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_第1页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_第2页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_第3页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_第4页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1];;;[1];;;[1];;;[1];;;[1];;;内容摘要: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在各自的领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经过,具有类似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文化研究从开始时作为传统文学研究的对立面发展到越来越关注文本生产经过中的权利关系。同样,翻译研究也逐步从对“等值〞的无休止的争辩转向文本产生经过中的各种操控因素,它们都在向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文化研究中对永远恒久价值的颠覆、它的“地方性〞特点、它对“间性〞的关注,都对从新理解翻译的定义、性质和目的提供了理论武器,也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空间,为翻译研究成为一项跨学科的事业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1];;;[1];;;[1];;;[1];;;本文关键词语: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价值;地方性;间性;[1];;;[1];;;[1];;;[1];;;[1];;;胡翠娥(1970-),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1];;;[1];;;[1];;;[1];;;[1];;;自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Bassnett[1];;;Lefevere,1990)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国内学界为了区别之前的“多元系统学派〞、“把持学派〞和“描写/惯例学派〞,把他们的研究取向命名为“文化学派〞(潘文国,2002;蒋骁华,2003)、“文化派〞(赵彦春,2004),或者“文化研究学派〞(孙会军,2005)。之后,巴斯奈特(Bassnett,1998)在〔建构文化〕一书中再次提出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假如说第一次转向还只是强调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取向,那么第二次转向则旨在提升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性质,强调翻译研究能够为其他理论研究,尤其是文化研究,提供主要视角。从这个意义上,就不宜用“文化研究学派〞来命名这一新的翻译研究学派,由于固然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存在很多能够互相借鉴分析之处,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研究有它本身的发展历史和特定的内涵,翻译学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对文化研究自己,缺乏细致的梳理。本文试图对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意义进行论述和分析。[1];;;[1];;;[1];;;[1];;;[1];;;1.文化研究[1];;;[1];;;[1];;;[1];;;[1];;;文化研究,又称为文化学(CulturalStudies),是20世五六十年代以来英美学界兴起的一股学术思潮,它以现代群众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历来难以进入学术研究视线的群众媒体、社会底层的文化兴趣、女性问题和少数族裔的文化体验。此间的文化不是浓缩在经典文学和高雅艺术里的思想活动和精神时髦,而是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方式。这里的文化研究也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thestudyofculture),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研究具有更限定的含义。长期以来,很多学科(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研究、人文地理学及社会学)已经把自己的学科关注带入到对文化的研究中,然而在过去的40年中,有一种新兴的对文化的研究兴趣已跨越了学科的界线,随之产生的活动———文化研究,作为知识活动的富有魅力和令人冲动的领域而出现,这种知识活动已经对人类文化的特征做出了、并承诺继续做出新的主要阐释。简言之,文化研究是一种新的特殊的研究文化的方式(鲍尔德温,2004:3)。它重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以研究后殖民写作/话语为主的种族研究,其中牵涉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批判,斯皮瓦克的第三世界批评和巴巴的对殖民话语的戏拟和混杂;以研究女性批评/写作话语为主的性别研究,这在当今时代重要牵涉女性批评话语的建构、女性同性恋研究以及怪异理论研究;以指向东方和第三世界政治、经济、历史等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综合考察为主的区域研究;除此之外还应当加上考察影视传媒生产和消费的群众传媒研究(王宁,2000)。那么终究什么是文化研究?英国有名文化研究专家汤尼·本尼特曾下了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文化研究仍然有一个共同点,即从文化理论与权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的视角来探寻求索文化理论。〞(转自陶东风,1998)[1];;;[1];;;[1];;;[1];;;[1];;;一般以为,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学界出版的三本著作:霍加特(RichardHoggart)的〔识字的用处〕(TheUsesofLiteracy),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andSociety)和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TheMakingofEnglishWorkingClass)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王宁,2000)三书共同关注了英国阶级制度的方方面面,而且共同致力于重估文化的意义。他们对单一的文化提出了质疑并指出:文化是复杂的,没有人能把握文化的全部。自此,文化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为运用于各人文学科的一种现代研究取向。文化研究自己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们分别是60年代兴起的文化主义阶段,70年代兴起的构造主义阶段和近期20年的后构造主义(文化物质)阶段,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文化主义范式、构造主义范式和后构造主义范式。以60年代末为界,文化主义范式强调人的经历体验、价值观和能动作用。这一范式的一个主要考虑路径是反对对于文化的两种传统解释:一是唯心主义传统中把文化等同于观念,即以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最高文明结果,二是精英主义传统把文化等同于高雅艺术和高雅文学。相反,它通过不同的方式,把文化理论化为与所有的社会理论严密相关。文化研究则倾向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这一阶段的研究重要是向少数精英对文化的独占权利挑战,目的是扩展文化概念,使它包含经典以外的边沿文本。60年代末开始,英国文化研究进入了构造主义阶段。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转折就是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阿尔都塞(转自罗钢刘象愚,2000:14)以为,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个人同他四周现实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它是一个隐蔽而又巩固的观念体系,主体通常根据这种体系构成的框架想象自己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和自我不是自足的;意识形态从诸多的方面规范了人们怎样理解主体和自我。另一方面,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也就是诸如家庭、学校、语言、媒体、政治制度等社会机制,约束我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考虑和行事,这些规范以常识的相貌出现,往往倾向于掌权者的利益。由于意识形态从中作怪,我们对它们往往居之不疑,以为天经地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文化研究非常关注媒体的意识形态的效果和影响。在阿尔都塞理论的启发下,文化研究的另一个主要范式就是揭示社会文化怎样建构特定历史时期的主体,文化不是某一社会集团的客观经历体验,而是一个生产意义和经历体验的领域,通过它,社会现实被建构、被生产、被阐释(罗钢、刘象愚,2000:14)。不外,这种研究视角有其局限性,它夸张了意识形态的思想控制,忽视了人的抗争,从简单的经济决定论走向构造决定论。所以,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又引进葛兰西(2000)的文化霸权理论,以便匡正阿尔都塞理论的偏颇。文化霸权,其实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指的是统治阶级将于己有利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实现该经过的重要方法不是暴力,而是精神和道德的领导,依靠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自动认同。这是一个博得价值共鸣的经过,它不仅在政治和经济制度中根深蒂固,而且以经历体验和意识的面目植根于社会思想之中,是保卫当权者利益的隐蔽堡垒。文化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表现为:1)摒弃了把所有文化都看作某一阶级阶级性具体表现出的阶级实质主义;2)它使我们对群众文化的分析,既能够超出精英主义完全批判的立场,又能够超出平民主义完全无批判的立场;3)它强调文化理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论述的多种可能性;4)葛兰西()对阶级决定论的摒弃使文化研究能够将视野扩展到文化斗争的其他领域。因而,毫不奇怪的是,第二阶段的研究重心转向文本和霸权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则具体表现出了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成认(Bassnett,1998:123-139)。进入20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进入多元化时期,不再局限于阶级研究,随着女权主义、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兴起,性别研究和民族身分研究相继进入文化研究的视野。理查德·约翰生(2000)在“终究什么是文化研究〞一文中强调了文化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以为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化研究必需是跨学科的和多元化的。从方法论上,这篇论文反映出文化研究对后构造主义的某些方法越来越感兴趣,表现出一种强烈解脱构造主义范式中二元对立形式的倾向。对于第三阶段的文化研究方向,威尔·斯特劳(转自Bassnett,1998:133)指出,文化研究代表了很多人文学科在所关心的问题和方法上的社会学转向,“例如媒体研究中观众的人种学研究,知识的构成研究,文学史中的机构权利研究等〞。[1];;;[1];;;[1];;;[1];;;[1];;;和传统的文学研究相比,我们能够勾画出文化研究的一般倾向:1)与传统文学研究重视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重视现代文化;2)与传统文学研究重视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群众文化;3)与传统文学研究重视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边沿文化和亚文化;4)与传统文学研究标榜学术的独立性不同,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批判和文化参与,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利关系和运作机制,正如理查德·约翰生所说,“最主要的是抵抗文化研究中的那种脱节,即把文化研究寓于纯洁的学术目的,或把对通俗文化形式的兴趣与对权利和各种社会可能性的分析割裂开来〞(约翰生,2000:9);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以至是反学科的研究方法。[1];;;[1];;;[1];;;[1];;;[1];;;2.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1];;;[1];;;[1];;;[1];;;[1];;;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的大致划分同样适用于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在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域,早期奈达、纽马克、卡特福德和乔治·穆南在各自的研究中,对不同文化转换中对等问题的讨论(无论结果是文化归化还是文化替换),同语言—文化不可译性的斗争,都证明他们在从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只不外不是从成认文化多元的文化研究角度,而是从仅对“他者〞和“他种文化〞关注的欧洲中心论的人类学角度。〔[1];;;〕的翻译充足具体表现出了欧洲中心论的文化史观,翻译被视为对维护宗教起到了至关主要的作用,由于宗教(指基督教)是“普世的〞,“要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就必需将其基本教义译成每一个社会的地道用语,要译得使所有的译文都能有助于思想的统一〞(Belloc,转自许宝强、袁伟,2001:173)。对他种文化的成认的结果,是把福音书应用于不同社会。这一阶段能够归为文化主义阶段。但是他们的研究存在着语用性、非系统性和非历史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克制有待伊文—左哈,他的多元系统理论代表了翻译研究进入一个构造主义阶段,由于系统与构造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思想。多元系统理论把历史这一变量引进了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在它的启发下,翻译史的研究成就斐然。然而,它的最大奉献是把翻译文学从永远的边沿位置拯救出来,成为能够在中心和边沿流动,而且作为推动主体文学演进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多元系统论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对传统的“高等文化(文学)〞和“低俗文化(文学)〞的区分进行质疑;都对文学的经典进行挑战;都鼓励文学研究不该该停留在文本外表,应该包含文本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功能。90年代以来,西方的翻译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解脱多元系统理论,而更关注翻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罗宾逊,2007;Tymoczko,2004),例如罗宾逊(2007)在对翻译和帝国的研究中,将帝国、政治、力量平衡等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具体分析了翻译从殖民化渠道到非殖民化渠道的发展历程,指出翻译在后殖民理论中饰演了三个有序但又相互重叠的角色:作为一种殖民的渠道;作为殖民主义瓦解后仍然存在的文化不平衡的掩护物;作为非殖民化的一种渠道。所谓后殖民语境指的是百家回嘴争鸣,竞相解释或描绘叙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关系(许宝强袁伟,2001:117)。正如雪莉·西蒙(Sherry,1996)所说,“翻译的诗学就是实现文化多元的美学〞。这里的“文化多元〞正好对应了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对文化多元的成认。随着文化研究在这一阶段向社会学、人种学和历史学的转向,翻译研究也更多地从社会学、人种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在跨文化的转换即翻译经过中,文本中到底发生了什么。[1];;;[1];;;[1];;;[1];;;[1];;;总体看,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经历了类似的发展经过,具有类似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就方法论而言,文化研究从开始时作为传统文学研究的对立面发展到越来越关注文本生产经过中的权利关系,同样,翻译研究也逐步从对“等值〞的无休止的争辩转向文本产生经过中的各种操控因素。它们都在向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1];;;[1];;;[1];;;[1];;;[1];;;3.文化研究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1];;;[1];;;[1];;;[1];;;[1];;;从宏观上说,文化研究至少能够给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武器和观察视角,使我们超出单一的思维形式,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学科意义,而不仅仅是解决几个详细的操作技巧性问题。这样,将翻译研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研究语境之下一定有助于中国的翻译研究得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地中占领主要的一席。详细而言:[1];;;[1];;;[1];;;[1];;;[1];;;3.1价值观[1];;;[1];;;[1];;;[1];;;[1];;;正如文化研究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文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样,文化研究也同样扩大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翻译研究的课题和方法。文化研究内部一个最根本的革新是对“价值〞观念的革新:旧的价值观念以为使某种文学作品得以流传的是它内在的普遍的价值,而新的价值观念以为,无论美学价值还是物质价值,都是由文化建构的,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它自己的经典。文化研究会问:莎士比亚怎样成为文学经典?在它的经典化中,它的内在的艺术价值饰演了什么角色?其余因素又饰演了什么角色?同样,在翻译研究中,我们可以以问类似的问题:“世界文学名著〞的翻译作为有计划的经典规划是什么时候、由谁开始的?跨文化的文本选择在多大水平上取决于文本本身的内在价值?[1];;;[1];;;[1];;;[1];;;[1];;;3.2地方性[1];;;[1];;;[1];;;[1];;;[1];;;文化研究的另一个主要特色是“地方性〞。所谓“地方性〞的知识,是相对于总体性和普遍性的知识而言的。“地方性〞就是部分性,它说明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即对超出时空详细性的实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文化观的深刻质疑,强调详细的语境化研究方法。例如在对文学经典的看法上,文化研究质疑经典的可靠性,揭示经典确立经过中的复杂权利关系,提出文学史非经典的可能性和合法性,进而重写文学史。“地方性〞或部分性的观念能够帮助我们从新理解有关的翻译问题:何为翻译?翻译的定义是谁下的?它具体表现出了哪种权利对另一种权利的策略?忠诚、等值的标准是以一贯之的吗?翻译的目的只要一种吗?在严复的信达雅确立为经典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它具体表现出了哪一部分人的兴趣?[1];;;[1];;;[1];;;[1];;;[1];;;3.3“间性〞或“关系〞观[1];;;[1];;;[1];;;[1];;;[1];;;假如要对文化研究有所定位的话,其重点能够说是对关系的深度关注: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关系;不同主体不同性别不同身份间的关系;不同范式不同话语间的关系。在现代文化理论中,任何文化行为都是在一种关系网络中由各方协同运作的结果,那种过去时代的悠然自适的个体作家藏之名山的单一文本如今已经没有了,或者说,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文本,它们实际上都是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便使文化研究对间性的研究和追随凸现出来。所以,文学的间性、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文学沟通中的理论共同体、批评共同体及阅读共同体间性(群体间性)、后殖民时代的文学的民族间性、以及学科间性、文化间性就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金元浦,2005)。其实,这种间性一直以来都存在翻译研究中。以学科间性为例,fo[1];;;经翻译中的“文〞“质〞观念就扎根于传统文论中老子所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和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支谦,1984:22-23)。严复奉“信达雅〞为译事楷模,也是借助于传统的文论:“〔易〕曰:`修辞立诚。[1];;;apos;子曰:`辞达罢了[1];;;apos;。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1];;;apos;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1984:136)而晚清的小说翻译批评同样挪用了中国古典小说批点话语,以“文笔雅驯〞和“情节离奇〞作为评判“善译〞和“佳译〞的标准(胡翠娥,2007)。作为跨文化沟通的一个主要媒介,翻译中的文化间性、主体间性、群体间性也没有理由被排挤在翻译研究领域之外。[1];;;[1];;;[1];;;[1];;;[1];;;3.4从新定位“翻译〞的定义、性质和目的[1];;;[1];;;[1];;;[1];;;[1];;;过去国内翻译界侧重阐释评介性的翻译批评,忽视文化的历史的解释描写性研究,其根本症结在于研究者受传统的翻译概念、性质和翻译目的的局限,而后两者又往往受前者即翻译的概念(定义)的制约。传统观点以为,翻译重要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因而是一种纯洁的知识输入活动,译者应该尽量避免个人的主观评价和判定,忠诚和透明的翻译是译者的最高理想。例如“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中对等的文本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20),“翻译包含把原语信息用承受语中最切近最天然的对等语传递出来〞(Nida[1];;;Taber,1969:12)。出版于1997年的〔中国翻译词典〕中“翻译〞一条的定义和说明概括了整整几代人对“翻译〞活动的传统认识:“翻译是语言活动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是指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经过或结果,或者说把用一种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精确而完好地再现出来。〞(林煌天,1997:167)这种定义,必定把忠诚传达作者的原意作为首要和最终的目的,而使人忽视翻译的其他目的。然而,世界和中国悠久的翻译活动都证明,传达作者的原意只是翻译的诸多目的之一。偏颇地理解翻译的性质,必定忽视某些主要的事实,例如翻译文学在主体文化中的功能等。事实上关于翻译的定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描写译学把研究的重点从语言形式的转换转移到翻译在主体文化中的功能及运作经过,第一步就是对“翻译〞进行从新定义。“任何在译入语系统中以翻译形式呈现或被以为是翻译的文本都是翻译〞(Toury,1982:22-39)。根据这一定义,各种形式的译本以至伪译、各种目的的翻译活动都能够成为翻译研究的对象。[1];;;[1];;;[1];;;[1];;;[1];;;翻译的目的有多种,它经常是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文学运动的一部分。这种目的论也就是翻译的工具论。“如实传达作者的原意〞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在很多情况下,“忠诚作者的原意〞并不是翻译的首要目的。从汉末到南北朝到隋唐和宋朝,fo[1];;;典的翻译经历了开始、发展、兴盛和衰弱的经过,在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方法。在fo[1];;;学的初传阶段,两位最早的译家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分别译入了小乘上座经和大乘经。其原因能够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桓帝时代相当于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在位时期,他很推崇小乘有部,所以说一切有部在印度占统治地位,权力远及西域月氏一带。说一切有部是相当保守的,不仅排挤大乘,即便对本宗外的各派小乘也不能容忍,迫使其他各派外寻出路。安、谶二人之来中国传译小乘上座和大乘思想与当时的这种形势是相应的。其二,当时的西域不断有来华侨民入籍汉朝的事,这些人原是fo[1];;;教信徒。因而,两家的翻译与知足这部分人的宗教信仰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吕澄,1979:28)。至魏晋,fo[1];;;典得到广译时,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加上fo[1];;;学中的般若理论和魏晋玄学之间的交涉激荡,时人颇感与玄学理论相比,fo[1];;;家的般若理论太不完好,于是有人萌发西行求法之志。正如梁启超所言,我们国家人之西行求法,并不像基督徒和回教徒去朝圣耶路撒冷和麦加,是出于迷信的参拜,而是“出于学问——盖不满于西域间接的fo[1];;;学,不满于一家口说的fo[1];;;学。……其目的大抵同一。质言之,则对于教理之渴慕寻求——对于经典求完求真之念,热烈腾涌〞(梁启超,1984:55)。故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汉末质直……六朝真是达而雅了……唐则以信为主,粗粗一看,几乎是不能懂的〞(鲁迅,1984:275)。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则是耶酥会士和中国士大夫出于不同的目的而结合的翻译活动。一方面,罗马天主教在与新教的抗衡中屡屡受挫,因而试图向东方扩展;另一方面,明代所通行的历法〔大统历〕和〔回回历〕由于历时长远,在应用上屡出错误过失,到明末,修改历法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耶酥会士捉住这个时机,通过参与修改历法,获得中国皇帝的重用,以利于传教,于是,天文历算等书籍的翻译遂得以盛行,与之相对应的翻译方式———西译中述也流行于世(傅兰雅,1984:211-225)。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和小说创作一样,是梁启超级人在从上至下的变更维新失败后,转而“开发民智、民力、民德〞,发动“小说界革命〞而兴起的资产阶级文学改进运动的一部分。而文革后勃兴的外国文学翻译则更多地具体表现出出“对语言活力的渴求〞,由于“文革时代的语言管理和报刊审查已使汉语的中心分崩离析〞(黄灿然,1996)。因而,能否忠诚原作,重要取决于主体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内在需求。后殖民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反省,又让我们对翻译的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尼南贾纳(2001)在〔为翻译定位〕一书中,首先指出在后殖民的语境下,翻译的问题系成了引发有关再现、权利以及历史性等问题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场点,由于殖民基业里所隐含的征服/主体化的行径,并非仅仅仅是通过帝国的强迫机器得以施行的,它们同时也借哲学、历史、人类学、语文学、语言学以及文学阐释这各种话语和多个场点得以推行,“翻译就是这样一个场点。作为一种理论,翻译构塑了殖民状况下不对称的权利关系。〞(尼南贾纳,2001:117)在大量的论证之后,作者指出,翻译,无论多么隐蔽,成为殖民压迫的一项主要技术手段(尼南贾纳,2001:133)。[1];;;[1];;;[1];;;[1];;;[1];;;对于翻译的性质,文化学派也向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列弗维尔以为翻译和文学批评、剧本改编、文学史和历史书一样,也是一种“改写〞经过(rewriting),由于它们都是对本来的一种操作。任何形式的改写都有其特殊目的,文学翻译的目的则往往是为了推动译入语文学朝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Lefevere,1985:219-222)。玛丽亚·托莫茨科(转自Tymoczko,2000)指出,翻译是一种转喻经过(metonymicprocess),是将原语作者、文本和文化嫁接入主体文化的经过;转喻所具体表现出的部分性质(partiality)不仅仅仅是对原作的偏转和遗漏,它更多地具体表现出了翻译的功利性,以便参加主体文化的权利对话,成为当时的政治话语和社会变动策略的一部分;译者对字、词的选择,对原文的删改和取舍,序言、注释、评论等无不反映出翻译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在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高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1];;;[1];;;[1];;;[1];;;[1];;;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者对翻译所做的革新性的定义,对其性质和目的的从新理解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规定性界定,而是一种权宜之计,是开放的,是为翻译研究翻开新的领域而效劳的。[1];;;[1];;;[1];;;[1];;;[1];;;3.5新的研究空间[1];;;[1];;;[1];;;[1];;;[1];;;一旦把文本的生产置于权利关系中就能发现,无论在文化研究领域还是翻译研究领域,不授权力关系操控的文本几乎是不存在的。翻译作为片段化、文化非稳定化和文化协商的标记,成为20世纪后期一个有力的意象。恰是由于翻译研究越来越关注文本同生产它、阅读它的更大的文化语境的关系,翻译正日益成为文化研究尤其是后殖民话语下的文化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场所和隐喻,这也是巴斯奈特继1990年提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之后再次提出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的主要理论和事实根据。当然,我们没有需要在两种转向中去计较“是翻译作为文化研究的注脚,还是文化作为翻译研究的注脚〞之类的问题,抑或孰轻孰重的问题,而应该从一个愈加积极的角度考虑二者的关系:提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是由于传统翻译研究领域太狭窄,太规定化,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远远落后于现代学术思潮;而提出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则充足体认了翻译作品和翻译研究在现代学术领域的主要性,无疑为翻译研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能够以为,在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启发下,将来的翻译研究在下面方面仍然具有宏大的研究空间:[1];;;[1];;;[1];;;[1];;;[1];;;*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移入和不同文化怎样建构各自的作家和文本的研究;[1];;;[1];;;[1];;;[1];;;[1];;;*文本在跨文化中怎样成为文化资本的比较研究;[1];;;[1];;;[1];;;[1];;;[1];;;*对翻译中的种族中心主义暴力和翻译政治(politicsoftranslating)的研究;[1];;;[1];;;[1];;;[1];;;[1];;;*跨文化培训及其在当今世界的意义[1];;;[1];;;[1];;;[1];;;[1];;;*翻译的性别研究[1];;;[1];;;[1];;;[1];;;[1];;;有些学者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取向持否认和疑心态度,以为文化派强调权利关系、资助者、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等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试图否认传统的翻译文本内研究,因而夸张了文化的制约因素,不可能总结出预测翻译现象和经过的规律(赵彦春,2004)。以为文化派试图否认对翻译的文本内因素的研究是没有理由的。且不说首先为翻译研究定名的霍姆斯在设计的学科图中,固然文化派的雏形“描写译学〞开始占领一席之地,但是传统的翻译研究,例如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包含以语言、文本为重要内容的翻译培训、翻译帮助、翻译批评)也都有各自的位置,即如在文化派的代表人物列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的著述中,也没有排除文本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