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演化的阶段与标志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二、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
沉积有机质的完整演化历程包括:沉积作用:外、内营力地质作用
埋藏作用:内营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外、内营力地质作用
思考题:
①沉积有机质是呈渐进式演化还是呈阶跃式演化,抑或二者兼而有之?②聚集与分散有机质的演化能否相互对应?采用哪些标志来定义其演化进程?③固态有机质与流体有机质的成生演化之间表现为何种动态关系?
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
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
(一)固态沉积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图4-1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流体地质有机质的演化阶段
无机流体:H2O、CO2、N2以及某些稀有气体等
有机流体:烃类,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为有机质在演化中形成的衍生物
干气:泥炭~褐煤阶段天然气的形成经历湿气:气煤~瘦煤阶段
干气:贫煤~无烟煤阶段
生油门限或石油生成线:褐煤~长焰煤阶段
生油死限或石油死亡线:焦煤阶段的初期
“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
物理、化学标志应具备的条件①演化程度相同时,性质稳定或变异性较小;②在沉积有机质中分布广泛,易于寻找;③演化程度不同时,同种参数的演化幅度要足够大;
④是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或重要成分,代表性较强;
⑤面积要足够地大,便于观察测量主要的参数类型
物理参数:Ro,max、Ro,ran
、Ro,m
化学参数:
Vdaf、Qdaf、Mad
有机元素:
Cdaf、Hdaf、Odaf及其原子比(H/C和O/C)
辅助参数:显微硬度、荧光参数以及某些光谱参数等二、
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
二、
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
石油与天然气基本性质的差别4)光学各向异性显微组分较为普遍,出现了镶嵌结构、第四,压力的影响一般只在局部发生,在区域上没有重要意义。一、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化学性质(反射率的变化)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第四节有机质演化的类型镜质组光学各向异性显著增大,显微硬度开始急剧增高间互为补偿,即短时高温或长时低温可以达到早期研究者在各煤层之间的砂岩中发现了碎屑破裂、晶格错位等显微构造现象,认为反希尔特现象是由层间推覆构造所致;等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元素往往较为富集,特别是流体第四,受热温度降低,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将会停止,这是沉积有机质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具体体现。“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静压力——上覆岩柱的重力所引起①演化程度相同时,性质稳定或变异性较小;静压力——上覆岩柱的重力所引起希尔特定律在地质体中具体表现形式:希尔特定律在地质体中具体表现形式:镶嵌结构;沉积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量的积累而在一定演化位置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质变的特征,煤化跃变或有机质成熟跃变
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第一次跃变位置:Ro,max0.6%CYVdaf43%Cdaf80%作用:沥青化作用、芳构化作用
产物:原生腐殖酸消失,进入烟煤阶段,油气开始大量生成,出现次生显微组分(沥青质体,渗出沥青体)
物性:反射率增大很快,次生荧光出现
第二次跃变位置:Ro,max1.3%JMVdaf29%Cdaf87%作用:芳构化作用、环缩合作用、热解作用
产物:生油停止,CH4大量生成,裂隙气大量生成
物性:光性(荧光性消失,显微组分各向异性增长);最小密度、水分、硬度、孔隙度、孔容、内表面积、湿润热;最大结焦性、发热量、脆度、内生裂隙
第三次跃变位置:Ro,max2.5%WYVdaf8%Cdaf91%作用:热裂解(脱甲基)作用产物:热裂解气(干气)高峰物性:壳质组反射率大于惰质组,各向异性(△R)增长
第四次跃变位置:Ro,max3.7%WY3~WY2Vdaf4%Cdaf93.5%作用:环缩合作用,秩理化作用、拼叠作用
产物:进入超无烟煤(预石墨化)阶段,生烃作用停止
物性壳质组反射率最大;顺磁性暂时消失;导电性明显增强;孔隙性、大分子结构出现转折
跃变特征
跃变序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跃变点位置
0.6%Ro,max,43%Vdaf,80%Cdaf
1.3%Ro,max,29%Vdaf,87%Cdaf
2.5%Ro,max,8%Vdaf,91%Cdaf
3.7%Ro,max,4%Vdaf,93.5%Cdaf
6.5%Ro,max,3%Vdaf,96%Cdaf
跃变机理
沥青化作用芳构化作用
芳构化作用环缩合作用热裂解作用
热裂解(脱甲基)作用
环缩合作用拼叠作用
环缩合作用拼叠作用秩理化作用
演化产物
原生腐殖酸消失,进入生油窗,出现次生组分
生油作用基本结束,甲烷开始大量生成
热裂解气大量生成,干气生成达到高峰
生烃作用基本停止,达到生气死限
镜质组和壳质组的预石墨化进程显著开始
主要物理性质变化
镜质组反射率开始显著增高,次生荧光开始出现
镜质组的密度、水分、显微硬度、孔隙率等达到最小值
镜质组光学各向异性显著增大,显微硬度开始急剧增高
顺磁性暂时消失,孔隙性演化趋势发生转折
显微组分光学各向异性急剧增大
表4-1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沉积
有机质的演化产物
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二、流体有机质产物固态有机质产物的特征主要通过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得以体现,物质组成包括了岩石学组成和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光学、吸附性、孔隙性等
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演化的总体规律
①某些原生显微组分消失,同时新生成了某些显微组分;②肉眼可见的光泽逐渐增强,条带状结构趋于明显;③显微组分的荧光性和透光性逐渐消失,反光性持续增强;④孔隙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出现规律性演化;
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
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
二
流体有机质产物
气态的天然气(不包括沼气)广义的石油液态的原油、固态的沥青和地蜡等原油中的烃类非烃饱和烃不饱和烃链烷烃环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单环多环稠环原油的化学成分石油与天然气基本性质的差别
①天然气的产出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②石油的化合物组成比天然气更为复杂;
分子量H/C原子比
石油:75~2751.4~2.2
天然气:<203~4
③两者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④二者的运移能力、运移速度、运移规模有差异。
第三节沉积有机质
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
一、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二、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
(一)脱边基侧链过程
脱氢过程:烷基与大分子骨架之间化学键的断裂
脱氧过程:羰基、羟基、醚基、羧基等与骨架的键裂以及水、二氧化碳等逸出的过程
理想终点:H/C和O/C原子比均等于零
一、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演化缩聚作用:芳香稠环体系增大固态残余有机质降解作用:边基侧链发生降解流体有机质
一、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沉积有机质显微组分在演化过程中的脱氢、脱氧轨迹(据克瑞维伦,1961)A,藻类体;E,角质体;V,镜质组;F,丝质体甲氧基(-COH3)和羧基(-COOH)褐煤阶段的消失,
演化阶段的关键标志羰基(-C=O)逐渐脱落;羟基(-OH)未成熟阶段——泥炭的脱落较为显著,但此后相当长的演化阶段中脱落速度相对较慢,进入高成熟(焦煤)阶段后急剧脱落,在过成熟阶段基本消失。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镜质组反射率开始显著增高,次生荧光开始出现常地热场背景的叠加作用。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原生腐殖酸消失,进入生油窗,出现次生组分镜质组的密度、水分、显微硬度、孔隙率等达到最小值4)光学各向异性显微组分较为普遍,出现了镶嵌结构、③两者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干气:贫煤~无烟煤阶段(二)流体地质有机质的演化阶段演化时限:在某一温度段下演化发生进展的时间,亦称有效受热时间。芳香稠环体系第二节沉积
有机质的演化产物希尔特定律或规则早期研究者在各煤层之间的砂岩中发现了碎屑破裂、晶格错位等显微构造现象,认为反希尔特现象是由层间推覆构造所致;沉积有机质的完整演化历程包括:镜质组光学各向异性显著增大,显微硬度开始急剧增高安徽淮北某煤矿煤的接触演化分带(引自杨起等,1979)湖南南部骑田岭花岗岩周围的煤级分带
(二)芳香体系缩聚过程
芳环缩合芳环平面碳网芳香稠环体系基本结构单元:
延展度(La)堆砌度(Lc)层面间距(d)碳网层数:堆砌度与层面间距之比沉积有机质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维度示意图(转引杨起等,1979)沉积有机质缩聚过程主要起源于三种反应机制,芳构化作用非芳香化合物经由脱氢生成芳香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环缩合作用分子间或分子内彼此原不相联结的两个碳原子联结起来形成新的碳——碳键,从而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拼叠作用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相互联结而使沉积有机质化学结构短程有序化范围增大的作用。作业:简述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在阶段性与阶跃性上的表现特征。(一)受热温度
地热场温度由大地热流形成,即地温梯度乘埋藏深度再加上地表浅处恒温带温度。地温梯度:单位深度条件下地温的变化幅度,一般用℃/100m表示。
大地热流值:地温梯度与岩石热导率之间的乘积,用微卡/平方厘米·秒(HFU)或毫瓦/米(mW/m2)表示。
1HFU=1微卡/(平方厘米·秒)=41.86毫瓦/平方米
异常低热地热场:地温梯度小于2℃/100m正常地热场:2~4℃/100m
异常高热地热场:大于4℃/100m二、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结论第一,当其他地质因素相同或相似时,沉积有机质受热温度升高,其演化程度增高,生烃量增大;第二,受热速率不仅是控制沉积有机质演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因素,是短时高温或长时低温作用下均可能达到同样演化效果的理论推测的显示形式;第三,受热温度受控于构造历史及其控制之下古地热场类型和历史;第四,受热温度降低,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将会停止,这是沉积有机质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具体体现。延展度(La)间,亦称有效受热时间。6)常有围岩蚀变现象,变质岩、变质结构入煤系层。间表现为指数关系,因此温度是控制演化程度f—片状、纤维状粗粒镶嵌结构体;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二、岩浆热演化作用第一节演化的阶段与标志b—各向同性体,粗、细粒镶嵌结构;常地热场背景的叠加作用。干气:贫煤~无烟煤阶段2)等演化带的宽度多窄于深成热演化作用,在水平分带镜质组反射率开始显著增高,次生荧光开始出现第三节沉积有机质
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等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元素往往较为富集,特别是流体入煤系层。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向地壳浅部“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摩擦热假说、机械化学假说、动力能假说(二)受热时间
演化时限:在某一温度段下演化发生进展的时间,亦称有效受热时间。演化程度与时间为线性关系,但与温度之间表现为指数关系,因此温度是控制演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演化程度一定,则温度与时间互为补偿,即短时高温或长时低温可以达到同样的演化效果。就镜质组反射率为演化标志的模型而言,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大类模型与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简单函数关系模型,第二阶段,受热时间-经验法模型,第三阶段,为反应活化能—温度函数模型,第四阶段,平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沉积有机质成熟度与温度-时间关系的图解模型(引自Bostick,1979)结论第一,受热温度如果无法达到临界活化能的需求,时间效应则不显著;第二,在其他地质因素相近的情况下,演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受热时间的长短;第三,演化程度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服从时温补偿原理,短时高温和长时低温有可能达到同样的演化程度;第四,沉积有机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一个不存在构造不整合面的垂向连续剖面上,演化程度不应该发生间断现象。(三)演化压力
静压力——上覆岩柱的重力所引起
动压力——构造挤压应力和构造剪切应力静压力和动压力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物理性质的改变,对其化学结构的改变起促进作用。物理性质(孔隙性、全水分含量、发热量)
化学性质(反射率的变化)进入超无烟煤(预石墨化)阶段,生烃作用停止岩浆热演化作用:是在异常高热地热场条件下发生最大结焦性、发热量、脆度、内生裂隙物理参数:Ro,max、Ro,ran、Ro,m(一)固态沉积有机质的演化阶段热裂解(脱甲基)作用沉积有机质成熟度与温度-时间关系的图解模型f—片状、纤维状粗粒镶嵌结构体;生油门限或石油生成线:褐煤~长焰煤阶段二、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5)煤的工艺性质发生变化,Vdaf、Hdaf、Qdaf、CdafAd;德国布腊姆舍岩体与沉积有机质等演化线之间的关系④孔隙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出现规律性演化;2)等演化带的宽度多窄于深成热演化作用,在水平分带第四,受热温度降低,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将会停止,这是沉积有机质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具体体现。发份产率、H/C等相对较低;降解作用:边基侧链发生降解流体有机质b—各向同性体,粗、细粒镶嵌结构;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结论第一,静压力对沉积有机质化学结构的影响水分微弱,甚至可能由于妨碍气、液态反应产物的逸出导致反应体系无法达到新的平衡,进而阻碍了化学结构演化的进程,第二,尽管静压力对化学结构的演化可能是一种次要因素甚至不利因素,但静压力和动压力均可直接导致沉积有机质的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间接的促进演化的进程;第三,强烈的构造剪切应力作用可促使芳香碳网或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定向排列,极大地促进沉积有机质化学结构的演化;第四,压力的影响一般只在局部发生,在区域上没有重要意义。第四节有机质演化的类型一、有机质深成热演化作用二、岩浆热演化作用三、动力演化作用
四、燃烧热演化作用五、热液热演化作用
深成演化作用:是在正常地热场条件下、埋藏深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进行的。
正常热演化作用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程度随埋深的加大而增高的现象。希尔特定律或规则
一、深成演化作用
希尔特定律在地质体中具体表现形式:第一,煤级或有机质成熟度在平面和垂向上具有分带现象,且等煤级或成熟带相对较宽,但等演化带的宽度决定于地层倾角和演化梯度;第二,上覆地层厚度增大,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增高。反希尔特定律早期研究者在各煤层之间的砂岩中发现了碎屑破裂、晶格错位等显微构造现象,认为反希尔特现象是由层间推覆构造所致;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部、上部煤层以及煤层间砂岩存在较为强烈热液矿化特征,并据此认为热水选择性侵入是造成中、上部煤层的煤级高的于下部煤层的重要原因
徐州煤田从太原组经山西组到下石盒子组,成煤环境由受海水强烈影响的泥炭沼泽向纯陆相泥炭沼泽转化,沉积有机质的生物降解程度逐渐降低,造成富氢镜质组显微组分(如具有荧光的基质镜质体)的含量随层位增高而减少,导致镜质组反射率随层位增高而增大。岩浆热演化作用:是在异常高热地热场条件下发生的,系岩浆上涌带来的热流与正常地热场背景的叠加作用。
1、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
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但岩浆体未能进入煤系层。
二、岩浆热演化作用
特点:1)等演化线或等演化面的产状往往与煤层的产状无关,只与岩浆侵入体的顶面形态基本一致;
德国布腊姆舍岩体与沉积有机质等演化线之间的关系(引自Teichmuller等,1982)
2)等演化带的宽度多窄于深成热演化作用,在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带中都是如此;3)等演化线的展布方向往往与构造线方向不一致,表明浅部构造对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
4)光学各向异性显微组分较为普遍,出现了镶嵌结构、似流变结构、裂解碳等各类新生光学结构;a—各向同性体;b—各向同性体,粗、细粒镶嵌结构;c—球粒状各向异性热解炭;d—中间相小球体反射正交偏光等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元素往往较为富集,特别是流体沉积有机质的完整演化历程包括:深成演化作用:是在正常地热场条件下、埋藏深度不间,亦称有效受热时间。1、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3%JMVdaf29%Cdaf87%希尔特定律在地质体中具体表现形式:和垂向分带中都是如此;的,系岩浆上涌带来的热流与正⑤面积要足够地大,便于观察测量2)这种作用导致沉积有机质的密度增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光学各向异性明显增强,并可能有局部石墨化作用的发生。沉积作用:外、内营力地质作用第四节有机质演化的类型“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的乘积,1)等演化带一般极为狭窄,平行于主构造线分布,仅出现在构造形变极为强烈的地区。第二,上覆地层厚度增大,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增高。1)等演化线或等演化面的产状往往与煤层的产状无关,只与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向地壳浅部生烃作用基本停止,达到生气死限e—粗粒镶嵌结构;f—片状、纤维状粗粒镶嵌结构体;g—球粒状各向异性热解炭;h—各向异性丝质体反射正交偏光5)次生气孔较为发育,尤其是在镜质组中普遍可见;6)同生矿物受到较为强烈的改造,黄铁矿等的重结晶明显;7)与同演化程度的深成热演化沉积有机质相比,氢含量、挥发份产率、H/C等相对较低;8)蚀变矿化现象普遍存在,广泛发育热液脉体,F、Cl、As
等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元素往往较为富集,特别是流体包裹体,是一种良好的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9)重磁异常:隐伏岩体的存在,正航磁异常2、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
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与含沉积有机质岩系或有机质的近距离或直接接触。岩浆高温的热传导、气水热液以及岩浆期后残余释放热导致沉积有机质发生演化,岩浆侵位时对地层造成的压力也对演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对沉积有机质具有短时高温的作用特征。岩基、岩株、岩床、岩墙、岩脉特征:
1)变质范围窄于深成热变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
2)接触带上被烘烤成天然焦或石墨;
3)变质程度、变质带宽度随离岩体的距离而变化,且分带明显:
4)出现热变组分和热变结构,各向异性质、小球体等镶嵌结构;
5)煤的工艺性质发生变化,Vdaf、Hdaf、Qdaf、CdafAd;
6)常有围岩蚀变现象,变质岩、变质结构
安徽淮北某煤矿煤的接触演化分带(引自杨起等,1979)1辉绿岩;2二级天然焦;3一级天然焦;4无烟煤;5贫煤;6瘦煤;7焦煤;8焦肥煤;9夹矸;10采样位置湖南南部骑田岭花岗岩周围的煤级分带(转引自韩德馨等,1998)2345三、沉积有机质的动力演化作用
美国学者怀特早在1913年就根据对北美阿帕拉契亚煤田的研究提出了煤的“动力变质”概念。动力演化作用机理有三种假说摩擦热假说、机械化学假说、动力能假说摩擦热假说认为构造变动过程中产生了机械能,机械能致使岩石物质发生机械位移,机械位移导致摩擦热的产生,而摩擦热又促使了沉积有机质演化程度的增高。实质是热能的作用,只是热能来源于构造应力导致的岩石物质摩擦能。机械化学作用假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特罗菲穆特在1983年提出,认为构造的机械能是通过使岩石物质活化而直接导致沉积有机质发生化学反应,且其中没有热能参与,其能力来源于地震构造作用。动力能假说肖贤明1986年特出,认为构造应力迫使沉积有机质中的芳香碳网发生重排,结果是使分子结构产生缩聚和秩理化程度增强,即构造动力本身可使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增高。共同的表现特征:1)等演化带一般极为狭窄,平行于主构造线分布,仅出现在构造形变极为强烈的地区。2)这种作用导致沉积有机质的密度增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光学各向异性明显增强,并可能有局部石墨化作用的发生。3)基本结构单元的理想几何形态呈长圆柱状,即堆砌度大于延展度,延展度与堆砌度之比值小于1。(二)流体地质有机质的演化阶段
无机流体:H2O、CO2、N2以及某些稀有气体等
有机流体:烃类,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为有机质在演化中形成的衍生物
干气:泥炭~褐煤阶段天然气的形成经历湿气:气煤~瘦煤阶段
干气:贫煤~无烟煤阶段
生油门限或石油生成线:褐煤~长焰煤阶段
生油死限或石油死亡线:焦煤阶段的初期
“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
跃变特征
跃变序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跃变点位置
0.6%Ro,max,43%Vdaf,80%Cdaf
1.3%Ro,max,29%Vdaf,87%Cdaf
2.5%Ro,max,8%Vdaf,91%Cdaf
3.7%Ro,max,4%Vdaf,93.5%Cdaf
6.5%Ro,max,3%Vdaf,96%Cdaf
跃变机理
沥青化作用芳构化作用
芳构化作用环缩合作用热裂解作用
热裂解(脱甲基)作用
环缩合作用拼叠作用
环缩合作用拼叠作用秩理化作用
演化产物
原生腐殖酸消失,进入生油窗,出现次生组分
生油作用基本结束,甲烷开始大量生成
热裂解气大量生成,干气生成达到高峰
生烃作用基本停止,达到生气死限
镜质组和壳质组的预石墨化进程显著开始
主要物理性质变化
镜质组反射率开始显著增高,次生荧光开始出现
镜质组的密度、水分、显微硬度、孔隙率等达到最小值
镜质组光学各向异性显著增大,显微硬度开始急剧增高
顺磁性暂时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幼儿园元旦活动总结范文5篇
- 2022年建筑施工工作总结三篇
- 豫满全球电商培训
- 石河子大学《足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心理测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家畜环境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法律文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商务俄语翻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建筑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村夜校班国语试卷完整版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十八章 埃及的新闻传播事业
- 四川航空介绍
- 从销售到营销的转变与发展
- 机关食堂食品安全
- 氨氮的测定讲解
- adidas阿迪达斯简介
- 表 3.0.12-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 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新版查对制度专项检查表(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 企业法律合规与纠纷解决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