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1优秀课件_第1页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1优秀课件_第2页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1优秀课件_第3页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1优秀课件_第4页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1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宋]苏轼执教者:绵溪刘梅古诗诵读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hìyuán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走进作者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鄱〔pó〕阳湖畔、长江之滨。庐山中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价值,其著名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1996年12月,庐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简介诗歌欣赏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书写,题写。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不能区分、认识。因为。诗文解读面貌,诗中指庐山所呈现的景象。从正面看题壁诗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盛于唐、宋。题壁诗有多种类型。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是有感而作、有所寄托的。知识拓展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合作交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诗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写景横看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看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看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看奇峰罗列危峰兀立

抬头仰望低头俯视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角度:正面侧面位置:远近高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启示:不识庐山真目,只缘身在此中。诗意:〔我之所以〕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了〕。明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题西林壁(宋)苏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启示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而且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总结饱含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