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_第1页
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_第2页
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_第3页
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_第4页
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陈列方案桐乡市博物馆张新根2011年10月8日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功能和作用:徐肖冰,侯波纪念馆是桐乡市社会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我市名人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市民和学生求知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作为一座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见证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其主要发挥如下功能:●作为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帮助桐乡市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传统,增强桐乡人民以及客居他乡的桐乡人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爱乡的情怀,激发桐乡市人民爱党爱祖国的热情;●作为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向外来游客宣传桐乡市的人文,增强桐乡市的文化魅力,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桐乡市观光旅游、合作交流,促进和推动桐乡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为“第二课堂”和“终身教育学校”,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革命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作为知识形态的公共文化休闲设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设施,有助于增强桐乡市作为重要旅游城市的魅力,起到进一步促进桐乡市旅游经济发展和繁荣;●作为中国革命文化保管和研究中心,起到收集、整理、保管、研究和继承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作用。二、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主题和内容:展览是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建设的核心和中心任务,做好徐肖冰侯波纪念馆的展览不仅关系到纪念馆建设投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更关系到纪念馆能否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如何确定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的主题和内容?我们遵循如下原则:●“突出特点"的原则作为地方名人纪念馆,展览反映的内容要有明显的桐乡地方特点,要突出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的个性和特殊的革命人生以及他们革命历史地位,个性是徐肖冰侯波展览的生命力。●“突出优势”的原则展览要突出桐乡地方文化独特的优势,不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要把徐肖冰侯波的革命人生在中国革命历程发展中最有优势或最有影响的传达给观众。●“观众为上"的原则徐肖冰侯波展览是一项面向观众的知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观众是纪念馆的服务对象.因此,展览要为普通大众而设计,反映观众感兴趣的东西。根据上述原则,结合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纪念馆收藏情况,拟定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展览主题为:主题展览一楼:《路-—伟大历史的记录》专题展览二楼:《带翅膀的摄影机——侯波徐肖冰生平展》专题展览三楼:《徐肖冰电影事业成就展》其中,《带翅膀的摄影机——侯波徐肖冰生平展》是纪念馆的主要展览,是纪念馆展览工程建设的重点。一楼主题展览:《路——伟大历史的记录》1、展览的面积:720平方米2、主要展陈徐肖冰侯波的摄影作品《路——伟大历史的记录》展览主题框架序厅摄影伉俪第一部分延安时期第二部分太行时期第三部分北平时期第四部分新中国时期《路——伟大历史的记录》展览的传播目的:本展览将以侯波、徐肖冰这对著名的革命摄影伉俪所捐献给桐乡家乡的1000多珍贵照片为基础,从中挑选80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陈列展示.充分反映二老从延安时期到五、六十年代,他们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再现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记录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呕心沥血的动人瞬间。其中《不能忘记他》、《胜利的曙光》、《论持久战》、《开国大典》、《毛主席畅游长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等许多珍贵的摄影作品已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经典.通过展示,旨在进一步宣传侯波、徐肖冰这对革命摄影伉俪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这一段伟大历史,为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序厅:摄影伉俪一、前言侯波、徐肖冰这对著名的革命摄影伉俪,从延安时期到五、六十年代,他们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再现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记录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呕心沥血的动人瞬间。其中《不能忘记他》、《胜利的曙光》、《论持久战》、《开国大典》、《毛主席畅游长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等许多珍贵的摄影作品已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经典,为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退休后,两位老人把一生创作的3000多件电影、摄影作品、画册捐献给家乡,为珍藏和展览这些摄影作品,桐乡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建造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先后举办的展览主要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领袖的风采》摄影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历史的见证》、《我爱新中国》中日摄影作品联展、《伟大的历史记录——庆祝建党90周年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获奖作品展》等。摄影馆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兴市国防教育基地”、“嘉兴市红色教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桐乡市中小学生校外德育基地"等。二、雕塑/浮雕背景:《摄影伉俪--—-徐肖冰、侯波》序厅(门厅)以徐肖冰、侯波花岗岩雕塑为主体,背景采用从延安到中南海为主题的大型浮雕,或采用毛泽东诗稿书法浮雕。以简洁大方、威严庄重、突出主题为表现形式。整个展厅采用黑白灰为主色调,充分体现历史的时代与创伤感。展厅总体呈现粗矿、厚重。徐肖冰、侯波花岗岩雕塑造型以二老各拿照相机、摄影机在创作、拍摄为姿态。造型逼真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创作背景知识:徐肖冰(1916—2009)浙江省桐乡县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朝鲜二级国旗勋章、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摄影大师"金质奖章。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在上海“天一”、“电通”等影片公司工作,任《桃李劫》、《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在太原毅然投身革命.1938年初参加组建八路军延安电影团,拍摄了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是我党电影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他驰骋在延安和华北解放区进行新闻纪录电影的编导与摄影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新闻记录电影的领导工作。参加拍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解放了的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第一部》、《开国大典》等50余部新闻纪录电影,并拍摄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反映我军民抗战、生活的照片,为党和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1986年起,徐肖冰与夫人侯波拿出工资和积蓄,在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义务举办摄影展.1989年与侯波共同出版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12月与侯波共同出版《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侯波1924年生于山西省夏县。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2002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首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ﻭ1939—1944年先后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后,赴东北,1946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1949年北平解放后,她被调到中南海主持摄影科的工作,在中南海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摄影生涯中,拍摄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开国大典、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地视察、会见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访问城乡人民群众、主持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等大量国务活动与生活方面的摄影作品.1957年随毛泽东、宋庆龄等访问苏联,1964年随宋庆龄、周恩来等出国访问,随中国摄影代表团出访英国与美国。她的很多作品保存在国家档案馆、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和杂志上,为党和国家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被誉为“红墙摄影师”。自1986年起徐肖冰、侯波夫妇在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及台湾、内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宣传共和国的历史和党的光辉形象.1989年,这对摄影伉俪出版了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12月与徐肖冰共同出版《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第一部分延安时期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通过对延安时期代表性摄影作品的展示,展现延安时期艰苦的革命生活.单元说明:照片制作采用高质量像质和巨幅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展示内容:革命圣地——延安古城延安文艺活动南泥湾陕甘宁边区巨幅黑白照片:1、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古城(1938年)2、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团在沙漠军事演习.(1943年)3、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练兵场.4、陕甘宁边去的前哨.(1943年)5、延安南泥湾群众修筑大路。(1942年)6、为了克服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物质生活困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3年)7、延安娃。“鲁艺”《洛杉机》托儿所的孩子们。(1943年徐肖冰摄)8、战士们攀越天桥.(1943年)9、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三旅的骑兵巡逻队。10、在延安机场。自右起马海德、博古、朱德、毛泽东、任弼时、李富春、张闻天、聂荣臻。(1944年徐肖冰摄)11、1937年11月在机场欢迎从苏联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陈云.前排右起:王明、博古、毛泽东、林伯渠、康生、陈云、肖劲光。12、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王震率领下的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向南泥湾进军。(1941年徐肖冰摄)13、毛泽东和朱德在党的“七大”会议期间研究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形势14、聂荣臻在党的“七大”会议上。。.。。.。。。。..。.。。。。。。20第二部分太行时期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太行时期解放区老百姓从早到晚,常有日军飞机在榆社战场上空盘旋、扫射、扔炸弹的艰苦生活到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战果辉煌和太行山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八路军将士所取得的中国革命决定性胜利。通过对太行时期具有代表性摄影作品的展示,展现太行时期八路军艰苦的革命生活和英勇的战斗而取得的伟大胜利。单元说明:照片制作采用高质量像质和巨幅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展示内容:太行解放区百团大战胜利曙光巨幅黑白照片:1、太行解放区的妇女自卫队2、八路军朱总司令在太行山。3、鲁艺分校的木刻家们在创作。右二:木刻家彦涵.(1940年)4、八路军的便衣侦察兵5、这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40年)6、放学回来,念给妈妈听(1941年)7、从早到晚,常有日军飞机在榆社战场上空盘旋、扫射、扔炸弹。8、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作战。9、行进在太行山上的八路军炮兵团。(1940年徐肖冰摄)10、摧毁日本侵略者的运输干线,我军攻克正太路陆家庄的一座大铁桥。11、渡过漳河,追歼残敌。(1940年)12、遭受日寇“扫荡"以后的太行父老.(1940年)13、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战果辉煌,图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后总结会上讲话.“有一:政治委员邓小平;右二:参谋长李达".(1940年)14、太行山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八路军将士。(1940年徐肖冰摄)15、木刻家彦涵。(1940年)16、胜利的曙光(1940年).。..。。。.。。。。..。。。。。..。.。。20第三部分北平时期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北平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前)解放军在全国逐步取得革命伟大胜利的成果,北平解放、南京解放等重大胜利和筹备新中国开国重大庆典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北平时期的代表性摄影作品的展示,展现北平时期革命胜利后伟人家庭生活的喜悦场景和稳着的精神状态。单元说明:照片制作采用高质量像质和巨幅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展示内容:北平解放南京解放新政协会议伟人家庭巨幅黑白照片:1、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到北平机场检阅部队受到李济深、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在机场欢迎。(1940年徐肖冰摄)2、毛泽东阅读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报道。(1949年徐肖冰摄)3、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合影,左起:谭平山、周恩来、章伯钧、黄炎培、林伯渠、朱德、马寅初、蔡畅、毛泽东、张奚若、陈叔通、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李济深、李立三、蔡廷锴、陈嘉庚、乌兰夫、沈雁冰。(1949年侯波摄)4、参加中国政协商会第一次会议的妇女代表前排右起为:罗叔章、廖梦醒、区梦觉、何香凝、宋庆龄、刘清扬、曹孟君、邓颖超、李秀贞。(1949年侯波摄)5、毛泽东和民主人士游天坛6、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会见柳亚子。7、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北平。8、蔡畅逗趣小外孙。9、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在中南海驻地。。。。。.。.。.。。.。。。20第四部分新中国时期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新中国时期指的是新中国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以后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界政治协商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新中国时期代表性摄影作品的展示,展现新中国时期精神风貌。单元说明:照片制作采用高质量像质和巨幅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展示内容:开国大典政治协商社会主义建设巨幅黑白照片:1、开国大典2、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侯补中央委员在中南海合影。(1950年侯波摄)3、畅游十三陵。左起:李富春、朱德、聂荣臻、杨尚昆。(1952年)4、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时部分委员合影,前排右起:陈毅、刘少奇、程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粟裕;中排右起:刘斐、张云逸、邓小平、张治中、高岗、聂荣臻;后排右起:刘伯承、傅作义、蔡廷锴、贺龙、罗瑞卿。(1949年侯波摄)5、陈云、邓小平畅游颐和园6、朱德、彭德怀相持不下,邓小平观战不语.(1953)7、1954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西藏自治区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图右)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图左)8、毛泽东和佛教界著名人士喜饶嘉措在全国人大会上亲切交谈.(1954)9、朱德和康克清在北京昌平县想农民调查秋收和分配等情况.(1955年)10、195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廖承志在中南海会见日被回复日中邦交国民议会议长久原房之助。11、1955年在欢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首相来我国访问时,彭德怀向金日成祝酒。12、刘少奇和印度英迪拉·甘地在宴会上。(1954年)13、周恩来、邓颖超在中南海会见电影界的女演员,右起:王人美、黄宗英、岳慎、夏梦、周恩来、黎莉莉、邓颖超、舒绣文、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石联星、于兰、胡朋。(1957年侯波摄)14、毛泽东畅游湘江之后,在农家门口小憩15、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16、毛泽东、彭真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17、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18、毛泽东在飞机上工作。(1957年)19、周恩来、邓颖超在海南岛参观华侨农场。(1960)20、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二楼专题展厅《带翅膀的摄影机-—徐肖冰.侯波生平展》1、展览的面积:500平方米2、主要展陈徐肖冰.侯波的革命历程《带翅膀的摄影机—-侯波徐肖冰生平展》展览主题框架序厅徐肖冰侯波第一部分桐乡与夏县第二部分风雪延安路第三部分硝烟太行山第四部分延安锁情缘第五部分到伟人身边第六部分历经磨难时第七部分重归摄影人第八部分故乡忆情深第九部分永远的丰碑展览的传播目的:本展览将以徐肖冰、侯波这对著名的革命摄影伉俪的革命人生历程为主线,分别以他们各自人生经历为内容从9个部分进行陈列展示。充分反映二老从桐乡、夏县到延安、太行、北京的各个时期的重大经历和中国革命重大变革的历史见证,记录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呕心沥血的动人瞬间。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艰辛和所付出沉重代价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共产主义信念决心和信心。通过展示,旨在进一步宣传侯波、徐肖冰这对革命摄影伉俪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身的革命精神。ﻬ序厅:徐肖冰侯波一、前言侯波、徐肖冰这对著名的革命摄影伉俪,从延安时期到五、六十年代,他们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再现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记录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呕心沥血的动人瞬间。其中《不能忘记他》、《胜利的曙光》、《论持久战》、《开国大典》、《毛主席畅游长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等许多珍贵的摄影作品已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传世之作和不朽经典,为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退休后,两位老人把一生创作的3000多件电影、摄影作品、画册捐献给家乡,为珍藏和展览这些摄影作品,桐乡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建造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先后举办的展览主要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领袖的风采》摄影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历史的见证》、《我爱新中国》中日摄影作品联展、《伟大的历史记录——庆祝建党90周年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获奖作品展》等。摄影馆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兴市国防教育基地”、“嘉兴市红色教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桐乡市中小学生校外德育基地”等。二、影视/宽幕短片:《带翅膀的摄影机—--徐肖冰、侯波》序厅以大运河、古镇为影片开篇,哺育运河之子——徐肖冰,影片以“带翅膀的摄影机——徐肖冰、侯波"的故事为引子,用1-2分钟的短片简要介绍徐肖冰、侯波其人其事.画面以生动简洁、突出主题为表现形式。让徐肖冰、侯波这对革命伉俪的故事叹为关注.整个展厅采用黑白灰为主色调,充分体现历史的时代记录性与故事性.展厅总体呈现丰富、细腻、真实。创作背景知识:徐肖冰(1916—2009)浙江省桐乡县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朝鲜二级国旗勋章、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摄影大师”金质奖章.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在上海“天一”、“电通”等影片公司工作,任《桃李劫》、《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在太原毅然投身革命。1938年初参加组建八路军延安电影团,拍摄了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是我党电影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他驰骋在延安和华北解放区进行新闻纪录电影的编导与摄影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新闻记录电影的领导工作.参加拍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解放了的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第一部》、《开国大典》等50余部新闻纪录电影,并拍摄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反映我军民抗战、生活的照片,为党和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1986年起,徐肖冰与夫人侯波拿出工资和积蓄,在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义务举办摄影展。1989年与侯波共同出版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12月与侯波共同出版《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侯波1924年生于山西省夏县。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2002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首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939—1944年先后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后,赴东北,1946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1949年北平解放后,她被调到中南海主持摄影科的工作,在中南海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摄影生涯中,拍摄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开国大典、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地视察、会见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访问城乡人民群众、主持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等大量国务活动与生活方面的摄影作品。1957年随毛泽东、宋庆龄等访问苏联,1964年随宋庆龄、周恩来等出国访问,随中国摄影代表团出访英国与美国。她的很多作品保存在国家档案馆、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和杂志上,为党和国家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被誉为“红墙摄影师”。自1986年起徐肖冰、侯波夫妇在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及台湾、内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宣传共和国的历史和党的光辉形象。1989年,这对摄影伉俪出版了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12月与徐肖冰共同出版《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第一部分桐乡与夏县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侯波、徐肖冰分别从夏县、桐乡到中条山、上海,告别他们天真的童年,历尽艰险,抗争命运,逐步走上革命之路。侯波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对着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徐肖冰跟着吴印咸老师去太原,为阎锡山拍照,想去前线拍抗战纪录电影,却被国民党军队骂了一通……上海不是徐肖冰的天下.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侯波:爷爷的桑葚和奶奶的银元落户夏县跟姑姑念书厄运接踵而至命运把我逼上中条山二、徐肖冰:青砖上的点画桐乡的大宅第青砖上的“点”画经历死亡与贫困跟随舅舅走上海三、侯波:14岁,举起右手中条山抗战沿路乞讨14岁,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四、徐肖冰:上海不是我的天下走上海福祸难测武汉行上海——北平——太原拍摄无门第二部分风雪延安路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侯波、徐肖冰分别离开家乡,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过程,在延安找到了为革命贡献的有力武器,担任了革命队伍的摄影师。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五、侯波:风雪延安路风雪延安路定名侯波吊儿沟吃狼肉与西北局“争地盘"六、徐肖冰:我不会打仗,但我有照相机八路军,我的梦好个“今日武将军"第一次给毛主席拍照“谁让你拍照的?”武汉又见周恩来难忘抗大第三部分硝烟太行山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侯波在延安参加女大学习,听到毛主席讲课,能吃到“革命饼干”,并到中央医院做了护士。徐肖冰跟随革命队伍前往太行前线拍摄电影的过程。重点反映徐肖冰穿梭在硝烟烽火的太行山区,不怕牺牲,竟然骑马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夜袭敌人的火车,我们却染成了“黑鬼”。在南关的战斗中,饥饿的战士把黄色的炸药当成食物吃了下去.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七、侯波:我的大学女大的“小弟弟"“革命饼干"延安大学的舞会护士和扫盲员八、徐肖冰:硝烟烽火中穿行毛主席请客冀中夜行军邓小平火了,刘伯承打圆场夜袭列车南关,我们吃了炸药陈赓炮轰榆社为将军们拍照第四部分延安锁情缘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与侯波在延河两岸相识,在枣园里拍下了羞涩而又浪漫的照片,点缀他们婚礼的是延安的红枣和馒头片。徐肖冰跟着三五九旅开进了南泥湾,揪心送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九、侯波徐肖冰:在爱情的天平上延河两岸是家园枣园浪漫曲窑洞婚礼永远的歉疚十、徐肖冰:荒林大漠艳阳天三进南泥湾延安的电影延河的冰送毛主席赴重庆十一、侯波徐肖冰:情系东北路迢迢剿杀谢文东长春历险别情依依十二、徐肖冰:北京和莫斯科和平谈判迎接毛主席和宋庆龄《解放了的中国》到莫斯科去第五部分到伟人身边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侯波、徐肖冰与毛主席合影,毛主席说:“你是半边天,应该站中间。”从此,侯波便到中南海上班,专门为领导拍照.徐肖冰的摄影机跟在志愿军的身后,《抗美援朝》获了文化部一等奖。摄影师不光会摄影,也捉了美军俘虏……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手稿、书信、照片等)展示内容:十三、侯波:到伟人身边历史的记忆“半边天”周总理的儿女情主摄中南海开国大典十四、徐肖冰:杜鲁门的野心,毛泽东的选择当务之急入朝前后战场内外乔木出主意,艾青挑重担举起手来,美国佬!十五、侯波:巡天遥看一千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天南地北狼狈的抢镜头畅游长江访苏轶事告别中南海十六、徐肖冰:追随摄影机飞翔青春万岁追随摄影机飞翔爱在西双版纳十七、侯波徐肖冰:千古情怀古道热肠朱老总仗义执言彭老总款款大度周总理温文尔雅刘主席不苟言笑彭市长忠心耿耿罗部长无微不至杨主任第六部分历经磨难时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让江青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却另有说法。他们被一辆大卡车从社会主义学院拉回单位,揪斗开始.他们的家被抄了,他们收藏了多年的工艺品也被抄走了……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十八、徐肖冰:劫难与悲哀救救新闻电影在社会主义学院周总理的问候抄家十九、侯波:国母-—宋庆龄慈祥的问候慈母情怀特殊旅程美丽的石竹花最后的诀别二十、徐肖冰:在死亡的边缘两只蝙蝠和一条鱼周总理给我定论在死亡的边缘二十一、侯波:异邦“亲缘"胡志明的“干女儿"陪金日成划船二十二、侯波:爱的光芒江青点了我的名分别伟大的乡情爱情的抚慰艰难的平反第七部分重归摄影人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新的时期到了,徐肖冰、侯波重新拿起摄影机,在祖国的山川河流上行走。新疆、西藏、长城、黄河,趁他们还能走得动,就把祖国壮丽的姿态拍下来……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等)展示内容:二十三、侯波徐肖冰:“昆仑山”上高峰重归摄影“昆仑山"上高峰从老牛弯出发江南寻旧二十四、侯波徐肖冰:摄影的灵魂第八部分故乡忆情深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侯波追忆故乡,寄托思情,多次回家乡——桐乡,先后去上海、杭州等地举办摄影展览,并参加家乡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照片并制作三维场景等)展示内容:二十四、追忆故乡举办展览参加活动关心摄影培养少儿寄托思情第九部分永远的丰碑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2009年逝世并在家乡举行“魂归故里”追思会和建造纪念馆的情况……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获奖证书、奖杯、照片等)展示内容:二十五、永远的丰碑九十大寿领导关怀魂归故里三楼专题展览:《徐肖冰电影事业成就展》1、展览的面积:720平方米2、主要展陈徐肖冰的电影成就《徐肖冰电影事业成就展》展览主题框架序厅徐肖冰第一部分组建电影队第二部分摄影助理第三部分延安电影团第四部分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五部分北京电影制片厂第六部分抗美援朝中方新闻电影团第七部分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展览的传播目的:本展览将以徐肖冰的革命摄影历程为主线,以他的电影人生经历为内容从7个部分进行陈列展示。充分反映徐肖冰从组建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到担任摄影助理、延安电影团、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抗美援朝中方新闻电影团、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重大经历和中国革命重大变革的历史见证。真实地纪录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这一段艰辛的历史。通过展示,旨在进一步宣传徐肖冰为中国革命电影事业和新中国电影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序厅:徐肖冰一、前言徐肖冰,从延安时期到五、六十年代,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再现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记录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呕心沥血的动人瞬间,为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退休后,两位老人把一生创作的3000多件电影、摄影作品、画册捐献给家乡,为珍藏和展览这些摄影作品,桐乡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建造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先后举办的展览主要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领袖的风采》摄影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历史的见证》、《我爱新中国》中日摄影作品联展、《伟大的历史记录——庆祝建党90周年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获奖作品展》等.摄影馆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兴市国防教育基地"、“嘉兴市红色教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桐乡市中小学生校外德育基地"等。二、雕塑/大型油画:《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序厅以延安为背景,徐肖冰、吴印咸、袁牧之三人组成的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为内容绘制大型油画,中间雕塑“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的故事,画面以生动简洁、突出主题为表现形式.让徐肖冰的电影故事叹为关注。整个展厅采用黑白灰为主色调,充分体现历史的时代记录性与故事性。展厅总体呈现丰富、细腻、真实。创作背景知识:徐肖冰(1916—2009)浙江省桐乡县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朝鲜二级国旗勋章、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摄影大师”金质奖章。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在上海“天一"、“电通”等影片公司工作,任《桃李劫》、《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在太原毅然投身革命。1938年初参加组建八路军延安电影团,拍摄了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是我党电影机构的创建人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他驰骋在延安和华北解放区进行新闻纪录电影的编导与摄影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新闻记录电影的领导工作。参加拍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解放了的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第一部》、《开国大典》等50余部新闻纪录电影,并拍摄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反映我军民抗战、生活的照片,为党和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1986年起,徐肖冰与夫人侯波拿出工资和积蓄,在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义务举办摄影展.1989年与侯波共同出版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2004年12月与侯波共同出版《毛泽东之路—画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第一部分组建电影队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吴印咸、袁牧之三人组成的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的情况……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实物和电影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获奖证书、奖杯、照片等)展示内容:徐肖冰、吴印咸、袁牧之三人组成的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第二部分摄影助理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徐肖冰、吴印咸、袁牧之三人组成的第一支八路军电影队并担任摄影助理的情况……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主题,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的特殊效果。图片采用高质量像质和黑白照片为主要展陈形式。(布展需要大量的实物、获奖证书、奖杯、照片等)展示内容: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塞北风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第三部分延安电影团传播目的:本部分主要展示徐肖冰在延安电影团的工作和作用以及他的影响力……单元说明:展览制作采用图片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