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派潭镇榕林路周边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DL--02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依据 12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 12.1采用的相关规范 12.2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 12.3主要技术标准收 13设计概要 23.1项目概况 23.2项目地理位置 23.3工程沿线现状分析 23.3.1车行道现状 23.3.2人行道现状 23.3.3道路管线现状 33.3.4绿化现状 3道路现状 33.4平面线形设计 33.5纵断面设计 33.6横断面设计 43.7旧路病害处理 53.8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53.8.1行车道路面结构 53.8.2行车道路面材料及要求 63.8.3道路刚性基层材料参数要求 83.8.4人行道结构 93.8.5侧石、平石及压条 93.8.6花岗岩材料要求 93.9附属工程 93.9.1人行过街及无障碍设计 93.9.2雨水口及井盖提升设计 103.9.3装饰井盖设计 104施工注意事项 104.1施工准备 104.2施工注意事项 115其他 11设计说明书1设计依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增城市派潭镇总体规划(20011-2020年)》;《派潭镇派潭镇中心城区南部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的通知》(穗建前期{2011}412号);《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2.1采用的相关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6、《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_T218-2014);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B02-2013);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G);1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6、其它有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2.2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本项目技术标准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地位与功能、项目沿线的地质地形环境、社会环境、交通量预测结果等因素,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提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既要保证道路服务质量,还要兼顾道路建设的成本与效益。新建道路项目需考虑设计要达到的服务水平,交通流不能处于不稳定的强制运行状态和经常性拥堵,因此新建道路应达到三级服务水平。但由于本项目为改建项目,道路维持原有车行道宽度,道路远期的服务水平能力几乎不能通过改造来提升。经分析,本项目主要道路梅都路、榕林路、榕林西路、榕林南路及群津街等按照现状为双向两车道,道路两侧多为居民住宅或学校、机关用地,为避免产生征地及拆迁,控制投资以减少项目实施难度,道路按原有双向两车道罩面。2.3主要技术标准收表2-3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梅都路榕林南路榕林西路榕林路群津街西岭东路1道路等级(现状)次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支路支路2设计时速Km/h4040404020203标准路基宽度m17、1314151412.554车道数双2双2双2双2双2单车道5车道宽m3.54、3.53.53.753.755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1515151510107路面设计标准轴载KNBZZ-1009平曲线最小半径m——1200300400——50010最小长度m——75.55973.48871.054——41.27911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38————12纵断面最大纵坡%0.7860.1320.31.261.0461.26713最小纵坡%0.30.080.1910.0670.1250.10114最小坡长m9091.84510090656015最小竖曲线凸形m430045000——450015000160016凹形m——400001300070005000450017竖曲线最小长度m92.10492.63263.79560.66650.78820.818抗震设防烈度--Ⅵ度19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20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3设计概要3.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墟镇中心城区。梅都路为东西走向,西起于派潭大道,现状机动车道宽13m,双向两车道,全长357.327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南路为内被走向,南起于梅都路,北至榕林西路,现状机动车道宽8m,双向两车道,全长331.845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西路为东西走向,西起于派潭大道东至榕林南路,机动车道宽9m,双向两车道,全长136.7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路为西南——东北走向,南起于榕林西路北至建设街,现状机动车道宽8m,双向两车道,全长531.765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群津街西南——东北走向,西起于新市场路东至文市路,现状机动车道宽8.5m,双向两车道,全长300.356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西岭东路为南北走向,南接文政路北至县道X292,为单车道,宽5m,全长659.795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其余民居间的等外道路机动车道宽4.5m~6m,设计速度为20km/h。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景观绿化、电力工程及通信工程。3.2项目地理位置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市东部,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增城依托广州,毗邻港澳,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派潭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北端,西临从化市,东北面与惠州龙门县毗邻。按照增城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北部三镇组团被定位为限制开发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其中,派潭镇是增城市北部最大的山区镇,南距增城市中心28公里,距东莞60公里,西距从化市中心22公里,距广州市70公里。中心城区南部组团位于派潭镇的南部,派潭镇区的南侧,高滩片区的南侧,西临从化,北邻中心镇区。从莞高速公路从规划区中部东西向经过。图3-1项目地理位置图3.3工程沿线现状分析3.3.1车行道现状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本项目属于Ⅱ等养护的城镇道路,属于Ⅰ等养护的城镇道路以外的次干路、步行街、支路中的商业街道。根据我院现场踏勘,发现现状本项目范围内主要道路基本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状况较好,主要病害类型为麻面与松散。部分道路标线磨损严重,失去反光效果,影响夜间行车安全。经我院现场踏勘,现状机动车道技术状况应为良好,行驶质量评价应达到B级以上。3.3.2人行道现状现状人行道主要为透水环保砖铺装,人行道已使用有一定年限,外观褪色和藏污,透水性能降低,部分人行道为水泥砼面板,景观效果较差。又因建成后其他项目的施工原因等,人行道表面局部存在沉陷及松动;人行道上的检查井凹陷,树池为花岗岩,树池石的尺寸不符合广州市常用形式及尺寸。现状人行道路缘石为混凝土材料,存在缺失,且破损严重。3.3.3道路管线现状现状道路经过多年建设,主要管线设施建设已有一定规模,且在本项目设计期间整个镇街的截污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在本工程范围内因梅都路西段需将人行道改建为非机动车道,需完善相关排水设施;同时为配合远期三线下地以及整合通信与电力管线需要,在本工程的梅都路——榕林南路平交路口、熔林西路——榕林路平交路口建设预留的电力及通信管道。3.3.4绿化现状现状道路两侧行道树主要为樟树等,部分人行道砖因树种的发育被拱起,树枝遮挡照明设施,导致路灯照度不足。道路现状3.4平面线形设计因本次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此次改造只针对路面进行加铺沥青,且线形平顺且满足规范要求,故本次设计平面线形与现状线形基本一致。梅都路为东西走向,西起于派潭大道,现状机动车道宽13m,双向两车道,全长357.327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南路为内被走向,南起于梅都路,北至榕林西路,现状机动车道宽8m,双向两车道,全长331.845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西路为东西走向,西起于派潭大道东至榕林南路,机动车道宽9m,双向两车道,全长136.7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榕林路为西南——东北走向,南起于榕林西路北至建设街,现状机动车道宽8m,双向两车道,全长531.765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群津街西南——东北走向,西起于新市场路东至文市路,现状机动车道宽8.5m,双向两车道,全长300.356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西岭东路为南北走向,南接文政路北至县道X292,为单车道,宽5m,全长659.795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其余民居间的等外道路机动车道宽4.5m~6m,设计速度为20km/h。3.5纵断面设计本项目道路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起终点现状标高、道路规划控制标高、各地块使用功能情况及道路设计参考等级情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控制。道路纵断面设计基本符合规划标高,为满足地块标高及排水方向,进行了局部的优化调整。本项目道路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起终点现状标高、道路规划控制标高、各地块使用功能情况及道路设计参考等级情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控制。由于现状道路人行道与机动车道高差偏小,路缘石较矮乃至车行道与人行道处于同一高程;考虑到现状道路原本就为白改黑项目,为满足坡长设计要求,同时降低道路改造成本,以避免导致填挖高差太大,设计原则以刨出并重新加铺表面层沥青,对存在病害和因前期截污工程改造破坏的水泥砼板块进行修复再加铺沥青。对仍不能满足竖向设计要求的路段以设置锯齿形街沟作为路面排水的补偿设施。3.6横断面设计梅都路标准横断面如下:图3-2梅都路(西侧)标准横断面图图3-3梅都路(东侧)标准横断面图
榕林路标准横断面如下:图3-4榕林路标准横断面图榕林西路标准横断面如下:图3-5榕林西路标准横断面图
群津街标准横断面如下:图3-6群津街标准横断面图西岭东路标准横断面如下:图3-7西岭东路标准横断面图道路横断面设计基本根据现状,人行道铺设至现状建筑边缘。3.7旧路病害处理经我院现场踏勘,除因截污工程改造范围以外,现状机动车道技术状况应为良好,行驶质量评价应达到B级以上,仅有局部因施工未完成恢复路段存在路基病害,为保障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本次设计基本原则为铣刨沥青面层并重新加铺的沥青面层处治方式,对局部存在病害路面则先整治再加铺。3.8道路路面结构设计3.8.1行车道路面结构1.机动车道: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派潭镇城区中心,过往车辆主要为小轿车,路面结构除局部路段为新建外,其余路段以更换沥青面层为主:类型Ⅰ(直接加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1cm应力吸收层SAMI旧水泥砼面板拉毛1cm结构总厚5cm类型Ⅱ(铲除原有沥青路面表面层4cm):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1cm应力吸收层SAMI铲除原有沥青路面表面层4cm旧水泥砼板结构总厚5cm类型Ⅲ(铲除原有沥青路面表面层4cm):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铲除原有沥青路面表面层4cm原有沥青路面下面层结构总厚4cm类型Ⅳ(新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cm应力吸收层SAMI24cm4.5Mpa水泥砼(根据实际调整)18cm5.5%水泥稳定碎石18cm级配碎石结构总厚71cm类型Ⅴ(铲除原有沥青路面面层8cm):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cm应力吸收层SAMI铲除原有沥青路面面层8cm旧水泥砼板结构总厚11cm非机动车道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F)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1cm应力吸收层SAMI15cmC20水泥砼15cm级配碎石3.8.2行车道路面材料及要求3.8.2.1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应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和抗车辙、抗裂及防水性能等。本工程机动车道沥青路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沥青混凝土结构层间需设置粘层;非机动车道路面层采用3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0F),4cm细粒式混凝土(AC-13)。粘层采用械喷洒改性乳化沥青(PC-3)粘层油,用量0.5L/M²。3.8.2.2改性沥青1、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2、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和厂现场边制造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胶乳类改性剂和制成颗粒的改性剂可直接投入拌和缸中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3、用溶剂法生产改性沥青母体时,挥发性溶剂回收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5%。4、现场制造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或运送到附近的工地时,使用前必须搅拌均匀,在不发生离析的状态下使用。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必须设有随机采集样品的取样口,采集的试样宜立即在现场灌模。表3-1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I-D改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选择性指标)--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T0662黏韧性不小于N·m-T0624韧性不小于N·m-T0624贮存稳定性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延度(5℃)不小于cm15T06053.8.2.3粗集料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使用辉绿岩作为粗集料。粗集料是集料中粒径大于4.75mm(或2.36mm)的那部分材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沥青路面面层或磨耗层所用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表3-2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石料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4级T06163.8.2.4细集料细集料包括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天然砂由于质量变化大(大部分为中粗砂),形状较圆滑,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对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细集料建议采用机制砂或瓜米石。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各项规定,规格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4的要求。表4-3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采用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3.8.2.5填料用于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填料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回收尘粉不得再使用。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表3-4沥青碎石用矿粉质量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采用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0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075mm<0.15mm<0.6mm%75~100T0351%90~100%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小于/1T0353塑性指数小于%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3.8.2.6沥青混合料1、配合比设计本项目混合料选择细粒式AC-13和中粒式AC-20,均采用密级配型混合料。混合料选择采用粗型(C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按下表选取。表3-5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细粒式AC-1010090-10068-8538-6824-5015-389-236-164-8细粒式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中粒式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
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如下:表3-6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验指标单位城市支路击实次数(双面)次50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3~6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小于kN5流值FLmm2~4.5矿料间隙率VMA(%)
不小于设计空隙(%)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技术要求(%)AC-20AC-132111231213413145141561516沥青饱和度VFA(%)65~7570~853、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以动稳定性评价,普通及改性沥青混合料满足下表技术要求。表3-7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1.夏炎热区1-11-21-31-4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40028004、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应满足下表潮湿区相应的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要求。
表3-8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年降雨量(mm)及气候分区>1000500~10001.潮湿区2.湿润区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80T0709改性沥青混合料85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75T0729改性沥青混合料805、渗水试验要求沥青混合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表3-9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ml/min)技术要求级配类型渗水系数要求(ml/min)试验方法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不大于120T07033.8.2.8粘层粘层沥青混凝土结构层间洒布乳化沥青粘层,粘层采用快裂的喷洒型乳化沥青PC-3,用量0.3~0.6L/m2。。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7.7.1-2的相关规定。3.8.3道路刚性基层材料参数要求(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路面水泥28天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42.5MPa,抗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中的规定。(2)粗集料粗集料碎石(砂砾)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粗集料碎石(砂砾)技术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1中不低于Ⅱ级的规定;粗集料级配应分别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2的规定。(3)细集料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细度模数应在2.0~3.5之间。细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4.1中不低于Ⅱ级的规定。细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4.2的规定。(4)水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生所用水PH值不得小于4,含盐量不得超过5mg/cm3,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2.7mg/cm3,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物。(5)外加剂所使用的外加剂(早强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3.6.1的规定。(6)钢筋所用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的技术要求,并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7)接缝材料胀缝板采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填缝材料应优先使用树脂类、橡胶类或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其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9.1、3.9.2的规定。(8)其他材料传力杆套(管)帽、沥青及塑料膜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第3.10.2条要求。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0.3的要求。(9)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下列三项技术要求:1)弯拉强度标准值不低于各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2)坍落度、振动粘度系数和最大单位用水量等工作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含气量、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等耐久性指标,应根据摊铺机具种类分别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有关要求。3.8.4人行道结构8cm花岗岩人行道砖3cmM10水泥砂浆15cmC20水泥砼结构总厚24cm3.8.5侧石、平石及压条道路侧石采用花岗岩缘石(规格为100x30x15cm),遇到弧线段缘石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5cm或50cm)。3.8.6花岗岩材料要求体积密度≥2.5g/cm3;吸水率<1%;孔隙率<3%;防滑等级≥R3级;磨耗率(狄发尔法)<4%;坚固性(硫酸钠侵蚀)质量损失≤15%;缘石、侧石、平石硬度(莫氏≥7.0,硬度(莫氏)≥6.0;饱和极限抗压强度≥120MPa;饱和极限抗折强度≥9MPa。人行道应按30~50m的间距设置胀缝,胀缝宽为2.5cm,下部填缝板采用木丝板或填入木屑(木屑应用沥青进行处治),填木屑时应保持密实,以防止上部填料陷落,上部嵌缝料采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空心嵌缝条,其侧向与花岗岩面粘结剂粘牢。人行道面砖采用8cm花岗岩人行道砖,颜色、规格尺寸详见人行道铺装大样图。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材质保持一致无风化,不缺棱缺角,无裂纹、色斑、色线等外观缺陷。缘石采用机切花岗岩路缘石。机切花岗岩路缘石外露面采用机刨加工,尺寸厚度偏差不大于:长±2mm,宽±2mm,厚度±2mm,对角线≤3mm3.9附属工程3.9.1人行过街及无障碍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残疾人对城市道路的要求,道路沿线路段、各交叉口范围均考虑设置城市无障碍坡道及盲道系统,为残疾人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城市环境。1、行进盲道本工程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铺设位置一般距道路外侧绿化带边缘0.25~0.5m,宽度为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交叉口缘石坡道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全宽式缘石坡道。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降低高度,以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3、直线段缘石坡道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进方向的坡度应≤5%,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车辆多,出入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3.9.2雨水口及井盖提升设计1、现状检查井加高设计敲除原井环后随道路标高加高。加砌砌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20砖,内壁用1:2水泥砂浆批荡20mm。新旧砌体触面,凿毛,刷水泥砂浆界面剂后在砌筑。现状检查井加高大样图做法参考“排水检查井加高大样图”。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检查井需安装防坠落网。2、雨水口加高设计雨水口箅顶与预制钢筋砼井环顶预留4cm高差。进水井边框(井座加固)周围使用路面一样的材料。本图雨水口加高设计施工时,要现先将原有雨水口箅子井座拆除,将原有防水墙顶端做毛面处理之后,再用C20砼加高至设计要求高程,再施做钢筋砼井座以及后续工序。在拆除现有井盖及支座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好将继续利用现有的结构。3、梅都路辅道增设雨水口设计雨水口,新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2
-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 专题09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 4S店装修合同保密条款
- KA运营管理体系简述要点计划
- Protel99SE入门教程,图文并茂,不错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仁爱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贷款居间服务合同范本1
- 2024年哈尔滨客运证考试题库
- 论文综述写法ppt课件(PPT 45页)
- 中医急救护理的应用课件(PPT 93页)
- 广东发布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
- 220KV变电所管理制度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 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
- 水电站组成和生产过程
- 《神经系统脊髓》PPT课件.ppt
- 破堤施工方案
- 票据法第三章本、支票
- 商检、法检、三检的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