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西周时期的政治(zhèngzhì)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一页,共44页。第二页,共44页。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①目的(mùdì):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第三页,共44页。②概况:a.对象:周王把___________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hòudài)。b.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_________、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c.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土地(tǔdì)和人民镇守(zhènshǒu)疆土第四页,共44页。③影响: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_________。后期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zhòngyào)根源。统治(tǒngzhì)区域第五页,共44页。(2)宗法制。①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_________上的矛盾。②含义:用___________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③内容(nèiróng):规定宗族内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_____是天下的大宗。土地(tǔdì)继承父系(fùxì)血缘关系周王第六页,共44页。④特点:_____________,家国合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⑤影响:a.当时:保证了各级_____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fēnzhēng),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嫡长子继承(jìchéng)制贵族(guìzú)第七页,共44页。b.后世: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尊祖敬宗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孝顺长辈、长幼有序,恪守孝道等,有利于稳定(wěndìng)社会秩序。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形成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及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阻碍了社会进步。第八页,共44页。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族权与政权相结合。(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合一(héyī),形成“_________”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具有相对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家国(jiāɡuó)一体尚未实现(shíxiàn)权力的高度集中第九页,共44页。二、秦中央集权(zhōnɡyānɡjíquán)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经过商鞅变法后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2.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_______”,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始皇帝第十页,共44页。(2)中央(zhōngyāng)官僚机构。奏章(zòuzhāng)诏令(zhàolìnɡ)军务第十一页,共44页。(3)郡县制。①确立:萌芽于_________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②内容: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定期向_____汇报(huìbào)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二者都由_____直接任免。③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春秋战国(chūnqiūzhànɡuó)郡守(jùnshǒu)丞相皇帝第十二页,共44页。3.中央集权(zhōnɡyānɡjíquán)制度的影响(1)积极性。①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②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_________,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基本(jīběn)格局第十三页,共44页。(2)消极性:易形成暴政(bàozhèng),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第十四页,共44页。【知识(zhīshi)脉图】第十五页,共44页。考向一分封制的特点【论从史出】材料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xiànxiàng),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十六页,共44页。【探究】依据材料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tèdiǎn)。提示:分封的邦国众多;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贵族之间以盟约维系和平;西周统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第十七页,共44页。【史论点睛】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jízhōng)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第十八页,共44页。3.纵向联系:明确(míngquè)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第十九页,共44页。考向二宗法制的影响【论从史出】材料宗法与家谱(jiāpǔ)关系密切,宗法观念指导和影响着家谱,家谱(jiāpǔ)则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着宗法确定的一些原则。宗法“一本”观是家谱(jiāpǔ)的基本原则,它确定的宗谱编写目标,使宗族成员的自然序列变得上下贯通,条理井然,符合宗族发展的自然序列;宗法中的“大宗”第二十页,共44页。“小宗(xiǎozōnɡ)”观念影响着宗谱的编撰类型,并使宗族内部派别之间亲疏关系、地域关系达到有序的组合。“一本”观从纵向、“大、小宗(xiǎozōnɡ)”从横向两个不同的维度对宗族的历史进行了描述,使宗法观念借助家谱形式得以传承。——徐彬、张学会《论宗法思想对家谱编修的影响——兼论明清徽州家谱的宗法理念实践》第二十一页,共44页。【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jiāpǔ)”的主要原因。宗法观念指导和影响着家谱(jiāpǔ)的表现是什么?第二十二页,共44页。提示: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shēngyù),弘扬传统美德。表现:“一本”观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传承;“大宗”“小宗”观念影响着家谱内部成员的亲疏。第二十三页,共44页。【史论点睛(diǎnjīnɡ)】一、宗法制与宗法观念的关系第二十四页,共44页。1.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zhèngzhì)权力,维系政治(zhèngzhì)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2.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尊尊亲亲,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第二十五页,共44页。3.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zōnɡfǎzhìdù)派生的,是宗法制度(zōnɡfǎzhìd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zōnɡfǎzhìdù)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第二十六页,共44页。二、宗法制度的瓦解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1)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dìwèi)低落;各国兼并激烈。(2)诸侯国内: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第二十七页,共44页。2.人才的流动(liúdòng)方式:(1)西周:世官制,人才选用限于本国的宗室子弟,并且是依照身份等级任命。(2)东周:因列国的竞争与尚贤思想的流行,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受限于身份等级的宗法传统,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阳虎、申不害、苏秦、范雎、吕不韦等;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限制,如楚才晋用,游士择主而事,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第二十八页,共44页。3.中央集权政制流行,有计划裁抑(cáiyì)贵族:如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的改革等;以定额的谷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第二十九页,共44页。考向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论从史出】材料一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权的基本特征,其标志就是皇权至上。为了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dìwèi),秦始皇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制定出一套体现“尊君抑臣”精神的礼仪。第三十页,共44页。县是秦代统治机构中关键的一级组织,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是代表秦王朝(wángcháo)执行统治人民全部职能的机构。——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第三十一页,共44页。材料二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rényuán)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第三十二页,共44页。【探究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及形成原因。提示:含义:君主权力至上,世袭(shìxí)并终身;建立君臣等级制度;建立郡县制,地方听命于中央。成因:小农经济的形成;法家思想的主张;地主阶级的需要等。第三十三页,共44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gàiku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提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中央直接管辖地方,郡守和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第三十四页,共44页。材料三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yòngyì),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yòngyì),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第三十五页,共44页。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xūyào)和真确的用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十六页,共44页。【探究2】根据材料结合郡县制实施的背景,说明材料的观点。提示:任何制度(zhìdù)的创立都有其外在的需要和内在的用意。例如郡县制是在分封制崩溃无法延续的外在需要,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在用意下创立并推行的。实践证明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制度(zhìdù)创新。第三十七页,共44页。【史论点睛】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zhǔyào)区别与联系1.主要(zhǔyào)区别:第三十八页,共44页。2.主要联系:二者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xíngzhèng)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第三十九页,共44页。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mìnglìng),受制于中央政府。2.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君主专制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等。第四十页,共44页。3.影响:(1)积极方面: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应对灾难,进行救济;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疆域,维护国家安全。第四十一页,共44页。(2)消极方面:易产生(chǎnshēng)暴政、腐败现象,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独尊一家,压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四十二页,共44页。点击进入放松(fànɡsōnɡ)一刻【操作说明】按任意键进入→上下(shàng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价格认证合同范本
- 代理租凭合同范本
- 软件增补合同范本
- 娱乐场所装修保密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焗油膏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灭火器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滤水器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美容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普利类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规模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搬运车行业供需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初中体育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表(标准版)
- 物流基础培训资料
-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粤剧介绍(课堂)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 lm3s8962开发板用户手册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食品防护评估表
- 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整理
- (74)-17.3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