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龙的传人》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2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掌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第二课时:1.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2.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积累带“龙”字的成语。2.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教学难点体会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引出课文题目1.(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块儿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歌词大意: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2.(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重点提示:生肖(xiào)数(shǔ)不胜数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2页教学实施过程3.按自然段分段读课文。三理解自然段内容1.认真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是什么意思。第1自然段:中国人以龙为自豪,并自称“龙的传人”。第2自然段:远古时期,中国就有龙的传说。第3自然段:龙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它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第4自然段: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第5自然段: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第6自然段: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第7自然段:总结西方龙和中国龙的不同,中国龙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中国人以龙为自豪,并自称为“龙的传人”。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回答龙到底是什么。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人们赋予了龙丰富的含义。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西方龙和中国龙的不同,中国龙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四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提出质疑,明确目标1.(板书课文题目)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龙的传人》。就题目而言,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是龙的传人?)2.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国人与龙有什么联系呢?3.你都知道哪些关于龙的传说?讲给大家听。(《西游记》中的老龙王等。)二细读课文,解决疑问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3页教学实施过程学习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2.学生自己学习。3.小组交流,讨论问题。4.全班交流汇报。(1)远古时期,我国就有龙的传说。刚才有的同学讲到了关于龙的传说,早在《周易》中就有记载,初识这段记载,请同学们读一读。我们根据书中所描绘的龙的形象,想象出龙的样子,(出示龙的图片)请大家根据课文中对龙的描绘,边看图边说。小结:这说明龙的传说在我国出现得很早。过渡:那么,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吗?(2)出示句子:龙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它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崇拜的图腾。再次质疑:学到这里,你又有什么疑问?(既然龙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那为什么我们要拿一种虚构的动物来说自己是它的“传人”呢?)认真读课文,看看龙有什么特点。学生甲: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播放一段有关龙王呼风唤雨的动画片。)请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学生乙: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播放一段有关故宫太和殿里龙的画面。)学生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4页教学实施过程说一说自己带来的有关龙的图案、饰物等。小结:正是因为在龙的背后有这么多美丽的象征,所以中国人才自称为“龙的传人”。5.朗读这两部分。三体会开头与结尾的作用1.指名分别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思考:这两段有什么特点?(开头提出疑问,结尾回答疑问,开头与结尾相照应。)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3.列举几篇文章,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四积累词语从文中找出带“龙”字的成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带“龙”字的成语?说一说。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大人们这样说》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熟练地朗读诗歌。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理清诗歌的层次和各部分的内容。第二课时:1.了解有关龙的知识和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2.能够仿写诗歌。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1.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在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后,能够仿写诗歌。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回忆《龙的传人》一课中学到的内容。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龙”的诗歌。(板书课文题目)二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2.数一数,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6小节)3.请六名同学来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学生读完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评价。)4.同组学生在一起朗读诗歌。指派小组读。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2页教学实施过程1.请六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题目中说“大人们这样说”,诗歌中都提到了哪些大人?他们都说了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诗歌中共提到了五位大人: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老师。奶奶告诉我,龙是水里生出的神。爷爷告诉我,龙的故乡在中国。爸爸给我讲述了龙和长城的关系。妈妈告诉我,龙并没有消失。老师告诉我们,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3.再次朗读诗歌,熟悉诗歌内容。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们能用“龙”字组成各种事物或说出带有“龙”字的地方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2.你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龙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是一种人们虚构的动物。谁也没有见过真真切切的龙,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人们这样说》。二以读代讲,学习新课1.复习提问:诗歌一共讲了几个大人,都分别说了什么?2.学习第2节。(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说龙是神?联系你搜集的材料,你知道龙都有哪些威力?学生甲:课文中是这样说的:“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威力无边。”(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同学们,龙的本事可大啦!天上、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3页教学实施过程水里都是它的地盘,我们都尊它为“水中的神”。(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3.学习第3节。(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说龙的故乡在中国?学生甲: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多带有“龙”字的地名,如龙口、龙门、九龙坡。学生乙: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华夏民族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2)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龙”字的地名?(3)说一说我们华夏民族龙的精神、龙的气魄是什么。(龙的精神是威力无边,能做很多事情。龙的气魄是坚忍不拔,有顽强的意志。)(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4.学习第4~6节。(1)自己学习第4~6节。要求先朗读,然后思考现在人们还赋予了龙哪些新的含义。(2)学生交流汇报。学生甲:龙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学生乙:龙还代表着喷涌而下的长江、沿着京九线呼啸的列车、西昌基地的火箭。学生丙:龙还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龙已不仅是一种动物了,它还象征着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象征着我们祖国今后会像巨龙一样直上蓝天,不断发展。(3)请选择其中的一小节进行朗读。指名读,评读。5.小组合作,请你用了解到的知识,试着在第5节后面再写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4页教学实施过程几句。三总结愿我们祖国这条巨龙能永远腾飞于世界,让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为了这个愿望去努力吧!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叶公好龙》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古文,注意断句。2.根据译文,正确地解释古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第二课时:1.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古文,注意断句。2.根据译文,正确地解释古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3.懂得寓言的含意:表面似乎喜欢的事物,实际并非真正喜欢。教学重点1.理解古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明白寓言的故事内容。2.从读中理解寓言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教学难点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学习的感受。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动画导入,揭示古文题目1.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播放动画片《叶公好龙》)2.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叶公好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课件:叶公好龙)3.结合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难点。好:喜欢。二自读古文,解决疑难1.按要求读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2页教学实施过程(3)掌握生字的字形。2.汇报交流。(1)字音:指名读文,纠正字音。重点提示:窥牖魂魄(2)解释古文中词语的意思。以:用。闻:听。牖:窗户。于:在。其:他的。走:跑。三熟读古文1.教师范读。2.指导文言文读法。3.学生练读。第二课时一初读古文,整体感知指名读古文,思考: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古文讲了叶公子高表面上非常喜欢龙,但见到真龙后吓得拔腿就跑的故事。)二深入理解古文1.逐句理解。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家里用的东西上画着龙,屋子内外也都刻着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3页教学实施过程的东西。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3.从哪些语句能够看出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学生甲:从“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这句话能够看出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三出示练习:词语搭配。衣服上雕着龙墙壁上 绣着龙柱子上画着龙叶公还可能在其他地方绘制龙吗?老师这里有一道练习题,请你展开想象,填上正确的动词。要求动词不能重复。叶公还在毛笔上()着龙,书本上()着龙,扇子上()着龙,铜瓶上()着龙。4.但是当真龙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表现得怎样?学生乙:他的表现是“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5.叶公是真的喜欢龙吗?为什么?学生丙: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因为真龙来到他的身边时,他却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板书:表面上——喜欢实际上——不喜欢6.想一想“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这样的人。三背诵古文四总结希望同学们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不要虚伪。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4页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单元写一单元。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神奇的书》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狄金森。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第二课时1.了解书的神奇魅力。2.能仿照诗歌的前两节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2.了解书的神奇魅力,谈谈书带给自己的好处。教学难点能仿照前两节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住着四方字。天下大事全知晓,多看能使人聪明。(谜底是“书”)2.书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歌——《神奇的书》。3.介绍作者。这首诗是美国作家狄金森写的,你还了解作者其他资料吗?请向大家介绍。狄金森是美国女诗人,一生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其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二朗读诗歌,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诗歌。重点提示:即(jí)步履(lǚ)装载(zài)3.数一数,全诗一共有几小节?(4小节)指名四名同学分小节读诗歌。三拓展: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书给你带来的好处学生甲:书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带我们到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学生乙:书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让我们积累经验,还可以让我们轻松快乐。第二课时一根据题目进行质疑1.从题目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问题: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2.指名朗读诗歌。二解决疑问1.认真读诗歌,思考: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学生甲:因为书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学生乙:因为书能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小结:是啊,书能带给我们世间美好的一切,让我们积累经验,获得新知。2.在书的面前,不分贫富,不分贵贱,它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朗读第3小节。3.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或谚语,和同学交流。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高尔基)4.朗读全诗,背诵全诗。三仿写诗歌1.请同学朗读诗歌的前两句,看看用了什么特殊的格式。提示:没有能像把我们

2.请你根据“书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仿照这个句式写一小节,抒发出自己对书的感情。四总结希望每个同学都能领略到书的神奇,自由地去书中找寻自己的梦想。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忆读书》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了解作者冰心的作品。第二课时1.联系上下文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的意思和作用。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冰心介绍的读书方法,力争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少年时代读书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读书中。2.了解文中所涉及的书名及故事内容。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其作用。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物)对,这就是“书”。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书的神奇,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还将继续走进书的海洋,看看著名的作家冰心是怎么读书的。板书课文题目:忆读书。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2.解释课文题目。读完课文,看看题目中的“忆”字表示什么意思。(回忆)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本文讲了什么内容?(文中冰心向我们讲述了她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3.介绍作者的作品。请大家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介绍作者,互相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为小读者写了很多作品,如《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津(jīn)津有味笸(pǒ)箩天罡(gāng)勉强(qiǎng)地煞(shà)5.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概括冰心对读书的感受的话。(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把读书看成是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对冰心来说,生命中只要有书读,她就满足了。因为书是神奇的。6.课文中冰心向我们介绍了她读的哪些书?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她读书的快乐呢?(1)《三国演义》:听舅父讲,为故事所吸引。后来自己读,为人物伤心落泪。(2)《聊斋志异》:因为是文言的,所以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3)《水浒传》:为生动的人物个性所吸引。(4)《精忠说岳》: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但书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5)《茶花女遗事》:喜欢看林译外国小说,让“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6)《红楼梦》:小时候看和中年再看,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总结:读课外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了解风土人情,了解科学知识,开阔视野,这是从课本中所得不到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只有读书才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冰心正是告诉我们,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那么,她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一看。二阅读,理解课文1.自己默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2.抢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优胜组给予表扬。)(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①听舅父每天晚饭后给“我们”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让“我”感到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②后来,“我”自己读《三国演义》,虽有太多的字读不对,但还是把它读完了。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③“我”读了《聊斋志异》后,因为它是文言文,所以,“我”就用文言写作,老师表扬了“我”。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④所有的书都包含着人情世故、道德伦理,所以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3.“总而言之”和“统而言之”是什么意思?它们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它们的意思就是“总的来说、总之”。在文中起到总结概括的作用,前文已把读书的好处介绍完了,接着收尾总结。)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三师生座谈1.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先带头讲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2.学生之间交流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总结:我们以冰心的一句话来结束这节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请你拟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课下准备一下,向同学介绍你看过的一本书。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发。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教学重点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2.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文题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板书课文题目。3.释题明意:齐读课文题目,“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质疑课文题目: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3.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你们也来当一回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如果还不懂,可全班交流。)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的情感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作者把书当成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这说明一本书常读常新,久而不厌。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都会在读书过程中总结到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都会有新的发现。)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吗?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吗?和大家谈一谈。(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交流。四课堂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后,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学生甲: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1)假设。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串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的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得淋漓尽致。(2)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我”回答时的毫不犹豫显示了“我”对书的情有独钟。(3)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的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吗?(4)比喻。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①作者将书比作家。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作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家的不同的美,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②作者将书比作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成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朋友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久而不厌。③作者还将书比作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拓展练习: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④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⑤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你,能够与你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的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补充积累: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结合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学生展示自己积累和搜集的资料。(5)列举。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展现给我们的。三有感情地诵读,体味情感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解读课文。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单元写一单元。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习第一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决心和信念。第二课时1.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2.了解站在不同角度看事物,往往会看到不同景象的道理。教学重点利用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清楚古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教学难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出示课件)飞来峰位于杭州西湖,那里景色优美,林木茂盛。作者王安石于1050年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2.(教师吟诵《登飞来峰》,把学生带入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板书题目)3.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二进入情境,品词赏句,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二句。(1)读一读第一、二句,这两句写出了飞来峰的什么特点?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甲:我看到了高高的峰巅上耸立着千寻塔。学生乙:这说明了飞来峰的高、险。(2)再读诗句,解释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学生甲:“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高高的峰巅上耸立着千寻塔,听人说晨鸡初鸣时,在塔上能看到日出。(3)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自身的经历,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乙:王安石这两句诗很有气魄,抒发了他登上飞来峰,极目远眺时的豪情。(4)请同学们试着体会,此时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丙:表达出诗人对任职时所作改革的业绩的满意和欢愉的心情。老师: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两句诗。2.学习第三、四句。(1)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想想“浮云”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学生甲:“浮云”,指皇帝周围反对改革的顽固守旧派,象征改革的艰难。学生乙:我觉得“不畏浮云”在这里指王安石不怕艰难险阻,坚持改革的决心。小结: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解释诗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那么,“浮云遮望眼”说明了什么呢?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学生甲:“浮云遮望眼”表达出王安石政治见解不被皇帝采纳,反受小人陷害的处境。(3)那么诗人想表达出自己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读一读第四句,想一想。学生甲:诗人认为,站在高入天际的千寻塔上,浮云自然就遮不住视线了。学生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立场和信心。小结:古代爱国诗人,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受到杨国忠等人谗言陷害被迫离开长安时,悲愤地吟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的基调是低沉的。而王安石的这首诗却引吭高歌,表达出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立场和信心。(4)对比前两句,诗人由登临的欢愉之情进一步抒发了改革政治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施展他经世济民的才能。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感情呢?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名读,评读。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总结诗意。三背诵全诗四总结中国古代诗人写登山之诗甚多,当他们居高临下看到山川秀美、云烟满眼时,往往触景生情,赋诗吟诵,或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表面上是超然于物外,其实是借纵情于山水以忘忧,内心蕴含着不平之慨。作为登临吊古之作,《登飞来峰》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心绪欢快,曲调激越,把眼前的景物、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作者报国的情怀和施展抱负的宏愿决心,意旨深远。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登飞来峰》,谁来背诵一下?(先指名背诵,再集体背诵。)2.把你搜集到的王安石的作品背诵给大家听。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1.自由朗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1)对作者苏轼的了解。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晓景》等。(2)对题目的理解。(3)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壁(墙壁)、横看(从正面看)、缘(因为)。(4)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做的解释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3.大家对这首诗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思。)4.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因为诗人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因而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看不全面。)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1.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的景象。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2.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3.讨论,然后交流。(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2)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调查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四拓展阅读交流课前搜集的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单元写一单元。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牛与鹅》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内容,从金奎叔的话中受到启发,明白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仔细分析人物的语言,从中明白道理。2.理解金奎叔所说的话。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个道理。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任大霖的《牛和鹅》。板书:牛和鹅2.谈话,激发兴趣。你们知道牛和鹅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出示图片,老师介绍这两种动物。3.过渡。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你们相信这个说法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向学生介绍作者任大霖。二初读指导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2.自学生字、新词。(1)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2)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3)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投影出示)(2)讨论生字的音、形、义。三理清文章脉络1.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证明了大家的说法?2.讨论交流后小结。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我们”都很相信牛怕人,鹅不怕人的说法。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有一次,“我”遭到了鹅的欺负,金奎叔帮“我”教训了鹅,并告诉“我”不要怕鹅。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我”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课内容1.人们是怎样说牛和鹅的?(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2.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造句。二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部分。2.人们平时见到牛和鹅有什么不同的举动呢?学生甲:人们见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用破碗片去刮它的皮呢!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学生乙:人们见到鹅,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3.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举动呢?(因为人们一直有那样的说法,大家的心里就有了一定的习惯去对待这两种动物。)三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2.默读第二部分,请你画出描写鹅见到我们后的举动的句子。学生甲: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学生乙: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学生丙: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鹅“欺负”人的语气。3.这时,是谁帮助了“我”?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甲:金奎叔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学生乙:金奎叔告诉我:“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1)认真读读金奎叔所说的话,联系上文思考,你有什么启发?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启发:鹅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们小,可我们实际比它们强啊!我们不应该怕它,不能只听别人的话就怕它。(2)再读读金奎叔的话。四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思考:通过这件事后,“我”的做法有什么变化?学生甲:我不再怕鹅了,看到牛,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2.说一说你学完课文后有什么想法。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用目光倾听》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通过理解诗歌,了解在别人说话时要用目光看着对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二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并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的道理。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和别人说话时要用目光看着对方。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谈谈你是如何与别人交往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甲:我对别人很有礼貌,见到别人,我都会打招呼问好。学生乙: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尽力去帮助他。2.今天,老师也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目光倾听。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4.你对题目有什么理解?(1)目光是来看的,怎么能听呢?(2)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二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2.小组之间互相朗读,看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3.指名朗读诗歌。三学习诗歌1.朗读诗歌,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什么是用目光倾听。学生甲: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2.朗读这首诗,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1)别人在说话时,不光要认真地听对方所说的话,而且还应该用目光看着对方,让他(她)感到你很真诚。(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四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让我们的这扇窗子永远明亮灿烂,用我们真诚的目光去交更多的朋友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我们平时都是用耳朵倾听,金波爷爷怎么说用目光倾听呢?让我们去读读诗歌,相信你就会明白了。二精读诗歌1.快速浏览,说说诗歌讲了什么内容。2.指名分小节读,思考“用目光倾听”的意思。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或者说,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还要用眼睛。师: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的第1节)(课件出示)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抓重点词“最平常”。)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能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时要望着对方呢?自由读诗歌的第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简单写写你的体会。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重点交流:(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想使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举例: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望着你,你会怎样?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呢?(学生答)可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师: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目光去倾听。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师:真诚的目光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抓住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体会。)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谁曾经用目光和你交流过呢?(谈一个事例,读一次。)师:虽然他们此时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是关心你的,爱护你的,心疼你的,鼓励你的。这种感觉让你如沐春风,心里甜滋滋的,仿佛从你的心底深处都能开出一朵小花来。无声的语言更能打动你的心啊!(再读: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师:真诚的目光作用可真大啊,有句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作者始终记着妈妈的那句话,所以,“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指名读,读出自豪、得意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的感觉。)(朗读第3节:范读,配乐读)师:“我”的眼睛是纯净的,“我”能用真诚的目光去打动别人,多亏了妈妈时刻教育“我”的那句话?你们记得吗?(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师:这句话伴随着作者长大,教会了他很多很多东西。到底教会了他什么呢?(指名回答: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生活,尊重别人,真诚待人)师:是啊,生活中还有许多道理值得我们去揣摩,但真诚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妈妈教会了我用目光去倾听。你会读吗?(指名读: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读出感激)师:让我们共同聆听妈妈的教诲,用真诚的目光去交流,让人与人在目光里更亲近,让情与情在目光里地久天长。(配乐、全班齐读)(全班背诵)三拓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与人交流,老师这儿有一首诗歌送给大家。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得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有了真诚,就有了朋友的关怀;有了真诚,就有了同事的信任;有了真诚,就有了家人的支持。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甘泉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抚慰;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心门,是多么需要真诚这把钥匙去打开啊!生活在真诚中,会如沐春风。既如此,何不真诚走一生?二次修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课写一课。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信任》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任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快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为什么桃园主人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猫和狗。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快乐。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觉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甲: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学生乙: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信任。2.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学完之后,你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互相信任有多美好。3.板书课文题目。二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2.读下面的生字卡片。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qìnchánxiányì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初步理解词义。4.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三理清课文思路1.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发现了,她决定去看一看。然而到了那里,却只发现了。在回去的路上,作者感受到了。

(一块告示猫和狗被信任的快乐)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在去婆家的路上,总看见一块告示,“我”和丈夫决定去看个究竟。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顺着告示板,“我们”找到了一个果园,却没看见主人,只看到了猫和狗。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四分段朗读课文,谈谈感受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迅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共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学生甲:共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在去婆家的路上,总看见一块告示,“我”和先生决定去看个究竟。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顺着告示板,“我们”找到了一个果园,却没看见主人,只看到了猫和狗。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信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任和被信任的喜悦。2.过渡:这份信任是如何在文中体现的?二学习课文,感受信任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园主人对游客的信任?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汇报。学生甲: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园主人很放心让游客自己去采桃子。老师:主人不在家,只有狗和猫,它们是怎样做的呢?学生乙: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4.信任是相互的,游客们又是怎样回报的?学生丙:游客们自觉地采摘桃子,而且把钱如数地放在了钱箱里。5.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学生丁: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采到桃子,而且可以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三拓展延伸给学生讲有关诚信的小故事。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单元写一单元。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修鞋姑娘》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善良和真诚。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善良与真诚。3.理解“我”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文题目。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修鞋姑娘的课文。让我们再次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二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1.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2.读下面的生字卡片。lǐnliè凛冽zhuī锥zhuài拽cán惭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初步理解词义。4.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三理清课文思路1.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作者先写了,再写了。

(“我”寻找修鞋姑娘主要事件)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到处寻找修鞋姑娘。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修鞋姑娘帮“我”修好了鞋,只向“我”要了六角钱,没想到“我”只有三角钱,“我”准备第二天给她送去。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我”还在寻找修鞋姑娘。四学习写作手法1.课文先写了“我”在寻找修鞋姑娘,这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当时的事件,而当时的事件在这之后记叙,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倒叙。2.朗读课文,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第二课时一质疑1.指名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2.质疑:为什么“我”要寻找修鞋姑娘?3.过渡:让我们仔细研读课文,去课文中找答案吧。二仔细读文,自学课文1.要求:默读课文,看看“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有什么变化。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我”要寻找修鞋姑娘?3.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汇报,理解课文1.整体感知。你觉得这位修鞋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学生甲:我觉得她很真诚。学生乙:我觉得她很热心,很善良。2.从哪些语句能够看出她是这样的一个人呢?学生甲:“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学生乙:“她只是打量我一眼……‘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学生丙:“我正要掏兜付钱……刺啦刺啦地绱起来。”学生丁:“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就把我的鞋脱下去绱起来。”学生戊:“‘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3.在修鞋姑娘给“我”修鞋的过程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学生甲:刚开始时不放心,后来“我”有些怜悯她,再后来“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最后“我”感到很惭愧。4.“我”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学生乙:因为“我”在修鞋时少给了姑娘三角钱,“我”答应第二天给她送来,所以“我”要寻找这位修鞋姑娘。学生丙:因为姑娘真诚的品格打动了“我”,所以“我”要寻找这位修鞋姑娘。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姑娘善良、真诚的品格。四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多一些彼此间的信任,少一些猜疑,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语文每日常规(每天都会有的作业):1、预习(近反义词、多音字、一二类字组词、课文至少读2遍、每篇课文的词语要听写,语文天地中有或在课文当中有)。2、做摘抄或读书笔记。每一个读书笔记要做到:1积累好的词语、2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是一段话或几句话(周内每天一篇,周末两篇)4、优化设计,学一单元写一单元。以上作业要求家长签字。读课文:已读熟。听写:已听写或已注拼音默写。日期一定要写清楚课后反思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凡卡》课型新授课计划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第二课时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2.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了解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提前预习课件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俄国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它反映了俄国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二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名字要读流利。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凡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日发略维夫:凡卡的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菲吉卡:牧主。艾果尔、阿辽沙:凡卡的小伙伴。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凡卡对老板的儿子的贬称。邮差:邮递员的旧称。卢布、戈比:沙俄时使用的货币单位。一卢布等于一百戈比。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九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九岁的凡卡三个月前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页教学实施过程里生活很痛苦,恳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四给课文分段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第二部分:从“亲爱的爷爷”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三部分: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以圣诞节前夜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写信过程的内容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2.课文第二部分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找一找,在书上画出来。(第3、第8、第10、第11、第12、第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1)只有一个亲人;(2)告诉爷爷自己在这里受尽折磨;(3)求爷爷把他带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