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_第1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_第2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_第3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_第4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治理生产环境与个人防护,是多学科综合性合作成果,涉及到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立法、卫生监督管理、工程技术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并应与职业医学中的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对高危人群健康监护等密切配合,组成完整的劳动卫生三级预防体系。第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劳动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的卫生标准

主要内容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劳动卫生标准是贯彻、实施劳动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是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的奋斗目标,是执行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劳动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体力劳动负荷限量,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工业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业环境毒物、粉尘的容许浓度等卫生标准。第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一、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为保护作业人员健康而规定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定值。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在不同国家(或机构、团体)所用名称不尽相同。第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一)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工作地点系指工人为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若生产操作在车间内许多不同地点进行,则整个车间均算为工作地点。除我国外,前苏联等国家也采用最高容许浓度第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二)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LV)

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推荐的接触限值,该限值没有法律约束力。分为以下三种:

①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imeweightedaverage,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在此浓度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至产生有害效应。第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二)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LV)

分为以下三种:

①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②短时间接触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shorttermexposurelimit,TLV-STEL):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且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③上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ceihg,TLV-C):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第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三)容许接触限值(permissibleexposurelimit,PEL)

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Administration,OSHA)颁布的接触限值,按有害物质的作用特点分别规定了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限值或上限值。此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第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四)容许浓度日本产业卫生学会推荐的有害物质接触限值使用这个名称。此接触限值是按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五)保证健康的职业接触限值(health-based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专题工作组近年提出的一种职业接触限值。制订这种接触限值时,仅以毒性资料与工人健康状况资料为依据,而不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或工程技术措施等因素。不同国家可根据各自的国情加以修正,作为本国的实施性限值。第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二、制订依据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一般是以下列资料为依据制订的:①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资料:②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③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制订生产性毒物的接触限值,应在充分复习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先从毒理实验着手。首先应获得毒物毒性的基本资料。然后求出急性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选择一定的安全系数,提出接触限值的初步建议。第1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二、制订依据在此建议的试行过程中,应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接触者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根据所得结果,对建议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加以验证,最后定出更加安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数值。

由于工业的发展,空气中新的有害物质不断出现,往往没有现场资料和职业健康资料可供利用。此时可根据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必要的毒性和动物实验研究,以确定其初步的毒作用,据此提出接触限值的建议,先行试用,待现场劳动卫生和流行病学资料充实后再进行修订。对于已经生产和使用较久的化学物质,则应主要根据已有的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制订接触限值。一般认为,现场劳动卫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动物实验资料更为重要。第1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研究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核心,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该有害物质与机体之间相互关系,最终目的是确定一个合理而安全的界限。因此,在进行现场劳动卫生调查与流行病学调查时,必须紧紧抓住接触水平-效应(反应)关系这一环节,才能使得到的资料为制订接触限值提供有力的依据。第1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三、有害效应与保护水平接触水平-效应(反应)关系资料是制订接触限值的重要依据。而制订接触限值时首先面临的则是选定以何种指标的改变作为有害效应,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卫生标准的保护水平。第1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三、有害效应与保护水平有害效应是指研制职业接触限值时不得出现或控制其出现率的机体反应或毒作用效应。根据我国研制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实践经验,下列情况应看作有害效应:呼吸道刺激效应;初期急性、慢性职业中毒或职业病;接触化学物所致早期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实质性意义的改变;因果关系较明确的职业性多发病;经排除混杂因素有显著意义的自觉症状持续性增高等。第1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三、有害效应与保护水平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和其他卫生标准一样,对健康保护的安全程度是相对的。

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保护水平,是指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超出该限值的环境条件下,持续作业若干年,某种有害效应在接触人群中不至超过某一发生比率而言。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人在该浓度下长期进行生产劳动,不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危害的浓度。第1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职业卫生应急管理的重点内容之这里所说的应急管理是指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它涵盖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1)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2)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3)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4)减少损害的行为第1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概述

面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不断发生,从根本上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是关键,但同时事故发生时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救援也非常重要,通过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因此,必须科学认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管理规律。第1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及其特征所谓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业人群或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核与放射突发事件、职业中毒、高温中暑、大量危险品的泄漏等事故。

①职业病危害事故往往多为突然发生,发病很急,甚至没有预兆,难以预测,由于没有防备,以致难以做出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应对措施。②突发事件往往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发病人数多或病死率高,甚至会出现难以诊断或是没有特效药,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职业病危害事故并非仅仅影响少数几个人的健康,而是影响到相当人数的群体。第1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③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传播速度很快,其危害因素可以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迅速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多人受害。④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和应急处理往往会涉及社会上诸多方面。因此,在采取应急措施方面不仅应由卫生部门来负责,而且需要各有关部门。⑤突发事件都是有原因的。其中有些是已知的,另有一些是原因不明的。第1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应急管理强调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管理,即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阶段的管理①预防与应急准备②监测与预警③应急处置与救援④事后恢复与重建。第2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①预防与应急准备

预防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如开展危险源调查、登记、评估,分析、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开展突发事件隐患的排查、治理与监控等

准备是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如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平台、开展培训与演练活动等。

第2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②监测与预警监测与预警是指通过对突发事件的监测、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发现突发事件发生的预兆,发布预警信息,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第2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③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处置与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包括:进行报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人员搜救及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救与转送医疗,向公众通报事态进展情况等一系列工作目的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突发事件。第2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④事后恢复与重建事后恢复与重建是指在突发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包括:评估突发事件损失,进行原因调查,清理事发现场废墟,提供事故保险理赔及卫生应急保障。第2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紧急处置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现场处理原则突发职业病危害事故通常是非常紧急的,急需进行现场的紧急处理。一方面是急需及时抢救受害人的生命,使其尽快脱离危险期;另一方面继续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因素的扩散,尽可能多的保护未受害者避免其受到伤害。

现场处理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2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①及时上报领导

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及时上报有关行政领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逐项报告,争取尽快协调组织好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及时果断地落实应急措施。②立即抢救受害者

应立即将受害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往有关的医院,及早抢救,使之尽早脱离危险。必要时应立即隔离,以免病原体进一步扩散。第2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③迅速保护高危人群

对疑似受害者、受害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有关高危人群,应根据有关情况,采取相应的医学观察措施。④尽快查明事故原因

查明原因是有效抢救、治疗、控制、预防的关键。原因查明了,各项措施的落实才更有针对性,目标才更明确。第2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查明事故原因主要从临床检查、化验和诊断、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环境调查和环境检测、现场环境复原试验等几个方面进行。A临床检查、化验和诊断

是通过直接对受害者的检查来查明原因。根据受害者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以后,可以选择需要检查的项目,例如X光检查、B超、CT、心电图等物理方法;或通过对血、尿样品化验,可以掌握很多生化指标、毒物指标、免疫指标以及病原微生物指标等多项信息。第2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

b、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对一定数量的有关人群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是询问,必要时也可进行一定的化验。除调查受害者以外,必要时还可以调查其他有关人群,例如受害者家属、密切接触者等。尤其对于原因不明的突发事件,调查的范围应该更扩大一些。第2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

c、现场环境的调查和检测对于查明原因以及印证原因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场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来自现场,所以现场的信息非常重要,必须调查清楚。环境检测的采样要求是很严格的,不是随便取一点样品就能反映出真实情况的,而是要使所采集的样品既有代表性又有准确性。尤其是采集空气和水的样品,由于水和空气的流动性极大,质量很容易变动,所以在采样前应该注意尽量保持环境的原有状态,以保证对所测定的指标在采样时不受到干扰,尽量选择污染最严重的地点进行采样。第3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

d、有些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现场已经变动,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很难调查原因。

其中有些原因不明的事件在其他方法下不能确定原因的情况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现场环境复原试验。

尽可能将现场的环境情况恢复到事件发生时的状态,例如环境的布局、室内物体的布置、人员的活动方式等都恢复如初,然后进行调查和测试。必要时可以将试验动物放置于现场进行观察,追踪原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受害人数很多,但现场环境规模不大、易于复原的案件。第3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章职业卫生应急管理

e、清理现场。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往往受到污染,急需对现场进行清理,甚至消毒,杜绝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高危人群以防有害因素继续扩散。因此,在现场调查和采样以后,应立即清理现场。由于突发事件的原因不同,扩散传播的方式不同,其清理措施也就各不相同,总的说来,清理现场更需要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协同解决。现场处理是非常紧急的任务,要求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第32页,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