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些公益广告涉及到了哪些主题?通过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挑战正视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知道我国人口形势,认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通过分析材料、观看图片,知道我国资源形势及带来的影响,树立忧患意识。3.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主学习(P74-80)1、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新特点?2、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4、我国的资源形势、产生的原因、危害?5、我国的环境形势、产生的原因及危害?6、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时间:2分钟)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合作探究一了解人口现状重视人口问题探究目标一:我国当前人口状况及其带来的影响评价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及人口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评价标准:逻辑清晰,声音洪亮,提取材料信息,完整概括我国当前人口状况、人口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为优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指中国将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国务院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位居世界第一。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0。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思考:(1)材料中人口普查数据报告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2)结合人口现状的特点,谈谈我国人口给环境、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人口基数大,总人口增速趋缓,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大量人口流动;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3)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人口流动等。1.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新特点?2015-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统计时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总和生育率1.67%1.7%1.68%1.52%1.5%注: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来讲如果总和生育率小于2.1,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的。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问题影响

人口众多,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人森林木从众

有人生动形象地将我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画成这样的示意图(如上),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这张示意图表明了什么?

(很小的问题)×14亿=很大很大的问题①②(可观的财力物力)÷14亿=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吃饭、住房、就业、养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资源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品产量……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影响1.如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

A.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增速趋缓 B.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低 C.城乡分布不平衡 D.人口增速趋缓评价任务一: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探究目标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政策调整评价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我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的原因。评价标准:小组讨论积极,逻辑清晰,声音洪亮,完整表述的为优秀原因: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意义:③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2、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笔记区单独二孩双独二孩只生一个全面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说一说,我国人口政策为什么在不断调整?①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②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任务二1.我国人口国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全面二孩”政策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3.“全面二孩”政策将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人口越多,劳动力资源越丰富。()5.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人才强国。()火眼金睛,明辨是非。×√×××资源环境面临危机2视频中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观点辨析(1)辨析:中国历有“地大物博”之说,但也有“地大物薄”之说。为什么呢?

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原因?地大物博地大物薄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2019年全国共消耗快递包装材料941万吨。而生产、使用和处理这些材料共排放约1303万吨二氧化碳,需要种7.1亿棵树才能吸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影响?

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合作探究二关注家乡发展展望美好未来

枣庄,因煤而兴因煤而衰,作为工业老城,早在2009年就被国务院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基础差、欠账多、底子薄,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果按照现有速度开采下去,再过二三十年枣庄的煤炭资源就会枯竭,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出路。枣庄“硅谷”的“双招双引”。借助区位优势,建立鲁南大数据中心,吸引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世界顶尖互联网公司投入合作,被工信部认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未来,枣庄将建设成为鲁苏豫皖的互联网中心节点,以“四新”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力争打造成为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引领基地。同时,枣庄以台儿庄古城为核心价值点,大力推行“旅游+N”的跨界融合,实现旅游推动、跨界带动的效果。枣庄致力于打造“天下第一庄”,以古城为龙头引领枣庄旅游腾飞、经济腾飞。思考:枣庄经济转型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针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我们正确的选择是什么?①决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粗放式发展)②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可持续发展道路或绿色发展道路)

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率新能源探究目标三: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想想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目标四:评价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我国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合作探究四评价标准:小组讨论积极,完整表述的为优秀5.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情/现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危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爱和保护环境合作探究四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正视发展挑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怎么办实质6.面对我国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危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国家)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走进生活收获平台资源和环境现状、影响对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6.1正视发展挑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人口现状、特点,影响对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坚持资源环境面临危机1.(2020临沂)2020年3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启动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下列适合做这一活动宣传标语的是()①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建设②绿水青山,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护③让绿色理念薪火相传④让美丽家园生生不息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链接中考D(2)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活动要求的有:①某市民长期驻守在社区垃圾投放点,细心指导居民如何分类②某中学生参加志愿行动,向社区居民宣传私家车微水洗车方法,带动居民节约用水③某退休教师自费筹建公益性浅海生态环境区,建设适宜鱼类洄游产卵的人工礁场④某75岁老人17年来每天坚持在沙漠边缘义务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链接中考A3.(2020威海)2019年11月5日,全球超过1.1万名科学家联合在《生物科学》杂志上发出警告称,整个世界正面临气候危机,若不作出深刻且持续的改变,世界将面临“数不清的人类灾难”。这警示我们()A.面对环境问题,人类只能被动地服从自然B.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可以主导环境的变化C.自然依赖于人类,人类的行为会严重影响环境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链接中考D随堂练2.(2020中考模拟)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且逐年增加,并成为困扰和制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