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描画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者简单图形的一周。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课件、A4纸、水彩笔、练习纸【教学过程】一、一笔画,导入新知。1.一笔画引入出一周。出示老师的独门绝技——一笔画,想看吗?生观看,猜一猜老师画的什么图形?生验证!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还想看吗?师:请大家伸出手,我们一起画。师:你掌握老师一笔画的技巧了吗?王老师不光画了这几个图案,还画了几个几何图形,谁认识呀?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师:从下面的几何图形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一笔画”在A4纸上。2.展示。师:大家都画完了吗?我们一起欣赏这三位同学的作品。开始的这个点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起点,也就是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从起点再回到起点,也就是转了“一圈”!(板书:一圈)3.交流。师:同学们,这三个同学画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啊?生:都是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生:都画了一圈。师:他们都是从起点再回到起点,围绕边线画了一圈。师:这一圈,在数学上又叫做一周。(板书:一周)4.深入理解“一周”的含义。师:请你把刚才画的图形的一周指给你的同位看吧。师:请大家伸出手,我们一起指一指这个叶子的一周。。师:那这个圆形的一周呢?起点在哪里?起点还可以在哪里?这里可以吗?这里呢?你有没有想说的?生:从哪里开始都可以。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些图形,无论它有几条边,也不管它的边是直的还是弯的,只要起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起点,这就是这个图形的一周。5.借助反例,深化“一周”的概念。师: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一周吗?生:不能从起点回到起点。师:(小结)说的太好了,像这个图形这样,从起点开始不能回到起点的我们把它叫做不封闭图形。像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图形,从起点开始可以回到起点,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生: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师:正像大家所说的,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二.建立“周长”的概念。师:看这个图形摇身一变变成了三角形,那这个三角形的一周有多长呢?怎么办?生:量。师:量哪里?生:三条边的长度。师:然后呢?生:把所有的长度加起来。师:你们知道吗?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掌握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周长(板书周长)像三角形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板书: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三.测量周长,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师:那你能用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用量一量、算一算的办法探究一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操作要求。生读:(1)自主探究,测量并计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并做好记录。(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周长是多少?师:请大家拿出自主探究纸,开始吧!2.交流展示测量方法。①正方形周长。师:谁能上来说说你的方法。生1(预设):(指)我量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3厘米,所以3+3+3+3=12(厘米)。师:你是怎样算的?生2(预设):正方形的一条边是3厘米,四条边一样长,3×4=12(厘米)。师:你量出一条边,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用乘法算出了它的周长,真了不起!=2\*GB3②长方形周长。生1(预设):量出长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4厘米、3厘米、4厘米、3厘米,所以4+4+3+3=14(厘米)。师:你算得真仔细。生2(预设):(指)这两边一样长,另外两条边一样长,所以4×2+3×2=14(厘米)。师:只量了两条边,就知道了长方形所有边的长度了,你可真聪明。生3(预设):把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的看做一组,有这样的两组,所以:(3+4)×2=14(厘米)师:你已经应用以后我们学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了,真厉害。3.学生自主探究圆的周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样的图形它们的边都是直的,我们可以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来求出它们的周长,那还有一些图形它们的边是弯曲的,比如:圆,那它们的周长怎么求出来呢?那同位合作探究一下吧。操要求:(1)同位合作,利用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并做好记录。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师:请大家拿出信封里的学具,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动脑筋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开始吧。学生探究。汇报:生1(预设):用绳子围一周再把它弄直了,放在尺子上量就行了。师:(边展示)绕圆一圈,然后把绳子拉直,这就是化曲为直的思想,还有别的办法吗?生2(预设):在圆上找一个起点,从尺子上的零刻度开始滚。再滚到这个起点就知道圆片的周长了。师:你的方法真巧妙,掌声送给她。(总结)刚才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探究出两种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绕绳法和滚动法。我们一起看一下。(播放微视频)三、应用实践,拓展提升比周长,初步感知周长与面大小的不同。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封闭图形的周长也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听,喜洋洋和灰太狼吵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灰太狼的领地和羊群被一条小河隔开,灰太狼恶狠狠地说:我的领地大,所以我的周长长!”喜洋洋感到很委屈,你同意灰太狼的说法吗?为什么?(预设)有的学生同意灰太狼的说法,有的学生不同意,进一步追问,“请你指一指灰太狼和羊群的周长。”师:“谁能上来指一指。”生:这是个长方形,对边是相等的。它们各占了2条边长,中间只有一条小河,所以周长是一样长的。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外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的长度一样。中间是他们共有的,所以,灰太狼的领地和羊群的周长一样长。师:(小结)比周长比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跟领地的大小没有关系。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周长的认识一圈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学情分析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形。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決定了他们对图形的识別活动,处于由以依据表象为主的直观辫认水平,逐步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級概念判断水平发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司与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测量树叶、数学书、钟面等的周长,量头围、胸围、腰围。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效果分析《周长的认识》(第一次授课)前后测分析
前测访谈:(人数10人)1、你知道什么是周长?访谈的人数中6人不知道,4人能借助具体的图形(比如举例说正方形或长方形)指出周长是4条边的长度。2、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1人不知道;
5人只指了其中的一条边;
4人能完整地摸出长方形的周长。3、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指什么长度?你能摸一摸吗?访谈的10人中3人不知道,4人只指出了其中的一条边(其中有1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后摸出是4条边),3人能能正确摸出4条边。从前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知道的,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能通过举例说出图形的周长是4条边加起来的。后测访谈:(人数10人,题目同上)在后侧的访谈中,第2、3两题所有学生都能比较完整的摸出长方形和数学封面的周长,但在第1题说什么是周长时学生都只提到从起点再回到起点,没有表达出是一周的长度。应该说学生已经对周长有所感知,但是不能用很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说出周长的概念。教材分析《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页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周长的题,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测量和图形知识以后,教材从三年級上册开始给出周长的一般化概念,探袤其测量方法,再研究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如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的周长公式。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当堂检测以下图形有周长吗?有周长的打√,没有周长的打×。()()()2.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周长的认识》课后反思周长的概念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从字面上看,周长的概念似乎很容易理解,而且学过这个概念后,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学习了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发生混淆。一开课,先让学生一笔画,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在认识周长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把周长的概念与“面”剥离开来,强调了周长的本质,避免了“面积”对于学生学习“周长”的干扰。课中,带着学生通过指一指、量一量让学生体会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体会知识的价值。认识了图形的周长后,引导学生测量图形的周长。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三角形的周长,教师引导、简单图形周长的测量、曲线图形周长的测量。在操作和感知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体验了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感受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的方法进行简化:正方形只量一条边就可以求出图形的周长,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铺垫。最后安排了的提升练习,丰富了周长的内涵。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通过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巩固周长的概念。总之,惟有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周长”,经历一种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对原来所认识的“周长”达到真正的“数学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体验”的价值所在。课标分析《周长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的认识和测量,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新课标中指出: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如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来测量一般封闭图形的周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体会概念的本质,也能很好的区分概念的不同。其次,测量不仅包括规则图形,还应包括由规则图形组合成的图形或不规则图形,如圆形的周长,不仅让学生领悟、理解概念的含义,同时还能学习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人雇佣与公司间的合同范例
- 2025年交易双方行纪合同
- 2025年交通运输设施银团贷款合同
- 2025年储蓄计划合同范例
- 2025年建筑材料销售与运输合同
- 2025年农业大棚建设项目合同
- 2025年全球贸易合同合规与审计要点
- 度品牌合作合同框架协议范本
- 正式版公对公资金借用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合伙人投资策划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卷)
- 肌力分级护理课件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中学教学课件:下第课《认识人工智能》课件
- 《乌有先生历险记》注释版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评估新技术
- 专项债券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作用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附解析)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