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学)第二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课件_第1页
(人体结构学)第二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课件_第2页
(人体结构学)第二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课件_第3页
(人体结构学)第二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课件_第4页
(人体结构学)第二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构成:

1.神经元:感受刺激,传导电冲动。2.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作用,并为神经元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第四节神经组织1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一.神经元1.胞体:2.突起:1)嗜染质(尼氏体):2)神经元纤维:1)树突:2)轴突:21.胞体:细胞的营养和整合中心。胞体形态不一,核大,染色淡,核仁明显。有丰富的细胞器,重要的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3a.尼氏体:由大量的粗面内织网和游离核糖体积聚而成。嗜碱性强。合成蛋白质和神经递质。4b.神经原纤维:嗜银性。主要由微管和神经丝构成。有支撑和协助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作用。5一个或多个。较短有且支多。表面有小突起,称树突棘,是接受冲动的重要结构。2.突起:1)树突:62.突起:2)轴突:一般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位称轴丘。轴突和轴丘内无尼氏体。

轴突很少分支,表面光滑。其末梢分支很多并形成终扣。传出冲动。7(二)神经元的分类:1.依据突起的数量:

假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8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2.依据功能:9(三)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传递信息的特化结构。分2类:电突触和化学突触。10化学突触的结构:1.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富含线粒体和与微管相连的突触囊泡。突触囊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囊泡外覆的突触素连接微管。突触前部的细胞膜较厚,称突触前膜。11细胞间隙。含钙离子和递质酶。兴奋传递结束后,间隙内多余的递质被前成分重吸收,或被递质酶水解。2.突触间隙:123.突触后成分:树突末梢。增厚的突触后膜有特殊的受体(化控离子通道),可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13d.

突触间隙内多余的突触递质被酶解或被重新吸收回突触前成分.4.信息在突触内的传递过程:a.

轴突信息→突触前膜→电控钙通道开放→突触间隙内的钙离子进入突触前成分.b.

在钙离子的刺激下,突触前成分内的微管收缩,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融合,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电控钙通道打开,膜内外离子交换,产生电流。141.星形胶质细胞:最多。突起末端形成的脚板附着在毛细血管表面。该细胞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并可通过调节细胞外微环境影响神经元的功能。二.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的5-10倍。分两类: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15a.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b.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突起较长,分布于白质。突起较短,分布于灰质。星形胶质细胞162.少突胶质细胞:细胞核较小,染色较深。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髓鞘。有保护和绝缘作用。173.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红)和星形胶质细胞(绿)最小,核小,染色深。来源于单核细胞,组织损伤时转变成巨噬细胞。有防御作用。18施万细胞:包绕神经元的突起,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对神经受损后再生有重要作用。

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

19A.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三.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分两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一)有髓神经纤维:1.基本结构:

轴突+髓鞘+神经膜。202.形成过程:叶片状的施万细胞细胞核和绝大部分细胞质位于细胞外侧边缘,中间部分由紧密相贴的两层细胞膜构成。施万细胞将轴突不断包绕。214.髓鞘:由多层围绕轴突的施万细胞的细胞膜构成.髓鞘富含脂类物质。3.神经膜:有施万细胞外侧的部分(包括细胞核和绝大部分细胞质)和外包的基膜构成。226.朗氏结的功能:

电冲动跳跃式传导,可加快传导速度。5.朗氏结:

通常一条轴突周围有一系列的施万细胞包绕。施万细胞之间轴突裸露的部位称朗氏结。相邻朗氏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23

由少突胶质细胞的叶片状突起末端缠绕轴突形成。无神经膜。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可以缠绕多个轴突。B.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24

较细,不完全地被包埋在圆柱状胶质细胞凹陷成的纵沟内而成。(二)无髓神经纤维25四、神经末稍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概述: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分类:26(一)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它能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产生感觉。其结构可分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两类.27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并裸露的细小分支,分布在表皮、角膜上皮、粘膜上皮及某些结缔组织内形成的结构,能感受冷、热和痛的刺激。1.游离神经末梢:28

2.有被囊神经末梢:

为椭圆形小体,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层,以手指掌侧和脚底皮肤最为丰富,能感受触觉。①触觉小体:29一般呈卵圆形,广泛分布于韧带、肠系膜及真皮的网状层等处,能感受压觉和振动觉。①触觉小体:

2.有被囊神经末梢:

②环层小体:30①触觉小体:

2.有被囊神经末梢:

②环层小体:③肌梭:为梭形小体,分布于骨骼肌内,是一种本体感受器,主要感受骨骼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31(二)运动神经末稍是运动神经元轴突的终末部分,分布于骨骼肌、平滑肌及腺体内所形成的结构。其功能是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的分泌。32是分布于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在接近肌纤维处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在骨骼肌纤维表面反复分支,其末端呈爪样或花朵状附着在骨骼肌纤维膜上。运动终板:(二)运动神经末稍33一.填空题:1.神经组织是由

组成,它们的形态特点是均有

。2.神经元的构成可分为

三部分,其中

是它的营养中心。3.神经元表面质膜内的膜蛋白,有些是

,有些是

,它们与神经元

等功能有关。4.树突分支上常有许多小突起,称为

,与其形成的突触连接称为

。5.一个运动神经元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一个

,其神经末梢称

。34提问与解答环节QuestionsAndAnswers谢谢聆听·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