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经济常识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①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价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商品的交换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交换越是经常,越是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由贵金属金、银来充当,这就是货币。(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5、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它们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逐步具备的。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两种基本职能。(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的货币就可以了。②流通手段。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货币。6、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2)货币流通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为。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趋势上,商品交换必然要趋向于等价交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甚至可以说,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7、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它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能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反之,则获利较少甚至亏本。(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会不断地因优取胜,反之,则会在竞争中遭到失败,以至被淘汰。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①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支平衡。(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首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前途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市场上依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在竞争中,出现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是必然的。5.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它的法定代表人是厂长或者经理。我国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指的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的代表人,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厂长(经理)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企业的副厂长(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法律顾问,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厂长(经理)负责制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确了厂长(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行使职权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突出厂长(经理)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但是,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6.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在国有企业中,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经营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任何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应当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第四单元产业和劳动者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首先是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贯彻落实“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之外,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多种深层次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者的义务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等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首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三,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可靠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五单元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货币所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提示:(1)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两者价值量相等,但表示方法不同。前者以实物形式,后者以贷币形式来表示。(2)国民收入要进行分配,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是不能参加分配的,所以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3)比较三个概念: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4)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2、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的含义。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平稳和财政赤字。财政的作用。提示:①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②区分预算和决算,搞清预算的功能、预算的内容、预算的特点。③明确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支出的作用和种类。④对收支平稳,要做如下理解:A、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B、略有节余也未必是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如果连年节余,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大量节余,对国民经济发展同样不利。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之所以定位于“略有节余”,它是从一个较长期限来考虑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客观存在着财政赤字的实际情况。可见,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较长期限内追求收支相抵这个最理想的结果。C、如果财政支大于收,即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部分依靠借债来维持。当然,略有赤字也应视为财政收支大体平衡。D、如果赤字较高或过高,产生的结果,也要做具体的分析。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所采取的特定政策。首先,我国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其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商品过剩”不会出现抢购现象;再次,我国的财政赤字均低于国际警戒线。所以我国目前出现的财政赤字,不会导致通货膨胀。⑤熟记财政的作用,正确理解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明辨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3、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国现阶段的几种主要税种。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在我国,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对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是主要税种。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提示:(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经济条件取得收入;税收是合法取得的收入,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税收是无偿取得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2)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税收不具有偿还性、返还性;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税收的三个特征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3)纳税人与征税对象的区别。纳税人是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即纳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征税的客体。不同的税种,主要就是征税对象的不同。(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同点。而税收在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即税收的性质不同。(5)熟记并理解税收的作用。(6)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这种意识既然包括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第六单元银行和储蓄者1、银行的产生、分类及其职能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1)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对此应注意把握三点:银行是金融机构,但不能把银行与金融机构等同起来;银行经营信贷业务,起的是信用中介的作用;银行是依照法律规定建立的金融机构。(2)要弄清不同类型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区别与联系。2、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支票、汇票、信用卡是转帐结算中的主要信用工具。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作用: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银行能够掌握反映社会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1)要掌握转帐支票、汇票和信用卡的优点和缺点(2)要正确理解银行的三个作用:银行作为全国的信贷、结算和现金出纳,外汇管理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大部分货币收付,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象一条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银行成了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信息的总汇,并且越来越灵敏;银行通过第二个作用,对国民经济部门和企业起监督和管理作用,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多种经济杠杆,实现国家调控目标3、储蓄的类型极其作用广义的储蓄和狭义的储蓄我国储蓄机构的基本业务是办理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和定活两便储蓄。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公民的个人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正确理解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4、债券与商业保险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债券与股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债券种类比较多,可以根据发行者的不用,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我国商业保险一般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我国商业保险的职能和主要职务。债券与股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1)相同点:两者都是有价证券;都是国家和企业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2)不同点:A、性质不同。债券是债务凭证,应限期偿还;股票是入股凭证,是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B、收益权不同。债券是定期收取利息,不承担经营风险;股票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企业经营的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C、偿还方式不同。债券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票的股金不能退出,只能出卖股票。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比较(1)相同点:都属于债券的一种(2)不同点:A、发行单位不同。政府债券由国家发行;金融债券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公司债券由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B、特点不同。政府债券信用度高、流通性强;金融债券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政府债券,可以进入一定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公司债券期限长,可转让,风险大,收益率最高。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比较区别:A、内涵不同,社会保险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养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一种措施。,它主要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B筹资方式不同。社会保险资金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商业保险完全由个人负担。C、保险的性质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商业保险项目广泛,是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D、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只保基本生活水平;而商业保险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给付标准高。联系:它们都是一种投资行为,都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A、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B、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但收益率比股票低,与商业保险比较,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C、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与储蓄相比,政府债券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小,安全性好可以转让、抵押,利率也比储蓄要高;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高,但有一定风险;与股票相比,受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与购买保险比,债务方对债权方不具有意外事故赔偿义务。(4)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5)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第七单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1)商品服务市场的含义及内容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经营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统称商业和服务业。商品服务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2)消费品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含义:消费品市场是为个人提供最后的、直接的消费品的市场。特点:第一,购买者人数众多,这就使得消费品市场广阔,设施分散,布局广泛;第二,商品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规格齐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第三,商品交易次数频繁,除批发业务外,一般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较少;第四,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第五,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3)生产资料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含义: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流通的场所,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商品交易数量大、金额多,属大宗购买和固定购买,因而购买的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商品的专用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4)服务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含义:服务市场是指买卖“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场所。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性劳动的国民经济部门。特点:市场上交易的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门类繁多,功能多样,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密不可分。(5)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2、市场交易的原则(1)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守一定的秩序。这种规则和秩序的根据,就是市场交易原则。(2)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市场交易原则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①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强迫做不成买卖,自愿才能达成交易。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损害对方的利益,造成买卖双方之间的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②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尽管交易双方是以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不同身份出现,但都是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市场主体。销售者与销售者之间、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购买者与购买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平等交换的关系。③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所谓公平,就是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作为市场灵魂的公平原则,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④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提高销售者的信誉为销售者带来效益。相反,如果缺乏诚实信用,市场交易秩序就得不到维护,正常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4)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3、家庭消费的内容(1)、家庭消费的含义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2)、家庭消费的分类①按照消费的内容可区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照消费的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此外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②物价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与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③人口数量。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①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要求首先,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3)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从而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2)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①安全权(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求偿权;⑥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受尊重权。(3)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政机构——各级政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构——法院、检察院;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舆论监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介。(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略)第八单元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世界市场可分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类型。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2)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2.经济全球化表现在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资金的国际化、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信息传播国际化。3.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①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②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规定的国际贸易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它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③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继续保留缔约国地位,随着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约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bank)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它们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4.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开放性和竞争性的要求)(3)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4)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5.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世界贸易。在当代,一国对外贸易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2)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①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从国外购买一些技术设备和国内需要的商品,叫进口;将国内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叫出口。②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相等,称为贸易平衡。③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使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也才能保证多进口。④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3)海关征收关税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印花直贡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不锈钢护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婴儿益智布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2湖北省监利县高考英语一轮作文及阅理选练附答案5
- 2024年专用切槽动力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加温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台阶磨/抛光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武清区妇幼保健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度母婴用品销售提成管理合同模板2篇
- 金红石型钛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湍流模型:k-ε湍流模型原理与应用
- 高中期末考试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机械工程技术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人工智能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医生与患者关系中的信任与治疗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解读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文字学概要完整版本
- ce自我声明模板
- 钢闸门监理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