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ralmedicine口腔内科学颅面的生长发育
—概述
(一)比例变化
出生后,整个头部与全身的长度的比例不断改变。头部在出生后1岁时占身长的1/4,17岁时仅占身长的15%~18%。出生后1~2岁颅部生长速度最快,5岁后增长较少,到6岁时可达成人体积的90%,10~12岁时颅部体积接近成人。一、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及发育特点(二)颅面部的发育速度和全身的关系第一快速期:3周至7个月,后期乳牙开始萌出;第二快速期:4~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第三快速期: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第四快速期:16~19岁,第三恒磨牙萌出。第二、第三快速期的临床意义较大。一、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及发育特点头颅增长的速度随年龄而递减。0103鼻腔底、牙弓牙合面、下颌体下缘三者与颅底的Bolton平面所成角度在生长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02在生长进行的过程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04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较面部其他任何部分更为恒定而变异很小。(三)发育特点颅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发育的最早期即已确定,以后的增长基本按定型轮廓而扩大。05一、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及发育特点
在头颅侧位X线片上,从鼻根点(鼻额缝正中点)至Bolton点(枕骨髁后切迹之最凹点)的连线(平面)。分界线以上为颅部,以下为面部。
指从左右眶下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上缘最高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平面。人类学中,常用此平面作为颅面分界线。二、颅面部划分标准颅底线(平面)面横平面三、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软骨的间质增生是在软骨中央区域,由细胞分裂增生而扩大软骨体积,于接近骨组织的软骨部分逐渐钙化为骨组织。表面增生是由透明软骨增生新骨,即由软骨外结缔组织膜的深层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并产生软骨基质而增大体积。发育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1:鼻部:该部软骨终生不钙化成骨。2:颅底部:蝶骨、枕骨之间及枕骨各部分之间,此部分主要由软骨间质增生而增加颅底前后径。3:下颌髁突软骨的表面有纤维组织覆盖,髁突软骨既有表面增生,也有间质增生。在头骨中,髁突是最后停止生长活动的部位。
婴儿颅面部的3个主要透明软骨分布区三、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各骨缝间的结缔组织细胞分裂为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及间质而成为成骨基质,后者钙化成新骨,以增大骨体积。2.骨缝的间质增生三、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在骨表面以沉积方式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随之出现陈骨的吸收以保持骨的厚度相对不变。表面增生3.骨的表面增生三、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颅面的生长发育
—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01一、颅部的生长发育出生前的生长发育
人类的颅骨是从膜性(结缔组织性)颅开始的。约在胚胎第3周时头部开始形成,由颅脑和颅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交界处称为颅底。到胚胎第2个月,颅底软骨、颅顶和颊面结缔组织开始骨化。膜性颅对面部的发育很重要。一、颅部的生长发育前后径增长主要靠颅底软骨生长。颅部上下径及左右径增大主要靠颅骨骨缝的生长。颅部的三维生长中,前后径比上下径及左右径的增加要多。02颅部的增长一、颅部的生长发育主要由蝶筛软骨结合、蝶骨间软骨结合和蝶枕软骨结合进行。蝶骨间软骨结合出生时即钙化;蝶筛软骨结合约在出生后7年钙化;而蝶枕软骨结合在18~20岁前后仍有活动。03颅底的生长发育1:出生前的生长发育
面部的发生是以外胚叶的一个浅凹陷,即以“口窝”(或“原口”)为中心开始的。胚胎第4周时,构成面的7个突起出现,即2个下颌突、2个上颌突、2个侧鼻突和1个中鼻突,这些突起继而生长、分化、联合。胚胎第6、7周是面部各个突起开始融合的时期,如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融合不全或不融合,则会出现唇、腭裂及颌、面裂等畸形。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发育出生时面部宽度最大,出生后的增长:高度>深度>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岁时已完成73%。从5~6岁到青春期之间的缓慢期,生长量为16%;剩余的11%为青春快速期的生长量。后面高(下颌髁突到下颌角)较前部的增长量大。(1)面高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
上面宽(颧弓间距)在2岁时已完成成人的70%,10岁时完成90%。下面宽(下颌角间距)主要在出生后五年间形成,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已完成85%。
(2)面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
颅面部宽度值增长男性大于女性。前颅底、上面部宽度的发育完成较早,中面部、磨牙区牙弓宽度、下颌升支间宽度主要在替牙期迅速增加。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的增长随着尖牙的萌出而稳定。
(2)面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
6~15岁时所有的骨骼宽度逐渐增加,下磨牙间宽度保持不变,而上磨牙间宽度在9~12岁无增加。
4~7岁时上颌牙弓宽度稳定增长,且男性的平均增长量大于女
性。
(2)面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
男女性上颌宽度的生长均在7~11岁间快速增加,多数女性在15岁、男性在17岁发育完成;横向生长发育加速的出现时间与青春迸发期的时间一致,女性为11.5岁,男性为13.5~14岁。
(2)面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
上颌根尖基骨宽度的发育持续到女性12~13岁,男性14~16岁;根尖基骨宽与牙弓宽度之间缺乏相关性。除上颌宽度外,所有的骨骼宽度生长持续到18岁以后。(2)面宽度二、面部的生长发育2.出生后的发育(2)面宽度3岁时,面上部达成人的80%,面中部为77%,面下部为69%。5~14岁时,面上部深度增加15%,面中部为18%,面下部为22%。面深度的增长量,面下部>面中部>面上部。(3)面深度Oralmedicine口腔内科学牙、、颌的生长发育—生长的规律
牙、、颌的生长发育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全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生长与发育是并行的。随着身体的长大,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大小比例和相应的关系均发生不断的变化。生长的规律
生长是指体积或数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长,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发育是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细胞脏器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生长和发育并非同一概念,但密切相关。通常以生长发育的整体概念来观察和论述机体变化的。生长的规律生长发育分期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1机体生长的快速期、慢速期分期时间出生前期出生前40周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儿童期6—10岁(女)6—12岁(男)青春期10—18岁(女)12—20岁(男)女性:出生5、6岁10岁左右14~16岁18~20岁男性:出生5、6岁12岁左右16~18岁24岁(注:代表快速期,代表慢速期)人类的生长速度在出生前期最快,婴儿期减速。儿童时期是生长速度的平台期,青春期则再次提速。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1机体生长的快速期、慢速期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2不同部位生长速度不同从刚出生到成年,人体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不同。头部大小增加约2倍,躯干约3倍,上肢约4倍,下肢约5倍。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时期的生长速度也不尽相同。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2不同部位生长速度不同从刚出生到成年,人体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不同。头部大小增加约2倍,躯干约3倍,上肢约4倍,下肢约5倍。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时期的生长速度也不尽相同。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2不同部位生长速度不同
构成颅面的各种组织在生长期内生长发育的时间、速度是不同的。颅面神经、肌肉及淋巴组织累积生长曲线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2不同部位生长速度不同颅面骨骼及原发软骨组织累积生长曲线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3遗传和环境
遗传为生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对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神经组织和原发软骨组织无论在其大小和生长时间上都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倾向,牙齿的大小也受到遗传的严格控制。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03遗传和环境
环境作用是指生物体出生前后影响生长发育的各种外在条件。也有学者把发生于出生前期的状况归为内在因素,母体的营养或疾病能够影响孩子出生前的发育,它对总的生长潜力也有较大影响。颅面生长的原理
原发软骨具有构成单一、从内部生长(间隙生长)、压力耐受、非钙化、柔韧、无血管、表面无需营养膜而能存活等特性。Scott认为原发软骨更易受遗传控制,其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组织在生长过程中起作用,能够直接影响颅面形态。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Sperber指出原发软骨最早出现是在胚胎期的第5周。胚胎期第8周时出现软骨样组织块,称为“软骨颅”,这是成人颅底、鼻及耳等结构的前驱体。7岁时,大部分原发软骨通过软骨内骨形成过程变成骨。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在生命的早期,原发软骨的生长方向对颅面形态改变有着显著的影响。出生时,软骨构成了鼻中隔和颅底的大部分。原发软骨的间隙生长很可能通过鼻中隔前上颌悬韧带对上颌骨的位置有一个直接的影响。上颌骨在婴儿期及儿童期早期最可能向下、向前延伸。在儿童期中期以后,原发软骨对面中部生长的影响明显减小。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在颅面生长理论中,功能空间的发育作为一个关键的概念也备受关注。头部行使着巨大的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需要功能空间的发育和维持来实现。神经的整合是一个关键的功能,功能空间需要满足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长。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呼吸和吞咽是生命所必需的功能,需要鼻、咽及口腔等功能空间的发育来实现。视觉、嗅觉、听觉和语言功能也是重要的功能,同样需要这些功能空间的发育来实现。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功能空间对头部和面部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包括如下一系列过程:
①在出生前期和出生后早期,脑体积迅速增大,促使颅盖骨板向外和面中部向前生长。
②出生后,人体出现呼吸和吞咽等一系列新的功能。
③为了维持这些功能,下颌的位置降低并向前延伸。
④下颌和舌的重新定位是为了鼻-口-咽这些功能空间的开放。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生长对颅面类型改变的影响01颅面生长的原理
髁突表面软骨是继发的纤维软骨,不同于受遗传因素高度控制的原发板状软骨。在颅面生长过程中,下颌骨连续重新定位,并达到最佳功能的位置重新定位改变了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解剖位置。髁突继发软骨的代偿性生长有利于下颌骨在新的位置上保持稳定。下颌髁突软骨生长、颅面骨缝生长及骨的改建有利于头部和面部形态的生长02原理颅面生长的原理
颅面骨缝是颅盖和面中部生长的重要生长点。颅盖骨缝在5岁左右关闭,而一些面部骨缝直至青春期仍是开放的。通过原发软骨和功能空间的增长,颅面骨向外延伸生长。骨缝处骨的边缘也产生骨的沉积,使面骨和头颅骨相互适应协调。下颌髁突软骨生长、颅面骨缝生长及骨的改建有利于头部和面部形态的生长02原理颅面生长的原理
骨在发育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对压力敏感、富含血管、相对不柔韧、能够被钙化、需要营养膜覆盖才能存活的特点。颅面骨量的增加是通过表面沉积骨的模式;而体积的增大,往往通过不同的骨的“沉积-吸收”生长模式而完成。下颌髁突软骨生长、颅面骨缝生长及骨的改建有利于头部和面部形态的生长02原理颅面生长的原理
Moss推测整个躯体组织的骨骼、肌肉的生长变化中,相互适应、相互补偿是为了有利于维持头部的功能。了解骨骼和肌肉的生长特点,可以进一步了解功能空间的暂时发育和间隙软骨生长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下颌髁突软骨生长、颅面骨缝生长及骨的改建有利于头部和面部形态的生长02原理主持单位:
国家职业教育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面部及颅盖的三维生长有着不同的过程。出生时,颅高约达成人的70%,颅宽约为成人的65%,颅深约达成人的60%。出生时,面高只达成人的40%,面深约为成人的45%,而面宽约达成人的60%。01颅面复合体不同的部分生长的时间不同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开始调整速度。婴儿及儿童时期早期,前颅底生长已完成大部分,但额及鼻骨通过膜内化骨继续向外生长。上颌骨前部生长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大于额部,但小于下颌骨前部。面后部在青春期晚期有较大的增长。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01颅面复合体不同的部分生长的时间不同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个体之间生长类型差异较大、范围较广。男性和女性生长曲线的形态相同,但成熟时间明显不同。女性较男性早两年成熟,男孩的生长量大于女孩。生长时间、生长量的个体差异都较大。02不同个体生长的大小、方向、速度和时间是不同的
健康的个体,无论在任何年龄,其身体属性的测量值在与其他个体相比时不可能完全相同,大部分健康个体的测量数值呈正态分布曲线。
1.如果在人群中测量某一属性,众数、中位数或算术平均数可代表人群的特征,可用正常值范围表示。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03颅面生长的评估
2.以百分位数值表示,第50百分位数值为某一属性的分布中心,第25百分位数值则代表低于第50百分位数值1/4的人的测量值,以此类推。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03颅面生长的评估
3.标准差均值±1个标准差的范围约涵盖整个人群的68%;均值±2个标准差或均值±3个标准差的范围约代表人群的95%和99%。总体来说,如果测量值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则具有临床意义。颅面生长的基本概念03颅面生长的评估Oralhealthcare口腔内科学—儿童牙病牙列发育期错牙合畸形治疗的适应证及时间安排牙列拥挤: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发育问题,多在混合牙列期开始出现。在恒牙列建(牙合)过程中,切牙的近中及唇舌向移动所引起的牙弓长度变化很难预测。因此,解除拥挤的最好办法还是减数拔牙。一、牙弓内异常一、牙弓内异常拔牙目的:为拥挤的牙齿提供排列空间拔牙原理:恒牙萌出所需间隙大于牙弓所能提供的长度难以评估恒切牙是否拥挤时,不宜开展。01上颌中切牙刚萌出时,切牙中缝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03治疗牙齿过小、侧切牙缺失、锥形侧切牙、多生牙以及不良习惯等。02多数儿童的牙间隙会在随后的生长过程中自动关闭,并不需要矫正。04上唇系带附着过低被习惯性地认为是导致切牙中缝的直接原因。一、牙弓内异常切牙间隙
下颌恒切牙位于乳牙的舌侧,乳切牙牙根吸收通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恒牙胚在萌出过程中向牙合面和唇侧移动,逐渐移至乳牙根的正下方,使乳牙根呈横向吸收,直至脱落。
如果恒牙胚向唇侧移动不充分,则恒牙从乳牙舌侧萌出,形成“双层牙”。有些乳切牙牙根已广泛吸收,松动明显,另一些乳切牙牙根吸收很少,牙齿只有轻微松动。一、牙弓内异常下颌恒切牙的舌向萌出一、牙弓内异常原因:儿童食用精细加工的食物过多,牙齿在牙根生理性吸收过程中缺乏咀嚼力的有效刺激,导致乳切牙滞留。多数学者认为:只要恒牙萌出至口腔,就应拔除滞留的乳牙,这样可以解除恒牙唇向移动的阻力。不主张拔除非对应位置的乳牙。还有一些学者建议采取保守的定期观察的方法。下颌恒切牙的舌向萌出一、牙弓内异常乳切牙早失对已经形成的牙弓长度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影响全身生理发育。但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相关,因此,提倡修复缺失的乳切牙。如乳牙早失后,其继承恒切牙冠方较厚的骨板或纤维组织可能会引起恒牙迟萌,可以考虑外科开窗手术助萌。乳牙早失6.下颌尖牙阻生很少出现。5.上颌尖牙常因第一前磨牙先萌出而占据尖牙萌出的位置,从而导致唇向异位。4.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异位萌出较为多见。一、牙弓内异常1.牙齿萌出障碍往往是由牙列拥挤造成的。3.上颌正中多生牙的存在,可引起上颌中切牙的萌出障碍。萌出障碍2.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牙齿最终也会萌出,只是位置不正常。治疗要点1一旦确诊前后牙有反,在患儿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应该尽早给予积极治疗。2治疗时,一定要观察患儿的牙龄及牙根发育的总量。3治疗计划要根据具体时间而制订。二、牙弓间的异常
上下颌垂直关系异常中,开牙合的矫治较为困难。如果在治疗前,最大生长已经发生,矫治获得的疗效就容易得到维持,但治疗不能对生长过程进行调节。在早期矫治过程中,改变面部的深度相对容易,而对于面部高度的改变比较困难。其中,面下部的深度最易改变,最难改变的是面前部的高度。二、牙弓间的异常
虽然早期矫治能够调节生长发育,但会延长治疗时间,疗效也常常有限。从事儿童早期矫治的医师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异常时,必须接受全面的专科培训,才能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给予患儿正确的治疗措施,获得良好的疗效。二、牙弓间的异常骨骼和头影测量分析01有助于理解颅面骨骼的结构,同时为颅面骨骼结构的分析打好基础。03通过下颌平面角的评估来大致量化分析面部上、中、下的垂直比例关系。02大体上量化分析上颌、下颌的前后位置,以及相对位置关系。04评估唇的突度以及整个面部的对称性。一、面部轮廓分析的意义
头影测量通常用来测量骨骼大小和位置关系以及牙齿的位置关系。这种分析方法能够诊断确认骨骼方面的问题。由于有骨骼问题的患者在面部轮廓分析时通常能够得到确认,并转至正畸科进行下一步的咨询和治疗,所以多数儿童牙科医生较少使用头影测量分析。然而,掌握头影测量的基本知识对于儿童牙科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二、头影测量分析传统方法传统方法是在X线片上放置透明硫酸纸,描摹解剖结构,确定标准点,在描图纸上进行测量和分析。二、头影测量分析现代方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将X线片扫描人计算机,或者直接调取数字影像学资料,在计算机屏幕上定点,然后,通过特定的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三维图像融合技术该技术利用立体摄影三维重建面部软组织,并与CT重建的骨模型进行图像融合,重建了面部三维仿真模型,实现了在一个系统中软硬组织兼存,且具有真实面部的形貌特征,从而获取了颌面部完整的数据资料。三维图像捕捉过程无创、迅速,即使用于好动的婴幼儿也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进展与趋势Oralmedicine口腔内科学牙齿的发育
—牙的发育过程发育阶段:牙胚的发生、牙体组织的形成、牙齿萌出发育过程: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发育规律: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左右对称牙齿的发育牙的发育过程外胚间叶组织胚胎第5~7周上皮增生原发性上皮板分叉颊侧前庭板舌侧牙板牙胚牙胚发育经过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牙胚的组成:1.成釉器2.牙乳头3.牙囊牙的发育过程A.蕾状期;B.帽状期;C.钟状期;D.沉积和钙化起源于外胚层。在牙胚发育中成釉器首先形成,在钟状期晚期,成釉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釉质。成釉细胞是唯一能产生牙釉质的高度特异性的上皮细胞。成釉细胞在牙本质形成几个微米的大小后开始沉积牙釉质基质。牙的发育过程01成釉器成釉细胞的特点:①成釉细胞来源于上皮细胞,其他细胞来源于间质;②成釉细胞在完成功能后消亡,其他细胞继续生存。因此,釉质不能像骨、牙本质、牙骨质一样进行修复。牙的发育过程01成釉器釉质形成:釉基质沉积、矿化成釉细胞分泌的基质沿新形成的牙本质上方沉积,并形成釉-牙本质界。牙冠最先形成的部位是牙尖,最后完成的是牙颈部。牙的发育过程01成釉器牙冠外形的增长方式:①通过新的成釉细胞分化,釉质的增加使得牙冠在长度和高度上增加;②通过牙尖之间的内釉上皮细胞分裂,使牙尖距离拉开。牙的发育过程01成釉器釉质完全形成的标志:①牙冠外形形成②釉质基质高度矿化牙冠部形态发育完成后,成釉器形成赫特维希上皮根鞘,诱导邻近的组织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根部的牙本质。牙的发育过程01成釉器是外胚层来源的间叶组织,牙乳头表面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基质,随后钙化形成牙本质。牙本质首先在牙尖或切缘处形成,随后沿着成釉器和牙乳头之间的基底膜向牙颈部扩展。在牙本质不断形成的同时,成牙本质细胞向中心移动,牙乳头体积逐渐缩小为牙髓腔内的多血管的结缔组织,即牙髓。牙的发育过程01牙乳头起源于外胚层间叶组织。当牙本质形成于赫特维希上皮根鞘内面后,根鞘断裂,牙本质与牙囊的结缔组织直接接触,结缔组织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牙骨质。牙囊中分化出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牙的发育过程01牙囊牙齿萌出是牙冠形成后向牙合平面移动,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达到功能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萌出前期、萌出期和萌出后期。牙齿的萌出过程萌出前期
在牙根形成前,牙冠部组织生长、钙化到一定程度,牙胚产生整体向移动和侧向移动。移动方向的骨吸收,反向则有骨质形成。牙齿的萌出过程01萌出期
又称“功能前萌出期”,随着牙根形成,牙胚在牙槽骨中牙合向移动,牙囊结缔组织改变,引导索开始形成。牙齿接近萌出时,容纳引导索的骨性引导管因骨性吸收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通道。当牙根大约形成全长的2/3时,牙胚突破牙龈显露于口腔。此后,牙根继续形成,牙齿向移动,直至建立咬合关系。牙齿的萌出过程01萌出期
临床萌出前,牙冠表面被缩余釉上皮覆盖。出龈后,缩余釉上皮与釉质表面分离,待牙齿完全萌出后。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结合上皮。牙齿自身萌出到口腔,称主动萌出;缩余釉上皮与釉质表面分离,牙龈向根方退缩,使牙冠进一步暴露,称为被动萌出。牙齿的萌出过程01萌出后期
又称“功能性萌出期”,当牙齿萌出到咬合建立时,牙槽骨密度增加,牙周膜各组纤维束逐渐形成,并附着在牙龈、牙槽嵴和根周牙槽骨上,纤维束由细小变得粗大。牙齿的萌出过程01萌出后期刚刚萌出的牙体硬组织壁薄,髓腔宽大,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呈喇叭口状,一般要经过2~3年,根尖部才形成,根尖纤维随之发育。牙本质和牙骨质继续发育,年轻恒牙要经过3~5年的发育才达到与成人相近的水平。牙齿的萌出过程01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特点:每一个个体的牙齿发育阶段顺序都是相同的。乳牙牙冠在胎龄3~4个月开始钙化。下颌早于上颌。乳中切牙最先开始钙化,最后开始钙化的是第二乳磨牙。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最先—乳中切牙(出生后6个月);最后—第二乳磨牙(2岁半)乳牙列的典型萌出顺序为:乳中切牙(A)、乳侧切牙(B)、第一乳磨牙(D)、乳尖牙(C)、第二乳磨牙(E),即A→B→D→C→E。恒牙开始钙化一般在出生之后。第一恒磨牙大约在出生后第2个月最先开始钙化;最晚的是第三恒磨牙,大约在9岁开始钙化。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下牙列典型的萌出顺序为: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及第三磨牙,即6→1→2→3→4→5→7→8,或6→1→2→4→3→5→7→8。女性牙齿萌出往往比男性早5个月。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牙齿的钙化程度——Nolla分期(1960)①分为10个阶段。②第2阶段牙冠开始钙化,看到X线片上钙化的牙尖,可以确定牙胚的存在;③第6阶段牙冠发育完成,牙根开始发育,牙齿出现牙合方移动,进入骨内萌出阶段;④第8阶段牙根形成2/3,与牙齿临床萌出阶段基本吻合;⑤第10阶段根尖发育完成,表明牙齿发育接近成熟。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关于萌出机制
牙齿的萌出是萌出动力和萌出的抵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与牙齿萌出抵抗力相关的因素包括:牙表面的软组织、牙槽骨、牙周韧带和咬合力。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萌出机制假说1.牙周血管/组织静水压假说此假说认为血管在萌出中起作用,血管网增加时,血管/组织压产生的力使牙齿向适当方向萌出。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萌出机制假说2.牙周成纤维细胞运动/收缩假说此假说认为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细胞接触或与胶原网接触,向牙施加拉力,使之萌出。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萌出机制假说最近研究:牙周韧带的前体牙囊在牙萌出中是重要的因素。去除牙囊时,萌出会停止;而保留牙囊,去除生长中的磨牙,植入金属替代物时,替代物会萌出。说明萌出的力来自牙周韧带或牙囊,但不是直接牵拉。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牙萌出过程的生物学行为多种调控机制:①牙槽骨、牙囊的组织学改变;②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牙胚细胞等细胞学的改变;③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以及流体力学的作用。以上几种机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否则,可能导致牙齿萌出异常,如:早萌、迟萌、异位萌出,甚至不能萌出等。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四)牙齿萌出的相关分子及作用机制相关分子:转录生长因子基因c-fos、NFκB1、NFκB2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作用机制:RANKL系统(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是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调节成熟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与骨吸收过程密切相关。1乳牙在发生生理性根吸收时,光镜下可见肉芽样的吸收组织,主要为细胞成分和扩张的毛细血管。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机制2细胞成分由大量的破牙细胞和其他间叶细胞构成,包括成牙骨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吸收组织可在牙本质、牙骨质、釉质和前期牙本质表面形成各种吸收陷窝且呈波浪形,其中破牙细胞起重要作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机制3破牙细胞在形态、酶活性和代谢功能方面与破骨细胞相似,都是通过褶皱吸收硬组织的多核巨细胞。破牙细胞是实现根吸收的效应细胞,根吸收通过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完成。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机制4破牙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分泌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激素和生长因子,进而决定着根吸收的速度和程度。RANK、RANKL、OPG及IL等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机制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机制
如果继承恒牙先天缺失,乳牙牙根的吸收仍可发生,但发生的时间晚、吸收缓慢。乳牙牙根吸收并非仅取决于恒牙牙胚的机械压力,但后者对乳牙牙根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乳恒牙替换期内,活动期的组织变化为乳牙牙根和局部骨质吸收,结缔组织溶解;静止期则表现为结缔组织、骨组织和牙骨质增殖。Oralmedicine口腔内科学牙列及的发育—牙列分期及各期特点牙列分期1无牙期:从出生至6~8个月2乳牙列形成期:出生后6~8个月至3岁4混合牙列期:6~12岁3乳牙列期:3~6岁5恒牙列时期:12岁之后牙列分期1乳牙列:从乳牙开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2混合牙列:从恒牙开始萌出,到乳牙被替换完毕3恒牙列:从12岁第二恒磨牙萌出到第三恒磨牙的萌出和建01乳牙列的间隙乳牙列发育间隙——随着颌骨发育,乳牙列建后出现的生理性问隙。灵长间隙可见于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间。上颌70%,下颌63%。上颌间隙约1.7mm,下颌约1.5mm。乳牙列无间隙者中有40%病例恒牙列会发生拥挤。02末端平面关系乳牙列(1)垂直型:或表述为末端平面平齐,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末端平面在一个垂直平面上。约占76%,大部分恒牙列将成为安氏一类关系。02末端平面关系乳牙列(2)近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末端平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末端平面的近中侧。约占14%,将来的恒牙列一部分形成安氏I类,有部分可能形成安氏Ⅲ类关系。02末端平面关系乳牙列(3)远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末端平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末端平面的远中侧。此类型多数形成安氏Ⅱ类关系。03乳牙列的咬合乳牙列(1)除上颌第二乳磨牙外,每个上颌乳牙均与两个下颌乳牙对。(2)除下中切牙外每个下乳牙均与两个上颌乳牙对。(3)覆盖:上、下乳中切牙牙轴交角150度,覆盖<2mm。(4)覆:乳前牙覆浅。当乳牙列替换为恒牙列,随着下颌的生长,恒切牙的萌出,覆有增加的趋势。1.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与建混合牙列(1)Ⅰ类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由乳磨牙垂直型和近中型关系诱导,发生率约为55%。(2)尖对尖关系:也由乳磨牙垂直型关系诱导,发生率为25%。1.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与建混合牙列(3)Ⅱ类关系:发生率为19%,指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在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的近中。(4)Ⅲ类关系:指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的远中,发生率仅为1%。1.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与建混合牙列初期的为Ⅰ类关系,以后发展为Ⅰ类尖窝关系的机会最大。初期为Ⅱ类关系时,成年后仍发展为Ⅱ类关系。初期的尖对尖关系,75%能发展为Ⅰ类关系,25%发展为Ⅱ类关系。初期为Ⅲ类关系,最终会发展为Ⅲ类磨牙关系。2.切牙的替换混合牙列4颗恒切牙近远中径的总和与乳切牙相比,上颌约大7mm,下颌约大5mm。切牙排列会影响尖牙及前磨牙的替换。2.切牙的替换混合牙列(1)乳切牙区的牙间间隙(2)尖牙部宽度的增加:3mm(3)牙列前部长径的增加:恒切牙向唇向移动2~3mm(4)切牙牙轴的变化:乳牙直立,恒牙向唇或颊侧倾斜3.侧方牙群的替换混合牙列是指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替换为恒尖牙及第一、第二前磨牙。通常情况下乳恒牙近远中径比较,3>C、4≤D、5<E。3.侧方牙群的替换混合牙列(1)剩余间隙:CDE牙冠宽度之和—345牙冠宽度之和上颌单侧0.9~1mm;下颌单侧1.7~2.0mm。该间隙有利于缓解前牙区段的拥挤及磨牙关系的调整。3.侧方牙群的替换混合牙列(2)牙列替换顺序:
上颌:4→3→5,有时3→4→5或4→5→3。下颌:3→4→5。4.第二恒磨牙萌出混合牙列近中向移动的萌出力,能够关闭由于前磨牙替换而产生的剩余间隙,造成牙弓缩短。牙列及的发育—牙弓的类型及生长02牙弓01牙弓长度牙弓周长02牙弓宽度牙弓牙弓总长度是指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到双侧第二恒磨牙远中面连线的距离。牙弓1牙弓前段长度:切牙近中接触点至尖牙连线的垂直距离。2牙弓中段长度:尖牙连线至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的垂直距离。3牙弓后段长度: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至第二恒磨牙远中面连线的垂直距离。牙弓总长度牙弓1牙弓前段宽度:即尖牙间宽度,指左右尖牙牙尖点间的距离。2牙弓中段宽度:即左右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的距离。3牙弓后段宽度,即磨牙间宽度,指双侧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距离。牙弓宽度牙弓牙弓周长是指以第一恒磨牙(或第二乳磨牙)远中颊尖为端点,经过近中各牙颊侧牙尖及切端的弧线长度。A1.牙弓前段长度A2.牙弓中段长度A3.牙弓后段长度B1.牙弓前段宽度B2.牙弓中段宽度B3.牙弓后段宽度C.牙弓周长
牙弓6—18岁上下牙弓参数的平均变化牙弓亦称牙列。位于上、下颌骨的牙齿连续排列在牙槽骨形成抛物线的弓形。牙弓一般分为三型,即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常与各人的牙型和面型一致。对面颌部软组织有支持作用,并使舌运动自如,对搅拌食物、吞咽及发音有重要生理作用。
一、牙弓的类型010302二、牙弓的生长1、乳牙列:从乳牙开始萌出到第一颗恒牙开始萌出前称为乳牙列时期。2、年轻恒牙列:约12岁左右,全部乳牙替换完毕,约到15周岁,除第三磨牙外,恒牙均已萌出,这时口内已没有乳牙。3、混合牙列:从6周岁前后,恒牙开始萌出,乳牙依次被替换,一般在12周岁前后,乳牙替换完毕,这一阶段,口内既有乳牙也有恒牙,是混合牙列时期。三、牙弓参数内容:儿童时期及青春期均存在牙弓参数的变化,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产资源票据交易管理办法
- 燃气泄漏检测技术操作手册
- 高效交通运输:智能施工合同
- 退休教育培训师返聘合作协议
- 物业管理矛盾承诺书模板
- 美术馆改造工程招投标邀请书
- 生态硬木施工方案
- 科技地产物业招投标要点
- 森林公园勘察技术标书
- 环保治理临时工聘用协议样本
- 散状料上料安全操作规程模版(3篇)
- 2025户外品牌探路者线上新媒体运营方案
- 《个案工作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帮教研究》
- 2024年中学总务处工作总结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文化创意合作战略协议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商法》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题库
- 2023年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
- 2024年妇保科工作总结及计划
- 北京理工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