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关于论文的事情内务府大总管和章岷〔1〕从事斗茶歌〔2〕:宋范仲淹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3〕。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4〕。露芽错落一番荣〔5〕,缀玉含珠散嘉树〔6〕。终朝采掇未盈襜〔7〕,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有雅制〔8〕,方中圭兮圆中蟾〔9〕。北苑将期献天子〔10〕,林下雄豪先斗美〔11〕。鼎磨云外首山铜〔12〕,瓶携江上中泠水〔13〕。黄金碾畔绿尘飞〔14〕,碧玉瓯中翠涛起〔15〕。斗茶味兮轻醍醐〔16〕,斗茶香兮薄兰芷〔17〕。其间品第胡能欺〔18〕,十目视而十手指〔19〕。胜若登仙不可攀〔20〕,输同降将无穷耻〔21〕。吁嗟天产石上英〔22〕,不愧阶前冥〔23〕。世人之浊我可清〔24〕,千日之醉我可醒〔25〕。屈原试与招魂魄〔26〕,刘伶却得闻雷霆〔27〕。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28〕。商山丈人休茹芝〔29〕,首阳先生休采薇〔30〕。长安酒价减百万〔31〕,成都市无光辉〔32〕。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乘风飞〔33〕。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博得珠玑满斗归〔34〕。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宋仁宗天圣中任西溪盐官,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在赴颖州途中病。工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注释:〔1〕章岷:宋浦城人,字伯镇,天圣进士,两浙转运使,后知苏州,官终光禄卿。从事:官名,州郡长官的僚属。〔2〕斗茶:评选茶叶品质优劣,盛行于北宋。开:指水流动。〔3〕新雷:春天第一次打雷。〔4〕穿云:伴着云雾上山采茶。〔5〕露芽:带露茶芽。错落:交织缤纷。〔6〕嘉树:〔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茶树。〔7〕盈襜:采得不多,还没有装满。〔8〕研膏焙:这里是说,如何把茶叶研磨成粉状,如何调制成茶汤,都有一定的制式。〔9〕方中:方形茶则量取茶粉。圭分:茶匙。园中蟾:茶匙在碗中搅动茶面如蟾状。〔10〕北苑:在福建建安,是龙凤贡茶的产地。〔11〕雄豪:茶农或地方官。〔12〕云外:山极高。首山:在〔13〕中泠水:即中泠泉,天下第一泉。〔14〕绿尘:绿色粉末状茶叶。〔15〕翠涛:绿色茶汤。〔16〕醍醐:牛奶提炼出的一种极好的酥酪。意为茶味胜过醍醐。〔17〕兰芷:兰、芷以香著称。意为茶香胜过兰芷。〔18〕品第:名次、等级。〔19〕十目视而十手指:指斗茶时大家都在手指、目盯着。〔20〕胜若登仙:斗茶胜则好像成仙。〔21〕输同降将:斗茶输则好像投降的将。〔22〕石上英:产于山石之上的好茶。〔23〕冥:一种瑞草。〔24〕此句谓茶可清心神。〔25〕此句谓茶可醒酒。〔26〕茶可用来招屈原的魂。〔27〕刘伶:西晋人,嗜酒。此句谓刘伶对茶则发雷霆之怒。〔28〕茶星:茶界名人。〔29〕商山丈人:秦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岁,号称商山四皓。茹:吃。此句谓商山丈人不要吃芝应该吃茶。〔30〕首阳先生: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反对周武王伐,不食周粟而。此句谓伯夷、叔齐不要采薇而食应吃茶。〔31〕此句谓茶使长安酒价减低。〔32〕此句谓茶使成都市凋敝。〔33〕此句谓饮茶能够使人飘然成仙,典出卢仝茶歌。〔34〕此句谓茶事高尚,不要羡慕花间女郎斗草以博得珠玑。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选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土——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选“茶王〞茶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一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加入村里评选。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加入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怀,“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用开水汤洗盖杯;接着“乌龙入宫〞,将称好的6克铁观音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渐渐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悄悄刮去浮沫,叫“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翻开杯盖细闻香味,叫“梦里寻芳〞;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7只茶杯编号,没有姓名,以示公正。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结果一公布,顿时全场轰动,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三国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东晋大将桓温每设宴,“唯下七奠茶果罢了〞。〔〔晋书·桓温传〕〕这当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时,“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山谦之〔吴兴记〕〕。“茶宴〞一词正式出现。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初春都要在两州毗连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浩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唐宝历年间,两州刺史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加入,特作诗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午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表达了对不能加入茶山盛宴的可惜之情。宋代茶宴之风盛行,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身烹茶赐宴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当时,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游览胜地和有名茶区,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fo理,构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未,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就是在这里创造的。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法,前后五年学成回国,将径山寺茶宴仪式传到,在这里基础上构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茶道。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五代词人和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鲁国公。他癖好饮茶,在朝时“牵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清异录〕〕。“汤社〞的创立,开拓了宋代斗茶之风的先河。不外,斗茶的产生,重要出自贡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了赢得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这样,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这两句诗几乎穿越了近千年的时空,仍然是那样的鲜活和大气,能够说是武夷茶从古至今最响亮最具穿透力的宣传广告语。这两句诗恰是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中。这首茶诗大气磅礴,意境悠远,填称武夷茶诗的千古绝唱。该诗全面生动地记述了武夷斗茶的盛况,展现了浓郁的茶俗风情,并以诗意的语言对武夷茶的品饮和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叙述,同时溶进了诗人对武夷茶一往情深的生命意念。品读这首诗,我们仿fo回到了宋代那遥远的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斗茶场景中……范仲淹堪称一代大文豪,他虽然没有到过武夷山,但不影响他对武夷茶的极尽赞扬与描绘叙述,凭着丰厚的文学功力和人文积淀,凭着对武夷茶与生俱来的钟爱和感悟,一曲〔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便把武夷斗茶的风情民俗舒展得淋漓尽致,武夷茶俗一幅幅生动而经典的画面,就这样定格在那一行行优美的诗句中,成为武夷茶诗中的又一座丰碑。“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载〞,这两句诗几乎成了武夷茶最厚重的诠释,也是武夷茶最具穿透力的形象代言,道出了武夷茶在中国茶叶史上不可替代的至高地位。纵观古今中外,描绘叙述武夷茶的诗文不可胜数。假如说光阴是一条河流,那么武夷茶诗文就是这河流中的一朵朵浪花,绽放着武夷茶永远恒久的生命内蕴。这些茶诗文,或描绘叙述赞扬,或吟咏感怀,或品茗言志,或精辟阐述,从不同的视觉和感悟极尽抒写,串成了一部武夷茶文化的浩浩历史长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