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_第1页
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_第2页
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_第3页
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_第4页
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自考《传播学》历年考试真题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媒介中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凉媒介”的是()A、电视B、电影C、广播D、图书答案:A2.控制论传播模式比线性传播模式增加了()。A、传播效果B、受众C、反馈D、环境答案:C3.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指出,两级传播流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A、舆论领袖B、把关人C、受众D、追随者答案:A4.()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A、人内传播B、人际传播C、大众传播D、群体传播答案:B5.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A、施拉姆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C、赖特D、拉斯韦尔答案:B6.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A、谁B、对谁C、通过什么渠道D、说了什么答案:A7.被公认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是()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施拉姆D、罗杰斯答案:C8.出现最早,但作为一种产业却发展较慢的印刷媒介是()A、报纸B、杂志C、图书D、传单答案:C9.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强调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必要性,该书作者是()A、约翰·密尔B、约翰·厄斯金C、约翰·弥尔顿D、托马斯·杰弗逊答案:A10.“大众传媒所反映的‘外部世界’,影响或构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世界’”,这个观点出自()A、克拉伯B、李普曼C、霍尔姆斯D、麦克姆斯答案:B11.格伯纳提出的“涵化”理论也被称为()A、“虚化”理论B、“认知真实”理论C、“培养”理论D、“回应效果”理论答案:C12.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霍夫兰D、施拉姆答案:B13.传播模式有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之分,下列模式中属于后者的是()A、德弗勒模式B、布雷多克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香农一韦弗模式答案:A14.有关个人差异论的说法,正确的一个是()A、由卡尔·霍夫兰年最先提出,并由德弗勒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B、由学国学者约翰·赖利首先提出,并由怀特·赖特修改形成;C、首先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并由贝雷尔森修正完成;D、由加拿大学者卡茨最先提出,罗伯特·维纳修正完成。答案:A15.“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提出的。A、卢因B、怀特C、施拉姆D、拉斯韦尔答案:A16.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的交流A、信号B、象征符C、意义D、语言答案:C17.被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之一的是()A、网络B、广播C、电视D、报纸答案:C18.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激烈抨击了英国的《出版管制法》,当时英国在大众传播领域奉行()A、扩张主义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答案:B19.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答案:B20.传播,就是()的流动过程。A、信息B、语言C、符号D、病菌答案:A21.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可以看作获取()的一种形式。A、熵B、噪音C、冗余信息D、反馈答案:D22.比喻法是()A、运用具体的感人形象喻证抽象的观点和道理的方法;B、运用抽象的事理来喻证形象的观点的方法;C、运用逻辑性的语言来达到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D、运用生动感人的形象来比喻日常生活的道理答案:A23.提出“媒介的三种体系”以挑战“报刊的四种理论”的著作是()A、《帝国与传播》B、《权力的媒介》C、《一个世界,多种声音》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答案:B24.《娱乐至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A、奈斯比特B、洛温斯坦C、波兹曼D、莱文森答案:C25.“媒介即讯息”这一着名论断是谁提出的()A、拉斯维尔B、麦克卢汉C、施拉姆D、香农答案:B26.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A、报刊B、广播C、电视D、互联网答案:D27.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A、拉斯维尔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卡尔·霍夫兰答案:B28.“火星人入侵”事件的发生,证明当时一种传媒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这种传媒是()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答案:B29.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功能A、传播信息B、引导舆论C、教育大众D、提供娱乐答案:A30.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把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基本分为四种,分别是()A、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维埃理论;B、封建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民主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科学社会理论、共产主义理论、苏联体系。答案:A31.德国一位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所以社会犹如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这位社会学家是()A、孔德B、韦伯C、托尔曼D、西梅尔答案:D3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进行了()之后提出了两级传播论。A、查普尔希尔调查B、夏洛特调查C、伊里调查D、食品习惯研究答案:C33.“秘匿权”是新闻从业人员享有的权利之一,这项权利有几种别称,其中不包括()A、“取材秘密权”B、“记者隐私权”C、“消息来源保密权”D、“新闻来源守密权”答案:B34.把自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的刊物是()A、《自媒体》研究报告B、《时代》周刊C、《连线》杂志D、《网络社会》杂志答案:C35.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较为有效A、教育程度低的人B、教育程度高的人C、男性白人D、家庭主妇答案:B36.“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一脉相承。A、枪弹论B、两级传播论C、创新与扩散论D、议程设置论答案:D37.“迷雾指数”的提出者是()A、史罗伯特·冈宁;B、格顿斯;C、温德尔·约翰逊;D、雷蒙斯·罗斯答案:A38.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A、拉斯维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施拉姆答案:B39.人际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划分依据是()A、是否依赖工具B、是否使用符号C、是否及时反馈D、是否亲自参与答案:A40.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媒介为受众设定议程B、受众为媒介设定议程C、政治家为媒介设定议程D、媒介为政治家设定议程答案:A41.《纽约太阳报》等在经济上成功的关键在于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以获得尽可能多的A、发行收入B、印刷收入C、售报收入D、广告收入答案:D42.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答案:B43.人际传播是()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B、是指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和思想的沟通活动;C、是指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下沟通和交流。D、是指是指借助媒介和符号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答案:A44.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纽曼提出的()是一种强大效果理论。A、教养理论B、知识沟假说C、第三者假说D、沉默的螺旋答案:D45.传统的大众传播有两个突出的缺点,一是互动频率低,一是()A、反馈慢B、信息少C、内容单调D、缺乏科学性答案:A46.组织传播中最常见的正式传播发生在()A、员工之间B、领导之间C、部门之间D、上下级之间答案:D47.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媒介规范理论的观点。A、集权主义B、民主参与理论C、自由主义D、社会规范答案:B48.纯粹受众是指()A、不仅接受信息而且传播信息的人;B、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C、充当信息中转站,进而扩散信息的人;D、只接受新闻信息,并继续下传的人答案:B49.传播的功能可以分为工具性传播和消遣性传播,下列学者中强调消遣性传播的是()A、李普曼B、皮亚杰C、斯蒂芬森D、拉斯韦尔答案:C50.接种法包括两种。它们是()A、强行接种和自愿接种;B、长期接种和短期接种;C、有偿接种和无偿接种;D、主动接种和被动接种;答案:D51.第一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个概念的著作是()A、《宣传与推行》B、《宣传、传播和舆论》C、《宣传与传播世界史》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答案:B52.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A、反馈B、噪音C、媒介D、讯息答案:B53.二战前美国佩恩基金会研究某种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媒介是()A、报刊B、电影C、广播D、电视答案:B54.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B、《传播与说服》C、《人民的选择》D、《舆论学》答案:A55.发生周期最没有规律性的传播类型是()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答案:A56.赖特认为,传播的功能除了监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遗产之外,还有()A、宣传B、规范C、教育D、娱乐答案:D57.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思想价值B、艺术价值C、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答案:C58.着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A、香农B、库利C、威纳D、米德答案:C59.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A、群体传播B、人际传播C、自我传播D、组织传播答案:C60.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属于()A、线性传播模式B、控制论传播模式C、系统论传播模式D、受众中心模式答案:A61.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种研究成为()A、内容研究B、控制研究C、效果研究D、媒介研究答案:B62.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A、传播权B、知晓权C、媒介接近权D、文化权答案:C63.《参考消息》的创办符合下列哪一条传播规律()A、信息来源重要性B、诉诸情感C、防疫论D、休眠效应答案:C64.按照英尼斯的说法,质地较轻、容易运送因而能克服空间障碍的媒介是()A、黏土B、石头C、纸草纸D、羊皮纸答案:C65.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A、择善而从B、爱屋及乌C、从谏如流D、见仁见智答案:D66.报纸上的租房、求职、招聘等分类广告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功能。A、传播信息B、引导舆论C、教育大众D、提供娱乐答案:A6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哲学思辨答案:D68.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研究领域,侧重研究()A、传播过程B、传播效果C、传播媒介D、传播符号答案:B69.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大众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自我传播学D、组织传播学答案:A70.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A、反馈B、媒介C、传者D、受传者答案:C71.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人内传播答案:D72.传播环境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A、大环境、小环境;硬环境、软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环境;B、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民主环境、精神环境;C、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D、空气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居住环境、生存环境。答案:A73.“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是汉语文献中“信息”一词的最早记载,它来源于()A、李中的《暮春怀故人》;B、杜甫的《北征》;C、李白《蜀道难》;D、高适的《燕歌行》答案:A74.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答案:C75.较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的传播学这是哪一位()A、李普曼B、藤竹晓C、施拉姆D、罗杰斯答案:B76.提出媒介情境论的是()A、欧文·戈夫曼;B、梅罗维茨;C、约翰·弥尔顿;D、戴维·巴特勒答案:B77.古登堡创造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是在()A、15世纪40年代B、15世纪50年代C、16世纪60年代D、16世纪70年代答案:A78.“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A、群体感染B、群体暗示C、群体压力D、群体模仿答案:A79.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A、拉扎斯菲尔德B、卢因C、霍夫兰D、拉斯韦尔答案:D80.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的最根本特征是()A、灵活性B、经济性C、具体性D、能动性和创造性答案:D81.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A、非语言符号B、体态符号C、伴生符号D、形象符号答案:A82.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A、“传播流”B、“信息流”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答案:C83.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新闻伦理准则的文件《新闻工作者守则》出现在()A、1904年B、1908年C、1912年D、1916年答案:B84.哪种广播节目中有受众的直接参与()。A、新闻报摘节目B、音乐会转播节目C、广播剧节目D、午夜热线节目答案:D85.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作对社会起“了望哨”作用的是哪一个()A、环境监视功能B、娱乐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答案:A多选题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子弹论"研究B、“传播流"研究C、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使用与满足"研究答案:BCD2.下列属于控制分析中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有()A、广播电台B、报社C、电影制片厂D、电视摄像E、通讯社答案:ABCE3.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是()A、经济学派B、发展学派C、批判学派D、文化学派答案:AC4.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发展阶段()A、口语传播阶段B、文字传播时C、印刷传播时代D、电子传播时代答案:ABCD5.下列哪些方法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哲学思辨答案:ABC6.印刷媒介的特点有()A、传播信息迅速及时;B、容纳信息多,内容广;C、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D、传受之间交互性强;E、媒介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答案:BCE7.有关受众的角色,正确的有()A、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B、受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C、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D、受众是传播过程的监督者;E、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答案:ABCE8.下列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解说正确的是()A、这个理论是由德国女学者伊莉莎白·诺-纽曼提出的。B、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C、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能够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D、该理论实质上是枪弹论的翻版。答案:ABC9.关于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A、传播媒介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B、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加速度趋势C、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叠加式的,新老媒介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D、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新媒介使一切传统媒介必然消亡答案:ABC10.《报刊的四种理论》所总结的人类传播制度包括()A、集权主义传播制度B、自由主义传播制度C、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D、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答案:ABCD11.赖特在拉斯韦尔的基础上对传播的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传播的功能是A、社会化B、环境监视C、麻醉精神D、提供娱乐E、解释与规定答案:ABDE12.属于信息爆炸后果的有()A、暴力信息;B、信息超载;C、信息泛滥;D、信息洪水;E、信息疾病。答案:BCE13.信源的可信性包含的要素有()A、传播者信誉B、传播者身份C、专业权威性D、传播技巧答案:AC14.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生活阅历B、社交性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E、工作表现答案:ABCD15.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有()A、技巧要与谋略相吻合;B、技巧要为实践服务;C、技巧要灵活运用;D、技巧要为内容服务;E、技巧要为受众接受。答案:ACDE16.下列传播活动哪些是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下进行的?()A、封建时代的传播活动B、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活动C、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D、法西斯国家的传播活动答案:AD17.以下理论属于传播学宏观效果理论假说的是()A、两级传播说B、知沟假说C、培养分析D、议程设置说E、有限效果论答案:BCD18.美国学者P·J·蒂诺奇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A、传播技能上的差异B、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C、社交范围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答案:ABCDE19.克拉珀认为,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反馈答案:ABC20.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A、拉扎斯菲尔德B、拉斯韦尔C、米德D、卢因E、霍夫兰答案:ABDE21.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以下媒介当中属于“热媒介”的是()A、书籍B、漫画C、广播D、电视答案:AC22.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A、《个人影响》B、《创新与普及》C、《人民的选择》D、《大众传播效果》答案:ABCD23.下列对两级传播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它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之后提出的B、这个理论认为,信息从大众传播媒介的流动过程有两个阶段C、第一个阶段是大众媒介到舆论领袖,第二个阶段是舆论领袖到普通公众D、这个理论认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非常强大答案:ABC24.下列对大众媒介特性表述正确的是()A、报纸是阅读媒介,保存性强,适合传达深度信息B、广播诉诸听觉,便携性强,影响面广C、电视是视觉媒介,具有较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D、网络媒介的时效性、保存性、选择性都最强答案:ABCD25.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A、选择性接触机制B、媒介本身的特性C、讯息内容D、受众的规模E、受众本身的性质答案:ABCE26.麦克卢汉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媒介即讯息B、媒介——人的延伸C、热媒介与冷媒介D、电子乌托邦答案:ABC27.媒介环境包括()A、封闭式媒介环境;B、循环式媒介环境;C、开放式媒介环境;D、经营性媒介环境;E、复合式媒介环境。答案:ACE28.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包括()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答案:ABCD29.拉维斯尔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A、环境检测功能B、文化娱乐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答案:ACD30.传播学者库利“镜中我”的概念包含了()A、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B、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C、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D、自己对自己的想象与期待E、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答案:ABC31.“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以下几方面显示了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态度()A、社会经济地位B、居住区域C、教育程度D、宗教信仰答案:ABD32.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A、示现的媒介系统B、再现的媒介系统C、机器媒介系统D、电子媒介系统答案:ABC33.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有()A、文化研究B、政治经济学派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D、议程设置理论答案:ABC34.“培养”理论为称为()A、培养分析B、教化分析C、媒介素养理论D、涵化分析答案:ABD35.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做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是()A、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B、1940年的“伊里调查”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答案:ABD36.传播的社会功能有()A、宣传功能;B、教育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E、经济功能。答案:BCDE37.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包括()A、议程设置功能B、沉默的螺旋C、“知沟”研究D、培养分析答案:ABCD38.构成传播易读性的条件有()A、文章长短;B、字词形式;C、迷雾指数;D、人情味成分;E、句子的形式。答案:BCDE39.下列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麦库姆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答案:ABD40.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D、获益权答案:ABC41.符号的特点包括()A、可积累和可衰减性B、指代性C、社会共有性D、发展性答案:BCD42.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强效果”研究B、“传播流”研究C、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D、“使用与满足”研究答案:BCD43.据我国近年调查,新媒体的信息质量存在着若干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A、真伪难辨B、缺乏深度C、明星崇拜D、娱乐至上E、良莠不齐答案:AE44.大众传播的功能包括()A、传播信息B、引导舆论C、教育大众D、提供娱乐答案:ABCD45.美国学者赖特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A、环境检测B、解释与规定C、社会化功能D、提供娱乐答案:ABCD46.受众的基本特点包括()A、人数众多,成分复杂B、分散,无组织C、被动地接受传播D、对于传播者是隐匿的答案:ABD47.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学说的主要观点有()A、媒介即讯息B、媒介:人的延伸C、热媒介与冷媒介D、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答案:ABC48.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包括()A、接受性理解;B、歪曲性理解;C、创造性理解;D、顺向性理解;E、卷入性理解。答案:BCE49.下列著作当中是拉扎斯菲尔德代表作的有()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人民的选择》D、《个人影响》答案:CD50.美国学者梅里尔等把人类文化分为A、传媒文化B、民族文化C、专业文化D、大众文化E、精英文化答案:CDE51.传播学的先驱者包括()A、哈罗德·拉斯韦尔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卡尔·霍夫兰答案:ABCD52.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包括()A、生活阅历B、社交性C、表达能力D、社会经济地位答案:ABD53.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是()A、“观点的公开市场”B、沉默的螺旋C、“自我修正过程"D、民主参与答案:AC54.英国学者P·戈尔丁将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结合对大众传播效果进行分类,分为()A、短期非预期效果B、长期预期效果C、长期非预期效果D、短期预期效果答案:ABCD55.传播效果的特征有()A、内隐性;B、累积性;C、恒常性;D、层次性;E、两面性。答案:ABCDE56.下列对创新与扩散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罗杰斯和休梅克的《创新的传播》是该理论的代表作B、它研究的是在社会中推广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和效果C、用图表示的话,一项创新在社会中传播的过程大体上是一条直线D、比起人际传播来,大众媒介几乎没有任何传播效果答案:AB57.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A、动态性B、序列性C、系统性D、结构性答案:ABD58.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这些需求包括()A、信息需求B、娱乐需求C、社会关系需求D、精神和心里需求答案:ABCD59.以下被称为职业角色的有()A、导播;B、技工;C、教师;D、士兵;E、工程师。答案:AC60.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主要理论有()A、常识理论B、培养分析理论C、现场理论D、社会科学理论答案:ACD61.麦克卢汉的理论包括()A、媒介是人的延伸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和热媒介D、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答案:ABC62.以下研究项目中属于经济学派所作的传播效果研究额是()A、20世纪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B、1940年的“伊里调查”C、“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研究D、20世纪40年代关于昼夜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答案:ABD63.下列概念中与李普曼的《舆论学》有关的有A、议程设置B、虚拟环境C、意见领袖D、刻板印象E、两级传播答案:ABD64.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子弹论D、宏观效果理论E、“传播流”研究答案:ABE65.在传播学研究中,有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分别是()A、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B、作为使用者的受众C、作为“市场”的受众D、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答案:ACD66.布雷多克提出了7W模式,与拉斯韦尔5W模式相比,该模式添加的两个环节是A、情境B、信源C、噪音D、动机E、设备答案:AD67.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A、认识自我B、建立人际关系C、控制周围环境D、进行情感沟通答案:ABCD68.下列属于李和李总结的宣传七种策略的是()A、辱骂法B、证词法C、平民百姓法D、乐队花车法答案:ABCD判断题1.群体传播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人际传播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A、正确B、错误答案:A3.“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是由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的。()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是由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4.传播学的三个学派是: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交往传播的帕络阿尔托学派。()A、正确B、错误答案:A5.《报刊的四种理论》由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合着,是研究传播体制的代表性着作。()A、正确B、错误答案:A6.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A、正确B、错误答案:A7.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A、正确B、错误答案:A8.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A、正确B、错误答案:A9.香农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不是。10.“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A、正确B、错误答案:A11.从信源的可信度来看,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小。()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其说服效果越大。12.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A、正确B、错误答案:A13.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着性和直达性的特点。()A、正确B、错误答案:A14.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A、正确B、错误答案:B15.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的集合体。()A、正确B、错误答案:B填空题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答案:“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2.传播技巧的获取途径主要有:掌握传播理论、()和深入传播实践。答案:总结历史经验3.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指出了大众传播的四个社会功能:()、()、()、()。答案: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4.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情是()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向“()”的转变,二是由()向()的转变。答案:30年代|大众报刊|新闻纸|观点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运营5.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答案:G•H•米德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他首次提出了购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人称之为“五W模式”的过程模式.答案:拉斯韦尔|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7.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和()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答案:中国活字印刷|油墨技术8.三论:()答案: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9.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念、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答案:交往活动10.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源流,二是()源流。答案:欧洲|美国11.()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W模式”。答案:拉斯韦尔12.美国()欧洲()答案:传统学派|批判学派13.()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答案:流言1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答案: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1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答案: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16.()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对象。比如电视的观众、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等等。答案:受众17.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分析的“IPP指数",是一个从()、()和()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答案: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宗教信仰18.信息崇拜论者()在《信息崇高》一书首先声明:“我丝毫没有否定和诋毁计算机的意思。”答案:西奥多·罗斯扎克19.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具有传播权、知晓权和()。答案:传媒接近权2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主要有:()、“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答案:媒介即讯息21.英国学者P·戈尔丁关于传播效果的分类,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结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答案: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22.受众的特点有四个方面:自在性;自主性;()和归属性。答案:自述性23.()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答案:组织传播24.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以社会上()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活动。答案:媒介组织|产业化|一般大众|信息生产和传播25.非语言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以及物化、活动画、程式化的符号等三类。答案:体态符号26.()形成群体意识,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答案:群体传播|群体规范27.英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它们是()、()和()。答案: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28.()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答案:香农——韦弗29.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跨越国家界限的信息传播活动称之为()。答案:国际传播30.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探讨大众传播与舆论形成的关系问题。答案:沉默的螺旋31.在传播过程模式的研究中,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的学者是德国学者()。答案:马莱兹克32.人们可以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做出判断。可信性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二是()。答案: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33.在传播学研究中,过程学派把传播视作“信息的传递”,而符号学派则把传播视作()。答案:“意义的表述”34.在传播学界,被公认为传播学集大成者的是()。答案:施拉姆35.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的科学。答案:运行规律36.传播效果的特征具有:内隐性、累积性、()、层次性和两面性。答案:恒常性37.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答案: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38.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通过对50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审慎回顾和总结,对效果研究的轨迹作了四点理论概括,即:“枪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强大效果论”。答案:“适度效果论”39.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印刷。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的观念。答案:古登堡|金属活字排版|复制文字信息|批量生产40.()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答案:施拉姆41.“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的《()》、卡兹等人的《()》,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答案: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42.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媒介、()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答案:讯息|反馈43.“意见领袖”是()最早在《()》中提出的概念。答案:拉扎斯非尔德|人民的选择44.()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答案:符号45.传播权和知晓权的思想,起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和()的学说,在现代社会已形成了普遍的人权和民主原则。答案: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简答题1.施拉姆对媒介分析原则答案:1。它们所刺激的感官

2。反馈的机会

3。速度的控制

4。讯息代码

5。增殖的力量

6。保存信息的力量

7。克服弃取的力量

8。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2.大众传播内容的范畴答案:1。低级趣味内容:不断触怒批评家,广泛传布并拥有广泛受众的内容,是这个系统的核心.

2。无争议内容:广泛传布并有广大受众,但媒介批评家很少议论的媒介内容。

3。高级趣味内容:有时得到广泛传布但并不一定拥有广泛受众的媒介内容。3.结合伊拉克战争报道(或俄乌战争报道)、新冠疫情报道、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的报道、广告宣传的例子,选择你熟悉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谈谈认识。答案:例:[首先阐述理论]

1973年诺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结合例子进行阐述]

“非典”初期,人们对于这场疾病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染病人数远远大于政府公布数字;有的人认为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一场世界末日般的瘟疫,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于是开始闭门不出,抢购生活用品等等;也有的人认为这就是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小病,其死亡率比感冒还要低,根本无须恐慌;有的人认为我国经济会遭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的人开始求神拜佛;对于防治的各种手段也流言纷起,仅仅口罩有没有用就有很多说法。各种流言通过网络、短信、口头等人际传播渠道,引起很多人的无所适从。

我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在政府的统一控制下,及时宣传有关非典的真实疫情、科学防治办法,提醒社会公众非典不可轻视,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广大医护人员正在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应当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非典虽然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影响,但总体发展趋势仍然是好的,经济增长速度只会稍有降低,而没有致命影响。

社会公众开始接受大众媒介的主流观点,于是人际传播中的流言减少了。而流言的人际支持减弱进一步使人们倾向于接受主流意见。最终我们看到,目前关于非典,我国的整体舆论倾向是统一而理性的。这里面就显示了沉默的螺旋的舆论引导过程,验证了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请简述三种主要的受众观。答案: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1.5)

2)作为“市场”的受众(1.5)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5)解析: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要点全都答对并适当论述者得满分;仅回答要点,没有论述者得4.5分。5.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核心观点答案: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作用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6.经验学派答案:指的是以经验性方法而非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3分)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2分)7.赖特的“四功能说”答案:

①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包括警告性信息(警戒外来威胁)和工具性信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②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其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行为的行为,其含义与“社会协调”一致

③社会化功能:即“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也叫“教育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提供娱乐: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8.举例简述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答案:拉斯韦尔、赖特、施拉姆等人曾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传播信息

(2)监督社会

(3)教育大众

(4)提供娱乐

(各举现实案例说明)。9.简析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答案:“把关人”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里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是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3分)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送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4分)总之,大众传媒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2分)10.传播答案: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11.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有哪些?答案:1、大众传播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2、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或象征性的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12.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答案: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传播权:

(2)知晓:

(3)传媒接近权:13.大众传播:答案: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4.简答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四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媒介、符号、信息、意义——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媒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送信息的代码。信息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符号、信息和意义离不开物质媒介这一载体。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但媒介是物质基础,符号、信息好意义都离不开一定的媒介,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递和传达。15.传播者的特点答案:1)代表性职业传播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也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他一旦从事职业传播(进行采、写、编、导、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行有一定的受控性和约束性,但他们仍有很大的自由驰骋的天地,有较大的传播权利和传播自主性。3)专业性一是指新闻传播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方有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格;二是指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并以此谋生的职业特点。专业性是新闻传播者区别于行业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一个重要特点。4)集体性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和一批传播者。个人是无法完成复杂的现代传播任务的。5)复杂性在大众传播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而且分工复杂。16.网络本体特征的分析答案:网络是通过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信息服务并由个人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

网络传播的特征:

1。网络是视听合一的媒介

2。网络时效性强

3。网络保存性强选择性强

4。信息量大,传播内容丰富,获得信息便捷,传输成本低廉,兼容性强

网络传播手段:

网络是多种传播手段综合运用的媒介,包括画面、声音、文字版面、图片.17.媒介即讯息答案:媒介即讯息就是指传播媒介是巨大的社会比喻,它们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它们不仅激发并取悦我们的感官,而且,通过改变我们所使用的传感设备的比例,确实在改变我们的性格。18.两级传播论答案:1、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2、两级传播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19.拟态环境:答案: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0.模式的功能有哪些答案:

要点:

①构造功能:提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为各种不同的特殊状态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

②解释功能:用简洁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

③启发功能:能引导学生或研究者关注某一过程或系统的核心环节。

④预测功能:对事件的过程或结果进行预测,便利研究假说的建立。21.拉斯韦尔五个“W"模式答案:谁(Who)(传者)→说什么(What)(讯息)→通过什么渠道(Whatchannel)(媒介)→对谁(Whom)(受者)→取得什么效果(Whateffect)(效果)22.意见领袖答案: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23.人际传播答案: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2分),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解析:答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24.举例分析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各种因素。答案:(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信息自身的因素

(5)组织的自身的因素

(6)受众因素

(7)技术因素

(8)传播者个人因素25.把关的原因答案:

1。信息的差异性

2。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

3。受众的差异性

把关的过程及影响把关者的因素

把关过程:

①搜集信息②过滤信息③制作信息④传播信息

影响因素:

①政治、法律因素②经济因素③社会、文化因素④信息自身的因素⑤组织的自身的因素⑥技术因素⑦受众因素⑧传播者个人因素26.请选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其进行新闻传播的优势与缺点。答案:一、报纸:

(1)报纸是视觉媒介,是阅读媒介

(2)报纸的时效性较差

(3)报纸的保存性强

(4)读者拥有较大的选择权

(5)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二、广播:

(1)广播是听觉媒介

(2)广播的时效性较强

(3)广播的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

(4)广播的影响面广

三、电视:

(1)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

(2)电视时效性强

(3)电视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

(4)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

四、网络:

(1)网络是一种诉诸多感官的媒介

(2)网络的时效性、保存性和选择性都是最强的

(3)网络的可控性较差27.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都是哪些答案:

要点:

①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传播通过提供信息,对社会起着“了望哨”的作用。

②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提供评论和解释,帮助理解支离破碎的信息碎片以形成一致意见的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

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美、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28.郭庆光的大众传播定义答案: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9.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答案:

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之间互相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30.符号的基本属性答案:

第一符号的指代性

符号的指代性是指符号是指出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第二符号的社会共有性

符号包括符号形式和符号意义两方面.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到得部分,如文字的字体、语言、图像等,符号意义是指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

一种符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经历过历史的积累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因此符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虽然符号式社会共有的,但是并非所有方面都是社会共有的。社会中人们共有的是符号的形式、符号的指说对象和符号的部分意义,而不是全部意义。

符号意义可分为表示性意义和内涵性意义

第三符号的发展性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人们旧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淘汰。有的保持原有符号形式,但是赋予了新生的意义,有的包含了原有的意义,却更换了新的符号形式.31.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与传播在观念上经历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答案:

1。节目的制播导向阶段:

早期阶段,那是传播内容-—节目以传播者为中心节目产生出来便可以传播出去,无所谓受众及其他要素的介入。

2。节目的说服导向阶段较:

第一阶段的硬性生产与传播史历史的一大进步,在内容生产开始顾及受众,由于想要说服受众,所以传播者即节目生产者便创造出一些新的节目招数,以吸引受众。节目生产水平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强,但是其支配者仍然是传播者.

3。节目的受众导向阶段:

由于传播市场饱和以受众为核心.传播者只是决定因素之一关心传播市场,关心受众是此阶段节目生产的首位工作.32.简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答案:(1)传播者不但掌握传播工具和手段,而求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

(2)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收程度上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做出判断.

(3)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含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的权威性,及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的资格.33.传播隔阂答案: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34.媒介组织答案:所谓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35.简答“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答案: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2、意见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36.传播者:答案: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启动传播过程的最初动力因素,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制作者和传递者。37.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三点?答案: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38.把关人答案: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论述题(总共12题)1.综合应用题和案例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文学家W·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了人们的行为.40年代末,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检测”功能。60年代B·C·科恩在考察报刊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这些观点都是关于大众传播对社会成员的环境认知活动的影响问题。试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舆论导向在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答案:首先要解释一下何谓舆论和舆论导向,所谓舆论就是公众意见,而舆论导向意味着运用舆论引导人们的意识,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由于媒介存在着宣传的组织目标,所以舆论导向是必须的,而传播学的研究又告诉我们舆论导向是可能的。接下来要指出形成舆论导向必须首先构造受众对于环境的认知,而大众媒介的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视人们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而之所以大众媒介能够如此,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不再是主要依靠直接经验,而是基本依赖于媒介所创造出来的信息环境。媒介在创造信息环境的时候,是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将人们的注意力导向特定方向,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根据传播学的宏观效果研究,我们知道,媒介在这一方面极有效的,所以科恩会说在告诉读者想什么的方面,大众媒介是惊人成功的。但是,舆论导向不只是在特定议题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它还要将社会公众的态度和价值观导向与社会管理者一致,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形成与维护,并且使社会成员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起到行为示范的效果.然而,媒介在这一方面,研究揭示了效果并不好,在告诉人们怎样想这一方面是不成功的。(运用传播流等有限效果理论)那么,媒介为了有效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该怎么做呢?媒介不应该把舆论导向当作一个短期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众媒介首先是通过事实报道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传达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的的传播内容,媒体的事实报道和娱乐节目已经包含着特定的价值倾向,这些可以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们的社会观和现实观,从而让人们自觉地按照某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思考,自然得出和舆论导向一致的结论。(这部分要有培养理论说明)最后,要强调指出无论媒介怎样运用各种方式的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但舆论导向的有效最终必须基于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容纳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声音。否则舆论导向就会沦为舆论操纵.而任何操纵纵然得逞于一时,却不可能得逞于永远。当媒介真实客观地创造出信息环境,并充分给予公众讨论公共问题的空间的时候,人们是可通过理性达到正确的共识,换言之,舆论导向的真义正在此处。2.材料分析和评述题请看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论述:传播研究者曾将受众比作消极被动的“靶子”,只要传播媒介对准目标一扣扳机,它就会应声而倒。如今,人们又把受众看作是能够呼风唤雨的万能“上帝”,只要传播媒介日日烧香、天天祈祷,就可以万事大吉。就以上两种受众观点展开评述,再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媒介受众理论。答案:评:受众:既非“上帝”亦非“靶子”分析:一、受众是特殊角色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业传播者是否够格的评判者。没有受众的反应和评价,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换句话说,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人和成万上亿人;可以是一国、一代的人,也可以是全球、几代的人。受众作为构成传播过程的两极中的一极,它在传播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信息产品“像其他的产品一样,是工业加工过程的产物”。2)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一编码一讯息一媒介一译码一受众。传播者将采集到的信息编制成符号,使其成为可以传播的讯息,然后讯息进入传播媒介为受众所接收,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予意义并接受。3)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而且是大众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等于没有发生。4)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沟通,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合作互动,受众也不是消极吸收还有积极反馈。二、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具有以下四种特点:1)受众具有自在性。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观点的人。2)受众具有自主性。不是大众传播的孚虏。3)受众具有自述性。受众对信息产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播者决定。4)受众具有归属性。3.评述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答案: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一)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种传播制度理论。它强调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没有国家,人类只能处于原始状态。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出公诉,等等。作者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摒弃了。(二)自由主义理论由约翰·弥尔顿最先提出,由拉斯基的《欧洲自由主义的兴起》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行调节过程”的自由观念。(三)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这无疑是个正确的态度。(四)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对传播制度理论的批判(一)传播制度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来的(二)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北美观点提出来的(三)传播制度理论应该不断修正与更新(四)传播制度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四个切入点也值得商榷。不论施拉姆等人,还是阿特休尔,他们几乎都是从四个方面切入主题的,那就是:(1)传播事业由谁主办?(2)传播媒介为谁讲话?(3)以什么形式(政治的或非政治的)讲话:(4)新闻媒介能否不受控制而自由地讲话?4.请结合实例分析阐释“子弹论”(又名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理论内容并评价其优缺点。答案:要点:①“子弹论”又称“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至30年代末,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案例:广播剧《火星入入侵地球》。②人们当时持有“子弹论”的原因:首先,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从物质与文化意识上猛烈冲击了当时的社会。早期工业社会和世界大战期间宣传机器所显示的巨大威力则是枪弹论之所以产生的历史背景。③子弹论”的理论基础:大众社会理论这一理论还深深打上了达尔文以后流行科学界的社会生物学观点的烙印,强调从生物本能的视角观察与解释人的行为与思想。④对“子弹论”的评价⑤“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期间别无他物。(能够按照上述参考观点答出并且结合实例分析展开论述,给满分)5.简要分析阐释“使用与满足——受众主体论”的主要内容,并请评价这个理论的优缺点。答案:要点:【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要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2】传媒抵触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成员的需求不仅与他的性格、兴趣等个人发生相关联,而且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的制约。施拉姆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的研究。1974年,E.卡兹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3】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优点):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子弹论”的效果观起到重要作用。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开创了一种“适度效果”理论。【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它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提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够按照上述参考观点答出并且结合实例分析展开论述,给满分)6.为什么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答案:1、“沉默的螺旋”理论探讨了大众传播对社会心理和舆论形成的影响(1分)。该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1分)、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1分),由于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1分),容易被视为社会上的“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1分),而这种对“意见环境”的认知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成压力(1分),导致了社会上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即舆论的诞生(1分)。可见大众传播是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分)。7.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早在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请阐述“信息沟"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答案:“信息沟”的主要观点包括:(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成员来说都是如此。(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的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以上四点每点5分,共20分)“信息沟”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在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城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但在新传播媒介领域,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是很明显的。(3分)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个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3分)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3分)8.综合应用和案例分析题“培养理论”的社会传播观认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在此共识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大众传媒在形成“共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大众传播的案例,阐述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具有哪些独特优势?答案:1)概述培养分析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