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_第1页
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_第2页
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_第3页
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_第4页
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生物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44张ppt)(有视频1个)(共44张PPT)

第二章神经调节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目标

01

02

03

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从生活实例出发,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和意义(社会责任)

通过比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同反射的示意图,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生命观念)

学习目标

情景视频一:

史上最牛的膝跳反射

望梅止渴

问题1:以上两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顾方舟,又称“糖丸爷爷”,1926年6月生,2023年1月去世,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和“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情景材料一:

问题2: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你知道患病机理吗?

情景材料二: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问题3: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情景材料二:

问题4: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问题5:像这样手指被刺扎会迅速缩回是什么反应完成这种反应需要什么结构才能完成?

观察P22-23思考与讨论,总结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什么是反射?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吗?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

3

4

1

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2-23,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一、反射与反射弧

观察P22-23思考与讨论,反射弧中某一结构异常还能完成反射活动吗?如不能会导致哪些功能障碍?

如何判断反射活动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问题6: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吗?

脑和脊髓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低等生物和植物无中枢神经系统,无反射,而是应激性

问题7: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

2.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神经节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效应器

3.反射弧组成

1.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

①,②,③,④,⑤。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实战训练

问题8: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呢?

一、反射与反射弧

3.反射弧组成

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出

产生规律性应答反应(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结构部分结构联系功能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觉神经元的末梢部分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感觉神经(有神经节)

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

细胞群

分析、综合兴奋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出

产生规律性应答反应(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问题9:反射弧中某一结构异常还能完成反射活动吗?

一、反射与反射弧

4.反射完成的条件

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1

一、反射与反射弧

4.反射完成的条件

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1

切断

一、反射与反射弧

4.反射完成的条件

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1

需要适宜的刺激

2

注意: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实战训练

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属于反射

B.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一个神经元才能完成

C.反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因此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

D.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结构基础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问题10:反射弧中某一结构异常会导致哪些功能障碍?

一、反射与反射弧

5.反射弧某一结构破坏对反射活动的影响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感受器被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被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被破坏

传出神经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效应器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实战训练

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实战训练

问题11:如何判断反射活动中兴奋传导的方向(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4.如图是与缩手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若用麻醉剂阻断图示中的某一个位点并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阻断位点①,病人手有反应,也有感觉

B.若阻断位点②,病人手有反应,但无感觉

C.若阻断位点③,病人手没有反应,但有感觉

D.若阻断位点④,病人手没有反应,也无感觉

一、反射与反射弧

6.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注: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问题1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

仔细观察下列膝跳反射的示意图

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参与。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问题13: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其他部位传导吗?

一、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较高级中枢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快速接球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问题13:思考以上反射活动并将其分类,说出你分类的依据。

猴子骑车

海豚表演

望梅止渴

合作探究二: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4-25,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一、反射与反射弧

1.什么是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各自有什么特点?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与非条件反射有没有关系?

2.狗能对食物刺激产生唾液分泌反射,这是什么反射类型?

3.对未受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刺激时,并没有引起唾液分泌反射,为什么?

4.经过训练后只给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原因是什么?

5.假如在狗已经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那么这种反射还能持久存在下去吗?

6.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反射类型

(1)非条件反射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缩手反射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特点:先天性、终身性,不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有限。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反射类型

(2)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反射。

特点: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猴子骑车

海豚表演

望梅止渴

实战训练

A.膝跳反射B.缩手反射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E.小狗算数F.眨眼反射

G.搔扒反射H.排尿反射I.谈虎色变

J.谈梅流唾液K.狗听到铃声流唾液

5.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BFGH

CDEIJK

问题14: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与非条件反射有没有关系?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问题15:通过视频学习,请给该建立条件反射的正确顺序是(排序)

①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②吃肉时,狗分泌唾液

③铃声成为条件刺激④吃肉时,铃声响,狗分泌唾液

②④③①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基础)

学习

训练

①条件反射是在的基础上通过______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_____________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维持

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原因: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最终完全不出现。

机理: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区别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意义

持续时间

反射数量

联系先天具有,遗传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

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

一般是永久的

有限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

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

大脑皮层+其他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可以消退的(反复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几乎是无限的

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问题16:条件反射建立有什么的意义呢?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1

2

3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问题16: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问题16: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反射弧

感受器

类型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反射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结构基础

结构

课堂小结

实战训练

6.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若只给声音刺激而不给食物,建立的反射将会消退。下列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单纯喂食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唾液分泌较多B.铃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听觉,不属于反射C.在铃声与食物结合的训练中,铃声信号为条件刺激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新的学习过程,需大脑皮层参与

实战训练

7.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婴儿生下来就能呼吸,所以人体控制呼吸运动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如果破坏哺乳动物的脑干,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随意呼吸运动停止,但依然保留自主呼吸运动C.如果环境中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人们会有意识的“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可见随意呼吸运动比自主呼吸运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D.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以自主呼吸,可见呼吸运动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实战训练

8.荷兰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B.经过训练后,乌鸦见到烟头就扔进容器,属于条件反射C.在该反射形成过程中,食物作为条件刺激起作用D.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

实战训练

9.当不明物体突然向你飞来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受控制的眨眼并躲避,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却一直紧盯篮球,积极拼抢,上述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不明物体突然飞来时,会不受控制的躲避,属于非条件反射B.惊吓引起的心跳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意识控制C.篮球运动员积极拼抢时,运动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感觉神经的活动占据次要位置D.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这些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实战训练

10.某同学幼时曾被蛇咬伤,当他听到有人惊呼“蛇”时,马上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紧张反应,并迅速逃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同学听到有人惊呼蛇时产生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B.心跳加快、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