合法行政审批手续修建的房屋位于城市规划区,这里属于城市规划区,未办手续建房是无可质疑的事实。而常识1是建房必须要行政许可。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原告人也懂,说明多年的普法已经产生了相当的效果,所以起诉人才有村委会同意及房屋年久失修、拆旧建新的说法,但这样的观点显然属无本无源之缠讼行为,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三十一条还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建设”。所以起诉人的观点不应成立。起诉人在城区规划区范围内建房不申请行政许可,而且在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后,依然不履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其行为显然违反了城乡规划法及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且情节极其恶劣,具有抗拒法律的行为。有鉴于此,本人认为:起诉人实施的行为属依法须申请许可的行为,其拒绝申请许可的违法事实清楚。二、被告人实施处罚行为,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人的决定于20XX年12月28日送达,20XX年12月31日即强行拆除,所以被告人的行为明显违法,以上观点更加体现了原告人无理缠讼行为。首先:<>自第六十四条至六十六条赋予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权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其建设内容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要求的,责令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并处违法建筑整体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其建设的内容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要求的,责令停止建设,并予以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违法建筑整体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这就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的内容:即行政相对人违法的事实及违法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予以处罚的法律依据,据此,被告人的处罚决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所以,被告人的处罚决定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三、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原告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违法事实清楚,被告人对其处罚,明确具体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且程序合法。我委收到群众举报后,于20XX年11月9日立案调查,11月19日找到当事人进行问话并送达《建设行政执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建J-0074390),并于20XX年12月13日送达《建设行政处罚告知书》(建O-0053263),由于原告人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城乡规划法》,同时也违反了《土地管理法》,所以两家执法部门于20XX年12月20XX同制作并送达了《关于限期拆除违法建(构)筑物的决定》(编号:100376)。20XX年12月31日,由于事实清楚,而且是正在实施的违法行为,在其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为减轻原告人的损失,城区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实施了拆除。所以,原告人所谓程序不合法的言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起诉人违法事实清楚,被告人对其处罚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所以,提请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人的不实请求,以维护法律的尊严。谢谢!第五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范文1Z308050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本节包括5项内容:1Z308051行政复议范围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Z308052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和决定的有关规定1Z308053行政诉讼的法院管辖、起诉和受理1Z308054行政诉讼的审理、判决和执行1Z308055侵权的赔偿责任1Z308051行政复议范围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行政复议范围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有11项可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结合建设工程实践,其中7种尤为重要: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5.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6.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7.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下列事项应按规定的纠纷处理方式解决,不能提起行政复议:(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起申诉;(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应当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哪些行政争议可以进入行政诉讼加以解决。该受案范围确定了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受司法监督的限度,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司法救济的范围。《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如强制隔离、强制约束)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如伤残抚恤金、遗属抚恤金、福利金、救济金等);(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如财产义务、行为义务,典型表现为乱收费、乱摊派);(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但是,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同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1Z308052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和决定的有关规定一、行政复议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对于行政复议,应当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如“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凡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二、行政复议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申请条件,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在行政复议期间,行政机关不停止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三、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其主要类型有:1.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2.对于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3.对于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对于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3年乙二醇辛醇糠醇资金需求报告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抢分专题识图技能专练图像五景观示意图含答案
- 排查整改报告(27篇)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合同
- 2024年简单股东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装修业务推广协议
- 高空作业吊篮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养殖投资合作协议书撰写指南
- 货代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范本
- 医学英语教程(2)ppt课件
-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课堂PPT)
- 物理图库(几乎包含所有初中物理图片)
- 铜仁市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专业课件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亚专科管理办法(试行)
- 矿山监理规划
- 常用气体分子直径
- 【模板】停送电检修作业票模板
- 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的几种心理效应(共7页)
- 微分几何彭家贵课后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