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
1.(双选)(2022湖南益阳沅江一中二模)采用电渗析法可以实现盐水的脱盐,如图所示为某
一脱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2接电源的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B1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2e-^Cl2T
C.上述装置除能实现盐水脱盐外,还可制得氯气和金属钠
D.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产生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2.(2022江苏七市第二次调研)一种锌钢超级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
放电
(CH3co0)2Zn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NaV2(PCU)3兔而ZnNaV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长翱电源卜
b
CH3COO-CH3coer
Zn2+Zn2+
CH3coerCH3coer
IZn阳离子交换膜NaV^POJ
A.放电时,b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B.放电后,负极区c(Zi?+)增大
C.充电时,Z/+向a电极移动
D.充电时,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ZnNaV2(PO4)3+2e--=Zn+NaV2(PO4)3
3.(2022四川成都二诊)钠离子电池易获取,正负极材料均采用铝箔(可减少铜箔用量),因
此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现有一种正极材料为KFe2(CN)6,固体电解质
为Na3Ps4,负极材料为Na2Ti3O7的钠离子电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KFe2(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3价
B.放电时,正极可能发生Fe2(CN)6+e-^Fe2(CN)2-
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经固体电解质到达正极
D.充电时,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并且Na+增多
4.(2022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六模)某钠-空气水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钠箔经非水系溶液流向碳纸
B.充电时,Na+向正极移动
C.放电时,当有0.1mole-通过导线时,则钠箔减重2.3g
D.充电时,碳纸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T
5.(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0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
硫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为正极
B.溶液中H+由电极a区向电极b区迁移
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SO2-2U+2H2。—4H++S0?-
D.电极a消耗S02与电极b消耗02的物质的量相等
6.(2022湖南永州一中二模)某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
正极在充、放电时的反应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OLi
o°放电LiO
充电
OLi
A.充电时,锂电池原负极的电势高于另一极
B.放电时,负极脱嵌的Li+与正极嵌入的Li+物质的量相等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两极质量变化差为28g
7.(2022四川宜宾二诊)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某高
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I
工
/FeO\
[Zn(OH)J2'
锌石
棒Fe(OH),理
、Zn棒
一
A.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流方向:锌棒一石墨棒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C.每生成1molFe(OH)3,消耗Zn的质量为65g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Fe0i-+3e+4H2O^Fe(OH)3+5OH-
8.(双选)(2022湖南岳阳质量监测)双极膜是由一张阳极膜和一张阴极膜制成的复合膜,在
直流电场作用下能将中间层中的H2O解离成H+和OH,利用双极膜和维生素C的钠盐
(C6H7O6Na)制备维生素C(C6H8。6),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维生素C具有弱酸性和还原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直流电源卜
NaOH溶液维生素C阳离子
交换膜
M极|
Na2sO,双极膜
溶液稀溶液
NaOHC6H7O6Na
溶液溶液
A.X离子是H+、II区出口处的NaOH浓度减小
B.M极的电势高于N极,电解刚开始时阳极区附近溶液的pH变小
C.将I区的Na2s04溶液替换成C6H7O6Na,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产率
D.当M极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02时,W区溶液的质量增加8.8g
参考答案
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
1.AC解析由题图可知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bf,该反应为失电子的反应,
即为氧化反应,则Bi端为阳极,B2端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f+2OH,为得电子的反
应,即还原反应,故B2端为阴极。
经分析可知,B?端为阴极,应接电源的负极,A项错误;B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2e-——
Cht,B项正确;该装置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可制得金属钠,C项错误;根据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
式可知,Bi电极上产生C12,Bz电极上产生H2,物质的量相等,D项正确。
2.C解析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变为Zn2+,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错误;放电后,负极区c(Zn2+)穿
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故c(Zi?+)不会增大,B错误;充电时,Zn电极为阴极,Zi?+得电子析出,
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Zi?+向a电极移动,C正确;充电时,b电极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ZnNaV2(PO4)3-2e-Zn+NaV2(PO4)3,D4皆误。
3.C解析钾离子显+1价、CN显-1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正极
KFe2(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3价,A正确;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能发生
Fe2(CN)6+e-'=Fe2(CN)^,B正确;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经导线到达正极,电子不流经固体电解
质,C错误;充电时,负极区即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Na+增多,D正确。
4.C解析放电时为原电池装置,钠箔为负极,碳纸为正极,电子由钠箔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碳纸,不
经过非水系溶液,A错误;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电池工作时,阳离子(Na+)向阴极(即原电池的负
极)移动,B错误;放电时,当有0.1mole-通过导线时,则负极钠箔反应消耗金属钠,导致电极质量减
小,金属钠箔电极减少的质量为2.3g,C正确;充电时,碳纸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T,D错误。
5.D解析该装置没有外加电源,则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根据装置图,SO2转化成较浓的硫酸,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
4H++S0亍,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电极b为正极,A正确;根据原电池
工作原理,H+从电极a区移向电极b区,B正确;SO2转化成较浓的硫酸,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电极
+
反应式为SO2-2e+2H2O-4H+S0i',C正确;负极反应式为SCh-2e+2H?O—4H++S0/正极反
应式为O2+4e-+4H+-2H20,根据电荷守恒,电极a消耗SO2与电极b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D错误。
6.A解析充电时,锂电池原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锂电池原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则锂电池原负
极的电势低于另一极,A错误;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OLi
OLi
,由于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同,故负极脱嵌的Li+与正极嵌
OLi
LiOOLi
Lied5丫入OLi
入的Li+物质的量相等,B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Li-6e-
0
0^ll>c
0+6Li+,C正确;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负极脱嵌2molLi+,正极嵌入2molLi。即负
极质量减少14g,正极质量增加14g,故两极质量变化差为28g,D正确。
7.D解析在题给电池工作时,锌棒为负极,石墨棒为正极,外电路中电子移动的方向为:锌棒一石
墨棒,则电流移动方向为:石墨棒一锌棒,A错误;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Zn-2e+4OH-----
[Zn(OH)4]二负极反应消耗OH\一段时间后,负极区溶液的pH不会增大,B错误;在反应中Fe元素
由FeO彳中的+6价变为反应后Fe(OH)3中的+3价,则每生成1molFe(OH)3时转移3mol电子,据
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1.5mol,其质量为1.5molx65g-mol'=97.5g,C错
误;在该电池正极上,FeO亍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Fe(OH)3,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5+3e+4H2O
—Fe(OH)3+5OH,D正确。
8.BD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