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锅炉大修防磨防爆专业总结_第1页
6号锅炉大修防磨防爆专业总结_第2页
6号锅炉大修防磨防爆专业总结_第3页
6号锅炉大修防磨防爆专业总结_第4页
6号锅炉大修防磨防爆专业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张家口发电厂六号机组A 级检修锅炉防磨防爆专业总结编审批写:李晓雷核:准:时间:2012 年 5 月 12 日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一、工程总概述1.设备概况2. 机组的运行情况(累计小时数)、检修级别(部分内容不详请补充)本次检修为 6 号机组自 2010 年 10 月 C 级检修后的首次标准计划大修,由上次 C 级检修结束至此次 A 级检修开始运行小时数,备用小时数。停用小时数;由上次 C 级检修结束到本次A 级检修开始非计划停用0 次,0h,非计划停运系数 %;其中强迫停运 h,等效强迫停运系数%;由上次 A 级检修结束到本次 C 级检修开始日历小时,可

2、用小时,可用系数%,最长连续可用天数,最短连续可用天数。3. 本专业的计划工期和实际进度停用日数4.本专业的检修项目概述二、 锅炉专业大修安全准备工作、检修中文明生产情况概述施工组织与安全情况 本次 6 锅炉检修项目特点,防磨防爆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安全组织措施。检修前对本班检修、技校合同工进行了电业规程的学习和,提高全班检修在检修期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工作在检修过程中严格监督和指导工作班成员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开展工作,对防范习惯性违章操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检修期间本班组坚持组织每周四的安全学习, 事故通报、不安全现象进行讲解和分析,并举一反三,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各类违章事故不

3、再发生。并加强检修现场文明生产管理,电源线杜绝私拉、乱拉现象,尤其是在临时电源线的布设方面较以往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检修现场拆除的楼梯、通道、平台的栏杆和护栏都能够得到及时恢复,保证检修 在检修中的人身安全。检修现场基本做到了“三无”、“三齐”,“三不乱”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此次检修本班在安全和文明生产管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锅炉专业作业文件执行情况1.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情况:锅炉专业本次 6 号机组大修项目共编制作业指导书 4 份,实际下发 4 份,收回存档4 份。作业指导书各班组分布情况序号班组作业指导书(份数)1本体班2防磨防爆班43管阀班4风机班5制粉一、二班内容合计标准项目非标

4、项目四措项目化学监督项目增加项目减少项目备注计划2200000无实际2200000无计划日数2012_年_月_ _日到_2012_年_ _月_日共计天实际日数2012_年_ 3_月_ 17 _日到_ 2012_年_ 5_月 _ 12 _日共计 57_ _天企业名称张家口发电厂锅炉编号6 号锅炉制造厂东方锅炉厂型式DG1025/18.2-II4额定蒸发量1025t/h过热蒸汽18.2 MPa过、再热出口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3.80 MPa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2.作业指导书停工待检点(H 点)数量和质量点(W 点)数量统计及完成情况(含外委项目)在检修项目点的签字确认工作中,班组严格按照

5、检修作业指导书内容指导开展工作,实行所有按时到场进行亲自确认验收。对点实行升级管理,严把质量关,在班组、车间专工和设备部点检的监督下,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检修和验收工作。3.各班组质检点汇总4.对不符合项和让步接收项具体说明:无四、检修项目完成情况具体说明(一)检修工作评语1、本次 6 号机组大修中所有锅炉检修项目均执行作业指导书,质量受控。于 2012 年 5 月 8日进行了第一次水压试验,工作下的超压试验:过热器系统为 22.75 Mpa(工作的1.25 倍,工作为 18.2Mpa)、再热器系统为 5.7Mpa(工作的 1.5 倍,工作为3.8Mpa),水压试验检查过程中再热系统承压部件发现一

6、处,为:高再出口集箱右数第15 排从后向前数第 1 根管座处裂纹,已更换。2、2012 年 5 月 12 日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进行了工作下的水压试验,过热器系统工作为 18.2Mpa、再热器系统工作为 3.8Mpa,水压试验检查过程中过、再热系统承压部件及受压元件未发现,至此标志着防磨防爆大修工作至此已经全面结束。(二)锅炉专业主要特殊检修项目如下: 无(三)主要外委项目无(四)简要施工情况1. 检修中消除的设备1.1 受热面缺陷及采取的主要措施锅炉受热面清焦、水平烟道及尾部受热面冲洗,冲洗后对锅炉所有受热面进行了扩大性全范围的防磨防爆检查。防磨防爆共查缺陷 1000 余处,炉内、外管测量数

7、据 1300余点,共计更换炉内缺陷管段 65 根,其中顶棚 1 根、包墙 3 根、低过 7 根、大屏 3 根、小 屏 6 根、高过 10 根、高再 2 根、水冷壁 21 根。1.1.1 水冷壁系统:(规格:63.5×7.5mm 含内螺纹管,材料:20G)对水冷壁系统进行了高压水冲洗清灰。对水冷壁管高温区防磨防爆部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左右墙、前后墙各层吹灰器、喷燃器附近易吹损管及水冷壁拉稀管向火侧及吹灰器侧进行了测厚检查发现,以下吹灰器部位管子有吹损减薄现象,已经进行了调整。各部水冷壁序号班组H 点数计划H 点数实际W 点数计划W 点数实际1本体班2防磨防爆班1616443管阀班4风机

8、班5制粉一、二班总计161644内容H 点W 点合计不合计不计划数1616无44无实际数1616无44无总计4(份)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发现缺陷管 28 根,四周炉膛水冷壁吹灰器检查及调整见下,标为的为监督运行管段。(6 炉炉膛吹灰器分布图见下:面向汽包为前)5052后54563638后40424951前53553537前394158 左折焰角部位右 572224后2628810后12142123前252779前管段11)13炉内水冷壁吹灰器部位监督运行管段:(兰色编号吹灰器附近未炉膛水冷壁吹灰器附近更换 管段 20 根: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 1 个(50 号)吹灰器向右 数第 9 根吹

9、损测厚为 5.90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44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5.96mm;向后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96mm;向后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5.85mm;向后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5.82mm;向后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5.99mm;向后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5.97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1 个(49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5.60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80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2 个(51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98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61mm;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10、 5.92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3 个(53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5.92mm;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91mm;向左数第 10 根吹损测厚为 5.79mm;水冷壁左墙从前数第 2 个(31 号)吹灰器向后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0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2 个(32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4 根吹损测厚为 5.88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30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5.97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1 个(21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5.71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4 个(27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11、 6.00mm。监督运行管段:水冷壁左墙从前数第 1 个(47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37mm; 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56mm;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30mm;向后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18mm;向后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47mm;向后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 6.19mm。水冷壁左墙从前数第 3 个(43 号)吹灰器向后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32mm;向后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47mm;向后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38mm。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 1 个(50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51mm;向右数第 4 根

12、吹损测厚为 6.34mm;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25mm;向右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52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62mm;向右数123下 一层456151617上 一 层181920293031上 二 层323334434445上三层464748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25mm;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38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6.61mm;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61mm;向左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74mm。水冷壁后墙 从左数第 2 个(52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向右数

13、第 6 根吹损测厚为6.39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22mm;向右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24mm;向右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6.24mm;向右数第10 根吹损测厚为6.38mm;向右数第11 根吹损测厚为6.48mm;向右数第 12 根吹损测厚为 6.40mm;向右数第 13 根吹损测厚为 6.44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2 个(46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30mm;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 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64mm;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43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3 个(44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

14、损测厚为 6.29mm;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 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40mm;向前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93mm;向前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向前数第 10 根吹损测厚为 6.17mm;向前数第 11 根吹损测厚为 6.36mm;向前数第 12 根吹损测厚为 6.43mm;向前数第 13 根吹损测厚为 6.56mm;向后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6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1 个(49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50mm;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36mm;向左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72mm;向左数第 8 根吹

15、损测厚为 6.58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2 个(51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9mm;向右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31mm;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45mm;向左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23mm;向左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19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3 个(53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2 根吹损测厚为 6.12mm;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43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03mm;向左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 6.17mm;水冷壁左墙从前数第 2 个(31 号)吹灰器向后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16、为 6.24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1 个(34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53mm;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50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2 个(32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46mm;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38mm;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48mm;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28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30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13mm;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48mm;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23mm;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43mm;向前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

17、.39mm;向前数第 9 根吹损测厚为 6.37mm;向前数第 10 根吹损测厚为 6.39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4 个(41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61mm; 向右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64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40mm;向右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52mm。水冷壁左墙从前数第 1 个(19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14mm; 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58mm;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73mm;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46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1 个(21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

18、.17mm; 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21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2 个(23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58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3 个(25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6.18mm;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6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42mm;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35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4 个(27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6.20mm;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16 号)吹灰器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 3 个(26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2

19、1mm;向右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5mm;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36mm;向右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33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51mm。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 1 个(8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2 根吹损测厚为 6.11mm;向右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12mm;向右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06mm。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 2 个(10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 2 根吹损测厚为 6.38mm;向右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13mm;向右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11mm;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29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1 个(6 号)吹灰器向

20、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07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2个(4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20mm;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14mm;向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6.11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2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2 根吹损 测厚为 6.02mm;向前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6.31mm;向前数第 8 根吹损测厚为 6.14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2 个(9 号)吹灰器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3 个(11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6.16mm;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6.08mm;向左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21、 6.13mm; 向左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6.21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4 个(13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6.51mm;水冷壁后墙从左数第1 个(8 号)吹灰器向右数第4 根吹损测厚为5.56mm; 向右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71mm;向右数第 7 根吹损测厚为 5.96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2 个(4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为 5.78mm。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2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为 5.88mm;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为 5.98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 2 个(9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4 根吹损测厚为 5.77mm。

22、打磨补焊缺陷管段: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1 个(48 号)吹灰器向后数第 5 根电焊打伤深约3mm;向后数第 6、7 根处漏 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2 个(32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1 根割 伤深约 3mm; 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30 号)吹灰器位置向前数第 1 根割伤深约 4mm; 水冷壁右墙从前数第 3 个(16 号)吹灰器向前数第 1 根割伤深约 4mm。水冷壁前墙从左数第1 个(7 号)吹灰器向左数第 4 根电焊打伤深约 3mm。水冷壁前墙最上层吹灰器从左向右数第 3 个吹灰器从右向左数第 10 根焊口上方未收口。冷灰斗缺陷处理情况:水冷壁冷灰斗更换管段 1 根:水冷壁冷灰斗前墙斜坡

23、从左向右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5 米处吹损深约 3mm。已补焊缺陷管段:水冷壁冷灰斗左墙与后墙斜坡夹角处距下弯头约 5 米两处漏风。监督运行缺陷管段:水冷壁冷灰斗左墙观火孔从前向后数第 2 根划伤深约 2mm。水冷壁冷灰 斗左墙人孔门从后向前数第 28 根硬伤深约 1.5mm。1.1.2 过热器系统:对水平烟道及尾部各受热面管外表面进行高压水冲洗清灰。并对所有受热面进行全面的 检查,对一层低过水平段、蛇行管竖直段,二层低过水平段,三层低过水平段部分管段进行了壁厚、外径检查测量,发现了部分 管进行了更换。低温过热器共三层半缺陷检查结果:(低温过热器规格:57×7mm,材料:水平分三组

24、 SA-210C、15Mo3、出口垂直段 15CrMo) 低温过热器更换管段 7 根: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64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68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2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4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6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9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83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

25、处左数第 85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2mm。监督运行管段:低过一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后侧水平段从左数第2 排向下数第2 根变形出排。 低过一层后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17 排向前数第第 3 根上弯头处多处硬伤深约 0.5mm。低过二层后包墙处从左数第 7 排向下数第 3 根弯头处轻微烟气冲刷。低过二层后包墙处从左数第 8 排向下数第 5 根弯头处轻微烟气冲刷。低过二层后包墙处从左数第 9 排向下数第 3 根弯头处轻微烟气冲刷。低过二层后包墙处从左数第 19 排向下数第 3 根弯头处轻微烟气冲刷。低过二层后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37 排向前数第 2 根下弯头处轻微鼓包。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26、24 排向后数第 2 根上弯头处硬伤。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25 排向后数第 2 根上弯头处硬伤。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前侧水平段从左数第 80 排向下数第 9 根疑似重皮。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55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60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 管卡处左数第 61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62 排向下数第 1 根吹损深约 1mm;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

27、管卡处左数第 63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64 排向下数第 3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0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1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7 排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78 排向下数第 3 根吹损深约 1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85 排向下数第 3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排省煤器吊挂管管卡处左数第 87 排

28、向下数第 2 根吹损深约 1.5mm。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左数第 8 排从后数第 1 根焊口下方电焊打伤深约 2.5mm。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左数第 9 排向后数第 1 根下弯头处蠕涨测量外径为 58.4mm。低过三层前侧蛇形弯左数第 55 排向后数第 1 根上弯头处鼓包。低过三层前侧蛇形弯左数第 10 排向后数第 2 根上弯头处鼓包。低过三层左数第 32 排管排下沉约 1 个管径。低过三层前包墙处左数第 92 排向下数第 3 根轻微吹损。低过三层前包墙处左数第 98 排向下数第 3 根轻微吹损。低过后墙环形联箱引出管左数第 58 排向后数第 1 根重皮。低过后墙环形联箱引出管左数第 66 排向后

29、数第 1 根硬伤深约 2.5mm。低过三层半后排省煤器吊挂管左数第 25 根右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磨损,低过管磨损约1.5mm。低过三层半后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41 根右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后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42 根右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后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46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变形。低过三层半后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45 根右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变形。低过三层半前侧蛇形弯左数第 2 排向前数第 2 根上弯头处烟气轻微冲刷。低过三层半前侧蛇形弯处后侧水平管段左数第 13 排向下数第 3 根出排

30、约 1 个管径。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10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13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16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17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26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33 根右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中排省煤器吊挂管处左数第 45 根左侧向上数第 1 个管卡

31、与低过管轻微磨损。低过三层半前侧蛇形弯处后侧水平管段左数第 1 排向下数第 1 根烟气轻微冲刷。其它处理管段: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20 排向后数第 1 根上弯头处硬伤且第 1 根下沉与第 2 根靠死无间隙。低过二层前侧蛇形弯从左数第 29 排向后数第 1 根焊口下方电焊打伤深约 2mm。低过二层前包墙处左数第 15 排向下数第 2 根出排约 1 个管径。低过三层从左数第 13、22、23、26、27、29、30、32、34、35、39、42、45、47、48、49、50、54、55、58、60、61、63、64、66、67、70、73、74、75、76、83、84、87、89 排向下数

32、第 1 根弯头处护铁与前包墙顶死无间隙。高温过热器检查结果:(高温过热器共 76 片,规格:51×8m,材料 12Cr1MoV)高温过热器更换 管段 10 根: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7 排从 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6.18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7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5.89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7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6.48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7 排从后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6.41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

33、处)从左向右数第 57 排从后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 6.37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从左向右数第 56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6.25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 处)从左向右数第 56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6.11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6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6.33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6 排从后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6.44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 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6 排从后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 6.80m

34、m。监督运行管段:高过左数第 1 排从后数第 1 根下弯头处划伤深约 1.5mm;长约 100mm。高过左 数第 2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补焊过面积较大。高过左数第 7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补焊过面积较大。高过左数第 44 排从后数第 1 根下弯头处补焊过面积较大。高过左数第 66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补焊过面积较大。高过左数第39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2 米处过热变形且表面有轻微过热变色。高过左数第 40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2 米处硬伤深约 1mm。高过后侧右墙最下层吹灰器烧损折断损坏。高过左数第 18

35、排从后数第 2 根距顶棚约 2 米处硬伤深约 1mm。高过左数第 30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顶棚约 2.5 米处划伤深约 1mm。高过左数第 76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顶棚约 2 米处电焊打伤深约 1mm。高过左数第 43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顶棚约 5 米处硬伤深约 1mm。高过左数第 68 排从后数第 1 根距顶棚约 4 米处腐蚀长度约 1 米。高温过热器背火面从左向右数第 6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补焊过面积较大。高温过热器迎火侧从左向右数第 40 排, 从前向后数第 1 根顶棚处割伤,深约 0.5mm,长约 200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

36、第 60 排从后向前数第 1 根吹损,测厚 6.47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60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7.24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60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7.40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 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60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7.47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9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6.94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9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7.06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

37、数第 59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7.09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9 排从后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7.83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8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6.79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8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 测厚 6.79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8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6.66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8 排从后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7.00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

38、右数第 58 排从后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 6.52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5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6.58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5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6.43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5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吹损,测厚 6.68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5 排从后向前数第 5 根吹损,测厚 7.15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右数第 55 排从后向前数第 6 根吹损,测厚 7.37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从左向

39、右数第 54 排从后向前数第 2 根吹损,测厚 7.87mm。高温过热器背火侧出口段(顶棚处) 从左向右数第 54 排从后向前数第 3 根吹损,测厚 7.83mm。高温过热器出口垂直段(顶棚处) 从左向右数第 47 排从后向前数第 1 根腐蚀凹坑,深约 0.5mm,长约 1 米。其它处理管段:高温过热器从左向右数第 71 排从后向前数第 4 根穿顶棚处与鳍片尖角顶死。 高温过热器迎火侧距下弯头 2.5 米处,从左向右数第 14 排从前向后数第 1 根横向卡脱落。高温过热器迎火侧距下弯头 2.5 米处,从左向右数第 15 排从前向后数第 1 根横向卡脱落。高温过热器迎火侧距下弯头 2.5 米处,

40、从左向右数第 35 排从前向后数第 1 根横向 卡脱落。6 号机组A 级检修总结报告屏式过热器缺陷检查结果: (全大屏共 4 片,规格:51×6mm,每一片大屏又分成 8 个,每个由 6 根管绕成,每片大屏除外圈 1、2 根管下端及最内圈作夹持管的部分为材料:SA-213TP304H、12Cr2MoWVTiB-钢 102、其余管子均为 12Cr1MoV) (共 19 片,每片 13 根管子绕成 U 形,其管径除最外圈,其余均为规格:54×8.5mm,材料:钢 102和 12Cr1MoV,外圈护屏管规格 60×8.5mm SA-213TP347H、54×8

41、mm 钢 102、60×8mm钢 102)对部分大屏及最外圈下弯头,及距 B 点 1m 处的最外圈竖直管段进行了壁厚和外径的测量,并作。大屏过热器更换管段 3 根:左数第 3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2 根距下弯头约 3米处与管卡磨损,屏过管磨损深约 2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5从前数第 12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磨损测厚为 4.17mm。左数第 2 大屏从前数第 8从前数第 12 根与夹屏管磨损,屏过管磨损深约 3mm。监督运行管段:左数第 2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6 根距顶棚 5 米处划伤深约 1.5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4从前数第 6 根从上数第

42、二层管卡处咬边深约 1.5mm。左数第 1大屏从前数第 6从前数第 10、12 根从上数第二层管卡处咬边深约 2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8从前数第 4 根从上数第二层管卡处咬边深约 2.5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5从前数第 1 根距顶棚 7 米处弯曲变形。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5从前数第 12 根距顶棚 7 米处弯曲变形。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4从前数第 12 根距顶棚 7 米处弯曲变形。左数第 3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14 根距顶棚 6 米处两处硬伤深约 1.5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14 根距下弯头约 3 米处凹坑深约 1mm。左数第 2 大

43、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2 根距下弯头约 3 米处与管卡磨损,屏过管磨损深约 1.5mm。左数第4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3 米处与管卡磨损,屏过管磨损深约 2mm。左数第 4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2 根距下弯头约 3 米处与管卡磨损,瓶罐管磨损约1.5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6从前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轻微磨损。左数第1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8、9、12 根最下层管卡处(距下弯头 1.5 米处)咬边深约2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2从前数第 6、9、10、11 根最下层管卡处(距下弯头 1.5米处)咬边深约 2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2从前数第 3 根距下弯头约 2 米处轻微蠕胀。左数第 2 大屏从前数第 1从前数第 12 根与从前数第 2从前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磨损,两管均磨损深约 1mm。左数第 2 大屏从前数第 2从前数第 12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轻微磨损。左数第 2 大屏从前数第 7从前数第 12 根与从前数第 8从前数第 1 根距下弯头约 1.5 米处磨损,两管均磨损深约 1mm。左数第 4 大屏从前数第 8 小屏从前数第 2、3、4、5、8、9 根最下层管卡处(距下弯头 1.5 米处)咬边深约 1.5mm。左数第 1 大屏从前数第 2从下数第 1 根与底部夹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