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生互猜爱好,猜猜老师的爱爱好(逛街),出示购买的实物(洗衣液、香皂),让学生拿回去,并谈感受。引出课题--克和千克师问:关于克和千克,你们想知道哪些方面的问题?①1克和1千克分别有多重?②1克和1千克有怎样的关系?③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④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工具称?如何称物品的质量?师: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认识1克1、感知1克让同学们用手掂2分钱的硬币,感受它的重量。小组内说说感受。课件出示:2分钱的硬币就是1克。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感受它的轻重,并将这种感觉记在心里。2、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概念师:你记住1克有多重了吗?让学生在学具筐里找一找,掂一掂,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克。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取出1克的黄豆,看看是几粒师:你取出了几粒?你是怎么判断它是1克的?要想知道有多重,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称一称课件出示天平称,师介绍天平,并且告知学生用法。实物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有几粒。师:你们已经充分认识到1克有多重了,通过看、掂继续感受10克、100克、500克的物品有多重。认识千克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克有多重,那1千克有多重呢?让学生掂1千克的盐,并感受其有多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克和千克的关系通过掂两袋500克的白糖和一袋1千克的盐,知道1千克=1000克。让学生掂大桶洗衣液,感受比1千克重的物品。让学生估一袋水果有多重,引出用千克作单位的秤--弹簧秤,课件出示弹簧秤,并介绍其用法,并用其来称水果,验证学生的估测准确性课件出示:介绍各式各样的秤。介绍千克和克与日常所说的斤和两的关系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课件出示习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生自由说。师小结,布置作业:课下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克和千克》学情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和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水果、洗衣液、香皂、盐、白糖等实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知识的含义。给学生建立质量的初步观念,让学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质量,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克和千克》效果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应该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数学课首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创设的情境生活化后,还必须进行一番数学化的深加工,使生活情境具备清晰而生动的数学教学意义。让每个同学猜一猜生活中1克的物体,虽然很难,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掂一掂”1角的硬币让学生知道克是很轻的质量单位,在往后的生活中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参照物来比较。通过再次猜一猜,学生猜的接近1克,这也说明学生有所感受。猜一猜、称一称身边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千克,感受1千克的真实重量,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对这些信息都有浓浓的感情色彩,这样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熟悉而又特别感兴趣的,这样的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容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500克、1千克的物品。通过大量的操作,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1角硬币重1克”、“两袋沙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在本节课中,学生掂了1克的硬币,10克、100克、200克、500克、以及1千克的重,还用猜一猜、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得到物体的质量。在这堂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无定法,教学是一种艺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方法与更易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我只是仅用自己所教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与执教的过程中我发现的不仅有教案缺陷,而更多的是教师本人更应该去注意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组织才能去驾御课堂,从容应对。语言是教师展示才能的最主要的形式,教师应该加以精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教学中,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熟悉的物体,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克和千克》评测练习1、说出下列物体各有多重?2、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3.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4.在()里填上“>”“<”或“=”。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5.判断对错。(1)一个鸡蛋约重50克。(2)小明今年7岁,约重2000克。(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克和千克》课后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质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认识克和千克,在此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称一称,掂一掂,猜一猜并称一称验证猜测,找一找,估一估等环节然学生充分的感知和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学生的兴趣很高,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有趣而又感兴趣的环节中学习本节的知识点。我在课前给学生分小组,在课中学生小组合作的很好,每个小组都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质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质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质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质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质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质量的强烈需要。克和千克课标分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地估算”;在“学段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质量单位,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和能力。一、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及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1克与1千克的直观感受,揭示克与千克的关系。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深化学生对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3.结合“你知道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数学文化。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估量的意识与能力1.通过让学生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一估物体的轻重,初步体会估量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2.通过不断地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为标准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木工程材料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代理销售电子商务产品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钢筋供应与加工服务合同2篇
- 个人与装修公司劳务合同2篇
- 孩子上学的租房合同
- 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服务合同2篇
- 田地出租简单合同范本
- 监控维保合同模板
- 园林绿化养护服务合同范本版2篇
- 转让协议书格式范文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
- 2024-2030年中国冷库及冷风机行业竞争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官方兽医考试更新题库及答案
-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中医虚症辨证用药
- 第五单元作文 记述与动物的相处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24
- 身临其境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消防宣传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企业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