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培训课件_第1页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培训课件_第2页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培训课件_第3页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培训课件_第4页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交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交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正交,反交:相对而言自由交配:群体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显性,现将纯种灰身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代中所有黑身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性状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纯合双亲杂交,F1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双亲杂交,F1代未表现出的性状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完全显性: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1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不完全显性: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1介于双亲之间共显性: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双亲性状在F1同时表现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紫茉莉的红花受A基因控制,白花受a基因控制,A、a是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种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3.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点上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2AABb34CcDd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复等位基因AaIAIBi等位基因表型基因型A型IAIA、IAiB型IBIB、IBiAB型IAIBO型iiABO血型的遗传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11高考试题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右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3种,2:1:1B.4种,1:1:1:1C.2种,1:1 D.2种,3:11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w纯白色WSWS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

W与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1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4.个体类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能稳定遗传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1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称做融合遗传。按照上述观点,则?+=1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5、融合遗传: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性状介于双亲之间1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11高考试题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C1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1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豌豆有非常明显的相对性状1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1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09年高考试题1、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C2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杂交)矮茎高茎高茎F1(子一代)P(亲本)2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1F1F2(子二代)2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2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在体细胞内基因成对存在

受精后合子中的基因恢复成对,基因D对d有显性作用

形成配子时基因分离成单个的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P高茎X矮茎DDddDd配子DdF1高茎2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形成配子时基因分离成单个的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

2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验证内容:F1是否为杂合子,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是否分离进入不同配子方案:使F1中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都能分别在后代中表现出来;遗传图解:测交×Dd高茎矮茎d隐性纯合子配子测交后代杂种子一代ddDdDddd高茎矮茎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2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高茎矮茎PF1×F2DDDdddd减数分裂受精DDd等位基因配子减数分裂dDF1配子DDDdDddd①时间:减数Ⅰ后期②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③实质:成对基因的分离2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一)分离定律的发现:假说-演绎法1、发现问题:杂交试验2、提出假说:分离现象的解释3、实验验证:测交4、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实质2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随配子传递给后代2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

dDDd减数第一次分裂DDd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DDddDDDddDDDdddd3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二)分离定律的应用遗传图解的书写3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遗传图解中的有关符号:P:

♀:

♂:×:F1: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子一代子二代×:3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三种基因型的自交,杂交情况分析AA×AAAa×Aaaa×aaAA×AaAa×aaAA×aa3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杂合子(Aa)自交n代2n1杂合子(Aa)的概率:纯合子(AA+aa)的概率:2n11—显性纯合子(AA)的概率=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2n11—21()3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后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3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亲本组合子代性状紫花白花组合一紫花×紫花8160组合二紫花×白花8070组合三紫花自交12454173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阳性,其他两个是Rh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是3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断自交:植物(豌豆、小麦、水稻、玉米)测交:动物、植物3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②③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①AA×aa→Aa(1:0)②Aa×aa→Aa:aa=1:1③Aa×Aa→(1AA、2Aa):aa=3:1由子代表现型推亲本基因型4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08高考试题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4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4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答案组合一:BbDd(或BbDd×BbDd)组合二:Bbdd、bbdd(或Bbdd×bbdd)②组合三:BbDD、BbDd、Bbdd(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4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二)分离定律的应用1、ABO血型的遗传4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为O型血IAIA或IA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子女之一为A型血是,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为A型血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不能生出AB型血的孩子A4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2、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基因型(1)雌蕊的结构4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胚珠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壁子房雄蕊雌蕊4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种皮胚大豆种子的结构4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胚玉米种子的结构种皮4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胚的基因型:受精卵胚乳的基因型:受精极核种皮、果皮基因型:与母本体细胞相同笔记5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3、蜜蜂的遗传雌蜂: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是单倍体5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体色是____、比例是_____,依据上述现象可证明基因的_____定律。5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D5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控制植株绿色(A)和金黄色(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完成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问:第一、二组没有出现雌株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雄株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1绿色雌株×绿色雄株↓绿色雌绿色雄金黄色雄2∶1∶15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问:第一、二组没有出现雌株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雄株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1绿色雌株×绿色雄株↓绿色雌绿色雄金黄色雄2∶1∶1含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致死个体致死雄性:XAY、XaY配子致死雌性:XAXA、XAXa、XaXa

雄配子:XA、Xa、Y雌配子:XA、Xa5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显性基因配子或隐性基因配子致死;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配子致死个体致死包括显性个体致死和隐性个体致死4、有关致死问题笔记5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5、遗传规律的实验验证(1)自交法(2)测交法(3)花粉鉴定法(4)花药离体培养法5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黄色圆粒个体数315101108329:3:3:1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原有性状黄色圆粒绿色皱粒新的性状黄色皱粒绿色园粒5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5+101=416108+32=140比例近似3(显):1(隐)粒形圆粒种子皱粒种子315+108=423101+32=133比例近似3(显):1(隐)对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6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两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进行分析:9:3:3:1黄色圆粒绿色圆粒比值杂交实验结果315101108326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接近于9:3:3:1。6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YRYR黄色圆粒

r

ryy绿色皱粒F1oYRyr黄色圆粒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①P基因型YYRRyyrr配子YRyrF1基因型YyRr6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F1:YyRr形成配子时a.按分离定律,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等位基因分离即:Y与y分离R与r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F1oYRyr黄色圆粒F1Y与R、r自由组合y与R、r自由组合6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F2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9种表现型4种9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黄皱:1YYrr2Yyrr3绿圆:

1yyRR2yyRr1绿皱:1yyrr

r

ryyoYRyryryRyY

rroYRyryryRYR

yRyRRyoYRyrYYR

rYRYRYR

yRoYRyrYYR

ryY

rr

YY

rr♂♀6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推测:

测交杂种一代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YyRr

yyrr配子YRYryRyryr基因型表现型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3、实验验证:测交

6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种植实验测交试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试验结果6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规律的发现:假说-演绎法6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YyRr减数第一次分裂YYRRyyrrYYRRrryy减数第二次分裂YRYR减数第二次分裂yryr减数第一次分裂YYrryyRRyRyR减数第二次分裂YrYr减数第二次分裂6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1、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YRryRrryYR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7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7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遗传规律的比较规律事实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性状控制性状

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与染色体关系细胞学基础

(染色体的活动)遗传实质一对两对以上一对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减I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减I后期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之间

的重组互不干扰7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对数配子类型配子类型

的比例F2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表现比F1

(测交子代)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表现比12或n222或2n1:11:1:1:1:1…332或3n222或2n3:19:3:3:1222或2n222或2n1:1(1:1)n7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问:Aa,Bb,Cc这些基因哪些能自由组合,哪些不能自由组合?原因?7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三)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2.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7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理论上: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比如说,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四)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7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实践上: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小麦:品种1:抗倒伏(a)、易染锈病(r)品种2:易倒伏(A)、抗锈病(R)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F2表现型有几种?概率是多少?基因型是怎样的?要选育出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该如何做?7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AARRaarr×PAaRr易倒伏抗锈病抗倒伏易染病易倒伏抗锈病F1易倒伏抗锈病抗倒伏抗锈病易倒伏易染病抗倒伏易染病F2aaRRaaRr7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四)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1、理论:基因重组---有性生殖的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2、实践:杂交育种7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材2、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3、应用统计学原理4、科学设计实验程序8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结果分析8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双显性:单显性:单显性:双隐性9:3:3:1(2)亲本类型:占F2代10/16或6/16(3)重组类型:占6/16,其中每种重组类型中纯合占1/3,杂合占2/3重组类型:或者占10/168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11高考试题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8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乘法定理: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事件相继或同时发生时,它们出现的概率乃是它们各自发生时概率的乘积。这里所谓的相互独立事件,是指某一事件的出现,并不排斥另一事件的发生,反之亦然。倘若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按乘法法则,其概率应为A和B事件单独发生时概率的乘积。8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加法定理:指两个(或多个)相互排斥的事件,它们出现的概率,乃是每个互斥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之和。所谓互斥事件就是指某一事件出现,另一事件则不出现,即被排斥,反之亦然8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2、乘法原则的应用(1)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2)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数8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1:AaBbCCDdee产生的配子种类_______例2:求AaBbCcxAaBbcc的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为__________例3:AaBbxAaBB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和表现为aaB-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_________818、8¼、¼8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11高考试题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C.1/8D.1/4B8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3、预测遗传病概率《三维设计》P748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011高考试题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B9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作用

(2)A_B_:表现一种性状;A_bb:aaB_:aabb表现另一种性状(3)

F2产生9:7P白花AAbb×白花aaBB↓F1紫花(AaBb)↓⊗F29紫花(A_B_)∶7白花(3A_bb+3aaB_+1aabb)如:香豌豆花色的遗传9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09安徽卷)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两

AaBbaaBB、AAbb、aabb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或

;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Aabb×aaBB

AAbb×aaBb9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紫花∶红花∶白花=9∶3∶49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4、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9A_B_:3A_bb:3aaB_:1aabb

9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2.累加作用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A_B_:表现一种性状;3A_bb:3aaB_:表现一种性状;1aabb表现另一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例如:南瓜果形受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P圆球形AAbb×圆球形aaBB

F1扁盘形AaBb

F29扁盘形(A_B_)∶6圆球形(3A_bb+3aaB_)∶1长圆形(aabb)

9:6:19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红∶1蓝B.2紫∶1红C.2红∶1紫D.3紫∶1蓝例题分析B9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2)9A_B_:3A_bb:3aaB_:1aabb9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

9A_B_:3A_bb:3aaB_:表现一种性状;1aabb:表现另一种性状。

F2产生15:1的比例。3.重叠作用例、荠菜蒴果受A/a、B/b两对基因控制:P三角形(AABB)×卵形(aabb)↓F1

三角形(AaBb)↓F215(9A_B_+3A_bb+3aaB_):1(aabb)

三角形:卵形15:19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小麦种皮红粒对白粒为显性,由两对等位基因(R1与r1、R2与r2)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红粒和白粒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下:P:红粒×白粒↓F1:红粒↓F2:15/16红粒:1/16白粒种皮红色深浅程度的差异与所具有的决定红色的基因(R1、R2)数目多少有关,含显性基因越多,红色越深,F2的红色籽粒可分为深红、红色、中等红、淡红四种。(1)请写出F2中中等红小麦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

。(2)从F2中选出淡红籽粒的品系进行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中红:淡红:白色=1:2:1

R1R1r2r2、R1r1R2r2、r1r1R2R23/8

9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变式练习(09上海卷)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与白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4种 B.5种C.9种D.10种B10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3)9A_B_:3A_bb:3aaB_:1aabb

10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4、显性上位作用(1)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2)9A_B_:3A_bb:表现一种性状;3aaB_:表现一种性状。1aabb:表现另一种性状。

F2:性状分离比:12:3;1例如:西葫芦,显性白皮基因(W)对显性黄皮基因(Y)有上位性作用。P白皮WWYY×绿皮wwyy↓F1白皮WwYy↓⊗F212白皮(9W_Y_+3W_yy)∶3黄皮(wwY_)∶1绿皮(wwyy)10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分析纯合体褐色的长耳狗与白色长耳狗杂交,后代杂种(F1)是白色的,F1自交,F2代分离比为12白色︰3黑色︰1褐色。请你找出亲本、F1、F2的基因型。P

;F1

;F2

Paabb×AABBF1AaBbF29A-B-+3A-bb(白)3aaB-(黑)1aabb(褐)10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4)9A_B_:3A_bb:3aaB_:1aabbA对B、b的表现有遮盖作用10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9A_B_:表现一种性状;

3A_bb:表现一种性状;3aaB_:1aabb表现另一种性状。

F2性状分离比:9:3:45、隐性上位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P红色蛋白质层AAbb×白色蛋白质层aaBB↓F1紫色AaBb↓⊗F29紫色(A_B_)∶3红色(A_bb)∶4白色(3aaB_+1aabb)10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例题分析白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F1全是灰色的,F1自交得到后代的F2代发生性状分离,即9灰︰3黑︰4白。请找出亲本F1和F2的基因型P

;F1

;F2

paaBB×AAbbF1AaBb,F29A-B-(灰)3aaB-(白)3A-bb(黑)+laabb(白)

10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5)9A_B_:

3A_bb:3aaB_:1aabbaa对B、b表现有遮盖作用10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9A_B_:3A_bb:1aabb:表现一种性状;3aaB_:表现另一种性状。

F2性状分离比:

13:36、抑制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层颜色P白色蛋白质层AABB×白色蛋白质层aabb↓F1白色AaBb↓⊗F213白色(9A_B_+3A_bb+1aabb)∶3有色(aaB_)10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6)9A_B_:3A_bb:1aabb:3aaB_

10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四、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11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原因: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方法:类比推理法笔记11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项目基因染色体

杂交

形成配子、受精体细胞中数目配子中数目体细胞中来源在配子形成时成对存在成对存在含成对基因中一个含成对染色体中一条保持完整性独立性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等位基因分离同源染色体分开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与染色体存有哪些明显的平行关系?11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926年发表《基因论》创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11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1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提出问题:如何解释出现的问题呢?PF1F2红眼(雌、雄)白眼(雄)3/41/4红眼(雌、雄)×11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雌果蝇种类:红眼(XWXW)红眼(XWXw)白眼(XWXW)雄果蝇种类:红眼(XWY)白眼(XwY)(2)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11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XWYXwXWY红眼(雄)XWXw红眼(雌)PF2F1配子XwXWYXWXWXW红眼(雌)XWXw红眼(雌)XWY红眼(雄)XwY白眼(雄)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11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3)验证假说:测交红眼(雌、雄)白眼(雌、雄)各占1/2各占1/2×F1XWXwXwY11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4)实验结论:11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新的疑问?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这种对应关系吗?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2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21第五单元遗传规律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122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3、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性染色体:XY型、ZW型123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24第五单元遗传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离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5第五单元遗传规律(三)伴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26第五单元遗传规律127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笔记(三)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2、物质基础128第五单元遗传规律Y非同源区段XY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XY129第五单元遗传规律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类型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

(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130第五单元遗传规律女性正常×男性色盲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