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咨询-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华信咨询-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华信咨询-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华信咨询-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华信咨询-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rketResearchReportonChina'sSatelliteMarketResearchReportonChina'sSatelliteApplicationIndustrypageHXNAllrightsreservedPAGE2HXNAllrightsreserved2008年2023年TechnologyreportApril20232008年2023年TechnologyreportApril2023LicenseCCBY4.02023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MarketResearchReportonChina'sSatelliteApplicationIndustry【中国市场研究行业领军企业】【37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市场研究与战略顾问】【TOP5投行指定市场研究供应商】

编委会负责人:

编委会负责人:王佳辉项目管理师高级经济师编委会成员:执行主编:刘伟峰项目管理师高级经济师责任编辑:王雪婷高级分析师刘月高级分析师目录12852第一章卫星应用行业概述 4319311.1卫星应用的定义和分类 4280971.2卫星应用的产业链结构 4223561.3卫星应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564911.4卫星应用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630966第二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8172182.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8231562.2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9241372.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0131802.4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分析 126913第三章卫星应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3213833.1全球卫星应用行业市场概况 13121353.2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概况 13213483.3卫星应用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4104403.3.1卫星通信市场分析 14276423.3.2卫星导航市场分析 145033.3.3卫星遥感市场分析 15256533.4卫星应用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1618445第四章卫星应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7223294.1行业竞争力分析 17108264.2行业竞争者分析 17238864.2.1国内主要卫星制造企业分析 17301544.2.2国内主要卫星运营服务企业分析 18136124.2.3国内主要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企业分析 1817459第五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风险与机遇分析 20144695.1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2073055.1.1技术风险分析 20322575.1.2市场风险分析 21327015.1.3政策风险分析 22235675.2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23263025.2.1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分析 23233415.2.2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分析 2397535.2.3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分析 2423456第六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2629066.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645256.1.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6273546.1.2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7217146.1.3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27185896.2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9249786.2.1全球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9239096.2.2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29

第一章卫星应用行业概述1.1卫星应用的定义和分类卫星应用是指将应用卫星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运营和服务,直接应用到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形成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活动的整体集合。按所服务的对象分,卫星应用可分为军用、民用两大类;按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卫星应用目前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面、空中或海上之间的通信。根据不同的用途,卫星通信可以分为国际通信卫星、国内通信卫星、海事通信卫星、广播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卫星导航: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导航基准,提供地面、空中或海上用户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系统。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等。卫星遥感: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搭载各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或大气层进行观测和探测,并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根据不同的目标,卫星遥感可以分为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侦察卫星等。1.2卫星应用的产业链结构卫星应用的产业链结构:卫星应用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地面设备制造业和卫星运营服务业。卫星制造业:是指从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到交付的整个过程,涉及卫星平台、卫星载荷、卫星配件等多个环节。卫星制造业是卫星应用产业链的上游,为中下游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卫星发射服务业:是指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服务,涉及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系统等多个环节。卫星发射服务业是卫星应用产业链的中游,为下游提供运输和部署能力。地面设备制造业:是指为卫星应用提供地面端设备的制造,涉及信关站、控制站、终端设备等多个环节。地面设备制造业是卫星应用产业链的中游,为下游提供接入和管理能力。卫星运营服务业:是指利用卫星技术为目标客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卫星运营服务业是卫星应用产业链的下游,为终端用户提供价值和效益。1.3卫星应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卫星应用的技术特点:卫星应用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技术、通信技术、IT技术、遥感技术等为目标客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技术,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卫星应用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高精度:卫星应用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测绘、遥感等服务,满足不同领域的精确需求。广覆盖:卫星应用技术能够覆盖全球范围,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空中,都能实现有效的通信和信息传输。高效率:卫星应用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数据处理、分析和传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高安全:卫星应用技术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干扰。卫星应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卫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型化:随着小型化卫星或小卫星,特别是纳卫星的出现,卫星的制造成本降低,发射次数增加,性能提高,为卫星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化:随着大规模卫星网络的发展,如LEO小卫星网络,卫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全球覆盖的高速互联网和数据传输提供了支持。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卫星可以实现自主操作、数据处理、轨道预测等功能,提高了卫星的效率和灵活性。服务化:随着在轨服务、地面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卫星可以实现更多的维护、延寿、转移等服务,延长了卫星的使用寿命和价值。绿色化:随着绿色推进技术、空间碎片清理技术等技术的进步,卫星可以实现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污染、更高的可持续性。1.4卫星应用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卫星应用的主要应用领域:卫星应用可以按照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三大类。这三大类又可以根据使用对象分为军用、民用、商用和政府使用等四种。卫星应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面、空中和海洋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卫星广播、卫星电话、卫星宽带上网、卫星新闻采集、卫星数据传输等。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媒体传播、政府应急、远程教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卫星导航:利用卫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测绘服务,包括北斗导航系统、GPS系统、GLONASS系统等。卫星导航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交通运输、测绘勘探、地理信息、地质灾害监测、精细农林业、国防安全、时间同步等。卫星遥感:利用卫星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活动进行观测和监测,包括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卫星遥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农业监测、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国防侦察等。卫星应用的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卫星应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卫星应用具有高精度、广覆盖、高效率和高安全等优势,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元,其中以卫星导航服务市场规模最大,达到1900亿元。需求结构不断优化:由于不同类型的卫星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其需求结构也不断优化。例如,随着北斗三代系统的全面建成,我国卫星导航服务市场由消费类行业向高精度行业转移,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附加值4;随着商业化遥感市场的形成,我国卫星遥感服务市场由军用采购向民用服务转变,扩大了服务范围和客户群体。需求创新不断涌现:由于卫星应用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因此其需求创新也不断涌现。例如,随着小型化卫星或小卫星的出现,卫星应用服务可以更灵活、更低成本、更快速地提供,满足了一些特殊领域的需求;随着大规模卫星网络的发展,如LEO小卫星网络,卫星应用服务可以实现全球覆盖的高速互联网和数据传输,满足了一些新兴领域的需求。

第二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全球经济收缩4.4%,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2021年,随着疫苗的推广和政策的支持,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全球经济增长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5.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7%。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3.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3.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8%。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复苏将提升卫星应用行业的需求,尤其是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卫星技术可以提供高效、可靠、覆盖广泛的服务。经济复苏将促进卫星应用行业的投资,尤其是在商业卫星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商业卫星的发射数量和收入都有望增长。经济复苏将加强卫星应用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加快发展自己的卫星系统和应用能力,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21020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9%。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将拉动卫星应用行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在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付费电视等领域,卫星导航和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终端设备的标配。经济增长将推动卫星应用行业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在测绘、农业、交通、安全等领域,卫星遥感和定位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高效率、高价值的服务。经济增长将促进卫星应用行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北斗系统、商业卫星、微纳卫星等领域,卫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2.2政策法规环境分析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总体规划、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市场准入、安全管理等方面,旨在支持和规范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发展宗旨、愿景和原则,以及未来五年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等主要任务。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内容,都与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2021年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鼓励卫星通信应用创新,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2021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北斗系统民用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北斗系统民用领域应用,促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北斗系统民用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北斗系统民用服务能力;加强北斗系统民用领域应用管理和监督,保障北斗系统民用服务安全。2021年6月1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促进遥感卫星数据资源价值最大化;完善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提高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水平;加强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和监督,保障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安全。省市层面的政策法规省市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地方规划、重点项目、产业园区、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旨在促进卫星应用行业的地方发展。2021年1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国家航天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航天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发展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等领域。2021年2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宽带通信卫星发射组网及商业运营,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卫星通信产业集群。2021年3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卫星产业、量子通信、移动通信网络等网路基础设施的发展,推动卫星应用领域创新。2021年4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洋渔业等领域的应用。2021年5月,湖南省发布《湖南省“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广应用北斗系统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2.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具有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结构和分布: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4.1亿,其中城镇人口达到9.2亿,农村人口达到4.9亿。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自196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2022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中国人口素质持续提高,2022年全国受教育程度为11.1年,比2010年提高1.6年。中国人口收入水平继续提高,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667元,比2010年增长2.7倍。中国人口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000元左右,比2010年增长2.1倍。这些人口结构和分布特征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多样性,同时也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占GDP的2.55%,在全球研发投入国中排名第二。2022年,我国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我国申请的PCT专利数量为69600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卫星应用行业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创新突破,例如北斗三代全球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成功运行等。这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卫星应用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竞争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国家安全和国防需求: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防需求日益增强,对卫星应用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如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自然灾害等。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需要加强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卫星应用行业在国家安全和国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提供高清遥感图像、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连接等。因此,国家安全和国防需求是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卫星应用行业的重要客户群体。公众意识和参与度:中国公众对卫星应用行业的认知程度、态度、信任度、满意度等不断提高,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市场接受度和发展潜力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我国卫星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手机导航、车载导航、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等。这些产品和服务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舒适、安全等多方面的好处,也增强了人们对卫星应用行业的认知程度、态度、信任度、满意度等。同时,随着我国卫星应用行业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创新突破,如北斗三代全球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成功运行等,人们对卫星应用行业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增加了人们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参与度和支持度。2.4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分析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卫星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发布了32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标准和43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标准,涵盖了北斗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其中,2022年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2.0版)》,对北斗标准体系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优化,为北斗系统的全球化服务、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一些其他卫星应用领域的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如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质量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卫星应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质量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过程严格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适用性等原则,充分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反映了卫星应用行业的最新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肯定,为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兼容性不断增强,开放性不断提高:随着卫星应用行业的全球化和多样化发展,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兼容性不断增强,开放性不断提高。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遥感系统、通信系统等的技术兼容和互操作问题,采用了统一或相近的技术参数、格式、协议等内容,为实现多系统融合和共享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发布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透明性,主动向国际社会公开发布或共享部分或全部内容,为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卫星应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3.1全球卫星应用行业市场概况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达到3864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为2794亿美元,占比为72.3%,是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地面设备制造业和卫星服务业,两者收入合计占比超过90%。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为1417亿美元,占比为51%;卫星服务业收入为1180亿美元,占比为42%。全球在轨卫星中,通信卫星仍占有较大比例。2022年底,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达到7218颗,其中通信卫星约占40%。2023年3月,美国的星链计划已发射4105颗通信卫星,占全球在轨通信卫星的近一半。全球各国家/机构在轨卫星数量排名中,美国以4731颗卫星遥遥领先;其次为中国,达到704颗;第三名为英国,数量为237颗。3.2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概况2022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400亿元,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和卫星运营服务业两个环节市场规模相差不大,分别为2200亿元和2200亿元。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主要受益于卫星导航服务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900亿元,占比超过43%。其中,京津冀地区综合产值仍然位居五大区域之首,占比达到21.5%,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占比达到20.4%。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0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23亿元。2021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797亿元,2022年达到800亿元。其中,中国卫通作为国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中国在轨卫星中仍以导航、遥感及科研类型居多,通信卫星数量占比较小,且卫星通信设备对国外技术依赖性依旧较强。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主要应用仍以卫星直播广播和政府应急系统为主,其它市场份额较小。3.3卫星应用行业细分市场分析3.3.1卫星通信市场分析卫星通信行业在国防科技、社会管理、大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发达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全球卫星通信行业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收入达到2710亿美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该行业包括卫星服务业、地面卫星设备业、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四个部分。其中地面设备业和卫星服务业是行业的主要动力,收入分别为1355亿美元和118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0.00%和43.53%。在卫星服务业中,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固定通信仍然是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两者收入合计占卫星服务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0%。目前,全球在轨卫星中以通信卫星为主,2021年4月全球在轨卫星中商业和公益通信卫星占68%,位居第一。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实力。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设计、研制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国家之一。我国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卫星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与网络建设企业,中游的卫星服务运营商,以及下游的多领域应用服务。其中中国卫通作为航天科技子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3.3.2卫星导航市场分析全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达到10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卫星导航设备(GNSS)是地面设备制造业的主要细分领域,占比达到78%。其中设备板块主要包括接收机、天线、芯片等产品,服务板块主要包括增值服务和运营服务等。在设备板块中,中端设备(价值大于5欧元、小于150欧元)消费增长最快,CAGR=8%,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等领域。在服务板块中,增值服务收入快速增长,CAGR=11%,主要来自使用基于位置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据收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我国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等企业,中游的终端集成与系统集成企业,以及下游的多领域应用服务企业。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其中高精度GNSS产品及服务产值为1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无人机自主巡检等细分市场中表现优异。我国未来将加快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预计2025年,我国天基网络初步形成能力,并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此外,我国还将加强卫星导航关键技术的创新,包括高精度定位技术、多源融合定位技术、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卫星导航安全保障技术等。3.3.3卫星遥感市场分析全球卫星遥感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2年达到369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0亿美元,2023-2027年复合增速为11.6%。该市场规模包含数据获取和数据应用两大板块。其中数据获取板块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等产品和服务,数据应用板块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分析和增值服务等。在数据获取板块中,商业遥感卫星数量快速增长,已达到451颗,占比46.88%,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投资。在数据应用板块中,基于位置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据收入快速增长,CAGR=11%,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我国卫星遥感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我国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卫星遥感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等企业,中游的终端集成与系统集成企业,以及下游的多领域应用服务企业。2022年,我国卫星遥感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势头,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提高了6.76%。其中,高精度GNSS产品及服务产值为3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在无人智能系统、精准农业、数字施工等细分市场中表现突出。3.4卫星应用行业区域市场分析卫星应用行业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和应用领域五部分构成。其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环节可以进一步拆分为卫星总体制造、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卫星发射环节进一步分为运载火箭制造、发射场建设和发射服务,地面设备环节包括地面站建设和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环节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增值服务,应用领域涉及交通、通信、测绘、农林牧渔、国防安全等多个方面。卫星应用行业区域市场主要指不同地区的卫星应用需求和供给情况。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如下:京津冀地区仍然位居五大区域之首,占比为22.01%,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占比为20.81%,长三角地区紧随其后,占比为17.11%,华中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比8.63%和6.59%。五大区域在总体产值中的占比高达75.15%。卫星应用行业区域市场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需求规模等。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卫星应用的需求更强烈,科技创新能力更突出,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市场需求规模更大,因此在卫星应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卫星应用的需求较弱,科技创新能力较低,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市场需求规模较小,因此在卫星应用行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卫星应用行业区域市场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各地区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市场需求规模等方面的努力。随着我国卫星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应用行业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卫星应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卫星应用行业的区域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卫星应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4.1行业竞争力分析目前国内主要从事民用领域的上市公司有中国卫通、中国卫星、合众思壮、航天宏图、超图软件等。其中,中国卫通和中国卫星是卫星应用行业的龙头企业,分别在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合众思壮是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终端设备制造商,航天宏图是国内首家商业化SAR卫星运营商,超图软件是国内领先的遥感软件开发商。除了这些上市公司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卫星应用领域积极探索,如北京九天微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紫光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4.2行业竞争者分析4.2.1国内主要卫星制造企业分析卫星制造产业上游主要涉及各种零部件和材料的供应,所涉及的企业有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电集团等国有大型航天集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或研究所,也有一些民营或外资企业如康拓红外、雷科防务等;中游产业链涉及卫星平台和载荷的设计与研发,以及总装测试等环节,所涉及的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五院、六院、八院等专门从事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研发的机构,也有一些民营或外资企业如智星空间、零重力实验室等;下游产业链涉及卫星交付和运营服务等环节,所涉及的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中国卫通、中国卫星等专门从事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运营服务的公司,也有一些民营或外资企业如航天行云、银河航天等。近年来,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我国卫星制造行业收入为220亿元,同比增长4.8%,占航天产业收入的2.6%。预计2023年全年,随着商业卫星的发展和北斗系统的应用,我国卫星制造行业收入预计为240亿元,同比增长9.1%,占航天产业收入的2.8%。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全球卫星制造行业收入约为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6.8%。预计2023年全年,受到SpaceX等公司的推动,全球卫星制造行业收入预计为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份额不足10%,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存在较大差距。4.2.2国内主要卫星运营服务企业分析卫星运营服务产业上游主要涉及卫星制造和发射的供应,所涉及的企业有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电集团等国有大型航天集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或研究所,也有一些民营或外资企业如九天微星、银河航天等;中游产业链涉及卫星运行管理和维护保障等环节,所涉及的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中国卫通、中国卫星等专门从事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运营管理和维护保障的公司,也有一些民营或外资企业如时空探索、和德宇航等;下游产业链涉及数据处理和业务提供等环节,所涉及的企业有合众思壮、华测导航、超图软件等专门从事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数据处理和业务提供的公司。近年来,我国卫星运营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我国卫星运营服务行业收入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6.3%,占航天产业收入的3.9%。2023年全年,随着北斗三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应用和商业卫星遥感市场的形成,我国卫星运营服务行业收入预计为370亿元,同比增长8.8%,占航天产业收入的4.1%。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全球卫星运营服务行业收入约为2810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6%。2023年全年,由于卫星互联网、卫星宽带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卫星运营服务行业收入预计为29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7%。4.2.3国内主要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企业分析我国卫星运营服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崛起势头强劲。由于卫星运营服务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利益、国际竞争等重要领域,国家对卫星运营服务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和审批,因此,国有企业在卫星运营服务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政策支持、市场资源等优势。但随着国家对商用航天产业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民营企业在卫星运营服务行业中也崛起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的新兴力量,如时空探索、和德宇航、银河航天等,他们在一些细分领域或者新兴领域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由于我国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自给能力,因此,国内市场主要是由国内各个卫星运营服务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而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卫星运营服务企业面临着来自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强大竞争对手,他们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我国卫星运营服务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和发展,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运营服务存在差异化竞争。由于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运营服务涉及不同的技术领域和专业环节,因此,在不同类型或用途的卫星运营服务领域中存在着差异化竞争。例如,在卫星通信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球的通信卫星网络,并提供了多种频段、多种载荷、多种通信方式等不同类型或用途的通信卫星服务,如中国卫通提供固定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服务;中国卫星提供移动通信、航空通信、海事通信等服务;时空探索提供低轨物联网通信服务等。而在卫星导航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北斗导航系统,并提供了定位、导航、授时等基本服务和短报文通信、增强型定位等增值服务,如华测导航提供北斗导航终端产品和解决方案等。而在卫星遥感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球的遥感卫星网络,并提供了多种分辨率、多种波段、多种应用领域等不同类型或用途的遥感卫星服务,如合众思壮提供遥感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超图软件提供遥感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第五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风险与机遇分析5.1行业发展风险分析5.1.1技术风险分析技术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不足风险:指项目技术水平低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或者项目技术方案不合理,导致项目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市场竞争的风险。技术开发风险:指项目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技术难题、试验失败、设备故障、人员流失等,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或成本超支的风险。技术保护风险:指项目在技术创新和转化过程中,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或侵权行为,导致项目技术泄露或被侵占的风险。技术使用风险:指项目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缺陷、操作失误、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项目技术性能下降或失效的风险。技术取得和转让风险:指项目在技术引进或输出过程中,由于合同条款、交易价格、交付方式等因素,导致项目利益受损或纠纷的风险。技术风险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评判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各类技术风险因子的权重和影响程度,得出项目的总体技术风险水平。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合作机制等方式,提升项目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技术方案选择: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技术方案,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等因素,选择最优的技术方案。加强技术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技术开发活动,加强对技术进度、质量、成本等的监督和控制。加强技术保护和维护: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保密措施,加强对技术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维权,防止技术泄露或侵权。加强技术应用和评估:通过制定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加强对技术使用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加强技术取得和转让的风险管理:通过谨慎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明确技术交易的条款和条件,加强对技术交付和验收的监督,避免技术取得和转让的风险。5.1.2市场风险分析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风险:指市场对卫星应用项目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与预期不符,导致项目销售不畅或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指市场中存在的同类或替代产品对卫星应用项目形成的竞争压力,导致项目市场份额下降或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指市场中卫星应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成本变化、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收入或成本出现波动的风险。市场政策风险:指市场中涉及卫星应用项目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税收优惠等政策出现变化,导致项目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或竞争力受到影响的风险。市场风险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如市场调研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相关数据,计算各类市场风险因子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得出项目的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市场风险的控制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市场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竞争、价格、政策等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市场目标和策略。加强产品创新和差异化: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功能、设计等方面,增强产品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加强价格管理和优化:通过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考虑成本、利润、竞争、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水平和结构,抵御价格波动的影响。加强政策关注和应对:通过关注和研究涉及卫星应用项目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动态和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或竞争力。5.1.3政策风险分析政策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风险:指政府出台或修改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遥感数据管理办法》等,可能会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市场准入、技术标准、数据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产生影响。行业标准风险:指政府制定或修订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行业标准,如《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兼容性与互操作性技术规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频率与功率技术规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结构与调制技术规范》等,可能会对卫星应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功能等方面产生影响。质量认证风险:指政府实施或调整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质量认证制度,如《卫星导航终端产品认证实施细则》《北斗导航系统产品认证实施细则》等,可能会对卫星应用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或用户信任度产生影响。税收优惠风险:指政府提供或取消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关于支持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关于支持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有关增值税问题的通知》等,可能会对卫星应用企业的经营成本或利润水平产生影响。政策风险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如政策扫描法、政策分析法、政策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政策相关信息,识别和评估各类政策风险因子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得出项目的总体政策风险水平。政策风险的控制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策关注和研究: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涉及卫星应用行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动态和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或竞争力。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同行企业等相关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反映和解决卫星应用行业的政策需求和问题,争取政策的支持和便利。加强政策执行和遵守:通过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和遵守体系,确保卫星应用项目在各个环节符合政策的要求和规定,避免因政策违规而导致的损失或风险。5.2行业发展机遇分析5.2.1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分析技术创新是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卫星应用行业面临的重要机遇之一,因为技术创新可以带来以下方面的机遇:扩大卫星应用市场规模和需求: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卫星应用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便捷性和普及性,满足不同领域和层次的用户需求,促进卫星应用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例如,北斗三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提高了卫星导航服务的精度、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推动了北斗终端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卫星应用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卫星应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商业模式,增加卫星应用行业的附加值和效益。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卫星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卫星应用服务。增强卫星应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卫星应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例如,我国自主研制的高分系列遥感卫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清晰度、高时效性、高可靠性的遥感数据服务,赢得了国际用户的认可和信赖。5.2.2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分析市场需求是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潜在机遇之一,因为市场需求可以带来以下方面的机遇:激发卫星应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多样化,促使卫星应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由于用户对卫星通信服务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卫星通信企业需要开发更高频段、更大容量、更低轨道、更智能化的通信卫星。拓展卫星应用市场空间和领域: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扩散,推动卫星应用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领域,增加卫星应用行业的收入来源和利润空间。例如,由于用户对卫星导航服务的精度、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卫星导航企业需要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和解决方案,如位置服务、时间服务、导航增强服务等。增加卫星应用国际合作和交流: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促进卫星应用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卫星应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由于用户对卫星遥感服务的覆盖范围、数据质量、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卫星遥感企业需要与国际合作伙伴共享数据资源、共建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应用。5.2.3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分析政策支持是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潜在机遇之一,因为政策支持可以带来以下方面的机遇:促进卫星应用技术研发和创新:政策支持可以为卫星应用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资金、人才、平台等资源,激励卫星应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例如,国家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卫星导航、通信、遥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扩大卫星应用市场需求和规模:政策支持可以为卫星应用市场需求和规模提供引导、推动、保障等作用,促进卫星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深化。例如,国家出台了《关于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将北斗系统与车联网、人工智能等相结合,推动北斗终端各领域规模化应用。增强卫星应用国际合作和竞争:政策支持可以为卫星应用国际合作和竞争提供方向、目标、平台等条件,推动卫星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拓展。例如,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国际空间合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空间治理,推进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六章卫星应用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6.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6.1.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卫星通信方面,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将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挑战,需要提高卫星的容量、覆盖范围、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低时延通信;高通量卫星的研制和应用,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成本;多波段、多极化、多波束等新型载荷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增强卫星通信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空间互联网的构建和发展,以实现卫星之间和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卫星导航方面,随着北斗三代全球系统的建成,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的全球导航定位能力,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的位置服务。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北斗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等)的互操作和互补,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导航服务;北斗系统与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如遥感、通信等)的融合与创新,以形成更加泛在、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北斗系统在新兴领域(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深度应用和拓展,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数字化发展。卫星遥感方面,随着遥感数据需求的增长和商业化市场的形成,我国遥感卫星数量逐年增加,遥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高分辨率、高光谱、高动态范围等新型遥感载荷技术的研制和应用,以获取更丰富、更精细、更真实的地球观测数据;低轨道遥感卫星网络的构建和运营,以实现全球高频次、高时效的遥感监测和服务;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提高遥感数据的价值和效率;遥感数据与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如导航、通信等)的融合与创新,以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多元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6.1.2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卫星通信方面,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将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挑战,需要提高卫星的容量、覆盖范围、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发展趋势包括: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低时延通信;高通量卫星的研制和应用,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成本;多波段、多极化、多波束等新型载荷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增强卫星通信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空间互联网的构建和发展,以实现卫星之间和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卫星导航方面,随着北斗三代全球系统的建成,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的全球导航定位能力,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的位置服务。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发展趋势包括:北斗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Galileo等)的互操作和互补,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导航服务;北斗系统与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如遥感、通信等)的融合与创新,以形成更加泛在、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北斗系统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