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4卷2023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临门一脚终极版(原卷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文献资料的离散,有“同类异处”和“异类分隔”两种状态。“同类异处”是指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由于人类知识的广泛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收藏和存储。比如,书写梅花的文学作品,收藏在文学领域的总集、别集里,而介绍梅花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的知识,则在植物学著作里。无论是“同类异处”还是“异类分隔”的文献资料,人力都难以改变其离散状态。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观念意识层面,是时间意识强烈,而空间意识淡薄。文学史研究,注重时间的变化进程,而忽视空间的离合分布;时间进程的描述多,作家活动、作品创作的地理空间分布的考察相对少。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之类的著作,注重时间编年而不注重空间系地,时间信息具体而空间信息模糊,时间感强而空间感弱。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功能的限制,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的呈现,只能是单向呈现,而不能多向呈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难以兼顾空间序列的分布和变化。如果按照空间序列来呈现各地文学图景,又难以从时间序列上观察和呈现一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简言之,以时间为轴心,空间秩序就被割裂;以空间为轴心,时间的序列就被打断。比如我们从《杜甫年谱》知道,天宝十三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窘迫生活,但我们无法知道,这一年李白在哪里,岑参在哪里,高适在哪里。《苏轼年谱》可以告诉我们苏轼一生到过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但不能告诉我们,在苏轼生前和身后,还有哪些作家到过这些地方,写有什么作品。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它旨在囊括历年来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信息,包括年谱、别集笺注、考订论文等。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图中可视化呈现,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数据建模,是为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建立模板。而建立什么样的模板,取决于平台的要素和功能。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需要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这五大功能。不同要素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才能产生功能,因而需要围绕时、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数据转化,是根据数据模板,挖掘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品等有效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关联和统计的数据。数据关联及呈现,是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作家作品的数据通过编年和系地两个属性,可形成关联数据。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将数据融合成一体。数据关联融合后,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既可以呈现一时一地一个作家一生的行迹,也可以展现不同时间多个地方多位作家的活动行迹。时空一体,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摘编自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材料二:段海蓉: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研究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郑永晓:比如相关论文中各种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用“检索代替研究”“技术伪装学问”等就是突出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研究成果中文献利用或者说引用的规范性、版权问题等。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我们研究者与古代作家建立心灵的对话,需要对作品有良好的感悟能为,才能对古代文学现象作出有深度的阐发。前《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先生就对满篇都是通过检索罗列各种文献,而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分析的论文很不满,斥之为“电脑体”,我对此很赞同。我们提倡关注数字人文研究,不能只有数字而没有人文,归根到底它应该还是人文研究,需要保持人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段海蓉: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郑永晓: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数字人文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传统方法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文研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研究。如果运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妨害人文精神。以最具个性化的也是最具人文特点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例,我们借由作品与古代作家进行的心灵对话,似乎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关系,但是有计算机的帮助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读纳兰性德的“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会联想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等。但计算机可能做得更多,它会把与“南浦”相近似的“灞桥”“长亭”等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计它们被历代作家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读者。有了数字人文的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入,而不是相反。我以为,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只有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数字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摘编自《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往往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存储文献资料,这导致了文献资料的“同类异处”。B.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很难打破时空局限,无法兼顾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C.借助GIS地图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D.技术和数据驱动可以为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可以让人文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研究者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有关,与纸本载体无关。B.读者不可能从《苏轼年谱》中获得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C.若要实现数字人文平台的各项功能,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D.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结合起来,就能趋利避害,开辟新的学术天地。3.下列各项,最不适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的一项是()A.考证历代诗人在长安的行迹。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C.分析“南浦”“长亭”“灞桥”意象在宋词中的运用。D.探究《红楼梦》的悲剧意蕴。4.如何解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存在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4分)5.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党的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数字人文在人文领域的研究和运用势在必行,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一些弊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源头曹华富这是一个非常儒雅的村子,村民倚山而居,临水而乐,他们又不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读书成了大户人家的标配。这个标配不像我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暴发户手中的“大哥大”,也不像如今出入豪门的宾利、法拉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大哥大”也好,豪车也罢,都会被步履匆匆的时代随手丢在行程过道上的垃圾桶里。“宗儒”这个村名,让这个身处大山深处的村子世世代代饱含儒家的气息,信心满满地从远古走来,信心满满地走向未来。我没有考究村里一共出了多少个进士,有没有状元,但出了个名叫王应蕉的监生名声很大,确切地说,是他那个年轻的妻子董氏。王监生英年早逝,董氏一直侍奉公婆,不离不弃,她的孝德感动了天子,于是一座孝节牌坊,从嘉庆年间一直站立到现在,见证着这个大山深处的孝道。让这个村庄扬名的还有两个神仙洞。小岩洞坐落在岩山脚,幽暗清冷,不时会有一群群受惊的蝙蝠从洞口飞出。洞内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幻化成禽兽鬼怪,张牙舞爪地迎面扑来。全洞曲折迂回,深不可测。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经不住小岩洞里的迷踪繁杂,偏爱于简朴的大岩洞。大岩洞在小岩洞上方,较小岩洞宽敞得多。整个厅内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书呆子的想法是,设一方案几,着墨读书是何等的惬意!村里出的那些进士是不是在此读书,无据可查。我在洞中端坐良久,仿佛四壁布满了儒家经典,深山中的清泉带着岚壑之气将全身的凡俗涤尽,影静禅心,清雅无限。我竟然莫名地羡慕起那个英年早逝的王监生。他定是得了这山水的灵气,才得以步入皇帝的圣眼;也一定是一表人才,气宇不凡,才会让年轻的董氏为他义守终身。当然,皇帝表彰她的不仅是节,更有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仁”之源。那么“信”呢?信,应该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圣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站在洞口,抬头就可以望见替夫还债的全国道德模范的家。你不得不感叹,在这样一个身居大山的村子,一股股清泉中竟会不断地冒出“孝”“义”“信”这样深奥的儒气来,这莫不是人性之源吗?同行的是我的同事淦源,也是我早年的学生。来到村子,找一块平滑的石头坐下,让身后的古樟为我们撑起一方绿荫。远处轻云飘袅,轻薄得恰到好处,而更细柔更袅娜如丝的一定是我对溪流的虔敬。此时,所有雄性十足的大山都在你的身后,那坦荡的歌声就是飞鸟的世界,也是水流淙淙的世界。我们就这样坐在溪中凸起的大石上,默默地点数着烈日走动的脚步,用心体察烈日热度的微妙变化,聆听万物在生命的里程中狂奔。一层层地将心灵剥开,浸泡在眼前的涓涓溪流之中,直到电话响起。是我另一个学生,这里的支书,他邀我好好地看看村里的千亩荷花。荷花在宗儒村口,我入村时就已经初览它的壮观。现在,一条木栈道将我们送入荷花丛中,近距离去品读:“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眼前的荷花,显然已经走出了夜晚,不必“羞涩地打着朵儿”,而是大大方方地开放着。每一朵都是那么的热烈而奔放,大胆地白,大胆地粉,大胆地接受夏季的烈日,很像以支书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支书说,因为水太冷,水稻产量不高,村两委借乡村振兴的东风,改变思路,打造了这片荷花园。我说,种荷是最恰当的,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才与宗儒这个儒雅的村子相配。他们频频点头。支书告诉我,宗儒是一个千年古村,是德兴南部水源头,因“宗文礼、振儒风”而得名。这里有南宋王百三墓葬、清代亚元坊、清代董氏节孝坊、明代儒林桥、清代福隆桥等古迹……支书很敬业,如数家珍地一口气说了很多。回到村子,一位正在为婆婆掏耳朵的媳妇,快眼认出了我,急忙站起身:“曹老师,这么难得,快进屋坐坐。”她转身对婆婆说:“这是芸芸的老师。”“老师,二十多年了,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你家的变化可大了,我来家访时,是老平房,现在这楼,真气派!”我们在村委会门口,迎面碰见一位老哥,戴着“党员义工”的袖套,蹬着三轮车,见到我立马停下来:“这不是曹老师吗?听说你早就调走了,今天有空来走走?”“哦,我想起来了,你是小宇的父亲吧。小宇还好吗?”“好着呢。前些年在杭州打工。这不,龙头山的高铁和高速离咱们村不远,也有了些资金,在村里开了一个工艺品加工厂。”他的花白头发在微风中抖擞着。一旁的淦源插话说:“他们家小宇,让村里的妇女都没麻将打啰。”我指着“二十四孝宣传栏”和“家庭美德评比公示栏”对支书说:“你这个支书当得很成功呀,懂得将儒家传统之源引入时代文明的河道。”他连忙摆了摆手说:“是政策好,我只是河道的保洁员。”老哥接过话:“你是河道保洁员,我是村庄保洁员,咱们是一样的啰?”支书指了指两人胸前的党徽笑着说:“难道不一样吗?”说话间,一道霞光从树梢间透射过来,照在老哥的袖套上,显得格外鲜红。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用“大哥大”、豪车与宗儒人的标配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村民对知识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儒雅民风的肯定。B.小岩洞迷踪繁杂,大岩洞清雅简朴,古樟绿荫,溪流涓涓,清幽的环境与儒雅的气息相得益彰,皆洗涤着作者的心灵。C.霞光下的袖套显得格外鲜红,与胸前的党徽相辉映,讴歌了乡村振兴之路上党员干部锐意进取、身体力行的优秀品质。D.文章以“源头”为标题,意蕴丰富。既指出宗儒村是德兴南部水的源头,也表明了文礼、儒风是宗儒村振兴发展的源头。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坐在溪中凸起的大石上,“点数、体察、聆听、剥开”,动词连用,具体细致地描摹了作者逐步陶醉的过程。B.文章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垃圾桶”“坦荡的歌声”“河道”“保洁员”等,设喻新奇巧妙,寓意丰富隽永。C.文章以探寻源头为线索,时空转换,抑扬结合,从过去的牌坊到如今的宣传栏,体现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深化主旨。D.文章写到了为婆婆掏耳朵的媳妇、“党员义工”老哥、敬业的支书等人物,以点带面,呈现出新时代宗儒村的民风民情。8.观赏村落的千亩荷花时,联想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9.王夫之《姜斋诗话》有言:“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畿内道未有其人,太宗亲定,问于房玄龄等曰:“此道事最重,谁可充使?”右仆射李靖曰:“畿内事大,非魏征莫可。”太宗作色曰:“朕今欲向九成宫,亦非小,宁可遗魏征出使?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乃即令李靖充使。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昨往怀州,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内营造?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蒐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陛下亲自披阅,或冀臣言可取,所以侥幸之士得肆其丑。臣谏其君,甚须折衷,从容讽谏。汉元帝尝以酎祭宗庙,出便门,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乘舆免冠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言,臣自刎,以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入庙矣。’元帝不悦。光禄卿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广德言可听。’元帝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怎,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节选自《贞观政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贵O能P改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畿内,古时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后者。B.秋毫,喻指极细微的事物,与《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犯”中的“秋毫”意思相同。C.从容,指委婉得体,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相同。D.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祭祀,追思祖先,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体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向大臣们征求由谁出任畿内道黜陟使的建议,右仆射李靖极力推荐魏征,而唐太宗最终让李靖来担任这一职务。B.唐太宗到怀州去打猎,有人上书进谏,认为如今劳役之重已经和隋朝不相上下,并且皇帝打猎过于频繁,已经是一个骄奢的君王了。C.汉元帝想乘楼船前去祭祀,薛广德认为应该从桥上走,并用自己的性命向元帝施压,张猛劝谏元帝说圣明的君主不能置臣子于险地。D.魏征认为守住江山很困难,原因在于很多帝王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就会懈怠政务,疏远直言进谏的人,长此以往,国家就会灭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2)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1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太宗“每行不欲与其(魏征)相离”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凌云高处刘过①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②。【注】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②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摄衣登楼,既是对诗歌题目的照应,又是下文所见所感的缘起。B.颔联以“转毂”喻天地运转,以“虚舟”喻身世沉浮,贴切形象,内涵丰厚。C.颈联描绘了草木湿润、山川辽阔的深秋景象,透露出诗人清醒达观的心态。D.全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等手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意境高远。16.尾联两句“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和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一句,都用蛟龙起舞来衬托音乐的美妙动听。(2)陶渊明安贫乐道,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虽然居住在狭小简陋的房子里,却感到精神的富足。(3)在古代诗词中,“酒”这一意象常常承载着文人的忧与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①。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②的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③,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选出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20.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句。(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金融软件与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醋酸饮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运动钓鱼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辐射供暖和制冷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薄膜屋面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董事会运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节能建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判与投资研究报告
- 智慧医院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 2025-2030中国网络连接非IC卡智能水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青海利亚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高纯硼酸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35kv变电站土建施工方案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评课稿
- 第六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 LY/T 3302-2022人造板生产木粉尘燃爆防控技术规范
- 高考与四级英语的差距词汇
-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
- 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教案-
- 万邦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8000吨特种纸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