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课件_第1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课件_第2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课件_第3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课件_第4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10课时1.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要求]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的]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与季节变化3.理解四季的形成4.理解五带的划分[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2020/12/101课标要求: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2020/12/102一、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近似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黄道面—公转轨道面2020/12/103导学要求:阅读课本P14,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020/12/104一、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二、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知识链接: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2020/12/105三、公转速度:1.近日点—1月初:快2.远日点—7月初:慢日地平均距离读图1.20①②③角速度:平均每日向东推进10;线速度:平均30km/H2020/12/106二、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地球公转的特点:⑴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赤道面与黄道面斜交成23026’夹角—黄赤交角⑵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即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020/12/1072.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指向不变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过程这样以一年(回归年)为周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2020/12/108会画直射点运动曲线南北回归线间:一年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上:一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外:无直射2020/12/109第一课时1.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的情况。(以北半球为例)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3.216.229.2312.22赤道春分北回归线夏至赤道秋分南回归线冬至2020/12/1010⑴在太阳直射点上:⑵在晨昏线上:⑶正午太阳高度:90°0°①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②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③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日上中天)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020/12/1011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某一时刻:H(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思考: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20/12/10122.某一地点:H正午随季节而变化。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每年夏至日达到全年最大值;冬至日达到全年最小值。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每年冬至日达到全年最大值;夏至日达到全年最小值。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2020/12/1013思考:为什么不能说每年夏至日,北半球各地达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2020/12/1014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0-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2020/12/1015练习:1.A点:200N为太阳直射点,求B点:650N的太阳高度:2.夏至日:求C点200S、D点750S的正午太阳高度2020/12/1016第二课时:光照图画法:⒈圆、地轴⒉赤道及其纬度⒊确定太阳直射点⒋太阳光线—平行线⒌南北回归线及其纬度⒍晨昏线⒎南北极圈及其纬度⒏夜半球阴影2020/12/1017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夜弧x昼弧2020/12/10182.昼长和夜长的判定过该点作其纬线,看其昼夜弧对应的度数2020/12/1019⑴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⑵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020/12/1020某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⑶北半球夏半年:①北半球各地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出现极昼范围最大2020/12/1021⑷北半球冬半年:

①北半球各地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出现极夜范围最大总结: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2020/12/1022⑵某一地点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如徐州:2020/12/1023第三课时:光照图上判读地方时: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2.夜~~~~~~~~~~~~~~~~~~~~0点3.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6点4.~~~~~~昏线~~~~~~~~~~~~---18点2020/12/1024某地日出/落时刻:1.作该点纬线2.找纬线与晨线交点3.此交点所在的经线4.求该经线的地方时即:该地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2020/12/1025三、四季的更替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同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2020/12/10261.低纬地区:全年皆夏2.高纬地区:全年皆冬3.中纬地区:四季分明2020/12/1027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四立为四季开始2.欧美四季:二分二至为四季开始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5春季

6-8夏季9-11秋季

12-2冬季4.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220C:夏季<100C:冬季2020/12/1028四、五带的划分1.五带的名称和界线2.划分依据:有无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原因2020/12/10293、五带的主要特征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正午阳光照射有阳光直射阳光斜射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太阳光热最多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最少气温状况长夏无冬冬冷夏热终年低温严寒长冬无夏昼夜及四季变化均小变化明显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四季变化不明显2020/12/1030思考:由于黄赤交角决定了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化,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温带地区。2020/12/1031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031’,下列现象中会出现的是()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029’,温带的范围减小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D.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ABD2020/12/10323.设M(00,300E)N(23026’S,30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C.每年约有9个月Hm>HnD.任何时候都有Hm=Hn,2020/12/1033[板书设计]1.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二、四季的形成1、天文四季: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