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9月号第1辑_第1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9月号第1辑_第2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9月号第1辑_第3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9月号第1辑_第4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9月号第1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015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4年9月号第1辑1.文学翻译不能总靠市场讨生活2.对市委书记捡垃圾当不妨“冷眼观之”3.儿童军训是一种“抢先教育”4.“众筹办私塾”看点不在“行跪拜礼”5.“偶遇官员”为何总被疑?6.“我为贪官改笔录”需要另类解读7.香烟见证安全责任的飘渺8.飞机上吸烟,机长说了算?9.校园血案再现,再思“安全第一课”10.父母陪新生入学未必是娇气使然11.用药要安全重在解决“合理”的瓶颈1.文学翻译不能总靠市场讨生活邓海建这些年,有关文学翻译稿费过低的讨论,多次见诸报端。“过去翻译一本书的稿费都可以在北京买到一个四合院,但是现在买一个厕所的角落都不够。”类似说法,也广为传播。近日,翻译家许渊冲获得国家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在众多报道中,也有不少人提到当下文学翻译稿费过低的现状,引发公众共鸣。(8月31日《华西都市报》)在中国,文学基本还在头疼于“向死而生”的议题,就算没有“千字20-80元”的标准佐证,文学翻译的日子,自然也好过不到哪儿去。8月初,在柏林举行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然而,在老翻译家名至实归的背后,却是国内文学翻译人才断层、数量寥落的现实身影。翻译很火,譬如同声传译,而文学翻译却门庭冷落。冷落的原因,无非是文学翻译是件叫好不叫座的活儿。“叫好”的意思,是人人皆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历史而言,自19世纪启蒙思想家严复将《天演论》译成中文,诸多文学翻译领域的先行者,凭借个人禀赋与志趣持续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启民智、传西学,裨益社会,滋养性灵。对内而言,没有应时而生的译著,恐怕就没有一代又一代文学大师,譬如果戈里之于鲁迅、歌德之于郭沫若、屠格涅夫之于巴金,以及安徒生之于叶君健等。对外而言,没有传情达意的译著,中国文学就不可能骄傲地“走出去”。事实上,自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度就不断提高,不少评论家认为,莫言获奖,英文译者葛浩文和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功不可没。“不叫座”的意思,无非是说翻译工作的诗意,往往被匮乏的物质回报所消弭殆尽。结果就是三种乱象:一是为了混温饱而抢时间。当初,傅雷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用了近5年时间,每天翻译800字,推敲斟酌,方为精品。如今,畅销小说《纸牌屋》的译者何雨珈却直言,“现在,一本几十万字的外文小说,翻译周期通常在4—8个月,算下来平均每天要翻译近3000字。”二是低稿酬逼人“层层分包”。往往是出版社将文本外包给翻译公司,翻译公司网上“悬赏”转包给做兼职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又将部分文本外包给朋友或学弟学妹……如此下去,甚至你读到的译著有可能是翻译自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之手。三是商业化等不及精品化。曾有某出版社将26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按丛书翻译出版,这26部作品涉及十多种国家的语言,竟是由“一人带队组团”翻译,事后证实,其翻译手段无非是“狂抄书”加“嫁接术”。这些年,微信朋友圈常有一些原版“美文”,随后是近乎完全脱离原文内容与形式的译作,貌不合而神更离地表演着中文的“博大精深”。乔布斯的情书、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等无一幸免。文学翻译基本的“信雅达”,也沦为一种无边无际的玩笑。这就是被解构与市场化之后的文学翻译现状。可是,“中国故事”要讲好,文化互通要尽少损耗,文学翻译该怎么走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连中国楼市都在宏调下走了十多年,文学翻译总不能丢给市场就不管不问。口惠实至,行政帮扶,中国的文学翻译才能平稳度过干涸期。2.对市委书记捡垃圾当不妨“冷眼观之”堂吉伟德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微博用户@橙子loveyou称,昨日上午10点左右和小伙伴们爬山,在毓秀山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当时刘捷正在清捡路旁的垃圾。该网友直呼不敢相信,呼唤小伙伴们都到毓秀山求偶遇!市委书记当起了志愿者,你会点赞吗?(8月31日《新京报》)市委书记当志愿者,若是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环境中,这本不足为奇。然而若在官本位国家,这却是一件稀奇之事。因为真实的情况是,官员高高在上并“藏于深衙”,很难有地气的机会,以至于官员下班后像常人那样去逛逛路,也会在第二天成为“头条新闻”,并上升到“某某领导逛街考察民情”的高度。原本的人之常态,被冠以太多的身份角度与地位属性,为官者还是为民者之间,天然存在一条价值鸿沟。割裂的认识之下,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不仅对官员的行为形成了限制,也左右了其他非官者的判断习惯。彼此都认为,为官者就应有为官者的架子,官员深居简出保持神秘感是天经地义,其他人对此也高度认可。正是这样的长期习惯形成,使得整个社会都缺乏一种平等的观念,平和的心态,作为正常人的基本表现,却因为固有的偏见而成为罕事。在国外,国家元首下班后到超市购物,或者送孩子读书,或者在马路上当志愿者,并没有引起惊叹和尖叫。究其原因在于其国家文化中,最基本的就是权利平等的意识。不管你职位再高,权力再大,首先你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拥有你普通人的应有权利,因而你当志愿者也好,作义工也罢,都是一个人自由的选择。就像那个“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价值和权利标准,思想的“平等”才能避免“偶遇领导”引发舆论围观,以及褒之过度。离开了平等和常态的前提,那么对于“偶遇领导”就会出现舆论的两极分化,要么是遇官则疑,要么就是褒之过度,却鲜有人“冷眼观之”,无论是真实践也好,还是假作秀也罢,把官员与他身边的人等同起来,不强调身份,也不附带级别,将其视为一个普通而具有正常权利的人,才能保持平淡而冲和的心态,也会让舆论不过于大惊小怪,让自己和为官者都感到不适应。确切的说,市委书记捡垃圾之所以稀奇而少见,并非官员群体单方面的错,社会普通一员都应进行自我反思。有人说,“偶遇官员”成为常态,才不会有作秀的质疑。其实反过来,对官员的行为从常人的角度去理解,从权利自由的层次,既不过度赞扬,也不轻易贬损,以“人在做,天在看”的态度“冷眼观之”,才能构建一个理性而宽容的社会,也才能培植和引导正常的价值标准。如此,官场伦理和是非判断才不会被情绪化所左右。因而,当我们再次面对“市委书记当起了志愿者,你会点赞吗”这个问题时,真正的答案应当是,既不点赞也不质疑,而只是平常视之。因为此时的市委书记跟常人并无二异。不唯官,不唯上,不唯权,不媚富,或许对“偶遇官员”才会少一些纠结而多一些平和。要给官员去魅,关键在于整个社会还得减少权力崇拜和迷恋。3.儿童军训是一种“抢先教育”汪昌莲新疆库车县林基路汉语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第一天,学校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军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真正要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并不容易,否则应有的约束机制包括司法公正都会走向反面。权力滥用的危害性在于,其不仅因为自身的行为而形成危害,还会影响和带动其他力量的参与,导致权力滥用的扩大化,从而形成“官官相护”的利益关系。“我为贪官改笔录”更说明,只要有权力的地方,都存在滥用的可能,因而盯紧每一个权力者,将所有的权力都关进笼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我为贪官改笔录”需要另一番解读:权力滥用的破坏力和危害性比想像中严重,小偷反腐不足取,权力反腐也难治本,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对权力的制约,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7.香烟见证安全责任的飘渺木须虫前晚,从成都飞往北京的联合航空KN5216次班机上,竟有乘客在飞机加油以及飞行过程中吸烟。飞机到京后,当其他乘客向机组成员讨要说法时,机长与乘客发生冲突。机长态度蛮横,称“既然已经安全到达了,那还说什么呢?”乘客质问,在太原机场等候时为何有人能在舱门口吸烟,机长竟称“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9月1日《成都商报》)飞机上禁止吸烟,不止是封闭公共场所健康环境的需要,更是杜绝飞行安全隐患的必要措施。据数据显示,飞机80%的火灾都是由于乘客在厕所吸烟,并将烟头随意丢弃引起的。国际民航组织早在1993年就要求所有的航空公司禁止旅客在航班上吸烟,中国也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在国际航班上实行禁烟。可见,飞机禁烟既是惯例,也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如果说,乘客基于烟瘾甚至无知在航班上吸烟,尚可以理解,可以劝阻,甚至强制约束。那么,发生在KN5216航班上乘客吸烟的系列事件,则完全暴露出管理的松懈与软弱。其一,乘客的香烟与火柴是如何通过安检的?固然,火柴与其它的火源相比,安检识别很难。但是,难发现不意味着不需要重视。个案中,吸烟者不止一人,火柴显然也不止一盒。其二,飞机上的报警器形同虚设。乘客在航班卫生间吸烟,不是被乘务人员发现的,却是被乘客举报的。与媒体屡有报道吸烟逼停高铁,报警器异常的敏感相比,航班防烟雾的技防粗疏令人汗颜。其三,制止不力。如果说在飞机停留山西之前乘客在机上吸烟显得很偶然,那么在飞机停留山西加油时,几名乘客在飞机舷梯口抽烟,离加油车不远,有恃无恐,联想到片刻之前空乘人员对机吸烟乘客的处理,显然是莫大的讽刺。可一又可二,真不知道整个乘务的管理在哪里?与航班动辄拒绝乘客登机相比,对乘客吸烟不是缺少手段的软弱,实在是无视的纵容。其四,对乘客诉求的漠视。吸烟引发乘客群体性安全的担忧,飞机停留山西加油后,要求航班重新安检,以保证飞行的安全。然而,机长以乘客急着回京为由,草草了事又起飞。航班发生事故的后果何其惨烈,几乌用不着赘述。而差不多所有暄事故都是由一些不起眼的细微因素造成的。就个案而言,航班上吸烟构成的安全隐患,是有叮能造成致命的危害。但是,这一事都被相关的人员所忽略。面对乘客的质疑,机长的两句话,“既然已经安全到达了,那蟘说什么呢7”“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不止是理屈词穷后的蛮横与傲慢,䁰恰是对安全责任骨子里的漠视与推诿。安全隐患不必然造成后果,但后果必然是由安全隐患造成的。用概率性的后果,没有出事不等于可以纵容隐患的形成,以机長为代表的航空安全管理演绎的,正是这种错位的安全逻辑。香烟见证安全责任的飘渺,与监管之于粉尘爆炸的惨剧相比,思维如出一辙,不同的只是没有血色作注解。祸患积于忽微,防患未然需要用事故的成本,来追究失职的责任,才可能让责任绷紧的神经。就个案而言,吸烟事件虽然没有酿成事故,被耽搁的乘客也给予的误时赔偿。但是,这些都不是处理的正解,个案曝露出来的管理漏洞需要反思与堵塞,相关人员管理不作为应当予以严惩。至于,乘客提出的航班没有提供安全保障的诉求并提出赔偿,更应该重视。用权益来制约安全责任,不失为健全机制的优选。8.飞机上吸烟,机长说了算?邓海建前晚,从成都飞往北京的联合航空KN5216次班机上,竟有乘客在飞机加油以及飞行过程中吸烟。飞机到京后,当其他乘客向机组成员讨要说法时,机长与乘客发生冲突。此后,多名乘客滞留北京南苑机场,要求航空公司给个说法。据称,机长态度蛮横,称“既然已经安全到达了,那还说什么呢?”至于为何有人能在舱门口吸烟,机长竟称“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9月1日《成都商报》)禁运的火柴能顺利带入飞机、乘客在机内吸烟也不见制止,问急了,就搬出“我的飞机我做主”的强蛮逻辑。谁能想到,在“失联”阴霾仍未散去的今天,民航承运公司竟然如此嚣张傲慢?客运安全,竟能如此儿戏?早在1988年,当时中国民航总局就规定在其注册的民用飞机上都须禁烟,并在明显的位置悬挂提示标志。国际民航组织153个成员代表曾在1992年开会决定:各国航空公司必须在1996年7月1日前禁止旅客在国际航班上吸烟。中国也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在国际航班上实行禁烟。在飞机上抽烟和飞机停在地面在加油过程中抽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按理说,空警等可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决定对其处以拘留、罚款、带下飞机、重新安检、或拒绝其登机等处罚。这不仅是保障乘客的安全,也是保障机组及司乘人员安全的需要。毕竟,机长也不是奥特曼,不可能等危险来临再力挽狂澜。“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这话听起来虽然欠抽,但若是当真属实,无异于绑架公共安全成全自己的小性子。有几个问题让人如鲠在喉:一者,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在托运行李中夹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用航空飞机。那么,乘客的火柴如何通过严苛的安检?经停太原时,发现乘客吸烟,太原机场的民警到达现场后,提议要全部旅客重新下机、过安检。为什么“机组人员说不用了”,就当真“不用了”?二者,根据规定,航空器内禁止在禁烟区吸烟,若违反该规定,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机组人员未曾有效制止,起码违反基本职业操守,这不只是赔偿了事的问题,须按照相关条例进行严肃追责。让人担心的,显然不只是具体的吸烟事件,而是整个民航体系在应对类似风险中的狂傲与漠然。“墨菲定律”早就指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机长对吸烟的姿态、安检对火柴的姿态、地面民警对机组人员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更让人心惊后怕。最简单的疑问是:这样的姿态,是小概率的偶然,还是无法无天的惯性使然?9.校园血案再现,再思“安全第一课”朱昌俊9月1日上午10点20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犯罪嫌疑人陈某持刀闯入校园,砍伤9人,造成3人身亡,犯罪嫌疑人当场跳楼自杀。(9月1日人民网)如果要勾勒心目中开学第一天的场景,每个人或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应该没有人会想到它是关于死亡的沉重话题。9人受伤,其中包括1名教师,3名学生死亡,身为学生家长的犯罪嫌疑人跳楼自杀身亡。即便未能亲历事故现场,这样的伤亡数据通过网络传开,带给人的悲伤、惊恐乃至愤怒,应该是2014年秋季开学的最大公共情绪。当一个人将屠刀挥向孩子,无论它有着怎样的理由与愤怒,等待他的都应该是全社会的一致谴责。尽管行凶者已经身亡,但其行为,对于社会底线的侵犯,对于社会所珍视的美好的残忍破坏,无论如何,它都是置于整个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都为一个正常社会所不能容忍。发生于校园中的惨案,每一次都格外触及人心,但却从未消失。2010年5月,面对彼时多发的校园安全事故,教育部等多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协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必须为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并协调公安部门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并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时至今日,以发生在开学第一天的血案回忘上述规定与要求,追问已然是必须:四年来,各地的校园安保配备是否到位?地方财政投入是否满足需求?为何开学第一天,就得以发生如此性质恶劣的暴力事件?而从有关开学季的新闻来看,各地的开学准备中,关于安全教育与保障的报道似乎也在减弱,这之中是否暴露出相关方面,对于校园安全的某种侥幸心理,校园安全的维护是否依然未能成为一种常态,值得疑问。如果说校园安保力量的保障是必须,那么在校园治理上化解师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同样指向安全维护的刻不容缓。这起事件中,据当地警方透露,已查明的事件初步原因系犯罪嫌疑人陈某的女儿暑假作业没有完成,学校不让其报名,从而怀恨在心。如果这就是陈某向孩子伸出毒手的全部原因,那么,学校因学生暑假作业未完成就拒收的做法是如何诞生,定难逃质疑。根据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只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不得开除。而很显然,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学校更是无权以任何理由拒收。为何如此法律规定的常识,竟成为一起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血案的导火索?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校园安全事件的增多,社会对于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诸如“安全教育”屡屡成为近几年学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但就现实来看,这样的主题教育离常态化的安全保障,仍道阻且长。甚至还需要破除一些认识误区是,校园安全不仅仅是向孩子宣传安全教育就已足够,更不是以开学第一课来强调就可以万事大吉的例行公事,而必须要以看得见的安全保障。安保触角是否能够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紧急事故演练是否成为常态,都指向实实在在的投入与安排。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孩子作为社会的成员,他们不可能与当下转型期社会的矛盾多发期背景完全隔离,这是在谈论校园安全时必须看到与正视的大环境。愈是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对于这部分区域与人群予以更高的安全保障配置与重视,就愈显必要。不管怎样,它所对应的正是一个社会对于下一代与社会“最柔软处”的重视程度。无论从安保,还是从化解校内外矛盾上,将暴力与戾气降到最低,对于保护孩子而言,已经容不得任何侥幸心理,血案的再现,应该敲响全社会都应该警醒的“安全第一课”。10.父母陪新生入学未必是娇气使然谢伟锋沈阳市大学城内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新生报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放体育馆,为来不及返程的家长们提供了400“地铺”。(9月1日中国新闻网)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的一道风景线就是校园们多了不少“护驾”。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家长们纷纷打起了地铺,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对于父母们陪新生入学,很多人也开始忆苦思甜。“当初老妈只给了我一个破铝饭盒,让我把学费装在里面就上路了”“自己一个人坐两天两夜的火车来报道”……如今已经走出象牙塔的学长们,总喜欢用“俱往矣”的手法来描述当年手捧录取通知书入学的情景,言下之意颇有“千里走单骑”的气魄。而对于家长的纷至沓来,他们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待见,“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就有那么差吗?”那些被家长陪着入学的新生,就真的要扛起所谓“扶不起的阿斗”之嫌吗?让我们先看下当事人的心路历程。有网上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有超五成的学生并不希望家长陪同,其中有一成的学生表达了反感家长陪同的“抱怨”。而这其中男生的比例又大于女生。看来,把入学当成试飞社会的大学新生们,他们也无奈于父母的亲情打包。而把娇气的大帽子一股脑儿盖在他们头上,也有失偏颇。只是这种无奈,往往会妥协于父母以安全为由的说辞。尤其是这段时间,多起女大学生因为黑车而殒命的新闻,更是加强了这种敏感性,从而造就了家长不由分说的执着。不仅是女大学生在安全性上存在不确定性,这男大学生也不省事。昨日一位男大学生在马路边上和骗子下象棋残局,从而被骗了一万元学费的新闻,就以点带面的折射出成人世界的某种凶险。学校的接待水平有限,社会舆论对于学生独立精神的呼唤,加上孩子对于父母“扶上马走一程”式的抵触,都做实陪小孩入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程。大人们之所以还要“虽千万人吾往矣”,倒不是因为他们拒绝孩子们在这一瞬间的长大,而是在孩子们真正脱离家庭的那一瞬间,让他们的身影在自己的视线中再飞一会。从这个维度来说,也算大人们伟大的一种自私。这种自私,并不和亲情产生冲突。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少年们,当他们走出象牙塔,进入到社会进行不进则退的生存搏击,有的光辉岁月,有的遍体鳞伤,但都无一例外追忆过那熟悉的家之味道。而这是《背影》到现在还能给我们感动的直接原因。有时候想想,父母养育自己那么多年,为何不满足于他们的这一亲情诉求呢?或许,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能体会到当年家长的苦衷吧!11.用药要安全重在解决“合理”的瓶颈堂吉伟德记者近日从中国药学会了解到,我国居民安全用药形势非常严峻,普遍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严重者可致残致死。根据中国红十字400“地铺”。(9月1日中国新闻网)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的一道风景线就是校园们多了不少“护驾”。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家长们纷纷打起了地铺,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对于父母们陪新生入学,很多人也开始忆苦思甜。

“当初老妈只给了我一个破铝饭盒,让我把学费装在里面就上路了”“自己一个人坐两天两夜的火车来报道”……如今已经走出象牙塔的学长们,总喜欢用“俱往矣”的手法来描述当年手捧录取通知书入学的情景,言下之意颇有“千里走单骑”的气魄。而对于家长的纷至沓来,他们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待见,“现在的孩子,自理用药的素养不够”,似乎一切责任都在“个人身上”。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合理用药并非全是个人常识不够,自我防范较低这一简单理由。医疗逐利下的大处方,大治疗,管理混乱带来的药品市场不规范,指导不力形成的自我用药失控,都是造成合理用药状况没有改善的原因所在。若只盯住一头单腿走路,必然会陷入后续乏力的境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