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类析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主人公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1分)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1分)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轻快、喜悦、兴奋的心情。(2分)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辛弃疾
(十三校二)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16.结合作品,赏析画线句。(3分)16.(3分)画线句化用屈原“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说法,并且巧妙地倒转过去,写出酒席上众人皆醒而我独醉的独特场景,表现出胸中的愁苦,壮志难酬、愤懑不平。(评分说明:手法1分,文本分析1分,作者心情1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5.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杂
诗王
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答: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平易朴实、通俗易懂。(步骤一)像是在对朋友促膝而谈:你自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你来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丽的窗前的梅花开放了吗?(步骤二)
作者借一枝寒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亲切自然,富有情趣。(步骤三)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此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4分)16.同意,浅显朴实的语言寓有深意;(1分)如“树凋窗有目,池满水无声”,用枯树、红日、池水这些平常的景物,朴实的语言巧妙地写出有、无都不是恒久不变的,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物;(2分)表现出山居生活的惬意和情趣。(1分)不同意,语言并非朴实,而是有雕琢的,在选词上很讲究;(1分)如:“凋”、“满”、“静”、“清”等形容词的精心选用,描绘了最具代表性景物,刻画了早秋山林清冷寂静的特征;(2分)表现出作者心灵的澄澈和清远。(1分)第四种模式:炼字赏析题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个词是全词的关键你觉得呢?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方法点拨:注意区分类别,把握其深层含义1)典故性字词:挖掘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2)描写性字词:分析对营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采用“生动准确”,"清新质朴”,“隽永”等词3)动作性字词: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可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篇名)。(1分)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16.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五.诗眼统领题(一词领全诗)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变体: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什么看法?方法点拨:诗眼包括句中之眼和篇中之眼,是诗句,诗篇中表现力最强,意蕴丰富,最赏心悦目的那个字句。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描绘该词句所营造的景象画面(2)指出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表达技巧)(3)从该词在全诗所起的作用(思想内容)。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1)描绘该词句所营造的景象画面(2)指出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表达技巧)(3)从该词在全诗所起的作用(思想内容)。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六.思想主旨题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提问变体:1)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方法点拨:古诗的思想内容大致有9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仁,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志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对思想主旨的把握仍需从景象入手分析意境。,答题步骤:(1)找出诗歌的意象,归纳其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意向,形象和诗歌主旨的关系(3)明确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意象、关注注释、分析典故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16.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4分)作者写青山明月,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行;借读《离骚》,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细解:该词情感的表达一是通过对青山明月的人格化描写,一是通过《离骚》这个典故。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离骚》抒发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情景关系的赏析,对于将景物人格化及使用典故表情达意不是很适应,这样看来,本道题有些难度。【中吕】普天乐滕宾柳丝柔,莎茵细(1)。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5.(3分)从写景的角度为画线句写一段鉴赏文字。15.3分角度1分: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质地、数量、颜色;赏析2分例:嫩柳的枝条又柔又细,莎草如茵铺满大地,几枝红杏争闹着探出围墙。画线句前句写静,后句写动,动静结合,描绘出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秀淡之中见绚丽,沉静之中见热烈)。16.(4分)简析这首小令的思想感情。16.4分要点:作者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柳丝、莎草)、生活环境(院宇静谧安逸)、人事(在好雨初晴的明媚春光之中,在东郊先看儿孙们月下扶犁春耕),(内容)批判了官场的名缰利锁(黄尘意外,“黄尘”借指官场尘氛之气),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归去来兮)的倾慕之情。(思想情感)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来表现“思家”的。七.比较评价题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八、抒情方式设问示例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析。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细解:考点:“3.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与“赏析本诗前两联”还是有所不同的,需要比较两联情景关系的不同。前者是景中含情,后者是触景生情。具体分析就是:⑴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对“景”的表述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景的描写(“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一是对景象的概括(“春江晚景”——概括时注意地点、时间等要素,如“湘江秋景图”等)。(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通过这个景表达了怎样的情?表达的方式如何?对情感的揣摩需要通过作者选择的物象,使用的修饰词语等去还原作者的情感体验,从“秀发”、“相鲜”等不难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更有“复”字,透露出一种惊奇,兴奋。⑵颔联虽说是直接抒情,由“逢此”引发一种愉悦,“哪”字有喜出望外之感;而“春心益渺然”,却情中含景(“渺然”,开阔,畅快)。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关系1分”,即需要总说一句。本次考试命题者所给的答案,似乎注意引导考生答题的规范,注意主观题的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九、人物形象设问示例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答题步骤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②概括形象的特征。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答题范式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答案:(4分)答案示例:作品以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湖边船家女子的形象。写女子妆面像花一样红表现出她的美丽;写女子回家后又约西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