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广东省茂名市一中奥林匹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核仁,但是可以合成核糖体B.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C.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D.没有复杂细胞器,但细胞膜和核糖体构成蓝细菌的生物膜系统【答案】D【分析】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详解】A、真核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仁,但也可合成核糖体,A正确;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但可以进行细胞呼吸,B正确;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C正确;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蓝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D。2.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下表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食物(100g)能量(kJ)蛋白质(g)脂肪(g)糖类(g)①8806.21.244.2②158013.237.02.4③70029.33.41.2A.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②B.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C.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D.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答案】A【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3、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详解】A、人体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表中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A错误;B、食物①和②中分别富含糖类和脂肪,所以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B正确;C、食物①、②和③中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有利于身体的发育,C正确;D、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属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因而都可供能,D正确。故选A。3.农药残留速测卡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蔬菜、水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速测卡有“红片”、“白片”。原理如下: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检测时,将一定量的待测蔬菜剪碎,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纯净水;用滴管吸取适量液体滴加到速测卡“白片”上;一段时间后,将速测卡对折(如图所示),用手捏住,使“红片”与“白片”叠合;根据“白片”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速测卡“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B.“白片”呈现的蓝色越深,说明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C.若环境温度较低,“红片”与“白片”叠合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D.每批测定应设加清水的空白对照卡【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已知速测卡有“红片”、“白片”,靛酚乙酸酯为红色,其为“红片”,速测卡在使用时将“红片”与“白片”对折并捏住,由此可知“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靛酚乙酸酯可被胆碱酯酶催化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最后根据“白片”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速测卡“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A正确;B、由于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的活性越低,而“红片”中靛酚乙酸酯可被胆碱酯酶催化为乙酸与靛酚(蓝色),因此,有机磷农药越多蓝色会越浅,B错误;C、若环境温度较低,“白片”部分含有的胆碱酯酶活性会降低,完成催化反应所需时间会适当延长,C正确;D、每批测定应设加清水的空白对照卡,排除实验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故选B。4.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有人做了补充实验: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1/20~1/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 B.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C.温度不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 D.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答案】C【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详解】A、“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说明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A正确;B、“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说明膜蛋白的运动不需细胞消耗能量,B正确;C、由题干知降低温度后膜蛋白扩散速率发生变化,说明温度会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C错误;D、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因此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D正确。故选C。5.如图,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新冠病毒、大肠杆菌体内b均为4种B.若m为尿嘧啶,则b水解得到三种物质C.小麦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的a不一定是脱氧核糖D.若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可知,a是五碳糖,b是核苷酸,m是含氮碱基。核苷酸有8种,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含氮碱基有5种,A、T、C、G、U;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详解】A、新冠病毒为RNA病毒,故b核苷酸有4种,但是大肠杆菌为细胞生物,含有DNA和RNA,即含有b核苷酸8种,A错误;B、若m为尿嘧啶,则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水解得到磷酸、核糖、尿嘧啶三种物质,B正确;C、小麦的遗传物质为DNA,D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a五碳糖一定为脱氧核糖,C错误;D、若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RNA,R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分别是核酸、核糖、4种含氮碱基,D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B.稻田定期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主要是为了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答案】D【分析】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详解】A、柑橘在塑料袋中(低氧条件下)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A正确;B、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则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B正确;C、油料种子脂肪含量很高,脂肪中氢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萌发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在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D、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是防止形成无氧环境,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D错误。故选D。7.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见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组细胞特征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吞噬细菌效率对照组均呈球形59.20%4.61%实验组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9.57%18.64%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B.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C.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答案】C【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详解】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由表格信息可知,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为9.57%,包括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B错误;C、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消化酶,可分解进入细胞的细菌,因此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增多有关,C正确;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不再分裂分化,扁平状细胞不会恢复成球形,D错误。故选C。8.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酵母菌培养液加斐林试剂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绿再变黄,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乙瓶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以检测CO2的产生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A【分析】1、题图分析:图示为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研究其细胞呼吸过程的模式图,图示模拟的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二氧化碳。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详解】A、取酵母菌培养液加斐林试剂后需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黄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B正确;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D、由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一定,因此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D正确。故选A。9.下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C.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D.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答案】D【分析】分析图形:①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详解】A、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B、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C、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C错误;D、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为光反应,光反应可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D正确。故选D。10.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受体多为糖蛋白,糖蛋白是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经糖基转移酶催化将糖基团附加到蛋白质上形成的物质。在动物病毒囊膜上也有糖蛋白,某些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而侵染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参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其他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B.在糖基化成为较成熟蛋白质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C.动物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可能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D.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答案】B【分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对细胞间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结构决定功能,由于糖基化可调节蛋白质的功能,故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均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场所,故其蛋白糖基化可能与宿主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抑制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以抑制病毒蛋白的糖基化,降低感染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抗病毒的方法。【详解】A、因为某些糖蛋白可作信号分子的受体。所以可参与细胞间、细胞与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A正确;B、在糖基化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结构和功能成熟的蛋白质,B项、错误;C、动物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中,其糖蛋白可能在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C正确;D、抑制宿主细胞中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可能会抑制入侵的病毒的糖蛋白合成,导致病毒结构异常,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D正确。故选B。11.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B.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D.探究酶的高效性,因作用机理不同,加酶组比加FeCl3组产生的气体量多【答案】C【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详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而使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故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来设计实验,A错误;B、淀粉遇碘液变蓝,但碘液不能检测蔗糖,而蔗糖和淀粉水解的产物都是还原糖。故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B错误;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自变量是pH,实验步骤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由于酶具有高效性,不可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再调节pH,C正确;D、探究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的活化能更显著),加酶组比加FeCl3组产生的气体量多。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均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C。12.着丝粒蛋白F(CENPF)参与纺锤丝附着位点的组成,与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密切相关。CENPF在有丝分裂前期大量增加,末期迅速降解,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CENPF缺失会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B.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粒的整齐排列与CENPF有关C.抑制CENPF基因表达会导致细胞周期延长D.CENPF迅速降解离不开细胞内溶酶体的参与【答案】A【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CENPF参与纺锤丝附着位点的组成,若CENPF缺失,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异常,会导致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B、细胞分裂中期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与CENPF有关,B正确;C、抑制CENPF基因表达,纺锤丝无附着位点,会导致细胞周期延长,C正确;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CENPF迅速降解有溶酶体的参与,D正确。故选A。【点睛】13.下图为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并运输葡萄糖至组织液中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载体1和载体3的运输方式不同B.载体1运输葡萄糖和运输Na+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载体1和载体2运输Na+的方式不同D.载体2具有ATP酶活性,能够水解ATP,为运输Na+和K+提供能量【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通过载体1运输是从低浓度往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属于主动运输;钠离子通过载体1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葡萄糖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据图分析:葡萄糖通过载体1运输是从低浓度往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B、载体1运输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钠离子通过载体1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C、载体1运输Na+的方式协助扩散,载体2运输Na+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且消耗能量,C正确;D、据图分析可知,载体2能催化ATP的水解,故载体2具有ATP酶活性,为逆浓度运输Na+和K+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14.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肌肉中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分析】1、斑马鱼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分析柱形图可知,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能改变斑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a、c对照即b、d对照,运动时乳酸产生量增加,说明与静止相比,斑马鱼在运动时无氧呼吸强度增加。【详解】A、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A错误;B、静止时斑马鱼主要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B错误;C、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正确;D、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运动训练不能降低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D错误。故选C。15.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50℃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B.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C.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D.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答案】D【分析】1、净光合速率是植物绿色组织在光照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叶面积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量、CO2的吸收量来表示。2、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A、50℃时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大于1,CT植株CO2吸收速率为0,故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A不符合题意;B、HT植株在50℃时,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大于1,说明其更能适应高温环境,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CT植株和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3nmol·cm-2·s-1,C不符合题意;D、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35℃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无法比较,D符合题意。故选D。16.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答案】C【分析】分析图1: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与末期;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前期、中期与后期。分析图2:ab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2增至4,说明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c段细胞核中DNA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与后期;cd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4减至2,说明形成了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图1中的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而图2中的ab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由2增至4,说明都在进行DNA复制,因此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A正确;B、图1中的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图2中的bc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为4,因此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B正确;C、图1中的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图2中的d点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是由于在末期形成了子细胞核所致,所以图1中的甲组细胞并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C错误;D、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或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丙组细胞增多,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据此明辨图1与图2中的细胞核DNA含量为2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细胞核DNA含量由2增加到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细胞核DNA含量为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二、综合题17.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据图回答:①a→A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a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试剂检测A物质,产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②小分子c的名称为__________,C1在细胞中分布的主要场所为___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UBIADI是多种细胞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为了确定哪部分氨基酸序列决定UBIADI的胞内定位,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只有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________个氨基酸(填范围)。(3)人的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下图表示β肽链一端的部分氨基酸排列顺序,由图可知一分子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____个羧基。β链中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构成。在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_____个水分子。【答案】(1)脱水缩合双缩脲紫色核苷酸细胞核(2)71-75(3)8C、H、S570【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1-A5的功能,可推知:它们是酶、抗体、血红蛋白、肌动蛋白、胰岛素,进一步推知:A是由C、H、O、N组成的蛋白质、a是氨基酸;根据C1-C2的分布特征,可推知:C1是DNA、C2是RNA,进一步可推知,C是由C、H、O、N、P组成的核酸,c是核苷酸。【详解】(1)分析图示可知:A为蛋白质,小分子a为其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指既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又含有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可以据此检测蛋白质,根据C1-C2的分布特征及功能,可推知:C1是DNA、C2是RNA,进一步可推知,C是由C、H、O、N、P组成的核酸,c是其基本单位核苷酸,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2)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切除前端70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能定位于内质网,而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71-75个氨基酸。(3)图示片段的R基上含有2个羧基,血红蛋白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故由图可知一分子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2×2+4=8个羧基,β链中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所以其R基由C、H、S三种元素构成,人的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两条α肽链及两条β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574-4=570,所以在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570个水分子。三、非选择题组18.I、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图1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模型,图1中的2是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图2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_决定的。根据图1判断,________(A/B)侧为细胞膜的外侧。(2)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能荷=(ATP+1/2ADP)/(ATP+ADP+AMP)其中的AMP为腺苷一磷酸。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数值在0~1之间,大多数细胞维持的稳态能荷状态在0.8~0.95的范围内。细胞跨膜运输氯离子时,能荷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II.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3)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____(填编号)。(4)图b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中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可能存在哪几种情况:_____。(5)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填“高”或“低”)。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填“升高”或“降低”)。③甲-戊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_____。【答案】(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CFTR蛋白A(2)降低(3)原生质层2、4、5(4)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5)高降低乙【分析】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详解】(1)图1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图1中的1是蛋白质,2是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图2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CFTR蛋白决定的。根据图1判断,A侧含有糖蛋白,则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2)细胞跨膜运输氯离子时,需要消耗ATP,能荷将降低。(3)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的结构包括2细胞膜、4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大于、等于或小于三种可能。(5)①由于在图c甲蔗糖溶液中红心萝卜A质量没有变化,而B萝卜条失水,所以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高于萝卜条B细胞液浓度。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③据图c可知,在乙蔗糖溶液中,两种萝卜条失水最多,因此甲~戊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四、综合题19.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1)胰脂肪酶可以通过_______作用将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为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①图1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________(指标)来体现。②据图1分析,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________作用。(3)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_____性。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两种推测的机理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______(选填“B”或“C”)。(4)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铜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_________。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变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催化(2)单位时间内甘油、脂肪酸的生成量抑制(3)专一B(4)pH、板栗壳黄酮7.4大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1)胰脂肪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将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变化。①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脂肪的水解量或单位时间内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来表示,而图1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此时的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来体现。②据图1实验结果显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3)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这说明酶促反应的发生需要酶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图2中的B的作用机理显示板栗壳黄酮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脂肪无法与脂肪酶发生结合,从而实现了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该抑制作用会导致脂肪的分解终止,此种抑制不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C图显示的作用机理为板栗壳黄酮和脂肪竞争胰脂肪酶上的活性位点,从而减少了脂肪与胰脂肪酶的结合几率,进而是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此种抑制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据图1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对照组,且增加脂肪浓度,反应速率依然比对照组低,因此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B。(4)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铜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不同pH。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7.4。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变大,即由7.4变成了7.7。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则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条件,因变量为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点睛】熟知酶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题中相关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本题另一关键。20.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RuBP)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称为光呼吸(如下图)。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SoBS溶液,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呼吸强度(见下表)。光合作用强度用固定的CO2量表示,SoBS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SoBS浓度/(mg·L-1)0100200300400500600光合作用强度/(CO2μmol·m2·s-1)18.920.920.718.717.616.515.7光呼吸强度/(CO2μmol·m2·s-1)6.46.25.85.55.24.84.3(1)光呼吸中C5与O2结合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中。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稻,突然停止光照,叶片CO2释放量先增加后降低,CO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光呼吸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会损耗25%~30%的光合产物。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水稻催化光呼吸的多种酶基因转移到叶绿体内并成功表达,在叶绿体内构建了光呼吸支路(GOC支路),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其原理是________。(3)与未喷施SoBS溶液相比,喷施100mg/LSoBS溶液的水稻叶片吸收和放出CO2量相等时所需的光照强度____(填“高”或“低”),据表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4)光呼吸会消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农业生产中可通过适当抑制光呼吸以增加作物产量。为探究SoBS溶液利于增产的最适喷施浓度,据表分析,应在____mg/L之间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答案】(1)基质光照停止,产生的ATP、NADPH减少,暗反应消耗的C5减少,C5与O2结合增加,产生的CO2增多(2)乙醇酸可在叶绿体内分解为CO2,提高了叶绿体中CO2的浓度:一方面使CO2在与O2竞争Rubisco酶中有优势,使光呼吸减弱;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原料增多,促进光合作用(3)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