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50%~60%。3.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二)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科主任,并立即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2.新人院患者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次日改为2次/d常规测试。3.若体温37.5℃以上者应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d,体温持续正常3d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4.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告知患者检查前后注意事项。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四)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五)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六)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七)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八)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九)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十)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冒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一)体温、寒热、汗出情况。(二)有无咳嗽、咳痰。(三)心理社会状况。(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无汗,头痛,四肢酸痛,舌淡红,苔(二)风热犯肺证: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喉红痛,咳嗽,咯黄痰,舌红,苔薄(三)暑湿袭表证: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四)气虚感冒证: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五)阴虚感冒证: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3.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热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咳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2.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三)给药护理1.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2.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四)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记辛辣、油腻厚味食物。2.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五)生活护理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在患病期间不宜到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因高热病人常伴有口唇干裂及口唇疱疹,局部可涂少量液态石蜡,伴口腔溃疡者,可以给予银花甘草液于餐前、餐后含漱。3.加强皮肤护理,有汗时用毛巾擦干,保持衣被、床单整洁干燥。4.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可用食醋加水熏蒸30~60min,进行空气5.注意休息,高热者需卧床休息,对年老体弱者应注意安全,防止跌仆。(六)情志护理:重症感冒患者,常因多次反复发作或出现并发症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因此要做好病人安慰、劝导工作,以稳定其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1.风寒感冒,高热无汗时,不宜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汗出热退后忌用冷水擦身。可给予生姜红糖茶饮服,并用风油精外擦太阳穴、迎香穴。还可配合针刺降温,取风池、合谷、曲池、大椎或少商、商阳等穴放血,以透邪发汗退热。2.鼻塞、涕多、头痛者,用热毛巾反复热敷鼻额部,边敷边呼吸,使热气上通鼻窍,或针刺、按摩迎香穴,均可缓解症状。3.风热感冒口渴者,可给予清凉饮料口服,或饮用西瓜汁,抑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4.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5.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者,可在太阳穴、肩背部、腰部拔火罐,或针刺百会、太阳、风池、合谷、肩髃、曲池、尺泽、外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等穴,以缓解疼痛。6.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八)健康指导1.慎起居,避风寒,注意劳逸适度。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2.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3.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咳嗽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若咳与嗽分别言之,则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痰声多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一、护理评估(一)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二)咳痰的量、性状、颜色和气味。(三)心理社会状况。(一)风寒袭肺证:咽痒咳嗽声重,气急,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二)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三)燥邪伤肺证: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四)痰热壅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五)肝火犯肺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六)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七)肺阴亏虚证: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咳出痰的量、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发绀、汗出等伴随症状。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者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五)生活护理1.慎起居,适寒暖,以防止外感时邪。2.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与温度,空气流通,禁止室内吸烟,防止灰尘和特殊气味的刺激,家庭中尤应避免闻及油烟、煤味。3.积极提倡戒烟,改善环境卫生,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保持空气新鲜,加4.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做保健操、呼吸操,打太极拳。5.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漱口,被褥轻软,衣服宽大合身。(六)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七)临证(症)施护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多干咳少痰、黏稠难咳者,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八)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哮病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痉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一、护理评估(一)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二)哮喘发作的症状及伴随症状。(三)生活自理能力。(四)心理社会状况。发作期(一)寒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二)热哮证: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三)风痰哮证:以痰气壅实为主,寒与热俱不显著,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宁,痰涎壅盛,喉如曳锯,咳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缓解期(一)肺虚证: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觥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二)脾虚证: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细软。(三)肾虚证: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苔少,脉细数。(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哮喘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咳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2.出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时;哮喘持续发作、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时;夜间喘甚、咳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时;患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出现痰热闭阻、喘息不止、咳痰不利、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嗜睡时。(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2.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h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效果及反应。3.对喘证患者慎用镇静药。(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之品和鱼腥发物、烟酒.2.喘憋多汗者,嘱患者多饮水。3.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五)生活护理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2.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3.保持口腔清洁。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5.保持床单清洁、无屑、平整。6.保持病室洁净,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多通气、换气。7.室内禁止吸烟,清扫时先洒水,减少尘土飞扬。8.周围避免种植可以诱发哮喘病的花草树木,不在居室内放置盆景。(六)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七)临证(症)施护1.风痰哮证:保持良好情绪,避免精神刺激,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灰尘、花粉、食物、药物等。3.热哮证:避免干燥,清淡饮食,多饮水,忌食辛辣,保持大便通畅。4.肺脾气虚证: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建议常服山药、扁豆、薏米、百合等补5.肺肾两虚证:起居规律,节制房事,避免风寒袭击,忌生冷、海腥、油腻之物,建议常服百合、核桃、黑芝麻、木耳等补益肺肾之品。(八)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2.居室内切勿放置花草,禁止养宠物或铺设地毯等。3.戒烟酒,忌食海鲜发物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4.保持良好的情绪,防止七情内伤,诱发哮喘发作。5.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劳逸结合,节制房事。6.积极寻找过敏原,预防哮喘复发。7.外出时注意携带预防、治疗哮喘的药物和气雾剂。喘证喘证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一)咳嗽、咳痰、喘息及痰量、性质、颜色和气味的变化。(二)生活自理能力。(三)心理社会状况。实喘(一)风寒闭肺证: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二)痰热遏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三)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四)水凌心肺证: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咳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暗,苔白滑,脉沉细。(五)肝气乘肺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作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虚喘(一)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谈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细软。(二)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清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三)正虚喘脱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翕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清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胸水量多、胸满气急者,半卧位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3.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者,预防发生压疮。4.肺结核活动期,执行呼吸道隔离。(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水肿、咳嗽、咯痰等变化。2.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2.风寒闭肺者,忌食生冷水果。3.痰热遏肺证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4.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5.多汗者,注意补液,给予含钾食物。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五)生活护理1.使患者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树立信心,坚持疗养。2.咳嗽痰多者应加强口腔护理。3.对卧床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4.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避免对流风,室内禁止吸烟,禁止摆放与患者过敏有关的花草。5.避免有刺激性气体和尘埃。空气消毒1~2次/d,防止喘咳的诱发因素。(六)情志护理: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七)临证(症)施护1.风寒闭肺证:避免阴冷潮湿,宜偏暖环境,忌生冷刺激性食物。2.痰热遏肺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多饮水,忌食辛辣。尤其注意大便,出现燥结及时给予通便。3.痰浊阻肺证:注意拍背排痰,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建议常服生姜、山药、薏米健脾利湿化痰。4.肾虚不纳证:居室宜朝阳温暖明亮,起居规律,节制房事,避免风寒袭击,忌生冷、海腥、油腻之物,建议常服金匮肾气丸补肾纳气。5.肺气虚耗证: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建议常服山药、百合、核桃、黑芝麻、木耳、金水宝胶囊等补益肺肾。6.正虚喘脱证:避免强光、噪声的不良刺激。意识蒙胧、进食困难者暂时禁食,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缓解后建议常服山药、扁豆、胡萝卜、金水宝胶囊等扶助正气。(八)健康指导1.加强锻炼,劳逸适度。2.慎风寒,防感冒。3.饮食有节,戒烟酒。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肺炎喘嗽(肺炎)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为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有的来势凶猛,迅速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的变证。若年龄幼小,平时体质较差,患病之后,病情容易反复,迁延难愈。若能早期及时治疗,(一)发热、咳嗽、精神等状况。(二)X线、血常规等检查。(三)有无鼻翕、发绀、三凹症。常证(一)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呛咳频作,痰白清稀,甚则呼吸急促,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二)风热闭肺证: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或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重症可见高热烦躁,咳嗽剧烈,痰多黏稠,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大。(三)痰热闭肺证:发病较急,气喘,鼻翕,喉间痰鸣,声如拽锯,发热,烦躁不安。重证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淡嫩或带紫色,苔黄腻而厚,脉滑数。(四)毒热闭肺证:高热炽盛,咳嗽剧烈,气急、鼻翕,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浮数滑大。(五)正虚邪恋证1.阴虚肺热:低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红,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苔光或花剥,脉细数。2.肺脾气虚:低热起伏不定,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汗出,咳嗽乏力,喉中有痰,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滑,脉细软。(一)心阳虚衰证: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苔薄白,脉微欲绝。(二)邪陷厥阴证: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动,口噤,项强,二目上视,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一)一般护理1.发热、咳嗽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2.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体温,呼吸、咳嗽、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应报告医师,并配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min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三)给药护理1.中药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2.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荤腥、油腻、辛辣之品。发热患儿可适度多2.阴虚肺热者,可给予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及蔬菜。3.脾虚大便稀溏时,可用山药、红枣等温补食物。4.肺虚不足者,可食梨汁、橘子汁以助养肺生津止咳。(五)生活护理1.感冒流行期间勿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2.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出汗较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发生虚脱。3.保持良好、安静的修养环境,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尘刺激,温度18~22℃,湿度50%~60%。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4.穿衣盖被适中,不宜过暖。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防止复感。5.风寒袭肺和阳气虚弱的患儿病室要温暖,风热犯肺和痰热壅肺的患儿居室宜凉爽。(六)情志护理: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七)临证(症)施护1.风热犯肺症患儿的穿衣盖被不宜过暖。2.痰热壅肺证患儿出现气喘较重时,宜静卧,及时吸氧。3.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4.出现呼吸困难、面唇发绀时,及时吸氧。(八)健康指导1.指导患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所需注意的事项。2.冬春季节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3.讲解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手足口病指感受时邪毒疫(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夏秋季多见,传染性强,一般预后好,病位在肌肤,涉及肺脾(一)流行病学史。(二)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三)发热,疱疹部位、特征。(四)患儿心理状况。(一)肺脾湿热证: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二)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委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三)毒热动风证: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跳动,或见肢体痿软,甚则昏矇,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一)一般护理1.执行呼吸道隔离。2.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破溃感染。(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儿体温、咳嗽、呕吐、泄泻等全身症状。2.观察患儿发疹情况,如疱疹特征、部位等。3.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神昏、抽搐等情况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四)饮食护理1.患病期间,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食或软食,忌油腻、辛辣、海腥发物。2.多饮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五)生活护理1.注意搞好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h后再倒入便池。3.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避免阳光暴晒,保持充足睡眠,以防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六)情志护理:多与患儿交流,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保持情绪稳定。(七)临证(症)施护1.对皮肤疱疹勿搔抓,以免破溃感染。2.高热者,应多饮水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用退热药。3.口腔溃疡的患儿,给予西瓜霜喷剂,促进溃疡面愈合。4.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抽搐者立即遵医嘱针刺急救;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遵医嘱采取急救措施。(八)健康指导1.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d,并给予板2.注意患儿饮食及餐具卫生,合理安排饮食,加强营养。3.加强患儿个人卫生。肺癌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阻结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疾病。(一)疼痛的时间和性质。(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心理社会能力。(四)X线、CT等检查结果。(一)气滞血瘀证: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二)痰热壅肺证:咳嗽胸闷,咳黄黏稠痰或痰中带血,伴发热口干或便结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三)脾虚痰湿证:咳嗽痰多,痰白而黏,胸脘作胀,胃纳不振,胸闷憋气,身困乏力,舌质偏淡,苔白腻,脉濡或细滑。(四)阴虚毒热证: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或数大。(五)气阴两虚证:咳嗽痰少,或痰稀而黏,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一)一般护理1.化疗后,白细胞过低时应减少外出去人员密集地。2.肿瘤引起疼痛时宜卧床休息。3.避免进食过硬或带有尖刺的食物。(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2.出现疼痛剧烈、呕吐、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及血压持续上升时报告医生,并(三)给药护理1.静脉给药时,药物应现用现配,严格遵医嘱执行剂量与浓度。2.操作要稳、准、轻、快,注意保护血管。3.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时,应防止药物外漏。如发生外漏局部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外敷,以减轻局部组织损伤。4.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5.化疗引起呕吐应及时给予止吐药物。(四)饮食护理1.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2.化疗期间给予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注重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少量多餐。3.化疗间歇宜用补血、养血、补气作用的食物,以提高抗病能力。(五)生活护理1.病室宜干燥,阳光充足。2.注意体温,汗出情况,汗出多时应避风,勤换内衣。3.注意防寒,被褥常晒常洗,保持干燥清洁。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忌烟酒,腌制和油炸及发性食物。5.尝试改变你的工作环境,远离污尘和有害气体。6.劳逸结合,适当增加身体锻炼,陶冶情操。(六)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2.对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3.对于病情进展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以增强其信心。1.气滞血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进温热易消化食物、忌生冷、粗硬、油炸食物,做好情志调护,心胸开阔,戒烟。2.痰热壅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寒暖适宜。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等助火生痰之品,戒忧思,保持乐观。3.脾虚痰湿:病室宜安静、清洁、舒适。忌烟酒及辛辣食品,戒郁怒,宜精神乐观。4.阴虚内热:病室宜空气清洁、新鲜,宜进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之品,忌辛辣干枯,关心病人,畅其情志,做好皮肤护理。5.气阴两虚:病室温湿度适宜。进清淡少盐,宜消化流质饮食,忌辛辣和肥甘厚腻之品,调理情志。6.口腔炎及口腔溃疡:遵医嘱做好口腔护理,漱口药液漱口。7.恶心、呕吐:遵医嘱给予止吐药静点或肌注、止吐贴或止吐膏贴敷。8.呼吸困难、缺氧:遵医嘱给予吸氧,注意观察氧气流量、湿化瓶及管道的通畅情况。(八)健康指导1.每日检查皮肤、口腔黏膜。2.病情变化随时就诊。3.每3~5d检查血常规。4.每半年复查CT或B超。5.每年做全身检查。6.预防疾病复发转移。7.定期到门诊复查。晕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一、护理评估(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二)生活自理能力。(三)心理社会状况。(一)风阳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二)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三)痰浊上蒙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四)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眺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五)肝肾阴虚证: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颈椎病患者,按骨伤科护理常规护理。3.重症绝对卧床休息,以防跌仆;轻症可闭目养神,减少活动。4.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应避(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效果及反应。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五)生活护理1.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整洁。2.轻者可让患者自行刷牙,保持口腔清洁舒适。及时清除呕吐物,给予漱口。3.卧位者要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声和强光刺激。6.眩晕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闭目养神;缓解后,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严(六)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七)临证(症)施护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生。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八)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缺血性中风病(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一、护理评估(一)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二)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CT、MRI等检查结果。(一)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沉滑缓。(二)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三)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一)肝阳上亢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二)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三)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四)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五)气虚血瘀证: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六)浊瘀毒损证:偏身无力,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头目昏蒙不适,体胖有痰,困重乏力,耳鸣耳聋,口中黏腻,或口苦咽干,纳谷不香,烦渴不寐,大便黏腻、臭秽不爽或秘结不通,小便浅黄或赤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细滑。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体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4.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5.有义齿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6.四肢厥冷者,注意肢体的保暖,严防冻伤、烫伤。7.遵医嘱留置导尿,记录24h出入量。8.加强口腔、眼睛、皮肤、会阴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不能闭目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对带有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消毒尿管每天2次。(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2.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三)给药护理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3.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五)生活护理1.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六)情志护理1.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2.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七)临证(症)施护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2.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给予艾灸等救治。3.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4.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必要时中药灌肠。(八)健康指导1.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在肩、肘、髋、膝、踝、手、足等部位进行手法按摩或循经推拿,可帮助恢复肢体功能。2.使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平放患肢,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屈曲,上肢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呈90°角,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微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3.早期功能锻炼:病后1周,病情稳定即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恢复自主运动前可做被动运动或进行按摩,出现自主运动后,以自主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以健肢代患肢,练习坐、立时用三角巾支托关节,可防止肩关节亚脱位。可离床时,及时扶其行走,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5.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6.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常食用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8.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9.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出血性中风病(脑出血)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因脑出血所引起的昏迷和瘫痪,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以男性为多。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偏瘫、大小便失禁、发热等。一、护理评估(一)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二)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CT、MRI等检查结果。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一)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为主症,伴有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二)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为主症,伴有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三)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为主症,伴有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一)肝阳上亢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二)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三)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四)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五)气虚血瘀证:面色眺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六)浊瘀毒损证:偏身无力,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头目昏蒙不适,体胖有痰,困重乏力,耳鸣耳聋,口中黏腻,或口苦咽干,纳谷不香,烦渴不寐,大便黏腻、臭秽不爽或秘结不通,小便浅黄或赤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细滑。(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健肢体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4.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5.有义齿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6.四肢厥冷者,注意肢体的保暖,严防冻伤、烫伤。7.遵医嘱留置导尿,记录24h出入量。8.加强口腔、眼睛、皮肤、会阴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不能闭目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对带有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消毒尿管每天2次。(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遵医嘱设专人护理,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面色、汗出、二便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3.出现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立即报告医师,配合(三)给药护理: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以防突然脑压增高导致脑疝。用脱水剂时可快速给药,以保证脱水效果。随时观察血压、尿量变化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并记录出入(四)饮食护理1.有意识障碍者,禁食1~2d,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有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d后如仍有意识障碍,给予鼻饲流食。2.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误吸致3.拔除胃管后注意喂养方法,体位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无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病人应予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忌(五)生活护理1.病室环境:宜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为18~22℃,湿度50%~60%2.危重病人应剪短指甲、去除发夹,以免损伤皮肤。3.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按摩腹部。(六)情志护理:患者若清醒之时,易产生恐惧、紧张、求生等心理变化,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与康复氛围,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得到配合。(七)临证(症)施护1.中枢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但头部禁用酒精。汗出甚多时,切忌汗出当风,随时用干毛巾将汗拭干,更换汗湿衣被。2.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治疗。3.若有缺氧症状,及时吸氧,注意呼吸道通畅、用氧浓度及流量,每日更换氧气管,4.大便秘结者,可按摩腹部、鸠尾及上、次、中、下膠,并针刺关元、大肠俞、脾俞、足三里等穴,或服蜂蜜、番泻叶泡水等,以及开塞露肛注、灌肠等方法通便,必要时戴手套掏取粪便。5.尿潴留者,可针刺关元、气海、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八)健康指导1.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在肩、肘、髋、膝、踝、手、足等部位进行手法按摩或循经推拿,可帮助恢复肢体功能。2.使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平放患肢,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屈曲,上肢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呈90°角,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微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3.早期功能锻炼:病后1周,病情稳定即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恢复自主运动前可做被动运动或进行按摩,出现自主运动后,以自主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以健肢代患肢,练习坐、立时用三角巾支托关节,可防止肩关节亚脱位。可离床时,及时扶其行走,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5.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6.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常食用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8.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9.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消渴病消渴病(2型糖尿病)是由禀赋不足,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为特征的疾病。病位在肺、胃、肾。(一)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阴虚热盛证:口干舌燥,渴喜冷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溲赤(二)痰湿内蕴证:形体肥胖,神疲嗜卧,肢体沉重,脘腹胀满,口中黏腻,渴不(三)热盛痰阻证:心烦胸闷,溲赤便秘,或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四)气阴两虚证:咽干舌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腰膝(五)阴阳两虚证:神疲懒言,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颜面肢(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医嘱定期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3.入院后,每周测体重一次,以便计算饮食量。(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脉、尿量、皮肤等情况。2.患者突然出现头昏、头痛、极度口渴、恶心、呕吐、心慌、汗出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及准确注射胰岛素。(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2.可选择猪胰、茭白、洋葱、西红柿、菠菜根等食物。3.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五)生活护理1.病室宜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素体阴虚燥热,室温宜偏低。2.注意防风寒,切忌对流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等。4.每晚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洗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切忌赤脚行走。(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阴虚热盛证,可给予中药清凉止渴汤,早晚两次温服,以达滋阴清热,补气安神2.痰湿内蕴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可选择鸡内金、砂仁末各1.5g,以理气健3.热盛痰阻证,可给予鲜芦根、天花粉煎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4.气阴两虚证,大便干结者,可多食萝卜、青笋、黄瓜等以清胃热。也可给予麻仁丸、复方芦荟汁润肠通便。5.阴阳两虚证,肢体麻木者,中药煎剂熏洗双下肢1次/d。6.皮肤干燥发痒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择质地柔软的内衣。7.出现心悸、汗出、乏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口服糖水一杯,如不能控制,立(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情绪波动。3.节制饮食,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度以不感到疲劳5.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6.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足部护理。7.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低血糖时,采取急救措施。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为患者素体阴虚、精血亏耗,加之邪热上犯、痰浊瘀阻而致玄府不利,属本虚标实。本病因眼外观与常人无异,多不红、不肿、不痛,而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不清,相当于中医“视瞻昏渺”的范畴,甚者可致“暴盲”。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脾、肾。(一)既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家族史。(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肝肾阴虚,痰瘀湿阻证: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健忘耳鸣,胸闷腹满,头沉头晕,肢麻或痛,舌质淡红或暗红,苔白腻或花剥,脉沉细或涩。(二)阴阳两虚,脉络失和证:视物不清或者目盲,形寒肢冷,面色无华,纳差腹满,耳鸣腰酸,心烦少寐,肢痛或水肿,舌淡红体胖,苔薄白或少,脉弦细无力或涩。(三)肝郁阴虚,血热妄行证:视物变形或色红,黑影遮睛或荧星满目,视力下降,烦躁易怒,胸胁苦满,头晕眼胀,口苦咽干,目赤羞明,牙龈红肿出血,舌红苔少,脉弦(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医嘱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眼科会诊。3.每周测体重一次,以便计算饮食量。(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脉、尿量、皮肤、视力等情况。2.患者出现视物变形或色红,烦躁易怒,目赤羞明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及准确注射胰岛素。(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2.进食滋补肝肾、补气血之品如杞菊地黄丸等。饮食宜富含粗纤维食物,以保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润肠剂或用番泻叶代茶饮。3.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五)生活护理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空气清新、通风良好。要随四季寒热温凉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2.注意避风寒,切忌对流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眼部护理等。4.每晚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洗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切忌赤脚行走。(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肝肾阴虚痰瘀湿阻证,遵医嘱口服贞莲明目煎剂或胶囊,以达益气滋阴、祛瘀泻浊之功效。也可行耳穴埋豆治疗。2.阴阳两虚脉络失和证,视物模糊者可遵医嘱行伟力糖尿病治疗仪治疗。3.肝郁阴虚血热妄行证,口苦咽干,渴喜多饮者,可选择天花粉10g,1次/d,煎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治疗。4.失眠者可给予耳穴埋豆治疗。5.患者如有眼底出血,应保证大便通畅,饮食宜富含粗纤维,便秘者给润肠剂或用番泻叶20g,1次/d代茶饮。(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情绪波动。3.节制饮食,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视物模糊者可给予菊花3g、山楂15g、决明子15g,早晚2次/d水煎服。4.指导患者外出时戴茶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双眼视物模糊者,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视力低于0.5者,不可驾驶交通工具。5.眼底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患者可适当活动,如散步等,避免低头、用力咳嗽、头部旋转等升高眼压的动作。6.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7.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意识不清时,可采取急救措施。消渴病肾病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继发于消渴病,多由于消渴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所致,常兼夹有气滞、血瘀及浊毒等致病,临床上可见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水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等症候。病位在肺、脾、肾。(一)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气阴两虚(夹瘀)证: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咽干舌燥,腰膝酸软,心悸失眠,或爪甲暗紫,舌质暗淡或瘀斑,少苔,脉沉细无力或弦涩。(二)脾肾两虚(夹瘀)证: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胃脘胀满,食少便溏,腰膝酸软(冷),耳鸣耳聋,肢体水肿,小便清长或短小,或尿多泡沫,或兼有面色紫暗,爪甲紫暗,舌质淡或舌体胖大有瘀斑、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虚细无力。(三)阴阳两虚(夹瘀)证:倦怠无力,面白无华,头晕眼花,气短懒言,自汗易感,畏寒肢冷,腰膝酸冷,纳差便溏,肢体水肿,小便清长或短少,或兼有面色紫暗,爪甲紫暗,舌体胖大或有瘀斑、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无力。(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医嘱定期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3.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每周测量体重1次。(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舌脉等情况。2.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呕吐、尿少、浮肿、呼吸有氨味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及准确注射胰岛素。(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控制总热量。2.气阴两虚(夹瘀)证,蛋白质摄入量在0.8~1.0g/(kg·d);脾肾两虚(夹瘀)证,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d);阴阳两虚(夹瘀)证,蛋白质摄入量在0.6g/(kg·d)。根据患者血压及水肿情况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一般在3g/d左右,进3.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五)生活护理1.病室环境易安静,阳光充足,室温保持在18~22℃之间,切忌对流风。2.注意防风寒,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泌尿系护理等。4.每晚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洗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切忌赤脚行走。(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气阴两虚(夹瘀)证,宜选择山药、干贝、枸杞子、海参、菠菜、香菇等温补类食物,以改善患者倦怠乏力症状。2.脾肾两虚(夹瘀)证,遵医嘱给予口服平秘补肾汤煎剂,以健脾补肾,涩精利水3.阴阳两虚(夹瘀)证,遵医嘱给予艾灸2次/d治疗,以培元固本,温阳利水治疗。4.昏迷者,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实施安全措施。5.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注意内漏侧手臂的保护,多做握拳、抬高肢体的运动,促进(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房劳过度。3.节制饮食,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之品。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活动方式,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患者,可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严重肾衰竭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5.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皮下注射胰岛素和留取24h尿标本的6.讲解尿毒症的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7.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意识不清时,可采取急救措施。消渴病淋证(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尿无力、排尿时间延长、小便淋漓不尽、尿失禁等,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导致或加重肾衰竭。一、护理评估(一)既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家族史。(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湿热下注证:尿频、尿急,小便点滴而出,短赤灼热,头身困重,小腹胀痛,口苦或口黏,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细涩。(二)湿瘀蕴结证:小便点滴难出,小腹胀满疼痛,肢体困重、麻木疼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三)肝郁气滞证: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口苦吞酸,胁腹胀满,夜寐不安,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四)中气下陷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一日数十溲,滴沥不尽,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自汗,视物模糊,舌质淡或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五)肾阳不足证:小便淋沥不尽,尿无力,尿失禁,畏寒肢冷,面白无华,夜尿频多,颜面肢体水肿,失眠少寐,阳痿或性淡漠,大便干稀不调,舌体胖大暗淡,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医嘱定期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进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每周测量体重1次。(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脉、尿量、皮肤等情况。2.患者排尿间隔时间、尿急、尿无力、小便淋漓不尽、尿失禁、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无好转或消失。(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及准确注射胰岛素。(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2.选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宜食猪胰、茭白、洋葱、西红柿、菠菜根等食物。3.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五)生活护理1.病室内冷暖适宜,阳光充足,病室内每周紫外线消毒2次。2.注意防风寒、切忌对流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等。4.每晚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洗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切忌赤脚行走。(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湿热下注证,小腹拘急疼痛者,给予八正散加减,可加白芍、元胡等,以清热泻2.湿瘀蕴结证,遵医嘱给予五苓散合桃核承气汤加减,以达利水除湿,活血化瘀之3.肝郁气滞证,口苦咽干重者遵医嘱给予沉香散加减,加柴胡以疏肝解郁。4.中气下陷证,遵医嘱给予艾炷隔盐灸,每穴5壮,每日1次。5.肾阳不足证,遵医嘱给予济生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肾阳通阳利水;视物模糊者加枸杞子、菊花等,或配以艾炷隔盐灸,每穴5壮,每日1次。6.失眠患者可采用耳穴埋豆法、足底按压法改善症状。7.留置导尿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2次,以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情绪波动。3.节制饮食,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常吃葱、胡萝卜,有助改善乏力症状。4.向患者说明膀胱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患者无论有无尿意,隔3~4h排尿1次。5.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6.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7.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和糖块,以防发生低血糖时,采取急救消渴病痹证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病机为气虚、血虚导致血瘀,临床上可见四肢麻木伴有疼痛,或痛如锥刺。一、护理评估(一)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气阴两虚,瘀阻经络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端时痛,多呈刺痛或灼热疼痛,下肢为主,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入夜为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患感冒,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或有瘀点,苔花剥少津或薄白,脉细涩。(二)痰湿瘀阻,脉络失和证:肢体麻木不仁,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暗紫,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三)阴阳两虚,瘀血阻滞证:四肢欠温,麻木不仁,隐隐作痛,迁延不愈,神疲乏力,形寒怯冷,面色无华,耳鸣腰酸,骨松齿摇,潮红盗汗,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细涩。(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医嘱定期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3.入院后,每周测体重1次,以便计算饮食量。(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舌脉、尿量、皮肤等情况。2.患者突然出现双足疼痛及感觉异常、四肢远端有呈手套、袜套样感觉等病情加重的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降糖药物及准确注射胰岛素。(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2.可选择猪胰、茭白、洋葱、西红柿、菠菜根等食物。3.禁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和炙博之品,禁烟酒。(五)生活护理1.病室内阳光充足,室温保持在18~22℃之间,病室内每周紫外线消毒2次。2.注意防风寒、切忌对流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等。4.每晚用38~40℃的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洗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以改善局部的血(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气阴两虚,瘀阻经络证,患者常有四肢麻木疼痛,可给予中药复荣通脉汤1剂/d2.痰湿瘀阻,脉络失和证,可给予中药煎剂熏洗双足1次/d,或配以低频脉冲电3.阴阳两虚,瘀血阻滞证,可给予中药平秘通脉汤加减,以阴阳双补、活血化瘀治疗,或配以耳针治疗。4.四肢欠温,麻木不仁者,冬天注意保暖,避免使用热水袋保暖,谨防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5.足部受伤患者,指导病人不要赤脚行走,以防扎伤。(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情绪波动。3.节制饮食,禁忌辛辣肥甘、炙博之品,禁烟酒。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度以不感到疲劳5.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6.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足部护理。7.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低血糖时,采取急救措施。瘿病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的结节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既往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家族史、居住地区。(二)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三)并发症。(四)心理、社会、文化状况。(一)肝气郁结证:胸闷、喜太息,或兼胸闷窜痛,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颈部觉胀,舌质红,苔薄腻或黄,脉弦滑或兼数。(二)肝郁火旺证:急躁易怒,烦热多汗,多言手颤,消谷善饥,身体消瘦,口干口苦,颈部肿大,按之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三)阴虚阳亢证: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心悸不宁,寐差,食纳亢进,消瘦,口咽干燥,月经不调,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韧,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数。(四)气阴两虚证:易汗出,倦怠乏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手指颤抖,眼干,目眩,大便稀溏,颈前肿大,质柔软或偏硬韧,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遵照医嘱定期检测T3、T4、TSH。3.入院后,每周测体重1次。(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舌苔和脉象的变化。2.如出现高热、眼睛不适、心悸、气短时,及时报告医生。(三)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2.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各种抗甲状腺药物。(四)饮食护理1.遵照医嘱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碘饮食、低纤维素、易消化2.禁忌浓茶、咖啡等摄入。3.严重突眼者,限制食盐和水的摄入。(五)生活护理1.生活起居病室光线宜暗,避免强光刺激,室温18~22℃。2.注意防风寒,切忌对流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皮肤护理:发热、多汗者,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4.肛周护理:腹泻严重者,便后清洁肛门,预防肛周感染。(六)情志护理1.调畅情志,促使疾病好转。2.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精神顾虑,增强其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七)临证(症)施护1.肝气郁结证,患者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遵医嘱给予四逆散加减,以疏2.肝气火旺证,存在烦热多汗症状,做好皮肤护理。3.阴虚阳亢证,出现眼球突出者,做好眼部护理。4.气阴两虚证,易倦怠乏力,注意卧床休息。5.高热者,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6.心悸、气喘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吸氧。7.突眼严重者,白天带茶色墨镜,应用抗生素眼药水,睡眠前涂眼药膏并用清洁纱布覆盖,头部垫高卧位。(八)健康指导1.生活安排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寒温适时。2.加强情志调护,避免情绪波动。3.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碘饮食、低纤维素、易消化饮食。禁忌浓茶、咖啡等摄入。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度以不感到疲劳5.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6.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眼部护理。大偻(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原因病机主要是肾虚督脉空虚,感受外邪为标,肾虚督脉空虚则不能鼓舞卫阳之气抗邪,风、寒、湿之邪乘虚侵入机体,痹阻经络,气血不畅筋骨失养而发病。(一)评估大偻患者的活动性(根据临床指标、检验结果、X线或CT结果。)(二)评估大偻患者疼痛的部位、时间及疼痛的性质。(三)评估大偻患者僵硬的持续时间,僵硬的程度。(四)评估患者肢体畸形是否造成了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五)评估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六)评估患者工作、生活环境,寻找发病可能的诱因。(七)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形态及家庭支持系统的功能。(一)阴虚证:腰腿脚跟疼痛,畏热,口干,有时颊红,舌质红,少苔或光剥,脉数(二)虚寒证:腰腿部疼痛,掣痛,畏寒喜温,四肢末端冷,活动不自如,舌质淡略(三)瘀血证:腰腿痛屈伸不利夜更甚,晨起肢体僵硬感,无明显畏热畏寒感,舌下瘀筋增粗瘀点明显,舌质有瘀斑,脉弦涩。(四)湿热证:腰腿痛畏热,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濡。(一)一般护理: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三)给药护理1.虚寒证者,中药汤剂宜热服。2.湿热证者,汤剂宜偏凉服。3.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等药物,有致消化道溃疡风险,故服药宜饭后服,4.注意服药后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高钙食品。加强组织的修复,减轻骨质疏松。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海腥发物等食物,鼓励多饮水。(五)生活护理1.病室宜干燥,阳光充足,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潮湿天气外出活动。2.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3.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告诫患者行、走、站、坐都要保持良好的姿态,保证腰背的生理曲度,减轻畸形的发生。4.卧床者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齐清洁,皮肤干燥;若有汗出,应立即将汗擦干,并更换衣物。给予患者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5.注意保暖,随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被,慎防外感。6.风寒湿痹者尤应特别注意,可在痛处加用护套,阴雨寒湿天气慎勿外出活动,天晴时可多晒太阳,夏季勿贪凉;勿洗冷水浴,不宜用竹席、竹床。7.热痹者虽不畏寒,但也不宜直接吹风。(六)情志护理1.病程缠绵,致畸残疾患者常心情抑郁,行动不便,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七)临证(症)施护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用热水袋或遵医嘱给予热药袋热敷,也可用灸法、穴位贴敷。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2.热痹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洗,局部禁用温热疗法。3.疼痛的护理: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疼痛较轻者:可给予疼痛关节按摩,热敷。做理疗时,注意保温,嘱患者稍做(2)疼痛较重者:首先要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患者疼痛关节的理疗或遵医嘱给予解4.僵硬的护理:关节肢体晨僵或僵硬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见症之一,在临床护理当中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睡眠姿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时,多由于疼痛,喜欢顺势而卧,导致长时间单一体位,不利于血液循环,因此护理时要提醒患者睡眠时,可多变换几次体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轻晨僵。(2)早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轻微活动、或揉搓按摩容易发生僵硬的肢体关节部位,使局部血流改善,肌肉放松,起床后再行肢体屈伸、腰背扭转等活动,能使晨僵尽快缓解。(3)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醒患者注意不要长时间同一体位坐、站、卧,体位改变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发生摔跤、骨折等。(八)健康指导1.嘱患者一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潮湿刺激。风寒湿邪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平时的居住环境、季节变换的衣服调适都要留心,天冷尚好,尤其是夏季炎热时更需格外注意不要直吹冷风,洗冷水浴。3.坚持进行肢体,尤其是腰背、髋部运动,保持腰背及各关节的生理活动度。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活动锻炼,切勿急于求成,贵在持之以恒。4.坚持药物治疗,必须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主随便停药,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服药时间,对于长期服药,纳呆、纳差的病人,无论服中药还是西药,都在饭后0.5~1h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及坚持长期治疗服药。5.坚持良好的姿态,坚持睡木板床,平卧低枕,以减轻腰背部的疼痛,长期坚持还6.通过合理的膳食,运动锻炼,不断的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也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7.定期回医院复诊,让医护人员及病人不断了解病情发展变化情况,有利于稳定病情,巩固疗效,加速康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装设计委托创作合同
- 感恩课程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与投资合同
- 2024年城市供水供电管网改造工程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购销合同
- 2024年屋产交易合同:个人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协议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合同
- 大学民法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中秋节员工的慰问信(18篇)
- 高考数学小题狂练:每题都附有详细解析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