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技术摄影构图第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摄影构图意义: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取决于鲜明的主题和完美的构图形式。拍摄点(距离、方位、角度)的选择则起到了关键作用。
北宋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对任何景物采用“横看侧看”以不同的“远近”、“高低”观察均可获得不同印象,而摄影构图的目的正是要研究形式美的组合方式。
第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摄影构图定义:
摄影构图就是研究各种被摄体的点、线、面在摄影画面中的安排和布局,以及它们与光、影、色构成优美协调的图画。通过摄影艺术手段成为一幅完整、统一、和谐的画面,以摄影的艺术语言来体现和表达视觉形象的内涵。所以“点、线、面、光、影、色”是摄影构图的基本要素。
1.摄影构图及其目的、要求、特点2.决定构图的重要因素——摄影位置第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摄影构图及其目的、要求、特点(1)摄影构图就是要把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个画面中而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表达摄影者的意念。它包括主体所处位置、长宽比例、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清晰程度的控制、色彩的配置、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喧染。
(2)目的:明了表达主题,更有艺术感染力。
(3)要求:鲜明、易懂、有表现力。
(4)特点:统筹安排,总体考虑,切忌顾此失彼,“画有法”,“画无定法”,注意灵活性。
第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2.决定构图的重要因素——摄影位置摄影位置即拍摄点。它是决定构图的重要因素,而拍摄点取决于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向这三要素。
(1)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决定景别(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使用同一焦距的镜头由于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别,“远取其势,近取其神”即为此理。
①远景②全景③中景④近景⑤特写⑥近、微距摄影第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①远景通常是对处于无限远距离以外的景物拍照(摄影中对处于30米以外的景物称为无限远之景物,即“∞”),包含广阔的空间范围,表现大的气势和气氛,多用于风光摄影、节日聚会和旅行等。但不能体现细部。
第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②全景通常用标准镜头从远近适中的地方进行拍摄,画面效果与人视觉相近,如从3~5米处看一个全貌与整体,但对必要细节不能充分体现。
第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③中景取景以到人的膝盖以上为准,展现人物半身。能明显表达人的行动、姿态、手势。但环境特征不够突出。中景往往以强烈的动势和生动的情节取胜。
第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④近景照到人胸部以上的肖像。人物影像很大,空间范围较大的称为近景,它能清楚看出人物面部的细微活动和表情变化,它适用于人物肖像的摄影。
第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⑤特写用长焦距镜头拍的画面,透视效果差,景深范围小,远近景物之间对比不强烈,空间距离感小。
第1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⑥近、微距摄影一般相机拍摄的最近物距大约是该镜头焦距的10倍左右,它所拍照的物像比例大约也在10:1左右、物距近于10倍焦距的摄影称近距摄影(亦称宏观摄影)它包含了20:1~1:20的范围,而20:1~1500:1(即放大1500倍)的摄影称显微摄影。
物像比例10:1即物距大于10倍焦距的摄影(如135相机通常F=58毫米,最近拍摄距离为600毫米即0.6m)无需增加任何附件,但曝光时间要依物距远近有所增减,在最近距离拍摄要比拍摄远景增加一倍曝光,届时景深最短。拍摄时要注意:
(a)要调好相机与被摄物相对平行,同轴。
(b)用标准镜头为宜。
(c)使用小光圈、慢速度、三角架、快门线。
第1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2)拍摄方位
拍摄方位系指同一平面上的对应关系。以被摄物为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360°范围内,任何一个方位均可作拍摄点,从而获不同的画面。第1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①正面构图(正局)
正面构图系指照相机正对被拍对象的正面拍摄画面。运用正面构图的形式,在拍人像时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念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拍摄景物时可形成对称风格。拍摄大会会场往往用俯角拍照,表现会标及与会者。
正面构图不能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不易突出主体,使人产生呆板、缺乏生气的感觉。所以正面构图不适用于活泼气氛和运动主题。第1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侧面构图(偏局)
相机与被摄体成90°角。它能体现侧面轮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动体摄影中可加强动荡、跳跃的效果。拍人物肖像时可体现形象的秀美也可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但侧面构图也难能体现透视效果,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故不用于平静、严肃的主题。第1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③斜侧构图
相机处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的某点称斜侧构图,它既可体现被摄物的正面主要特征亦能体现侧面基本特征,使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和明显的方向性,强烈的透视感,增加画面层次,清晰活泼、富有生气。
在某些情况下将主体置于线条透视之汇合处,成为深处之一“点”,使人的视线透视变化落于此点,这点称为“视点”。
拍人像时采用这种构图和侧逆光照明可使正、侧面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增加立体感和人物面部之质感,同时还能使人物所处环境得到适当表达,用环境的空间深度、明暗对比、虚实变化来烘托主题。所以要多采用。第1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④后侧面构图
相机位于被摄物的背面与侧面之间,与斜侧面构图的方位恰恰相反。其主体感强、各类线条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
多用于表现人物背面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有时可创造出含蓄的艺术意境。表现少数民族服饰头饰也常用此法。
第1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⑤背面构图
相机处于被摄体正后方。它能体现背面特征,表现含蓄意念,通常以人物的背景姿态作为前景,透过背景看到远景环境和背景特征。
第1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3)拍摄角度
拍摄点与拍摄物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拍摄角度。①平摄角度②仰摄角度③俯拍角度第1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①平摄角度
拍摄点A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透视感较为正常,拍人物肖像(做证件照片用等)均采用正面构图与平摄角度,这容易引起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亲近感。翻拍平面文件、资料也用这种角度,它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坏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构。但平摄角度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体现层次感。第1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仰摄角度
拍摄点B低于被摄物,仰角拍室外景物可使画面出现很低的水平线,将杂乱景物压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使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改变自然比例,产生异常透视效果。
仰拍舞台、体育场面可夸大跳跃高度。仰拍建筑物可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仰拍人物可突出人的高大可纠正某些缺陷。仰拍运用不当会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物体产生倾倒的感觉。损坏正常形象。
第2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③俯拍角度
拍摄点C高于被摄对象。它的视平线较高,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有“一览群山小”之感,它适用于表现被摄物的规模和气势,在体育及文艺摄影中俯拍可以展现优美的图案效果,净化背景,人物肖像不大适宜采用这种角度(除对上窄下宽脸形者)。
所以,优秀摄影作品的完美构图形式取决于拍摄点的选择,理想的拍摄点决定于距离、方位、角度三要素。只有按创作意图,符合实际需要才能适当选择拍摄点。
第2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摄影构图与黄金分割法
1.决定构图的重要手段——点、线、面的安排。
巧妙安排点、线、面是获得良好构图的重要方法,其中,点是画面的构图中心,线是形象的概括和造型的基础,面是点的载体和线的体现。第2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1)点
①点的概念、视觉中心与几何中心
点,在画面中产生一种向心力,它具有汇聚并滞留视线的作用。
在画面中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称“视觉中心”(趣味中心、趣味点)但并非所有画面均有。几何中心并非视觉中心,一般是视觉中心略高于几何中心。
②点的最佳位置
在摄影构图中,趣味点在一个两度空间的平面中有四个最佳位置,它们有以下几种方法求得。用黄金分割法(见后图)第2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黄金分割法
长:短=1:0.618
第2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对角线交叉法
第2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三等分法
第2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三等分法
最佳点的区域是用以上两种方法求得的八个点之间(其中黄金分割法求得的四点更近几何中心)第2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2.线
线条代表着形象的轮廓,是造型的骨架,它规定了形象的特征,明确了边缘界限。
①线条的意义及作用
线条可规纳为自然形成的和人为排列组合形成的两种,如电线、树的年轮、铁轨、沙漠上大风过后留下的波纹是自然形成的条纹,而各种形状的地板、墙壁和建筑物边缘形成的线条是通过观察理解和归纳而成。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善于发现和归纳生活中由各种主体物形成的线条,才能在构图上有所进展。
第2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线条的分割形式及作用垂直平等分割
稳定、高耸。水平对等分割
平稳、宽广。十字均衡分割
交叉点形成视觉中心
垂直偏移分割
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部分集中。水平偏移分割
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集中。第2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线条的分割形式及作用十字不均衡分割
产生不同之视觉中心,产生各异之视觉作用。两条以上水平线分割
产生向里横向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两条以上垂直线分割
产生向里纵向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斜线条、弧线条分割较强运动感,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动势。园状分割,视觉中心集中于园心,有收拢、闭合、流动感。第3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③线条的运用垂直、水平线条持久、安静、庄重。
倾斜线条不安全、产生动势。
起伏线条暗示一种情调,具有节奏的变化。
圆线条暗示饱满、流动和完整,有纵深感第3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④线条的变化与形式美线条的长短距离变化,产生美感。线条的曲直距离变化,产生美感。线条的疏密距离变化,产生美感。线条的方向距离变化,产生美感。
总之,线条的变化能产生节奏感,象一首优美的乐曲,使人产生美感,线条的运用是多样的,要灵活运用。线条的应用必须取决于作品内容的需要。第3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3.面形态感、立体空间感和质感是表现形象的基本特征。
①形态感
物体的外在轮廓形式给人以直观感受,这种对形态的视觉感受即形态感。
在不同光线照射下(顺、逆、散射光),景物形态变化构成多样形态感。
运用相机的技术特征——慢门、追拍、变焦等手法尚可强调或削弱某种形态,产生不同的形态感。
形态感表现内容的因素可分为三种。
a.勾划主题形象,揭示主题内容。
b.亮的主体形态衬在暗的背景中,使表达的内容更醒目。
c.暗的主体形态衬在亮的背景中,使表达的内容更醒目。
第3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立体感立体感是指空间和形态两者所构成的物体的空间立体形态。摄影造型表现立体感的要求,就是在有限的画平面的长度与宽度的二度空间内,完成三度空间的表现。
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有:
a.线条透视。(近大远小,对比越强,立体空间越大)
拍摄距离远近不同,会产生大小不同的透视变化。拍摄方向变化会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化。拍摄高度变化将平行高度中被前景遮挡的物体气被显露出来形成较强的空间感。在这三者中距离变化是形成透视的基本方法。
第3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②立体感b.阶调透视。由于凹凸造成深浅不同阶调所呈现的连续的明暗强弱变化形成阶调透视——近实远虚。
阶调透视取决于大气的状况。由于光线穿透的空气密度不同,造成远近物体不同的清晰程度和明暗对比,我们可以利用被摄体阶调的这种不同对比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拍摄对象的选择。画面气氛的选择。技术条件的利用:滤色镜、雾镜、镜头纱及控制景深。
另外选择多层次的空间物体,也可加强空间纵深感,从而产生立体感。
纵深感的表现方法有选取有纵深感的线条。选取多面、多层次的空间形象(廊柱等有纵深的建筑物)。选取互相映衬的光线效果。选取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强化或削弱纵深感。
第3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③质感
质感是指:各种物体质地不同的属性,以及它们对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产生的不同感受。摄影是靠视觉形象传达质感。
质感的作用认识作用。(不同质的物体)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质感的表现方法有
光滑的表面。用平光或柔和的正侧光照明。
表面粗糙的表面。用直射光与侧逆光照明,产生凹凸形态的明暗变化。
表现镜面反射。用柔和的逆光或散射光照明,背景亮度要以突出主体为宜,尚要让未被直接照明的镜面由四周的反光照明。
第3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2.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是构图学基本原理之一,最早发现这一原理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塞斯。黄金分割被公认为是神奇的结构、高度的审美与深奥理念的有机融合、在拍摄中它具有安排画幅外部比例和组合画面内部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①黄金分割的概念
黄金分割是对线的比例分割的经典范例。将一条直线分割为长短两段,要求达到短线与长线之比等于长线与全线之比,这种对线段的分割方法,被人们视为像黄金一样宝贵。在古希腊称之为“黄金分割”,在数学中称为“外中分割”在造型艺术中又称为“黄金律”、“黄金比”。经计算其比值为0.618即1∶1.618,近似于5∶8简单的计算方法是2∶3.3∶5.5∶8.8∶13.13∶21……,后一个数为前一组两个数之和。第3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摄影构图的分类研究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是为了认识形式的作用,理解这些形式在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学意义。
摄影所依赖的造型手段是线条结构、光线结构、影调和色调结构。
构图其含义是把构成画面的各种要素——点、线、面、光、影和色——安排布局在适当位置,构成一种完美的形态。
圆、方、三角是造型艺术中构成形式的基本要素,任何其它形式、形态和形状均由此演变而来。
我们对常见的摄影构图形式进行了19种基本类别:(如下)第3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平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第3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平衡式构图范例
第4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平衡式构图范例第4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2.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第4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对角线构图范例
第4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对角线构图范例
第4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3.井字构图(九宫格构图):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第4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井字构图范例
第4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井字构图范例
第4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4.垂直式构图:
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纵深。画面具有拉伸效果,在视觉上扩张纵向空间。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第4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垂直式构图范例第4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垂直式构图范例第5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5.曲线(S形)构图:
这又是一种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画面上的景物成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物体时,首先应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常用于表现河流、小溪、曲径、女性等。第5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曲线(S形)构图范例
第5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曲线(S形)构图范例
第5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6.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交叉线结构,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以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形构图的特点,后者有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交叉线构图实际上又是“黄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较为理想的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
第5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交叉线构图范例
第5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7.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的典型特点就在于拍摄景物中有框架结构,用于构成画面。特点在于,可以突出主体、表现特殊的画面效果、使照片主题更加鲜明。常配合逆光拍摄,强调轮廓感、突出画面感。第5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框架式构图范例
第5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框架式构图范例
第5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8.斜线式构图:
斜线式构图分立式斜线和平式斜线两种。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第5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斜线式构图范例
第6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斜线式构图范例
第6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9.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四周景物呈现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视线强烈引向主体,并起到聚焦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第6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向心式构图范例
第63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向心式构图范例
第64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0.放射式构图:
主体为核心,景物向四周扩散放射。这种构图方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尔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现场又比较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效果。第65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0.放射式构图:
第66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1.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第67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三角形构图范例
第68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三角形构图范例
第69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2.L形(直角)构图:
类似于L形的线条或色块将需要强调的主体围绕、框架起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L形如同半个围框,可以是正L形也可以是倒L形,均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围框以内,使主体突出,主题鲜明。常用于有一定规律线条的画面。第70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L形构图范例
第71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
13.十字形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形,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衬体,使视线自然向十字交叉的部位集中。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第72页,课件共86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Documents十字形构图范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告合作经营合同
- 商业计划书撰写与助学贷款申请技巧
- 课题申报参考:流域与特殊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 科技医疗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 未来工作趋势与职业路径规划的思考
- 室内模拟射击与射箭场设备出租考核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修6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民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年医美行业社媒平台人群趋势洞察报告-医美行业观察星秀传媒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背景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