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第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密切:1、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2、选用微生物来制造医药卫生方面广泛应用的药物,如维生素,辅酶;

3、药品卫生质量的控制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4、药品和生物制剂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时,采用工程菌进行,如: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因子等。第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四章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试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及酶抑制剂菌体制剂及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第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一节抗生素共生现象:互相依存,作为整体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拮抗: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产生物质抑制或杀灭另一种生物。抗生素就是拮抗现象的体现。Fleming于1929年首先发现从青霉菌中产生的青霉素(penicillin),Waksman于1944年发现从链霉菌中产生的链霉素(streotomycin)。第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抗生素的现状目前从自然界发现和分离的抗生素已达10,000多种,实际应用于生产和医疗上的抗生素约有一百多种,连同各种半合成衍生物及其盐类共约三百种。国外现有的主要抗生素在我国已有生产,其中的庆大霉素用我国自行分离的菌种生产。国外没有的抗生素如创新霉素国外虽有,但我国发现新的成分或新的用途如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第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抗生素是指青霉素、链霉素等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人类控制、治疗感染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及用来防治动植物灾害的重要化合物。原始含义:是指那些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习惯上:将那些由微生物产生的,极微量即具有选择性地抑制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称为抗生素。一、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第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确切的含义: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或由其他方法获得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有机物。第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抗生素的分类1、根据抗生素的产生来源(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2)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主要来自链霉菌属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3)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青霉菌属产生的青霉素,头孢菌属产生的头孢菌素(4)植物和动物产生的抗生素如:地衣和藻类植物产生的地衣酸被子植物蒜中制得的蒜素动物脏器中制得的鱼素第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特点]分子中有一个含四个原子的酰胺环,化学上称为β-内酰胺环。[来源]它们起初是从真菌产黄青霉菌和头孢菌属中发现,后来从放线菌的链霉菌属和诺卡菌属及其某些革兰阴性菌中也发现。从生物合成角度看,被认为是从氨基酸聚合而衍生的。第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基本成分肽聚糖的合成,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具有杀菌作用。早期的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效。对真菌无用(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对支原体无效(无细胞壁)[使用注意问题]

除个别外,此类抗生素的毒性非常低。有时出现极为严重的超敏反应。第1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四环类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特点]

具有很广的抗菌谱及较好的治疗果[来源]不同种的链霉菌均能产生四环素类抗生素[结构特点]由乙酸和丙二酸单位缩合的键环化而形成;由四个环线形相连而组成。[作用特点]抑制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其作用是可逆的,因此具有抑制作用。抗菌谱广即革兰阳性与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某些原虫。由于其理化性质(在中性PH条件下不溶水)所决定,天然产生的只能口服,化学半合成获得了一些可用于注射的衍生物及作用周期较长的。第1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环醇类)[来源]包括很广的由链霉菌、小单孢菌和芽孢杆菌产生的物质。[化学特征]具有环状氨基醇和与之相连的氨基糖。葡萄糖是氨基醇和氨基糖的来源。[作用机制]以不可逆的方式作用于核糖体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具有杀菌作用,主要作用革兰阳性菌。第1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代表药物]链霉素(第一个发现,也是第一个对抗生素有效的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拉霉素和丁安卡那霉素。[特点]由于分子内含许多羟基,此类抗生素水溶性非常好,因而不能口服,主要的副作用为肾和耳毒性。第1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特点]具有一个由不少于12个碳原子,并由内脂基团使其环化。他们是链霉菌的典型产物,其生物合成是由一系列乙酸和丙酸单位缩合而成。[分类与作用特点]分两类

a、抗细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由14-16个碳原子构成的内酯环,至少有两个糖分子;具有抑菌作用;抗菌谱局限于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典型代表是红霉素、竹桃霉素;为改善口服吸收率,还半合成了一些新的衍生物。第1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5)肽类抗生素

由氨基酸组成,经常形成环状结构;主要对革兰阳性菌。短肽菌肽主要干扰细菌细胞膜功能;杆菌肽主要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代表药物]多黏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有效,作用于细胞膜;肽托霉素和雷膜拉宁—对细胞壁合成抑制作用。第1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6)安莎霉素类

60年代末期投入临床使用,其典型结构是具有一条脂肪链,连接两个相对的芳香环,像是一条链子上的两个篮子。它们由放线菌属的多种类群所构成,由一系列乙酸和丙酸单位缩合而成。如利福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及分枝杆菌有极强的作用)、利福平(对分枝杆菌及葡萄球菌效果尤佳)。第1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7)糖肽类抗生素(二丙庚肽类)

代表药物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主要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效,尤其是对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葡萄球菌有效。第1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医疗用抗生素的基本要求1、差异毒力大是指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等靶体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与其对机体损害程度的差异比较。抗生素的差异毒力愈大,则愈有利于临床应用。如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及哺乳类动物细胞不具备细胞壁,因而青霉素的差异毒力大。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和机体的毒力无明显差异。2、生物活性强大、有不同的抗菌谱是指在极微量的抗生素就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第1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抗菌作用的强弱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表示,即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以μg/ml为单位),数值越小,则作用越强。抗菌谱:是指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范围和所需剂量。范围广者称为广谱抗生素,范围窄称为窄谱抗生素。良好的抗生素还应具有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毒副作用小,不易引起超敏反应,吸收快,血药浓度高,不易被血清蛋白结合而失活。第1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1、从自然界分离筛选新抗生素产生菌从土壤到海洋一般常见到极端微生物从微生物到植物、海洋生物。2、改造现有的已知抗生素的产生菌,再经筛选获得新得抗生素产生菌。3、从已知的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经筛选获得新的半合成抗生素。第2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土壤微生物的分离1、采土以春、秋两季采土为宜。去除表土,采取5-10cm深处的土壤,装入无菌容器。2、分离菌株将2-4克土壤均匀散布水中待其沉降,上清部分经适当稀释后(一般为10-3-104),涂布于适宜培养基中,并培养至单菌落出现,挑取单个菌落移种纯培养,根据菌落的特征,初步排除相同菌。第2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土壤微生物的筛选

是指从大量待筛选微生物中,尽快地鉴别出有实用价值的抗生素产生菌的实验过程。

1、筛选模型:是指筛选工作中所使用的实验菌。为了避免感染病原菌的危险,尽可能选用非致病的、且能代表某些类型致病菌的微生物作为实验菌。

第2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表17-1常用的实验菌和代表的致病微生物

实验菌代表的致病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阳性杆菌耻垢分支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酵母状真菌曲霉丝状真菌噬菌体病毒、肿瘤细胞第2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筛选方法一般采用琼脂扩散法。先制备含实验菌的平板,然后以无菌滤纸片蘸先制先制备含实验菌的平板,然后以无菌滤纸片蘸取各放线菌的摇瓶培养发酵液或切取一定大小的放线菌琼脂培养块,置于含菌平板上,培养后观察有无抑菌圈产生。备含实验菌的平板,然后以无菌滤纸片蘸取各放线菌的摇瓶培养发酵液或切取一定大小的放线菌琼脂培养块,置于含菌平板上,培养后观察有无抑菌圈产生。取各放线菌的摇瓶培养发酵液或切取一定大小的放线菌琼脂培养块,置于含菌平板上,培养后观察有无抑菌圈产生。

第2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三、早期鉴别

(三)、早期鉴别

经过筛选的阳性菌应进一步做抗菌谱和抗药谱的测定,对有价值的产生菌必须从产生菌及自该菌产生的抗生素两方面进行鉴定。

1、抗生素产生菌的鉴别

通过形态、培养、生化反应等实验对抗生素产生菌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第2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抗生素的鉴别常用理化方法如:纸层析法测定抗生素的极性和在各种溶媒中的溶解度。纸电泳法判断抗生素是酸性、碱性、中性或两性。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新抗生素的理化性质和结构。

第2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四、分离精制

将可能产生新抗生素的放线菌进行扩大培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从培养液中提取有效抗生素,进一步精制纯化。在此过程中,须跟综测定抗生素的生物活性。第2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五、临床前实验研究

如:进行动物毒性实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动物治疗保护性实验临床前药效实验和药理实验(抗生素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经系列实验认为确有前途的新抗生素经有关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临床实验。国家制定了《药品临床前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第2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六、临床实验

《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简称GCP,是临床实验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视、审核、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的标准。第2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抗生素的制备

抗生素的制备分为发酵和提取两个阶段。

抗生素的发酵:是指抗生素产生菌在一定培养基条件下生物合成抗生素的过程,该过程又分为菌体生长和抗生素生物合成两个部分。发酵后存在于发酵液中的抗生素需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和精制,得到抗生素成品。第3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抗生素生产大致分为二个阶段:发酵和提取一般流程如下:

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及压滤→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第3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发酵阶段

(一)现代抗生素发酵的一般特点

1、需氧发酵抗生素产生菌多为需氧菌,需要在发酵的过程中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机械搅拌,以提供足够氧来进行生物代谢和生物合成。

2、深层发酵(或为沉没发酵),在大型发酵罐内进行,可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纯种发酵在纯种培养的抗生素发酵工业中,应防止杂菌及噬菌体污染。第3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一般生产流程抗生素发酵阶段一般主要包括: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和发酵,这是进行微生物逐步扩大培养过程。1、孢子制备目的是将沙土管保存的菌种进行培养,以制备大量孢子供下一步种子制备之用,一般于试管、扁瓶或摇瓶内进行。2、种子制备目的是使有限数量的孢子发芽繁殖,获得足够菌丝体以供发酵之用。在种子罐内进行。通过种子制备,可以缩短发酵罐内菌丝体繁殖生长的时间,增加抗生素合成的时间。一般通过种子罐1-3次,再移种到发酵罐中,分别为二级、三级和四级发酵。第3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发酵关键阶段目的是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菌丝体产生大量的抗生素。在发酵罐内进行。发酵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污染杂菌主要是种子和空气过滤系统污染,各部件渗漏及操作。在发酵的各阶段应取样进行杂菌检查。

2、营养需要发酵培养基应供给微生物生产繁殖以及生物合成所需的营养,其原料应尽可能价廉,来源要广。

3、pH值:加入使培养基pH值恒定的化合物:硫酸铵、硝酸钠。第3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温度酶的催化需要合适的温度。可通过罐的夹套或蛇管导入冷水或热水以控制罐温。5、前体

前体→是抗生素分子的前身或其组成的一部分,直接参与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而自身无显著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前体可控制抗生素的合成方向,并增加产量。如:在青霉素G的生产中常加入苯乙酸或苯乙酰胺作为前体;在红霉素生产中添加丙酸、丙醇盐作为前体。但前体一般对产生菌有一定的毒性。第3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6、通气、搅拌及消沫发酵过程中利用溶解氧,因此必须不断经空气过滤系统输入无菌空气,同时在发酵罐内设置搅拌和挡板以增加通气效果。为防止泡沫造成的逃液和渗漏,需用消沫浆或消沫剂。7、发酵终点判断定期取样,测定抗生素含量、发酵液的pH值、含糖量和含氮量、菌丝含量及形态观察。放罐应在产量的高峰期,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抗生素含量。第3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发酵液预处理及提取阶段

预处理时应尽可能使抗生素转入以后要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可用调节pH值呈酸性或碱性的方法。预处理的主要任务是除去发酵液内的杂质(Ca、Mg、Fe)及蛋白质,并经过过滤,使菌丝与滤液分开,便于进一步提取。第3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四类:

1、溶媒萃取法是用一种溶剂将物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这两种溶剂不能互溶或只部分互溶,能形成便于分离的两相。目前微生物制药生产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先进的萃取设备:ABE-216萃取机

2、离子交换法离子树脂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发酵液中物质选择性地吸附至离子交换树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抗生素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的目的。由于费用较低,成为提取主要方法。如: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的生产。第3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沉淀法是利用等电点或能与酸、碱、金属盐类形成不溶性或溶解度极小的复盐沉淀出抗生素。此法简便、经济。如:四环素4、吸附法是利用适当的吸附剂,在一定的PH条件下,使发酵液中抗生素被吸附剂吸附,然后再以适当的洗脱剂将吸附的抗生素从吸附剂上洗脱下来,达到浓缩和提纯目的。随着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的合成成功,吸附法得到新的发展。第3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抗生素提取得到粗品后应加以精制,上述方法均可使用。

一般用多级溶剂萃取或多级吸附、洗脱或薄层层析、柱层法、葡聚糖凝胶过滤等。因一般抗生素的稳定性差,应避免常压蒸馏、升华、过酸或过碱等方法。第4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多种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主要与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有关,而肽聚糖合成的阻断,就使得细胞壁无法完全形成。第4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作用于细菌细胞膜抗生素对细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如:多黏菌素,属多肽类抗生素,分子内含碱性亲水性(多肽)基团与亲脂性脂肪酸链。亲水性基团可以与细菌细胞膜磷脂上的磷酸基形成复合物,而亲脂链可以插入细胞膜上的脂肪链之间,因而解聚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如氨基酸、核酸和钾离子等渗漏,细菌因而死亡。

第4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短杆菌肽:为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分子的氨基酸侧链也有亲水性和输水性两种基团,也可与细胞膜的脂蛋白或脂质结合,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其他功能。两性霉素B是一种抗真菌的抗生素,对新型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能和敏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部分结合而改变了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钾离子和其他成分渗出膜外,从而抑制了真菌的生长。第4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三)、干扰蛋白质合成

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抗生素较多,主要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其他一些抗生素。它们作用于蛋白质的起始、延长、终止各阶段的不同环节。如:链霉素对蛋白质的起始、延长、终止各阶段均有影响,但其作用是能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及密码子识别阶段。

第4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四环素类与核糖核蛋白体30S亚基16SrRNA上靠近与氨基酰-tRNA连接的区域形成可逆复合物,使氨基酰-tRNA不能与结合部位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这类抗生素对细菌有选择性毒性,因为原核细胞中的主动转运体系能使药物特异性透过细胞,真核生物细胞却能主动外排此类抗生素。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与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选择性地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林可霉素与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肽链的延长。第4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抑制核酸的合成如:博来霉素是引起DNA单链断裂,也可使DNA一条链上的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部分断裂,形成缺口,还可抑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干扰DNA的复制。

第4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利福霉素和利福平可直接作用于RNA聚合酶而抑制RNA的合成,主要是特异性抑制RNA合成的初始步骤,对原核生物细胞RNA合成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低浓度可抑制细胞RNA聚合霉,而高浓度对DNA聚合酶几乎无作用,利福霉素类抗生素还能抑制RNA指导的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和RNA复制酶。蒽环类抗生素:如阿霉素可致DNA断裂、染色体交换率增高、染色体畸变、抑制DNA复制第4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体系由于大多数毒性较强,限制在临床上的广乏应用。

如:抗霉素A是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系的抑制剂,可以使细胞色素b变成还原状态,细胞色素c1变成氧化状态,抑制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间的电子传递。另外,抗霉素还能抑制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阻抑电子传递体系放出的自由能形成高能中间体向ATP生成的过程。第4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维生素第4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第5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维生素C维生素C(英语:Vitamin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第5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T.Smith和E.G.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第5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维生素B12水溶性。由KarlFolkers和Alexander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是治疗儿童恶性贫血的首选药物。第5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目前已知的20多种氨基酸基本上均能用维生素进行发酵生产。产量最大的为谷氨酸和赖氨酸。第5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谷氨酸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还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工业上,味精是常用的食品增鲜剂,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过去生产味精主要用小麦面筋(谷蛋白)水解法进行,现改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L-谷氨酸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谷氨酸盐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多种食品以及人体内都含有谷氨酸盐,它即是蛋白质或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又是游离氨基酸,L型氨基酸美味较浓。L-谷氨酸又名“麸酸”或写作“夫酸”,发酵制造L-谷氨酸是以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采用“等电点提取”加上“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的方法而制得。第5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赖氨酸用作食品强化剂和饲料添加剂,黑麦、米、玉米、花生粉等所含赖氨酸为限制氨基酸,小麦、芝麻、燕麦等所含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第5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酶及酶抑制剂酶是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将酶加工成不同纯度和剂型(包括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生物制剂是酶制剂。动、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许多酶都能制成酶制剂。第5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酶制剂(一)链激酶和链道酶链激酶是从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纯精制而成的一种高纯度酶,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粉,易溶于水及生理盐水,其稀溶液不稳定。具有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力,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引进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临床用于血栓性疾病治疗。第5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链道酶是从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在Mg2+存在下,能促使退变的白细胞和受伤组织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蛋白解聚,分离为小单位,从而使化脓性分泌物的黏稠性下降,易于清除。对活细胞则无作用。用于:(1)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痰液浓稠的情况;(2)胸膜腔纤维蛋白膜块沉积或黏性渗出物堵塞,其他部位的脓疮或血肿;(3)脑膜炎。第5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透明质酸酶为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透明质酸为组织基质中具有限制水分及其它细胞外物质扩散作用的成分),用于人体能暂时降低细胞间质的粘性,可促使皮下输液、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扩散剂。临床用作药物渗透剂,促进药物的吸收,促进手术及创伤后局部水肿或血肿消散。第6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天冬氨酸酶治疗白血病及某些肿瘤第6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青霉素酰化酶又称为青霉素酰胺酶或青霉素氨基水解酶。主要从大肠埃希菌胞内酶和巨大芽孢杆菌胞外酶获得,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和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6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酶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增强人的免疫力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制成复合制剂,用于临床抗细菌感染第6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菌体制剂及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

药用酵母活菌制剂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第6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药用酵母是经高温干燥处理的酵母。第6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活菌制剂三、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1、核酸类药物2、生物碱3、微生物多糖第6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五章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第6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的重要性药物制剂的原料及生产过程中都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药品带有微生物或者被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污染使药物变质微生物影响药品的质量,使药品失去疗效并对病人造成不良反应甚至有些药品被污染后产生了毒素,人吃了以后会中毒,威胁到生命第6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

药物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第6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药物原材料原材料可能将大量的微生物带入药物制剂中。因此选用较少微生物的原材料有助于控制药品和环境中的污染情况。动物来源的原料如明胶、胰脏等都可能被动物性病原菌所污染,植物来源的原料如琼脂、大黄、淀粉等可能被多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所污染。合成药的原料,情况又好一点,通常不受微生物的侵蚀。传统中药中常会带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第7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原材料处理的方法处理的方法因药物的类型而有所区别:许多我们可以用各种消毒或灭菌处理。植物药材可通过晾晒、烘烤的方法使它们充分干燥,减少微生物繁殖。原材料贮藏过程中也必须注意环境条件,如固体原材料应保持干燥,液体药物要加防腐剂。温度要低温,通风状况要好一些,这些对于保藏药物及药物原材料都是很重要的。第7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制药用水

水是制药工业中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水在制药工业中的用途包括:洗涤、冷却、溶解等。水中本身就有大量的微生物,比如假单胞菌、产碱杆菌、产色细菌等,它们都是对营养要求不是很高的细菌,所以能在水中很好地生长,另外如果这水被粪便污染的话,就会含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肠道菌。水有天然水、自来水、软化水、去离子水、蒸馏水等,在制药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需要来选用,比如制备注射剂或口服制剂中的配方用水必须同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水的消毒方法和空气中的一样可以采取过滤、化学消毒剂和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其中以化学消毒剂方法最佳。第7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空气含有大量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比如各种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等。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灰尘,或者人的皮肤、衣服,或者由我们谈话、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带的微生物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总括起来有三种方法:过滤、化学消毒剂和紫外线照射。第7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空气含有大量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比如各种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等。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灰尘,或者人的皮肤、衣服,或者由我们谈话、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带的微生物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总括起来有三种方法:过滤、化学消毒剂和紫外线照射。第7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操作人员在制药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会通过手、伤口、咳嗽、打喷嚏以及衣服、头发等各种渠道将微生物转移到药物上。在口服药和局部药制备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双手,穿上专用工作衣帽进行操作,即可减少微生物污染。在制备无菌要求高的注射剂和眼用、耳用溶液时要求操作人员操作前,穿上全套的工作衣帽包括操作衣、裤、靴子、帽、面罩和手套。不允许带菌者操作。第7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5.制药设备及包装物包装物的作用,一是包裹药物,二是为了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到药物中。如果这一步处理不当的话,在药物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就很容易引起污染,使微生物繁殖或其他有毒代谢产物就会大量积累,造成严重后果。包装药品的包装材料要求严格,比如包装纸和运输纸要求表面光滑、坚固、平整、没有裂缝。所有包装容器、纸箱、纸盒、瓶子都要清洁或要消毒处理,并进行合理封装。原则是尽量减少微生物数量。第7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厂房建筑与制药设备生产部门所有的建筑包括厂房、车间、库房、实验室都必须清洁和整齐。房子不能漏水所有设备最好能便于拆卸,结构简单,这样就容易清洁和消毒了。第7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第7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药物中微生物的限定标准将药物被微生物污染的限度划为两大类:1.规定灭菌药物2.非规定灭菌药物根据此,书本提到了两个表:表14-1

WHO对药物制剂染菌限度评定标准表14-2我国药品卫生标准对药品中微生物的限定第7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的表现不同的药物,如果出现了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我们就认为这种药物已经被微生物污染了:

在无菌制剂中有活的微生物存在在非规定的灭菌药物中,污染的微生物的总数超过一定的限量。各种不同的药物制剂应该按《药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应该在规定的限度内,不然就是不合格的药物。有致病菌存在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热原质、毒素等存在药物发生了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改变。第8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药物被微生物污染

后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物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后就会在物理或化学性质上表现出变质的一些现象。第8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物理性质的改变微生物在污染药物后,在药物上就会生长繁殖,所以我们在药物上就会看到药物的外观、颜色、气味、硬度、粘性、透明度等物理性状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液体的制剂受到微生物污染后,澄清的液体就会混浊或在液面上有菌膜产生。药物的片剂、丸剂等固体制剂被微生物污染后会变色、发潮、粘连在一起或有各种颜色的斑点、有异味等,膏状的制剂受污染后,表面光泽度,油度就会消失,药物表面也会出现白色斑点。第8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化学性质的改变微生物污染药物后,还可以通过各种化学作用,使药物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液体药物的某些成分被微生物降解后,有时会产生一些很难闻的气味,这就是药物受微生物污染的早期标志,微生物在降解药物,同时进行自己的代谢活动,它把大分子的药物分解成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比如说阿司匹林被微生物转化为有刺激性的水杨酸使它变质。另外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气体,引起装的玻璃瓶爆炸。所以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后果都是比较严重的。第8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变质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有人用了变质的药物后,因为药物中有可能存在致病性微生物而导致某些疾病,或者因为药物有一些毒性物质而且中毒,这样就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无菌制剂的输液剂,被微生物污染后,注入人体内,就会引起局部甚至全身的感染。软膏制剂如果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话,涂在患处,可能就会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进入到血液中引起败血症。眼药膏、眼药水如果被绿脓杆菌污染的话,患者用了后就会引起眼部感染,甚至导致眼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失明。第8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1.污染药物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数量应控制在最低限度,从经济角度考虑,除了注射剂、输液剂等无菌制剂,必须保证绝对无菌外,其他的药物制剂只要微生物的数量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变质失效的现象。因此,控制进入药物的微生物数量,将有利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8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药物本身营养因素许多药剂配方成分中往往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比如各种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如果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存在时,就会使微生物大量生长起来,引起药物变质失效。水分的含量各种药物制剂都有一定含水量的限定标准,如果药物中的含水量超过标准,遇到适宜的温度,微生物又会大量生长繁殖,影响药物质量。第8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贮藏温度和PH温度:在-5-60℃这一范围内,微生物都可以生长而引起药物变质,在这一范围外,微生物生长就受到抑制,所以我们贮藏药物可以选择这一温度范围外。PH值:各种微生物需要的最适PH值是不一样的,多数细菌、放线菌适宜于中性、偏碱性的环境(PH6.5-7.5),而大多数的真菌是比较喜欢酸性的环境的(PH3-6),过酸过碱对微生物生长繁殖都是不利的,所以根据这点我们可以通过控制PH来防止药物变质。第8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包装设计如果我们使用单个包装或小包装避免或减少微生物对药物的污染,但是这样成本就会高一些,而且操作复杂得多,这就要我们衡量一下是否值得采用避免染菌的包装了。第8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影响着药物的变质,比如氧化还原电位、在药物中是否有加入防腐剂或抗菌剂等等。第8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的措施为了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药物变质,国际上在70年代初就提出了药物生产的优良生产操作规程,对药物生产进行GMP管理,详细了解污染的来源,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从各个环节采取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用各种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各类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主要的措施和方法包括:第9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加强药物生产的管理药物和生产的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控制原、辅材料的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合理的包装设计与贮存第9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加强卫生管理措施提高对药品卫生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加强卫生监督和产品检验第9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使用合适的防腐剂与抑菌剂加入防腐剂(抗菌剂)来保存药物,以抑制在重复使用时进入产品的微生物,这类药物的理想要求是: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病人没有毒性或刺激性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受处方其他成分的影响第9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用的防腐剂实际上现有的防腐剂都不是特别理想,常用的防腐剂有:用于口服或外用药物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乙醇:季铵盐类:山梨酸:第9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用于无菌制剂中的防腐剂: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或醋酸苯汞):

第9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药物的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包括用于区别药物是抑菌或杀菌药物的抑菌试验;测定药物杀菌活性的杀菌试验;以及检查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等。一般抑菌药物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微生物,抑菌药物被除去,微生物又可以恢复继续生长。杀菌药物能杀死微生物,杀菌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仍然不能生长。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第9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药物的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而言的。在我们检测时,药物的作用受到用药时培养基的组成、温度、PH值及所用的菌种、菌量等各个因素有关。虽然说体外抗菌试验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体外抗菌试验没有复杂的体内因素影响,因此药物体外抗菌试验和体内抗菌试验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在体外对药物进行测试后,有效的药再要进行体内试验,如果体内试验再次证实此药有效的话,才能推荐应用到临床。第9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一)体外抑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1、连续稀释法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μg∕ml或U/ml表示。

第9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第9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固定培养基连续稀释法

1)平板法将系列浓度的药物混入琼脂平板,用微量加样器或多点接种仪接种试验菌,可在一组平板上测定多种试验菌的MIC。2)斜面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混入培养基中制成斜面,然后在斜面接种一定量试验菌,培养后观察其MIC值。第10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琼脂扩散法利用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细菌生长的原理进行的。一般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的药敏试验。1)

滤纸片法(纸碟法)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初步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滤纸片分湿、干两种,可以在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含菌的平板表面,也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第10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比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抑菌圈直径(mm)耐药中敏敏感氯霉素≤1213-17≥18红霉素≤1314-17≥18四环素≤1415-18≥19卡那霉素≤1314-17≥18第10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挖沟法(3)打孔法第10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体外杀菌试验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的。

1、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度MLC)的测定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定药物的MIC。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分别移种到无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MLC)。如果是细菌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第10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

活菌计数法将定量的试验菌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定量药物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数计数,从存活的微生物数量计算出药物对试验菌的致死率,从而判断药物的杀菌能力。活菌计数一般是将定量的药物与试验菌作用后混合液稀释后,混入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培养后数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所以可以用菌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混合液中存活的细菌数。第10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酚系数测定(石炭酸系数测定)酚系数是以酚为标准,将待测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效力相比较,所得的就是杀菌效力的比值。由于各种化学消毒剂杀菌原理各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酚类消毒剂杀菌效力的测定。具体的测定方法是分别将酚及待测化学消毒剂按不同比例稀释,各取5ml放到试管中,再加入经24小时培养后的菌悬液各0.5ml,混匀后放入20℃水浴中,5、10、15分钟分别取一接种环混合液移种到另一支5ml的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记录生长情况。第10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联合抗菌试验联合抗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时抗菌作用加强的称为协同作用;抗菌作用减弱的称为拮抗作用;相互无影响的称为无关。常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10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出现4种结果: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②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第10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棋盘稀释法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检测菌的MIC。药物最高浓度为MIC的2倍,对倍稀释。两种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可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第11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FIC指数

0.5为协同作用;

0.5-1为相加作用;

1~2为无关作用;>2为拮抗作用。第11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棋盘法的设计]

棋盘法的主要优点在于甲、乙两药的每个药物浓度都有单独的和与另一个药物不同浓度的联合,因此能精确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在适当浓度的比例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棋盘法之前应先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单独对受试菌的MIC,然后以两药MIC的8倍、4倍、2倍、1倍以及MIC的1/2、1/4、1/8浓度(或4倍、2倍、1倍、1/2、1/4浓度)分别进行联合。可见举例,如表—1的青霉素G与链霉素联合药敏实验。第11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及浓度青霉素G(IU/m1)链霉素单药对照

4210.50.25链霉素(µg/ml)

64------32------16------8---+++4---+++

青霉素G单药对照---++细菌对照-: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FIC指数=1/1+16/16=2——无关第11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纸条试验在含菌平板上垂直放两条浸有不同药液的滤纸条,培养后观察两药形成的抑菌区的图形来判断两药联合应用时,是无关、协同还是拮抗作用。

第11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又称为动物实验治疗试验或保护力试验。当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其效力的发挥要受体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血液及组织内的蛋白质或磷脂、脓汁内的核酸均与药物结合,降低药物的活性;坏死组织内的酸性环境也能影响药物的活性。机体内的微生物,代谢活动较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有时还可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对某些药物不敏感。机体内各组织中药物的吸收,分布不同,使药物的浓度难以恒定。因此在评定新药的药效时除做体外抗菌试验外还需要做体内的抗菌试验。第11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影响抗菌试验的因素

1、试验菌种在抗菌试验中所用到的菌种,必需是国家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菌各保藏中心专门提供的标准菌株。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临床新分离的并经过鉴定、纯化及合理保藏的菌株。而且我们要用到的试验菌种应该选择是对数期生长的菌。因为那时菌种生命力最旺盛,这对于我试验测定的结果也会准确些。第11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培养基试验所有到的培养基应按各试验菌的营养要求进行配制,严格控制各种原料、成分的质量及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要注意当有些药物具有抗代谢作用时,培养应不能存在代谢物,否则抑菌作用将会被消除。培养基内如果含有血清等蛋白质时,有可能与某些抗菌药物结合,使抗菌药物失去,所以就要避免培养基混进这类营养物。第11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供试药物药物的物理状态、浓度、稀释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抗菌试验的结果,必需精确配制。如果是固体药物,必需使药物溶解或使药物呈均匀悬液。PH值应调至中性,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不影响细菌的生长。中草药因为有颜色和含有鞣质,结果的判断,应特别注意。

第11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对照试验为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试验时应同时进行各种对照试验。试验菌对照:在无药情况下,应能在培养基内正常生长。溶剂及稀释液对照:配制抗菌药物时所用的溶剂及稀释液均应无抗菌作用。已知药物对照:应使已知抗菌药物对标准菌株出现抗菌效应。第12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

无菌检查是指检查药物制剂是否有活的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各种注射液(如针剂、输液)、手术及眼科制剂都必须保证绝对不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才视为合格,否则在临床使用时将会导致不良后果。第12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无菌检查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方法,将被检查的药品取一定量分别接种于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的不同培养基中(通常为需氧菌培养基、厌氧菌培养基和真菌培养基),置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有无微生物生长,以判断被检药品是否合格。由于无菌检查是用部分抽样结果推断整体的含菌情况,故被检样品的取样及程序必须按国家药典标准。第12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无菌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一般药品的无菌检查

一般药品的无菌检查属于直接接种法,即将检品按规定量直接分别接种于适宜需氧菌、厌氧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一定量的培养基中,同时以同样培养基作阳性对照试验。阳性对照实验是证明微生物确实可在应用的实验条件下生长。第123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我国药典规定以金黄色葡萄球CMCC(B)26003、生孢梭状芽孢杆菌CMCC(B)64941、白假丝酵母菌CMCC(F)98001作为需氧菌、厌氧菌和真菌的阳性对照株。

然后按不同的需要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如需氧菌、厌氧菌在30-35℃培养5天,真菌在20-25℃培养7天。观察结果时,阳性对照必须长菌,才能判定检品是否合格,若阳性对照管不长菌,说明该药物可能有抗菌作用、或是油剂等特殊制剂。检品如是液体,可直接加入培养基;若是固体药物,按规定加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使药物溶解成均匀的检品溶液,然后进行无菌检查。第124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特殊药品的无菌检查

如果阳性对照管不长菌,则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后方可按照一般药品的无菌检查进行。

1、油类药物的无菌检查一般油剂因与常规培养基不混溶,药品中的微生物不易生长,所以一般可采用吐温培养基,其余同一般药品无菌检查法。吐温培养基的特点是培养基中吐温80使油类药物均匀分散,增强培养基的机会,便于检出微生物。第125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抗菌药物或含防腐剂药物的检查

如果被检药品具有抗菌作用,阳性对照管及实验管均可能不长菌,因此在进行无菌检查前必须采用方法除去药物本身的抗菌作用,然后再进行无菌检查。(1)加入灭活剂或称对消剂,去除或抵消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但灭活剂本身必须对微生物没有毒性,同时灭活剂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对微生物也没有毒性,灭活剂的作用必须迅速而完全。如青霉素在进行无菌检查时加入使青霉素灭活的无菌青霉素酶溶液。第126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微孔滤膜法被检药品先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用无菌微孔滤膜器(孔径0.22-0.45μm)过滤,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后,取出滤膜,分成若干片分别放入各种培养基中进行检查.(3)稀释法先测出被检药品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将药品移种入大量培养基中,使药品稀释至不具有抑菌作用的浓度进行判定.(4)离心沉淀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离心(3000r/min),弃去上清夜,留底部浓缩菌液越2ml,再稀释成一定量进行检验.第127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无菌检验的复试药物无菌检验中发现有细菌或真菌生长时,必须进行复试,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第128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学检查

目前,对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学检验主要是微生物限量检验,即限制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总数和限制病原微生物种类的系列测定项目.

我国规定的项目有:细菌总数测定,霉菌总数测定,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和破伤风梭菌)的检验和活螨的检验。第129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判断合格与否的标准是:口服药及外用药中微生物总量须低于规定限量外,并须在口服药物每克或每毫升中不得含有大肠杆菌、沙门菌;

外用药物每克或每毫升中不得含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破伤风杆菌,此外均不得检出活螨。第130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是了解被检药品在单位重量或体积(每克或每毫升)内所含有的活菌数(实际是需氧菌的活菌数),以判断供试药物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对该药品整个生产过程的卫生学总评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131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测定方法采用琼脂顷注平皿计数法

取一定量的供试药物以无菌生理盐水按比例进行系数稀释,加入定量的稀释液于无菌平皿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已融化的、温度在35℃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37℃培养24-48小时,记数平板内菌落。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记数,然后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到每克或每毫升供试药物中的活菌总数。第132页,课件共1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是考察供试药物中每克或每毫升所含的活霉菌和酵母菌的总数,以判明检品被真菌污染的程度。测定方法与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相同,使用适合霉菌生长的虎红培养基。在25-28℃培养72小时,选取平皿中生长的菌落数在5-50个范围为宜,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单位重量(或体积)中的真菌总数。第133页,课件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