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2_第1页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2_第2页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2_第3页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2_第4页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干预

3一、静脉炎由物理、化学、感染等因素对静脉血管壁刺激导致的炎症反应。患者主诉为穿刺部位皮肤发红、灼热、紧绷及胀痛感,沿穿刺部位血管可产生条索状红线及肿胀,形成瘀斑,触诊有发热、发硬、触痛的感觉。4静脉炎分级(美国INS制定)静脉炎的衡量应是标准化的,并用于记录静脉炎;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症状对静脉炎进行分级

级别临床标准

0没有症状

1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厘米(1英寸),有脓液流出5静脉炎的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6静脉炎的种类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7PH值血液PH值为7.35-7.45pH6.0-8.0:内膜刺激小pH<7.0为酸性

<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pH>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pH>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8PH值(常用药物的pH值)

Ampicillin

(氨苄青霉素)10.0

Bactrim

(磺胺合剂)10.0

Cipro

(环丙沙星)3.3-4.6

Dilantin

(地伦丁)10-12

Dobutamine(多巴酚丁胺)2.5Dopamine(多巴胺)2.5-4.5

Doxycycline(强力霉素)1.8

MorPhine

(吗啡)2.0-6.0

Phenergan

(非那根即异丙嗪)4.0Potassium(钾)4.0

Tobramycin(托普霉素)3.0

Vancomycin(万古霉素)2.5-4.5

9

预防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静脉输液流速与静脉刺激有关,故应尽量减慢输液速度静脉输液时间延长,增加并发症的危险,故应尽可能缩短静脉输液的时间输注高渗溶液时应选择最大的和最合适的静脉首先考虑中心静脉如可能,应在高渗溶液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10(二)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所致相关因素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11

症状:穿刺点及静脉出现红,痛处理:停止在此处静脉输液,局部热敷预防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助工具12(三)细菌性静脉炎原因:感染所致相关因素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剃毛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13

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痛,静脉变硬.有时可见分泌物,严重可至发热,发展成导管性感染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冷或热敷涂抗生素油膏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肢体抬高,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14预防操作前后有效地洗手导管置入、维持及拔除时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外周短导管每72-96小时更换一次定期观察穿刺点,如发现炎症表现,应立即更换穿刺点输入脂类或全营养液时,应使用带有直径为1.2微米孔隙的过滤器紧急情况下,放置导管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在置管后的24小时内更换15(四)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静脉内形成血栓所致相关因素反复穿刺,损伤导管前端容易形成栓子穿刺时操作不当损伤静脉内膜形成血栓封管技术不当,导致栓子形成穿刺部位:下肢、足背静脉预防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16拔针后静脉炎原因:感染所致相关因素: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症状:穿刺点出现红,痛,严重可见分泌物处理:穿刺点消毒,包裹.严重者外用抗生素预防选择导管柔软的套管产品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17静脉炎—实施细则(美国INS制定)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制度和程序以及指南对所有穿刺部位应常规进行评估如果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有关,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静脉炎的症状就要暂停输液,并拔除输液通路如果留置导管保留时间较长且有静脉炎的发生,评估完患者并和医生合作处理拔出通路18静脉炎—实施细则(美国INS制定)任何被评为2级或更高级别的静脉炎发生后,必须作为异常事件向医生和护理部报告,并根据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填写《异常事件发生报告》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以及伴随的干预手段、治疗、纠正措施及患者宣教都应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外周短期导管撤除后应观察穿刺部位48小时,以便发现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患者出院,应给患者有关静脉炎发生的症状和体征的书面材料,并告知发生后联系的人员19静脉炎—实施细则(美国INS制定)当运用标准量表记录早产或新生儿静脉炎时,应记录炎症面积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有关静脉炎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学数字要归总、分析从而提出改善的方案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规定将静脉炎发生率作为的统计作为治疗效果评估和质量提高的一种手段在任何既定的患者群体中,外周短期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必须控制在5%或小于5%的范围内20静脉炎—实施细则(美国INS制定)外周短期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可以通过一个标准公式来计算

发生静脉炎的例数

——————————————╳1000

外周留置静脉导管的总例数

=外周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的评估要点及干预措施(一)评估要点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沿静脉走向的条纹形成、分泌物等询问患者穿刺点有无疼痛或触痛触诊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根据临床表现评判静脉炎的类型。

(二)干预措施停止输液,拔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4-6次/天,每次20-30分,或用TDP局部照射,每次20-30分钟。可以有效地改善细小动脉以及微血管、毛细血管的痉挛。稳定细胞膜作用,有效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记录静脉炎的程度及发生的时间监测穿刺点的红肿,静脉条文的形成,条索感等为了预防静脉炎,外周静脉导管在成人、儿童至少72-96h更换一次。硫酸镁从心做起,用心相待24

谢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