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_第1页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_第2页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_第3页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_第4页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试论高层建筑构造的抗震设计摘要:古往今来,地震作为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一直难以被防止和预防,尤其是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致使地震的发生所带来的破坏逐渐变大,所以须在构造上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使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得以提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于高层建筑构造的抗震设计做了的探讨。小清新:高层建筑抗震抗震标准抗震理论一、建筑构造抗震的主要开展1、建筑构造的抗震理念〔1〕我国在?建筑抗震标准?〔GB50011-2001〕这一标准中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了两点要求,即“三水准、两阶段〞,“三水准〞主要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当遭遇到低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即第一设防烈度地震时,建筑物的构造应处于弹性变形阶段,这时建筑物是处于其正常使用状态。当遭遇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根本烈度地震,即第二设防烈度地震时,建筑物的构造屈服进入了非弹性变形阶段,这时建筑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出现破坏。但经过简单维修仍然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当遭遇到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即第三设防烈度地震时,建筑物的构造虽然遭遇到严重破坏,但其构造的非弹性变形距离构造的倒塌仍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就不会导致建筑物倒塌或者发生更为严重的破坏,这样可以保障人员的平安。这三个不同水准烈度的地震作用水平,可按三个不同的超越概率〔或重现期〕来进展区分的:多遇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约为63.2%,重现期约为50年;设防烈度的地震〔根本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约为10%,重现期约为475年;罕遇的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约为2%-3%,重现期约为1641-2475年,平均发生期为2000年。对待建筑物的抗震的三个水准进展设防的具体要求,主要是通过“两个阶段〞的设计来实现完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个阶段:第一步是采用和第一个水准烈度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首先计算出来建筑物的构造在弹性状态下所承受的地震作用的效应,并且与风和重力的荷载效应进展组合。同时将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引入其中。并进展建筑物构件的截面设计,最终满足第一个水准的强度要求;第二步主要是采用和上述一样一的地震动参数进展计算,得出构造的层间位移角度,使得它不会超过抗震标准中所规定的极限值;并采用相对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保证建筑物构造能够具有足够的延性、塑性耗能和变形能力,进而能自动满足第二个水准所规定的变形要求。第二个阶段:主要采用和第三个水准相对应的地震的动参数,从而计算出来建筑物的构造〔尤其是柔弱的楼层和抗震薄弱的环节〕的弹塑性楼层间的位移角度,使它能够小于抗震标准中所要求的极限值。同时采用响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而满足第三个水准所规定的防倒塌要求。〔2〕2010年12月1日,我国正式通过并施行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修订后它共有14个章并且包含12个附录的内容。其中,除了保持了2008年的局部修订规定之外,它的主要修订内容为:修改并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的设防抗震措施,并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和设计地震分组;对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进展了改良;对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和钢构造昀阻尼比、隔震构造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进展了调整,并且对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进展了补充;对混凝土框架构造的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的房屋的抗震设计标准要求进展了提高;并且提出了钢构造房屋抗震等级和调整了抗震措施的相关规定;改良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那么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构造的抗震设计规定。2、抗震设计的理论历程拟静力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10~40年代期间开展起来的,它仅假定建筑物的构造为刚性,并且地震力是水平作用在建筑物构造或构件的质心之上。反响谱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40~60年代期间而开展起来的,它主要是以强烈地震动加速度的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过程当中地外表运动特性的深入了解,及对建筑物的构造动力反响特性的研究为根底,它是由加理工学院的一些学者对强烈地震动加速度的观测记录的特性进展了分析后所取得的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动力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得到广泛应用的地震动力学理论。它能得以快速开展和应用,除因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快速开展以外,学者对各种建筑物构造在地震的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反响的整个过程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且随着强烈地震观测台站建立的逐渐增多,多种受损建筑物构造的地震反响记录也在不断地增多。动力理论也被称之为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主要是把地震作为一个连续的时间过程,并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的时程作为地震动态输入,将建筑物简化为一个多自由度的体系,最后计算得出每一个时刻的建筑物的地震反响。二、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常面临的问题1、建筑抗震设防程度低目前我国的建筑构造设计的平安度已经不适应现行的需要,建筑物构造设计的平安度应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现在所设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很低,较低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2、不合理地基的选取高层建筑应当建在坚硬或者中硬的土场地,不应建在河岸上,不应在两类土壤上建筑,并且应该避开不利的地形、不应用震陷土作为天然的地基,防止在山崖、断层、地陷、滑坡等抗震危险的地段建造房屋。地基选取的不恰当可能会导致抗震能力变差。3、少数建筑高度太高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构造型式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在这个高度,抗震能力还是比拟稳妥的,但是目前不少高层建筑超过了高度限制。在震力作用下,超高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会下降,很多影响因素也发生变化,构造设计和工程预算的相应参数需要重新选取。4、建筑材料的不科学选用因我国建筑物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的构造形式,并且变形的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构造的位移限值为基准。但是因为建筑物的弯曲变形的侧位移比拟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构造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构造,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标准侧移限值。三、高层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推广使用消能和隔震减震设计目前在消能和隔振减震方面,我国和世界多个国家均采用的是传统抗震构造体系,即“延性构造体系〞,这样可以适当控制建筑物的刚度,但是这样的设计是容许构件在地震发生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且其具有较大的延性,用以消耗地震所带来的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引起的反响,最终使建筑物不会发生坍塌。采取滑移隔震、软垫隔震、悬吊隔震等措施、摆动隔震等方法,可以改变建筑物构造的动力特性,从而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进而减轻构造的地震反响,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震措施。2、减小地震能量的输入在设计当中,可以采用基于位移的构造抗震设计法,并且对设计做定量分析,从而使构造的变形可以满足在预期力的作用下的变形要求。不仅要验算建筑物的承载力,而且还要控制建筑物构造在地震的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延性比或者位移角限值;根据构件变形与构件构造位移变化的关系来确定构件的变形大小;并且根据构件截面所能到达的应变分布和应变大小,来确定构件的设计要求。这样,对于高层建筑,首先需要选择坚硬的场地,减少地震能量输入,从而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3、减少高层建筑构造的自身重量从地基的承载能力方面来看,如果是在同等的地基条件下,减轻建筑物的构造自重,就意味着在不加强根底或地基造价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建筑屋的层数,尤其是对于根底较软的地基更为明显,并且地震的效应与建筑物的建造质量成正比。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会导致其重心上升,同时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倾覆力矩也随着建筑物质量的增加而增大。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在设计时的填充墙及隔墙应当采用轻质材料。结语:政府对国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的要求不断作了提高,这样会致使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必将进入新的阶段,这样地震能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将会变得很小。——海内论坛:.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