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使北半球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2.分布(1)北半球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低压中心(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3.对气候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其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判断1.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2.北半球陆地上在7月份形成高压中心。(×)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分布及成因(1)东亚季风区eq\b\lc\{\rc\}(\a\vs4\al\co1(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南亚季风区eq\b\lc\{\rc\(\a\vs4\al\co1(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季风现象却不显著?答案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欧亚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成为重要的季风区。探究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一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北半球7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带。试写出在其影响下,C、D两地的盛行风向,并分别描述气候特征。答案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C地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D地盛行东北风,温和干燥。2.材料二中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带。试写出在其影响下,C、D两地的盛行风向,并分别描述气候特征。答案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C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D地盛行西南风,高温多雨。1.图解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1)冬季季风(2)夏季季风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比较内容东亚南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向及其源地冬偏北、西北风;欧亚大陆内部冬季风强于夏季风东北风;欧亚大陆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夏偏南、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气温7月高温高温高温1月温和,0℃以上寒冷,0℃以下暖热,15℃以上降水冬较少少少夏多;集中在5~9月多;集中在7~8月多;集中在6~9月全年1000~1500毫米500~800毫米1500~2000毫米拓展延伸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1)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转向而成。(2)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A.暖湿 B.冷湿C.热干 D.冷干2.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盛行风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所以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所以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暖湿。第2题,盛行风①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图表特征:气压带和风带图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和各种变式图。其考查内容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和影响。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1.“雾”“大量微小水滴”“S市”“夏季多雾”。2.“S市海陆位置”“37°30′N~38°N的纬度位置”。3.“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形成浓雾天气的水滴很微小,必须在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才能出现。S市位于30°N~40°N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利于雾的持续笼罩。C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2)热带辐合带()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答案(1)D(2)D解析第(1)题,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第(2)题,图示热带辐合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影响,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受其控制地区全年高温多雨。(2019·湖北黄冈检测)读图,回答1~2题。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度环流圈,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B.b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气候干燥D.Q地位于信风带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Q地盛行东北风C.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该环流圈属于高纬度环流圈解析第1题,低纬度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再由图示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以南,可判断该环流圈位于南半球。第2题,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度环流圈,b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气候湿润;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因此Q地盛行西南风。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4.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解析第3题,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4题,欧亚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故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吹西北风。5.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2)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欧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欧亚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2019·山西太原检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①为东南信风B.②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C.③为高空南风D.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2.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A.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B.非洲大陆南端高温干燥C.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D.巴西高原绿草如茵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①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②位于赤道附近,该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③为高空中的西风气流。④是高空气流集聚,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第2题,当④处下沉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是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此时,非洲大陆南端是冬季,温和多雨。巴西高原一片枯黄。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是在冬季。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3~4题。3.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A.甲B.乙C.丙D.丁4.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第3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与图中甲有关。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的。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5~7题。5.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6.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7.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解析第5题,从图中甲、乙所在的位置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盛值时,是7月份。第6题,7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第7题,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月份,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月份该地盛行东南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9.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第8题,甲地在低压中心控制下,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可判断出该地吹东南风。第9题,由图可知M地位于低压中心,以上升气流为主,同纬度海洋上处在高压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读图,回答10~11题。10.有关上图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11.①②两处盛行风相同的一项是()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解析第10题,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欧亚大陆上应为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份,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11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②处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炎热、湿润,但强度不相同,①强于②。(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末)读表,回答12~13题。气候类型1月气温(℃)7月气温(℃)7月降水量(mm)全年降水量(mm)甲-425213595乙51882750丙20255811860丁30736790012.关于表中四种气候类型正确的叙述是()A.甲降水季节变化小 B.乙终年温和湿润C.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丁雨热同期()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2题,根据四地的气候资料判断,甲地最低月气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乙地区的最低月气温在0°C以上,年降水量在750mm,终年温和湿润,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区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且7月降水量接近600mm,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区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B项。第13题,既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又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由上题分析知C项符合,故答案选C项。读“世界季风分布图”,完成14~16题。14.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15.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6.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北方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第15题,B地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该季风性质温暖湿润;冬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B地距冬季风源地远,其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第16题,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此时正是南半球气温较高的时候,是1月份左右,C地形成低气压中心;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产品召回风险承担协议书
- 2025年度生物科技私下股份分配与成果转化协议书
- 2025年度再婚家庭婚姻和解及子女抚养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年鉴图文编纂及出版协议
- 2025年度安防系统智能化升级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咨询合同模板
- 旅游景区民宿租赁居间合同
- 2025年度保险销售人员劳动合同解除与赔偿规范
- 2025年度三年劳动合同涨薪与员工职业规划辅导合同
- 2025年度双方经济纠纷一次性解决及确认协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第2章导游(课件)《导游业务》(第五版)
- 成品仓主管述职报告
- 血液透析诱导期健康宣教
-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单元复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2023-2024新版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无人机固定翼行业报告
- 小区门窗拍摄方案
-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 企业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