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麦哨
教学目标
: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品读词句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了解麦哨
板书课题麦哨,知道麦哨是什么吗?(用麦秆做成的哨子,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的小孩最喜欢玩了,把麦秆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就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益写的散文——《麦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么好听的声音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绘的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描写麦哨的部分。听明白了吗?开始。(学生自由读课文。)
2、考考你们,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大屏幕出示)湖畔
肚兜
嫩荚
麦穗儿
麦芒
擎起
包裹
嚼嚼
吮吮
肺腑
撩起
似的
黑白相间
剥开
应和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似、乐)3、感受麦哨声的欢快、柔美《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两次)读课文1、2自然段和7、8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首尾呼应。)(1)麦哨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2)作者怎样具体描绘麦哨声的?
关键词:一声呼,一声应
你呼我应
忽高忽低
此起彼落(3)麦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欢快、柔美)男女生读: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在朗读中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过渡:这欢快、柔美的麦哨声真好听。课文仅仅写了麦哨吗?(湖畔割草的孩子、盛夏的田野、孩子在草地上游戏和采野草)三、品读感悟1、体会乡村孩子的“快乐”学习3—6自然段。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孩子的句子。读一读,用心感受。反馈交流: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比喻句,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晶莹剔透的月季花,写出孩子的健康、快乐、纯朴)指名读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对比、比喻。“简直”表示完全如此,乡村孩子们玩耍的形式丰富多样,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快乐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朗读要读出赞叹的语气)指名读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从舌尖直沁肺腑!(动作:剥、抽、嚼、吮,写出了茅茅针的神奇美好,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趣味。)C、齐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甘甜清凉的滋味和乡村生活的欢快)过渡:孩子们的欢快与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关,更离不开环境——田园风光。2.感受田园风光之美默读课文第4段,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交流反馈: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结合画面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和表达的准确:从“结出”、“长出”、“结出”三个词中体会到。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油菜、蚕豆、萝卜,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齐读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麦田正演奏着丰收的乐曲,这曲子令人欣喜。结合画面进行朗读指导。)课堂小结:即将丰收的田野,快乐玩耍的孩子,随处都有的天然零食……乡村生活就是这样快乐、朴实。田园生活的宁静淡泊让我们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过渡:文中写麦哨暗示乡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如同麦哨的声音一样欢快、柔美、悠远绵长······3、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1)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课外短文《可爱的草塘》
板书设计:
孩子乐
欢快
勤劳
柔美
可爱
幸福快乐的童年田园美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班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许多家长在田里、厂里需要加班加点工作,没有时间监督督促孩子的学习。由于学习习惯不够好,在惰性的怂恿下,又缺乏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就出现了对老师布置的预习工作忽略不做的情况。但由于是农村孩子多农村生活有了解所以学习农村题材课文相对又有许多优势。对于阅读,班中有一批学生有较好的语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文章的语气。但学生间也存在差异。故在第一层次反馈预习情况的朗读交流时,一般更关注朗读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他们提供开口朗读的机会,及时正音,而在第二层次理解课文后的朗读交流时,给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提法朗读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给其他同学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麦哨》效果分析
《麦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体会其中的“欢快与柔美”,并品味作者优美语言,主动积累。上完这节课,自己感觉较好地达成既定目标,学生们在这节课上通过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声音与情境,让学生们一路“读、听、赏、抒”,拥有一路的风景,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用个性的语言与情感构筑起属于自身的一片新的意境。我班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许多家长在厂里需要加班加点工作,没有时间监督督促孩子的学习。由于学习习惯不够好,在惰性的怂恿下,又缺乏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就出现了对老师布置的预习工作忽略不做的情况,本课课文篇幅较长,因此在课堂上我花大量时间让孩子们朗读。
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读课文练词句,本篇文章结构清晰,学生要圈划出描写孩子们吹麦哨欢快、田野颜色、玩耍、吃茅茅茅针时动作味道的词句。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投入地朗读,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朗读的水平,我在朗读中设置了坡度。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孩子们可爱快乐生活独特之处。22、《麦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紧跟着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娱乐场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本文的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o"学生"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欢乐、无拘无束;二是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本文\o"教学"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麦哨》评测练习一、把括号里不用的音节划掉。1.黑白相(xiāngxiàng)间(jiànjiān)的蚕豆话谢了。2.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éhè)着孩子的鼻音。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麦叶()的油菜花()的穗儿()的脸蛋()的萝卜花()的麦芒三、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其修辞手法。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2.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四、课内阅读。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1.这段文字写出田野的这样几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____”标出。这句话是把比作,把比作。4.找出文中的拟人句,抄写在下面。——————————————————————————————————。《麦哨》课后反思这节课上完后,我细细的回味了整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有如下感受:1、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2、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学生在自读自悟,做批注,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提升了感悟能力,能抓住几个排比句、比喻句、作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
我原本是直接让孩子们汇报,可是,孩子们预习还是不到位,所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读书解决问题,欣赏感悟语言,但是,自己在课堂中有一些环节处理的不好,因此使得课堂容量太大,个别环节又没有落实到位:
1、时间的控制不是很好。某些组汇报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占用了后面学生读中感悟,汇报交流的时间。其实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一重点内容只抓住了一些重点句段。2、通过这节课,我深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