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_第1页
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_第2页
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_第3页
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_第4页
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第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录一、转基因的概述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三、转基因技术的危害四、案例五、总结第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什么是基因基因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为“生”。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一、转基因的概述第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DNA所带信息的种类:(1)负责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信息。

(2)负责基因活性的选择性表达和调控的信息。A.负责编码某些调控蛋白

B.负责基因表达的调控位点,即决定基因开启或关闭(二)DNA的相关知识第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DNA的组成

遗传物质-----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第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核苷酸的组成核苷酸磷酸戊糖核糖核苷脱氧核糖碱基嘌呤碱腺嘌呤(A)

鸟嘌呤(G)

嘧啶碱胞嘧啶(C)

尿嘧啶(U)

胸腺嘧啶(T)

第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DNA与RNA的比较比较项目DNA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化学组成基本组成单位碱基五碳糖无机酸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腺嘌呤A、鸟嘌呤G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呈单链结构分类通常只有一类mRNA、tRNA、rRNA三类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只要生物体内存在DNA,DNA就是遗传物质嘧啶①生物体内若无DNA时,RNA是遗传物质;若存在DNA时,RNA辅助DNA完成功能②少数RNA具有催化作用相同点:①化学组成成分中都有磷酸及碱基A、C、G②二者都是核酸,核酸中的碱基序列就是遗传信息联系: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即RNA的遗传信息来自DNA第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三种RNA的比较mRNAtRNArRNA分布部位常与核糖体结合细胞质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功能翻译时作模板翻译时作搬运氨基酸的工具翻译时核糖体为场所结构单链单链,常有部分碱基配对形成三叶草结构单链共同点①都是转录产物②基本单位相同③都与翻译过程有关第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2、场所:细胞核(主要)3、模板:DNA的一条链4、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5、产物:RNA(主要是mRNA)第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场所:核糖体3、模板:mRNA4、原料:20种游离的氨基酸5、产物:蛋白质(或多肽链)7、配对原则:A-U,U-A,C-G,G-C6、运载工具:tRNA第1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RNA中四种碱基为:A、G、C、U碱基配对时只能是:A-U,C-GDNA中四种碱基为:A、G、C、T碱基配对时只能是:A-T,C-G6、配对原则第1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DNA两条多核苷酸链依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氢键相连接,A-T碱基对有两个氢键,C-G之间三个氢键。沿螺旋中心轴方向看去,双螺旋结构上有两个凹槽,一个较宽深,称为大沟,另一个较浅小,称为小沟,是由于碱基对堆积和糖-磷酸骨架扭转造成的。第1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观察下列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图示并完善下表。

第1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第1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密码子概念: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特点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通用性:说明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在若一个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这种变化是否一定能反映到蛋白质结构上?思考:生命本质上是统一的不一定。因为密码子有简并性。第1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种类起始密码子:2种,AUG、GUG,也编码氨基酸普通密码子:59种,只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3种,UAA、UGA、UAG,不编码氨基酸,只是终止信号第1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反密码子概念:与mRNA分子中密码子互补配对的tRNA上的3个碱基特点: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与相应的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相同,只是DNA链上碱基T的位置在tRNA上为U种类:61种,反密码子与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对应第1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根据转录、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关系,完善下表。

ACG

GAT

CTAGAACUAGAAACGCUU第1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过程第2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因控制性状(连一连)

第2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转基因就是把别的生物或这个别的个体的基因导入到特定的细胞内。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的修饰改变,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简称GMO)。第2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技术目的

(1)提取目的基因从生物有机体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相应的基因片段和PCR技术进行目的基因的增殖。

(2)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在细胞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过剪切、粘合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多个选择性标记的运输载体分子(通常有质粒、T4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上,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到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将带有重组体的细胞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体。

(4)目的基因的筛选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通过相应的试剂筛选出具有重组DNA分子的重组细胞。

(5)目的基因的表达将得到的重组细胞,进行大量的增殖,得到相应表达的功能蛋白,表现出预想的特性,达到人们的要求。第2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要分类

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转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第2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因变异

基因变异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

,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变异基因。

基因变异的后果除形成致病基因引起遗传病外,还可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出生后夭折等,称为致死性突变;当然也可能对人体并无影响,仅仅造成正常人体间的遗传学差异;甚至可能给个体的生存带来一定的好处。第2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所以它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实际意义。特性

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各物种中普遍存在。第2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和基因突变有什么区别?二者属于不同的生物变异方式。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的增加、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转基因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不会产生新基因,是将原来的存在的基因从一种生物细胞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基因突变是转基因的基础,只有基因突变产生了不同的基因,才可能将产生的新基因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第2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工转基因技术和人工杂交技术的区别

人工转基因技术和人工杂交技术是两个概念,植物杂交技术是自体基因重组过程,不改变繁殖特性,但有组合优质基因的几率,基本不会产生变异基因,即没有剥夺其基本特性的作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细胞自体细胞重组、自体遗传物质自由组合转移、自体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不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可以提高优质率水平,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等的作物新品种。人工杂交技术可分为植物杂交和杂交畜牧、植物杂交是指近缘种间的有性繁殖,嫁接不属于此列。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做到远缘的杂交(比如紫菜甘蓝、番茄马铃薯)。杂交畜牧是指两个不同近交系之间,优质品种的雌雄畜牧进行有计划的交配,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具有两亲本遗传的优质特性,用于改良家畜品质,有着正常的生长周期和正常繁殖能力的畜牧品种。第2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人工转基因动物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融合重组细胞、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

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精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优良的可养殖品种。

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第2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工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

杂交就是用自然的方法,产生不同的品种,然后选择其中有用的,优秀的品种进行繁殖,他的优势在于,经过自然淘汰,最终被选取的,会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品种,而劣势在于,由于要经过多个正常的繁殖生长成熟过程,所以相当费时。

而转基因,就是根据科学家对于物种优化的理解,直接在实验室进行基因干预产生优化的新品种,起优势在于周期短,但由于未进行自然淘汰,所以存在产生未知副作用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副作用呈现出来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个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是四环素牙,在四环素普及一段时间后,人们才发现,如果让发育中的孩子服用四环素,孩子的牙釉质发育会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所以四环素现在基本上不用于内服了。第3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第3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食品的由来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第3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食品的出现

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第3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现实生活折叠

2000年3月,克隆小猪“横空出世”。随之而来,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第3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第3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技术有哪些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农业、医学及工业等多个领域。第3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对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基础研究中,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将目标基因导入到不同物种中,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特异性表达水平、代谢网络调控,从而最终揭示目标基因的功能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另外,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需要的大量突变体,也是大多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一)转基因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3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就是转基因育种。除了培育众所周知的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农作物外,转基因技术还可应用于培育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性增强等性状而改良的多种植物新品种。(二)转基因在农业中的应用第3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杂草是农作物生产的大害,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栽培作物,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杂草,保护作物免除药害。目前从植物和微生物中已克隆出多种不同类型抗除草剂的基因。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是最先进入田间生产的转基因植物,2009年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仍然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1.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第3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通过导入植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干扰素基因等来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目前转基因番木瓜已经商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抗病效果。非植物起源的杀菌肽基因在植物上表达可使植物获得对病原细菌的抗性;植物也拥有抗细菌基因,如拟南芥Rps2基因和番茄Pto基因,这些基因的转基因植物也可使植物表达对病原细菌的抗性。2.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转基因植物第4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目前对付昆虫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化学杀虫剂。采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转入作物体中,由作物本身合成杀虫剂,使其获得抗虫特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抗虫基因主要有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等。自从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的Bt毒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并成功表达出抗虫特性以来,抗虫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均已进入商业化生产。3.抗虫转基因植物第4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为提高植物对干旱、低温、盐碱等逆境的抗性,研究人员试图将一些抗逆境基因克隆后转入植物。

例如科学家目前已成功地将北冰洋比目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草莓中,并在美国上市销售。4.抗逆境转基因植物第4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过转基因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提高蛋白品质、提高能量品质、提高维生素含量、提高微量元素含量),改进食用和非食用油料作物的脂肪酸成分,改善水果及蔬菜的口味等。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表达编码半乳糖内脂脱氢酶的基因,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水平;将由玉米种子克隆的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基因导入马铃薯后,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的必需氨基酸提高10%以上。5.改良品质的转基因植物第4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时重要的内源激素,通过控制乙烯合成的关键酶可延长某些水果和蔬菜瓜果的保鲜期;也可通过控制与细胞壁成分降解有关的酶的反义基因,来控制果实变软,延长保鲜期。6.控制果实成熟的转基因植物第4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过转基因技术延长保鲜期第4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复合性状是转基因作物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009年总共有2870公顷的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美国种植的复合性状作物占到全部640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的41%。未来的复合性状将包括抗虫、抗除草剂和耐干旱性,加上营养改善性状,如高Ω-3油用大豆或增强型维生素原A的金米。虽然转基因动物品种尚未真正得到应用,但针对动物抗病、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转基因育种正在快速发展之中。此外,转基因技术也可应用于动植物病害的防治,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研制新型转基因蛋白农药和疫苗。7.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第5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医学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动物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可克服单纯依靠自然突变体的局限。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用蛋白的生产,如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发酵培养或利用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等珍稀药物,还可利用动植物生产疫苗。(三)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第5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异体器官移植第5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曲霉、酵母等微生物菌种,通过发酵可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或者直接用于酱油和奶制品等的生产,达到提高产量或改善风味等目的。

现已获准商业化使用了转基因面包酵母和啤酒酵母。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转基因技术不仅用于培育生物质能源植物新品种,还将应用于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改造和复合酶的生产。工业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也正在探索使用可进行生物修复的转基因植物。(四)转基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5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转基因产品的危害第5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产品的风险因产品的风险一般而言,转基因生物和产品的风险主要有两大类:(一)人类健康风险;(二)环境风险。第5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人类健康风险

说到转基因食品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少食物是转基因的。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但是它的成熟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这是人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点。第5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国有哪些转基因食品?第5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食品的标识

在食品市场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比较混乱,且没有统一规范的用语。有些厂家并未严格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大豆为例,在18个转基因标注的食品样品中,就有8种不同的标注方法;非转基因标识用语也颇为凌乱。另外,虽然在众多的食用油中有不少品牌按规定标明了原料是否为转基因产品,但其标识字体小得让人难以辨认,且标注在很隐蔽的地方,很难让消费者发现。第6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1.营养破坏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6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不安全,有些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潜在毒性

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转基因生物反对者的另一个担忧是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类和动物所具有潜在的毒性。2004年发生在菲律宾的一个转基因玉米花粉引起的毒性反应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转基因玉米安全的担忧。记录显示居住在一块转基因玉米田附近的大约100名居民在该转基因玉米授粉期间出现了头痛、眩晕、极端的胃痛、呕吐和过敏症状。第6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1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嗜酸性肌痛

有报告指出,转基因产品会引发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后查明是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第72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胃肠道问题

以转基因玉米为例,最令人担心的是植入到转基因玉米里的基因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吃转基因玉米片,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美国人在过去十年中,有着大幅增加的胃肠道的问题。这种大量增加,医生多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造成的。第73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5.过敏

在转基因操作中,含有从细菌中提取的基因的食品有可能导致过敏现象的扩展,使人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对儿童,孕妇和具有过敏体质的成人。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段基因加入到大豆、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大豆、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转基因作物潜在的致敏性是人们所关注的主要健康风险之一。转基因首先,大多数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外源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可能产生新的过敏物质,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第74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5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心脑血管疾病

在有些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大豆里,被生物科学家植入了饱和脂肪基因。这些基因导致转基因大豆生产出来的豆油,在进入人体以后,会形成大量的饱和脂肪,增加了血液的血粘稠度,为脂肪肝、高血脂、脑血栓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慢性定时炸弹。第76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7.引发新疾病

转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第77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8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环境风险1、损害其他生物

十多年前,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份实验室研究报告表明,一种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的花粉导致了霸王蝶幼虫的高死亡率。该数据在一个最近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2007年的另外一个研究发现,转基因玉米的抗虫害毒性渗入附近的小溪,造成了和该转基因所要消灭的目标害虫的近亲——石蛾(一种水声昆虫)的高死亡率。由于石蛾是鱼类和一些两栖动物的食物来源,当这些掠食者捕食石蛾之后这种污染会进一步扩散。

《纽约时报》在2011年7月中的引用了这个研究。受害者并非仅仅是霸王蝶,许多专家相信全球蜜蜂数量的急剧减少也和转基因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第79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0页,课件共10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降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效力

在过去人们广泛使用孟山都公司生产的现在已被禁止使用的一种杀虫剂——DDT,研究发现蚊子对于DDT产生了耐药性。许多昆虫对于孟山都公司生产的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也产生了抗体。最近的一个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