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1页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2页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3页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4页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前言 2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31.1调查目的 41.2调查意义 41.3调查方法 41.4调查过程 51.5调查环境 81.5.1忽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的弊端 81.5.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91.5.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1二、调查结果 13三、建议与对策 163.1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163.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 213.3意义道德关怀的实现 21结束语 25附录Ι调查问卷(1) 27附录II调查问卷(2) 34前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大都存在厌恶学习、自暴自弃,情感冷淡、性格孤僻,社会适应能力低等现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有父母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学校教育管理不够完善;我们要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采取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建立“伙伴制”和“导师制”,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和活动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才。(2)采访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老师,从而分析问题。(3)网络查询关于沈阳市留守儿童现象以及相关法律和解决办法。(4)亲临现场,走访民众,了解情况。(5)网络查询,统计报表。1.4调查过程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在营养、学业、心理、安全、道德品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困难。省妇联等部门通过开展一系列关爱行动,给留守儿童送去更多关爱和关怀,同时呼吁留守监护人负起责任,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图1.4(1)图沈阳区文化路小学调研时间:2015年4月,早上10点。调研地点:沈阳区文化路小学、青年桥小学等。

调查过程:我们调查小组来到各大小学,和儿童以及老师交谈,调查反映了很大问题。图1.4(2)图老师和失孤学生谈话1、性格缺陷。冷漠孤僻,逆批任性父母作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其作用不可忽视和替代,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所造成的创伤是挥之不去的,这使他们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容易形成性情孤僻,自卑忧郁的性格特点。自卑是与自信相对立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并且会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缺乏理性认识,行为上以叛逆方式表现出来。亲情的缺失、同龄人的不相容,更容易使其形成任性自私,冷漠孤僻的性格。图1.4(3)图2、人际交往障碍。敏感多疑,缺少朋友留守儿童的父母因家里经济条件落后而长期外出打工,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不足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所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隔代抚养的另一个缺点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方式通常过于娇惯、迁就、护短,使得儿童性格浮躁、道德水平具有不平衡性;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提到父母时,部分留守儿童情感冷漠,没有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求,在看到非留守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产生嫉妒不满的情绪,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隐瞒,说谎的行为,这些都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表现为过度敏感、疑心较重;缺乏自制力、行为叛逆;内心自卑,往往感觉矮人一等,总是有被别人轻视和欺负的感觉,在与人交流之时常常充满警惕和敌意,久而久之,导致朋友越来越少。而不被同学所接纳,遭遇排斥和歧视,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不满。3、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或高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或以谋求财富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或以消极、不思进取的心态应对生活。1.5调查环境1.5.1忽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的弊端经过实践调查,在我校“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当中,心理问题极为严重。这些“留守儿童”或是隔代抚养或是托付在亲戚朋友家。贫困,使他们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隔阂,让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时无处寻求帮助;距离,让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他们大多只是孤独寂寞地成长,因此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1、大部分“留守儿童”厌恶学习、自暴自弃。多数“留守儿童”不仅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而且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觉得,没有文化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读不读书也没啥区别,部分“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提醒和监督,“留守儿童”一般学习习惯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堂纪律涣散,往往是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较少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器重,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和责任。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留守儿童”往往态度消极,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2、父母对孩子情感冷淡、使孩子性格孤僻。因远离父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对参与集体活动没有热情,没有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有的则脾气暴躁,情绪逆反,冲动易怒,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还有的心理焦虑,忧郁成症。有的家长一个星期或几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有的家长一个月或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回家一次,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当少,没有经常性的沟通。长期的分离,导致很多“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对父母非常冷淡。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的父母亲觉得自己常年在外,没有很好地照顾孩子,心里有种愧疚感。为了弥补就尽量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把孩子的冷漠都归咎在自己头上,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理解的,却不知道小孩的品性是从小养成的,一旦人生观形成,就很难改变了。3、大部分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低。“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人际交往能力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人欺负,容易离家出走。在突发事件中,几乎没有自救能力。从调查反映来看,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1.5.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1、人际交往障碍。敏感多疑,缺少朋友。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家里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劣势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并且表现为过度敏感、疑心较重,总是感觉被别人轻视和欺负,在与人交流之时常常充满警惕和敌意,久而久之,导致朋友越来越少。2、怨恨不满情绪。怨恨父母,不满社会。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只能出去打工,对父母打工并不理解,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此而产生了对于父母的怨恨之情,并且刻意与之疏远,甚至在心底埋怨父母的无情。有些孩子在看到正常家庭的儿童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社会不满。3、行为反常。恐惧焦虑,行为叛逆。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乏监护与教育,他们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会导致他们道德品质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叛逆行为时有发生;而他们又由于这些叛逆行为的发生而不被其他老师、同学所接纳,甚至受到排斥和歧视,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不满。4、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1.5.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1、父母对孩子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笔者对本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年龄多处在7—13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农村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长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或者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3、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不够完善。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二.调查结果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这些劳动力在调查中发现2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的时间是达到了半年,30%达到一年,13%达到一至三年,35%的在三年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有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是两三年的留守学生了。其中在父母外出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父亲外出的占40.5%,母亲外出的占3.8%。父母亲都外出的占57%,从此项调查中可以发现父母都外出的占了一半。父母外出务工的地点在省内的占56%,在省外务工的占34%,国外务工的占1%。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有26%的留守儿童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有3%的留守儿童与爸爸生活在一起,有2%的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69%的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17%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另外的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或者是自己生活。生活上是"单亲家庭"的合计为28%,隔代抚养为69%,家庭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在这些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由一个人承担起来了,难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儿童的角度看,如果父母选择一人外出流动一人留在家乡的流动模式,则父亲外出流动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留守儿童能够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只占3%。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家庭教育中父亲承担“严父”的教育职责的传统,如此大面积的父亲“缺位”的情况,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将产生更大的影响。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其中有69%的农村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称之为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根据我们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大都不容乐观。也许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比较少,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81%,还有19%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这部分样本都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年龄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对父母亲比较依赖,调查表明:通常父母一周以内跟孩子联系的占66%,每天联系的占2%,一个月联系一次的占20%,12%的孩子反映父母不跟他们联系(包括超过一个月联系一次以及不固定联系)。调查了解到,父母多采用打电话这种便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其次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孩子心灵交流,并且父母跟孩子沟通的内容最多的还是学习情况。而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联系的目的调查中发现,有50%是汇报学习成绩,有47%是交谈自己很想他们,也有3%是叫他们给钱。三.建议与对策3.1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学校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1、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图3.1(1)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补珍贵。学校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图3.1(2)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3、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4、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由专门的老师帮助解答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图3.1(3)图开通“亲情与心理辅导热线”5、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把一些住址相近,情况相似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一块玩耍一块儿学习,有问题一起想办法,有快乐也一起分享。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困惑和疑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而且,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成长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图3.1(4)图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6、.加大政府和社会关注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国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来确定中央对各级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各地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在城市内设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予以补贴,提供基本的场地,适当的建校拨款,教师方面的大力支持等等,解决城市农村学校目前还不能容纳的那部分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图3.1(5)图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另外,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心理教育。国家和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在教育工作中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全民要多点关注,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才。3.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对策1、.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档案。2、提高“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管理的针对性。3、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应建立“伙伴制”和“导师制”。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5、学校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和活动课。6、.加大政府和社会关注力度3.3意义道德关怀的实现意义关怀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德育的伦理诉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生成是农村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实现之,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1、农村学校德育要走向“以人为本”尽管“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早就提出,并被广大教育界人士认可和提倡,然而,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却远没有被真正落实和贯彻,往往是以知识为本、以事为本,需要关心的人经常被“遗忘”了。意义关怀德育是以关怀儿童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的和归宿点的,关怀人的生存处境、生命体验、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生成,以及人生幸福的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生活处境发生改变,亲子教育缺位,缺少心理上的支持和关心,容易陷入孤单、孤独等消极情绪体验之中,所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在情感和精神上更需要关怀。意义关怀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德育的伦理诉求,农村学校德育必须摒弃以知识为本和以事为本的桎梏,走向以人为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以及他们的生命体验,促成他们的生命意义的生成。2、农村教师应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的牵引和指导。首先,教师要把关心、爱护农村留守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对教师教育职责的一种规定,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一种现实需要。其次,相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来讲,教师在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等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以及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态度、看法、情感倾向等都会对留守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爱是教师引领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成长的最好的介质。弗兰克尔说,“人类的一切救赎都是经由爱而成于爱。”[13]爱既可以使自己了解一个人,更能够发现所爱的人身上尚未发挥的潜力,并且凭借爱的力量,能够使所爱的人的潜力得到发挥。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是一种积极力量,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去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与留守儿童之间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并给予期待和鼓励,使其获得内在的、精神上的支持。同时,留守儿童在教师的爱的力量的感召下,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也会丰富和壮大起来,生命潜能也能得到激发。3、让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命叙事中体悟生命意义传统学校德育惯用灌输的方式,它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把儿童当做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来看待,不利于发挥儿童自身的主动性。生命和生活意义是不可能单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能够在儿童内心中生成,它是儿童在自身的生命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之上逐渐领悟到的,离开个体自身的生命实践,生命和生活意义就不可能生成。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留守生活遭遇,有着独特的生命成长故事,也有着独特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生命叙事就是主体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生命经历、生命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故事,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教师可以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生命叙事,他们可以讲述自己留守生活的经历、体验,以及自己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经历的看法、感受等,从中逐渐领悟生命和生活本身的艰难性,以及每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都是一种磨炼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命叙事的过程中会慢慢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体悟到自己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以坚强和坚毅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留守生活。4、使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支持性力量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德育要取得成效,离开家长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关系,子女对家长的信任是天生的,这也就决定了亲子教育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留守儿童家长来讲,一方面,他们在外务工,在时间和精力上不能保证能与留守儿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有些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物质生活关心的多,而对孩子情感和精神生活关心的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学校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使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得到改善,力争使他们成为学校德育的支持性力量。学校在提醒留守儿童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和交流的同时,更要向他们强调要注重和关怀孩子精神层面的成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关键是多给予孩子心灵上的关心和照顾。只有在家长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才能够取得成效。结束语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独特产物。据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生活上的孤单、无助等是农村留守儿童要面对的活生生的生活遭遇。他们对留守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价值的取向、行为的选择等。弗兰克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敢讲,能如此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最恶劣的逆境中坚持下来的,莫过于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尼采说,‘知道为何活着的人,几乎能够忍受任何如何’。这句话颇具智慧。”生命意义是人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所在,知道自己的生命意义所在能够使人获得克服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积极迎对生活中的磨难。人是意义的存在,人活着是为意义而活着,而且,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所认可的生命意义。哀莫大于心死。农村留守儿童自杀现象正是他们生命意义缺失的表现。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以及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弱化的情况下,“使得学校教育往往承担着儿童教育的全部责任,对教师的教育责任和期待也被空前提高。”,“因此,在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时,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向学生进行意义教育了吗?特别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留守生活是他们的现实遭遇,学校教育中理应要渗透帮助留守儿童正确理解和迎对留守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促成他们的生活和生命意义的生成,使得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留守生活。然而,农村留守儿童自杀现象频频见诸报端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意义关怀危机。附录Ι调查问卷(1)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进行现在的问卷回答,在此对您的支持表示感谢。本次问卷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不作要求填写姓名。您不必担心您的隐私和内心想法的泄露,所以请您如实的回答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本次问卷调查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老师描述环节;第二部分为您自己的自评环节。不论哪个部分,您的隐私都能得到保障,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你的想法和你的选择,即使是老师,在此为您保证。请在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后,凭第一反应,如实的填写选项或者填写文字内容,没必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此次问卷调查是匿名的,不涉及任何社会舆论。要求:请各位同学,如实的按照自身情况回答,你的回答和个人观点将不会被泄露,谢谢配合!1、你认为学习的动机是什么?()A、自身喜欢学习,与他人无关B、认为自己只有好好学习才有未来C、得到更多的家长或者老师的认可感和精神鼓励D、来自于家长或者老师的物质奖励E、学校的奖学金2、你喜欢学习吗,你对学习的态度是?()A、我热爱学习B、喜欢学习C、一般D、不喜欢3、你的学习成绩如何?()A、优秀B、良好C、一般D、不好4、你对学习的体验与看法?()A、我热爱学习,爱学习给我的感觉B、喜欢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有出息C、喜欢学习给我带来的其他附加值D、感受一般,所以成绩也一般E、不喜欢学习,原因很多5、在学习上,我更希望?()A、老师能多给我些帮助B、能更多的跟同学讨论C、父母能多指导我D、让我一个人独立完成E、学校多组织补课F、目前还好,不想改变6、学习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A、喜欢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B、学以致用,读书很有用C、学习好了,父母或其他亲人会更我奖励D、是父母或者老师的期待和关注E、是一项父母给我的任务7、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A、外向、活泼、大方B、粗心、鲁莽、热心、大胆C、柔弱、内向、拘谨、害羞、细心、敏感D、冷漠、消极、自我封闭8、你有几个好朋友?()A、1~2个B、3~4个C、5个以上D、更多9、心里痛苦难受的时候,你愿意与谁分享?()A、好朋友B、父母C、爷爷奶奶D、目前监护人E、老师10、目前最困扰你的事情对你的心理影响是?()(多选)A、父母不在家里,让自己总觉得孤单B、想要学习好,但是无从下手C、无人理解的心情D、没有朋友,感觉孤立无援E、寄人篱下F、很多人生上的迷惑G、身体变化的困惑,无人诉说其他:11、你喜欢学校或班上组织的集体活动吗?()A、特别喜欢B、喜欢C、没什么感觉D、不喜欢E、特别不喜欢12、当一定要参加学校或者班上组织的集体活动的时候,你更愿意?()A、积极并主动融入进去B、有需要时再找机会融入进去C、就这样看着,不参加活动D、宁愿一个人安静呆着E、到一边去,自己做自己的13、你觉得你乐群、合群的程度如何?()A、很合群B、比较合群C、不怎么合群D、不合群14、你即将毕业(6年级同学)或者将要转学(3~6年级的同学),你即将进入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开学上课了,你会跟怎么融入新的群体呢?()A、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主动了解班上的动向B、默默无闻的关注身边的同学和其他的事,慢慢的做一些可以被接纳的事或者交谈C、等待别人主动跟你交流,偶尔也跟坐得近一点的同学交流D、做分配给自己的事,顾好自己就好E、不管我任何事,我人来了就好了15、你即将毕业(6年级同学)或者将要转学(3~6年级的同学),你即将进入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上学之前,想象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体验?()A、心情愉快,因为我能很快融入群体B、心情轻松,因为群体对我来说无所谓C、心情紧张和焦虑,感觉各方面的压力很大D、心情抑郁,感觉无助E、没情绪,因为任何情况都没所谓16、有一天,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几个你学校的高年级同学在对你学校的同级同学下暴,在场看见的只有你,但是你家里有事必须很快回家。第二天听见有同级同学被下暴打伤的事,听说被下暴的同学告诉了老师,老师为公正,所以焦急的寻找有没有看见的同学,指认那些打人下暴的同学,你会怎么做?()A、去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但不愿当面指证B、去告诉老师你看到,并且去指证那些下暴的高年级同学C、心里惴惴(zhuì)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处于被下暴者的报复和想指认下暴者的矛盾中D、当做没听见、没看见17、如果给是一棵树,你会想象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树?()A、正处于茁壮成长的树,已经比较高大B、一棵高高瘦瘦的树C、一棵饱经风霜的小树D、一棵被其他木条和绳子固定住的小树18、你的主要监护人是?()A、父母B、爷爷奶奶/婆婆爷爷C、其他亲戚19、你的主要监护人的文化程度?()A、小学到初中文凭B、初中到高中文凭B、高中到大专文凭D、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凭20、你的主要监护人,对你履行的职责有哪些?()A、衣食住行没问题B、对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关心C、对你内心感受的关心D、对你的学习成绩的关心21、你在你的主要监护人家里,会帮忙承担家务或者其他事宜吗?()A、经常主动承担B、被动承担C、根据心情承担D、从不22、你对你的主要监护人的总体态度是?()A、喜欢B、还好C、不喜欢D、讨厌23、你住在你的主要监护人家里,有什么样的感受()A、管教较松但有度,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管教较为严格但适度,有一定的自我空间C、管教严格,感觉寄人篱下D、没有约束和管教24、家长会、家访,你是否希望老师对你关注(表扬、批评)?()A、希望B、A、C各参一半C、不希望D、A、C两者皆无25、如果你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迟到,违反纪律等等违反小学生行为准则的事,你的主要监护人知道了,并且会怎么处理?()A、你还小,没什么B、跟你讲道理C、揍你一顿D、讲道理后给你一定惩罚,让你记住26、父母出门务工,多久回家一次呢?()A、一年一次B、一年里几次C、两年以上回来几次或一次27、父母又要出门务工了,你会认为他们出门务工的目的是?()A、为了整个家庭B、赚钱C、赚钱给你更好的物质条件D、不知道E、为了他们自己28、春节过后,父母又将去别的城市打工,如果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希望父母留下,还是继续去工作?()A、还是让他们继续去工作吧B、介于A、C之间,思想矛盾中C、希望他们留下D、两者皆无29、通常你父母多久与你联系一次?()A、每天都有B、几天一次C、一个月到几个月一次D、几个月以上联系一次30、你希望与父母多久联系一次?()A、大家有空的时候联系B、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就联系C、最好是天天联系D、联系可有可无E、不联系最好31、在父母外出务工期间,有没有被其他小孩和其他人欺负的经历呢?()A、有B、没有32、受欺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A、没什么大不了,算了吧B、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C、自己强大一点,自己欺负回来D、父母或者老师能来帮助你解决33、受欺负的原因是?()A、欺负自己的人是班上同学或认识的人,自己觉得该和睦相处,加上一味的忍让,引发他人的侵犯欲望B、自己个性太柔弱了,好欺负C、欺负我的人侵犯欲望强D、自己不够强壮E、父母或老师的不在,不能帮自己出头和处理34、如果你不按时完成作业,违反课堂纪律,上课迟到,你会感到?()A、感觉内疚,羞愧B、无所适从、焦虑C、要受到老师的惩罚D、感觉无所谓35、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困难、困惑,你会?()A、求助于父母求B、求助于主要监护人C、助于老师D、求助于朋友、伙伴E、求助于自己36、刘星的母亲病了,现在很需要药来治疗,正在他焦急的时候,路过一家药店,药店里没人,治疗母亲的药物正好就放在柜台上,他会?()A、等人来了,说明缘由,请求赊账B、问问有没有人,再问问店家愿意不愿意你把药带走,如果没人和没人回答再拿走C、直接拿走,以后有钱了,拿钱给店家D、直接拿走37、有一天,刘星、小雨、夏美下课回家,路上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