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3第三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征文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第三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征文[摘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需要在思想舆论、政策制度、工作机制、经费保障等多个层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需要调动政府、企业、学校及教师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关键词]企业实践思想舆论政策制度工作机制国务院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就中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做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区各学校也相应出台了有关文件和规定,对此做了具体的部署,近一年来这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呢,笔者为此做了一个调查,并据此作了一些思考:一、现状调查笔者对江苏省近40所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情况作了书面调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制定了具体的关于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定,少数学校还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多数教师对此持无所谓态度,多数企业对教师到自己企业实践持不热情的态度,基本没有学校有专门经费支持这项工作,总体上看,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这项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教师不积极。多数教师对此无所谓,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多数教师对到企业实践的意义是明确的,就当前而言,还没有紧迫感,尚没有化为自觉的行动,尤其是在有关保障措施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多数教师采取的是被动的消极的态度,任务式地应付了事,有的教师到企业后主要是参观了一下,并未作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也有的教师干脆与有关企业事先说好,只在企业挂个名,最后请企业盖个章证明一下,有企业实践之名无企业实践之实,更谈不上实际的效果。2、企业不欢迎。调查发现,有80%的企业对教师到企业实践持不太热情的态度,多数企业是鉴于私人感情因素或熟人、领导关系才接收教师来本企业实践的,不少企业明确跟前来联系的教师表示:证明怎么打都行,来看看也行,最好不要参与企业活动,认为这样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于不认识的教师前来实践,多数企业基本持不欢迎的态度,企业认为此项工作与他们没有关系,更谈不上责任。3、学校干着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对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作了明确的要求,部分学校作了具体的部署,多数学校还没有实质的行动,只有少部分的教师参加了包括参观在内的所谓实践活动。多数学校只是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到企业实践,限于人力调度和经费等原因,几乎没有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有具体的考核举措。学校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主管部门有此要求,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也有此需求,但另一方面又存在人员调度困难(近几年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普遍不足),加之教师企业实践缺乏明确的经费来源渠道,所以多数学校呈现干着急无奈何的态度。二、原因分析1、教师之所以不积极,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因:一是“怕”的心理,由于我国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师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也不例外,有过企业实践经验者很少,真正能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者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尽管对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教学比较熟悉甚至有较高水平,但真正要应对企业实际的工作,老师普遍心中没底,所以也就自然而然有一种惧怕的心理,生怕不能适应企业工作,生怕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而丢面子,包括一些中老年骨干教师,资历名声都比较响,甚至有不少学生就在企业工作,唯恐在这些各方面都似乎不及自己的人面前丢了面子,所以“怕”到企业实践。二是“躲”的心理,虽然国家有了文件和规定,但是并没有具体的与自己的饭碗挂钩的考核措施,何况人数众多,而且到企业锻炼并无额外的经费补贴,还要牺牲休息时间,所以不少教师存在一种等等看的心理,有能躲多少时间就躲多少时间,到逼得迫不得已再说的想法。三是“无所谓”的态度,尽管各地都宣传了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不少地方还进一步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教师中对到企业实践的认识还是参差不齐的,真正从长远从教师发展高度认识到位者并不多,多数教师还普遍持一种传统的只要能教书会教书就行的想法,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客观上分成了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两类,专业理论教师对于实践的认识还远未到位,不少教师虽然知道实践能力的重要,但是对于通过到企业实践附: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作者简介:于建华(1968-),江苏省通州职教中心机电专业(一)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学员。2、作者通讯联系方式:江苏省通州市育才路3号通州职教中心邮编226300于建-mail:yjhlmx@3、近五年完成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含项目名称、主要成果、个人贡献等)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按照项目式课程指导思想编写),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4、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标题、字数、发表时间及期刊名称等)(1)《分层式教学增值式评价》,3000字,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