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言:漫步东湖,水光潋滟,草木斑斓,飞鸟翔集。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国际湿地城市”武汉设主会场举行。这是我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本届大会的主题,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作为生态领域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本届大会将为全球湿地保护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擘画新蓝图。现整理美文佳作、重要意义、人物时评等内容如下:湿地美文:美如画、锦绣如屏,涵养自然之美鹿鸣呦呦,鹭鸟伴飞。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多次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广袤湿地,多彩多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来自几千年前《诗经》的经典诗句,充满湿地的身影,有古老的河流、斑斓的湖泊、神秘的沼泽、浪漫的海滨。翻开中国的“山水图”,辽阔的疆域、多样的气候、复杂的自然条件,孕育了5635万公顷湿地和多元的湿地类型。从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到高原群山间的青海湖,从北温带湖沼苇草遍布的黑龙江扎龙到热带红树林茂密的海南东寨港……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中国建立起1600余处湿地公园。《湿地公约》认证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13个城市入选,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繁衍、栖息之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绿色湿地,万物芳华——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秉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将重要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把湿地列为一级地类,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近10年,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2017年起,湖南在湘江流域8市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3.85万亩。活力湿地,生机搏动——有力的保护让中国湿地显现出更多活力,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长江沿线,“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渤海之滨,在辽宁盘锦湿地可观测到的黑嘴鸥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千余只增长到目前的上万只;高原湖泊滇池畔,红嘴鸥已连续30余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往昆明越冬。在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0年来,增加了近700种动植物,成为飞鸟、鱼类、昆虫和草木的天堂。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各处湿地都在发生,一幅幅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重要意义: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润泽和谐之美在黑龙江扎龙湿地,多年来,通过采取长效补水机制、生态移民搬迁等方式,这里的丹顶鹤野生种群不断壮大。从“人鸟相争”到“人鸟相亲”,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期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湿地保护顶层设计不断健全——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湿地保护被纳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文件出台,国家和省级层面累计建立97项湿地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湿地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今年6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施行,全国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和办法,共同构建起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保护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中国共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21处,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1处。这是中国湿地的家底,也是中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的成果。作为全球首个完成三次全国湿地调查的国家,中国各地建立了湿地调查监测野外台站、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平台,并将逐步纳入国家林草生态感知系统,实现监测监管一体化,湿地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全民共享——保护湿地在中国已成全社会共识,更多的湿地也由此成为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国智慧、世界贡献,和合共生之美“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中指出,“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我们要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我们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共筑生态文明之基,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30年来,中国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力度,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需求,有力地支撑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前不久,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谈及中国湿地保护,《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说,在有关立法等推动下,中国已有一半以上湿地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如成为国家公园、社区公园等。当其他缔约方看到中国的这种引领作用时就会明白,为何湿地保护如此重要,因为湿地保护也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美好家园,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现的大国担当。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黄嘴白鹭舒展优雅身姿,轻轻栖停于郁郁葱葱的树冠上……周围的居民说,能重新看到这种珍稀鸟儿,得益于当地红树林重现生机。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通过持续加强保护和修复,中国现有红树林地面积2.71万公顷,是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作为本届大会的议程之一,大会将积极争取中外各方支持,推动在中国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作为全球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科研平台。“中国的湿地保护成就在全世界有目共睹,正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说。2018年,中国起草的《小微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决议草案》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顺利通过。这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首次向《湿地公约》提交决议草案并顺利通过。小微湿地独特的生态功能,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这是中国湿地保护的成果,更是对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的积极贡献:——共享经验,承办发展中国家湿地保护援外培训,与2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湿地管理者分享中国湿地保护修复先进技术和成功模式。——共谋合作,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实施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专项基金”湿地项目,广泛开展双多边湿地合作与交流。——共促和谐,启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对约30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加强管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本届大会将以制定公约第五期战略规划为契机,推动审议通过《2025后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战略框架》,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湿地人物——马井生: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东南部的北大港湿地,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达348.87平方公里,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的重要驿站。作为我国渤海湾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20年,天津北大港湿地被分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而作为我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大港油田和北大港湿地毗邻而居、唇齿相依。曾经,油气开发井田、站场管道与环境保护区域交错分布,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生产之间难以形成合力;而如今,昔日的井场芦苇葱郁、鸟儿鸣啭,这块湿地自然保护区充当了大港整个生态系统和地区小气候的“调解员”。记忆里的“荒野”在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的爱鸟志愿者小屋,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老马正和北大港湿地管委会工作人员刘健聊着湿地最近的新动向。1976年出生的老马,大名马井生,取“在油井旁出生”的意思。他说,他就是“油田的孩子”。马井生:我的老家在东北黑龙江,我父亲1972年到的大港油田,我是在这出生的,是“油田的孩子”。早期,为了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这些石油人就扎根于荒原。他们刚来的时候,这里一片荒凉,到处都是芦苇,没有建筑,就是荒野。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湿地的概念就是“荒野”……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当时的“荒野”会逐步成长为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石油新城。可在湿地的概念还不那么广为人知的年代,记忆里的“荒野”,就已经承载了老马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马井生: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荒野、芦苇、水面,我们小时候在这种荒野里穿行,捡鸟蛋、去摸鱼……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到秋天,湿地的碱蓬草红了,那个时候我们其实更忙碌于跟在爸爸妈妈屁股后面去摘草籽,冬天家里要养鸡、喂鸡,草籽给它当饲料。现在,就正是我们湿地碱蓬草红了的季节,特别美。老马镜头里北大港湿地的变迁青年时期,马井生喜欢上了摄影,通过镜头记录伴随自己成长的北大港。2005年,一次和北师大鸟类学研究团队的偶然相遇,让老马第一次了解到,他所生活的地方,是地球上另外一些物种烙印在基因里、周而复始迁徙路途的必经之所,是与人类伴生的其他物种同样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马井生:他们告诉我,全世界有八条候鸟迁徙通道,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它连接着东亚和澳大利西亚,是候鸟的一个古驿站,候鸟南来北往是亘古不变的。第一次跟北师大同学们看到天鹅的时候,我也很震惊,因为我从小在这长大,没有见过天鹅。后来北师大学生告诉我,天鹅来自遥远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自蒙古,因为脖子上有带着编号的环志。马井生:我拍过一张照片,一只猫头鹰被细细的丝网缠住。我救它的时候,它用大大的眼睛望着我,其实我就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无助。它们迁徙的过程中会遇到饥饿、生病、人类捕捉的情况,能到迁徙地是一个非常艰辛的旅程。2017年,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成立,推出多项保护修复措施,在重点管控区域实施全面封闭式管理;保护区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退出,大港油田也从传统的粗放生产走向绿色环保之路——采油机少了、污染也少了。这片土地的变迁和故事,生长在油田的老马再熟悉不过;对这里的故土深情,也让老马和身边的志愿者自然而然成为北大港湿地保护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17年默默付出,湿地的明天靠大家11月,又到了冬候鸟迁徙的时期。和往年一样,刘健与老马的志愿者协会相约开启今年的湿地联合巡查。在刘健看来,这种“政府+民间”相结合的北大港模式,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刘健:马会长他们站在志愿者协会的角度跟我们一直配合对老百姓进行讲解,把我们的政策都说明白、讲清楚,最终也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志愿者对保护区可能存在的偷捕、盗猎行为进行民间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就会跟我们联系。从2017年到现在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偷鸟捕鸟的行为基本上已经禁绝了。今年,是老马志愿者生涯的第17年,也是这个“油田的孩子”为守护北大港湿地默默奉献的第17年。十年前,他曾和志愿者们深入沼泽湿地,配合政府部门一同拯救了30多只东方白鹳。马井生:当时我记得救活了13只,我们在沼泽里跋涉,非常艰难,稀的淤泥里打不动腿。到最后我们都是抱着白鹳,因为它飞不动了,在湿地里跪着走。因为你没有体力,东方白鹳的体重又很沉,志愿者非常艰辛……“人类要发展、湿地要保护,它并不矛盾”近年来,天津大力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北大港湿地也不断得到保护修复,主要保护的候鸟从2017年的249种增加到现在的281种,每年过境的鸟类达到100万只。十年前曾经被老马和志愿者们救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般只在东北地区迁徙、繁殖的“鸟中国宝”东方白鹳,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多来到北大港湿地;从2016年至今,已经观测到60对东方白鹳在这里筑巢、繁殖。马井生:人类要发展、湿地要保护,它并不矛盾,是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我们有好的工业发展,做到全过程的清洁发展,污水零排放、大气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通过经济的方式来反哺湿地,要经济发展也要绿水青山。未来,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合同范文2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样本
- 农行 贷款合同样本
- 2025房产个人分销合同
- 农村环卫劳务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小学食堂食品定点供应合同
- 农业林地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转正定级合同标准文本
- 入住代办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急诊工作的重要性计划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
- GB/T 11211-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望神 色 形态课件
- 镁及镁合金的耐蚀性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计划表
- 原厂授权书及售后服务承诺函【模板】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 EXCEL公式进行经纬度与XY坐标的相互转换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