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1、从研究的范围来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景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3、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期)。4、美国心理学家是(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这是教育学心理学的里程碑。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5、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是(1908)有(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
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6、(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二、名词解释:1、自然实验法P162、行动研究法P17三、选择题;1、1903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进入教育心理学的是(ABCD)A儿童心理和心理测试B学科心理C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D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E群体心理3、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教育心理学》A布鲁纳B桑代克C奥苏伯尔D皮亚杰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填空1、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列心理变化被称为(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行性)(差异性)3、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学龄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学前期是(主动感对内疚感);青年期是(自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
我监控)三个主要成分。6、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7、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督促、自我调节、自我追求、自我检查)等。8、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9、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由(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可逆性,标志是(守恒价值的形成)。10、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大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两只之间被称作(最近发展区)。1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2、根据皮杰亚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属于(具体运算阶段),11-16岁
儿童的认知发展属于(形式运算阶段)。13、皮亚杰认知的认知发展机制涉及的概念有:(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是起点和核心。14、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成熟、学习)。15、(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16、(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17、(场依存)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取信息。18、心理学家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差异,分别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19、(场独立)是指个体面的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取信息,做出判断,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二、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P212心理发展关键期P233同化P244顺应P245最近发展区P276人格P287认知方式(认知风格)P338学习准备P229学习风格P3410自我同一性P31三、选择题:1、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是(C)阶段的学习。A感觉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会那些特征(ABD)A多向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自我中心D具体逻辑推理3、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C)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D)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5、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11、12-14、15岁年龄时期称作是(B)A童年期B少年期C幼儿期D青年期6下列属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是(ABC)。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B勤奋感对自卑感C主动感对内疚感D安全感对恐惧感E焦虑感对轻松感7、人格是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是(A)。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力四、简答题:1、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P272、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简述人格发展阶段论的教育意义);P313、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P384、简述多元智能理论;P36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三类。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他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5、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6、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里面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7、完形派理论代表人物是(苛勒)他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8、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识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称为(刺激泛化)。9、认知学习的主要观点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10、巴浦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11、尝试错误理论是(桑代克)提出来的。它包括哪些基本规律(效果率、练习律、准备率)。12、没有可是别的、明显的刺激,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不与任何特定刺激联系,叫做(应答性行为)又称为(引发反应)。13、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1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有:
(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探索教学)、(合作教学)。二、选择题: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D)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2、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D)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3、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是巴普洛夫是(C)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4、先行组织者教学技能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条件作用下的(C)A刺激分化B刺激强化C刺激泛化D刺激获得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A巴浦洛夫B斯金纳C加涅D桑代克7、奥苏伯尔提出了(C)A发现学习B观察学习C有意义学习D问题解决学习三、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P572、学习P423、负强化P50四、简答题:1、简述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P482、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P543、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564、简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P595、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优点P55五、论述;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强化及惩罚原理应用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P50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填空:1、激发个人经行学习活动、维持以硬气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学习动机)。2、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功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3、班都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此外还有(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
态)。4、动机的三种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5、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即:(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7、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前四个层次可以统称为(缺失需要),第五个层次可以定义为(生长需要)。二、选择题: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C)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
与荣誉动机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D)A近景的直接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英法德学习动机称作(C)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4、由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引发的动机称作(C)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称作为(A)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三、名词解释:1、动机P622、自我效能感P693、成就动机P67四、简答:1、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是什么?P702、如何有效的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P723、说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
形曲线)P75五、论述;1、结合案例,分析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指导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P76第五章学习的迁移一、填空题:1、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把学习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4、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试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成为(相同要素说)。5、“水下打靶”实验是由那一理论的经典实验(概括说理论)。6、科勒的“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学习迁移理论。(关系转换)直觉方面的实验是(顿悟)证据。7、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要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8、奥苏泊尔认知迁移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二、选择题:1、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A)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2、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A)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3、下列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D)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4、下列所述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泪花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5、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去的一类事物中,是(A)迁移。A同化性B顺应性C重组性D结构性三、名词解释:1、概括说P872、负迁移P80四、简答题: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P912、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2)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3、如何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是什么)P944、如何利用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进行教学?答:(1)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
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
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学
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上述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三个重要认知变量。知识的学习填空题(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说(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储存中
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概有(7+-2个组块)。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语言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选择题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D)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A)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概念学习学生已知道“反击外来侵略者”是“爱国行为”,再学习“保护历史文物”也是“爱国行为”属于(B)A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并
列结合学习D上位学习名词解释:1、下位学习(类属性学习)P1022、上位学习P103简答题简述工作记忆的教育意义。P107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方法?(简述运用信息加工学习原理,促进知识的获得
和保持)。P1113、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及其意义。P1094、根基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举例说明学习者如何利用旧知识吸收新知识?P110技能的形成填空题一般认为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技能)。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形成的理论。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根据分析操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动作特点,通常把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心
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在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叫做(高原现象)。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学习理论提出了三个阶段论,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学习)。名词解释技能P1142、操作技能P1163、心智技能P1174、原型内化P1315、操作整合P120简答题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P1182、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P1223、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P1314、简述操作模仿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P1205、简述操作熟练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P1216、简述技能的特征P114学习策略填空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一般分为(认知策略)(元认
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元认知有三个既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的成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计划)(监视)(调节)。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为(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的)(是有效学习的需要)(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策略,是制定的学习计划)(可以通过联系获得)。前面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的信息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的信息的干扰叫(倒摄抑制)。选择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
序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C)。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
识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术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D)。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B)。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名词解释:1、元认知P1442、精加工策略P1393、组织策略P1424、生成性学习P141简答:1、简述元认知培养的具体途径P1462、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P149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填空题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目的)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三是(存在的障碍)四是(解决的方法)。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的状态的过程。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所谓(理解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的呈现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反应定势)(功能固着)(智力水平)(动机强度)。选择题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D)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名词解释:1、创造性P1632、问题解决P154简答题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55-1612、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613、如何有效进行创造性的培养P168品德的发展填空题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称为(态度)。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品德)。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知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直的行为称为(服从)。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观察学习的过程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皮亚杰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选择题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C)。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D)。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C时稳时变D
比较稳定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D)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D)。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
可D与他人想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一层,他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A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
志性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知识D道德观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分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
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B)。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简答题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1772、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P1883、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P1944、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简述观察学习的过程)答:班杜拉发现人的许多态度或行为不是通过其行为的直接后果这种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他认为对学习社会行为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贯穿观察学习的始终。5、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是哪些P184学校群体心理填空题群体的特征包括(目标与规范)(组织与沟通)和(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群体规范的功能概括为(维系群体的功能)(评价标准的功能)(行为导向的功能)(惰性功能)。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外部影响)。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凝聚力强)(群体内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信息传递性,反应灵敏)(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有
威望影响力大)。印象形成的若干效应,分别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名词解释:1、群体P1972、非正式群体P2013、晕轮效应(光圈作用)P2034、定型(刻板印象)P204简答题:1、简述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技巧(有效的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花女读后感
- 经典伤感语录摘录63条
- 企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
- 《元线性回归分析》课件
- 《建议书制作及促成》课件
- 斯利安美容仪社会化营销策略规划案
- 母乳喂养课件教学
- 《汽车销售技术》课件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函数的奇偶性》含答案解析
- 企业年金方案草案的决议模板-公司管理
- 数字媒体艺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门式起重机方案
-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案例
- 危化品运输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
- 跑团活动方案
- 2024年实验中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 大学生发展生涯展示
- 上海复旦附中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水利工程测量的内容和任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