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_第1页
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_第2页
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_第3页
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_第4页
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一部分绿色学校产生的背景和创建意义§1“绿色学校”的产生一、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的简要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致使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地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达成了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条必由之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一词在国际上首次出现,是在1948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的一次会议上。此后这一名词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研究者在不同意义上广泛认同并引用。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5年建立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之前,尽管环境教育在各国均有开展,但主要还是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自发行为,还没有成为政府的一项工作,更没有形成全球性的行动。这个时期的环境教育,从它的内容来看,主要是讲授一些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和环境问题,旨在唤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心;从它的形式和采用的方法来看,亦较多地局限在课堂教学方面,较少涉及学校工作的其他方面。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即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环境教育由此而逐渐开展起来。会议强调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的各级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在第比利斯会议上,各国初步意识到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第比利斯宣言》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可贡献于更新教育过程”,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第比利斯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使环境教育概念突破了以知识为主的特点,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并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其中第三十六章的主题为“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肯定。通过此次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形成共识并得到普遍认同。里约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它提出的概念和思想,成为形成环境教育新目标体系的基础。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forSustainability),要求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并建立了环境、人口和发展项目(EPD项目),开始将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在第比利斯建议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是作为对应《21世纪议程》及主要国际会议中提出的全球性问题而使用的,但作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也可以使用,因此,可称之为‘为了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教育’”。本次会议确定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并标志着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现,为“绿色学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也在拓宽。环境教育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认知,转移到现代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而这一趋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得到了确立并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升华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因此,现代的环境教育,其根本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观密切相关的,现代环境教育可直接称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由环境教育延伸而来的,它不仅要求教育要“对环境友好”,要在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环境关心、环境伦理、环境能力、环境行为、环境价值观,而且要求教育关心人的需求,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未来“合格而负责任的公民”,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生态的协调进步。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二、“绿色学校”的产生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环境教育逐步从单一环境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等五个方面的目标,继而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化的“绿色学校”模式。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首次提出了一项全欧“生态学校计划”(Eco-Schools),也称“绿色学校”。到2001年初,该计划已扩展至21个国家的近6000多所学校。这个计划在爱尔兰称“绿色学校”,在德国称“环境学校”,在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称“生态学校”等等,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用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标准来评定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课程设置、课堂和课外教学、师生教育、学校管理、校园设施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也包括学校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生态学校计划”通过召开“生态学校年会”,发行《生态学校通讯》,建立生态学校网站,加强各国“生态学校”之间的联系,推动欧洲各国学校的环境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创建“绿色学校”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后不久,“绿色学校”的概念和实践方式被广泛在世界各地传播,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泰国、南非、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相继引入“绿色学校”理念,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目前创建“绿色学校”,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模式。中国的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环境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绿色学校”的创建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一个新阶段。为配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的实施,原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联合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这是一项全国性学校环境教育项目,目的在于推进中小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以及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肇始于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对环境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2002年朱镕基总理做出关于加强环境教育的指示,教育部很快进行了落实;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实施《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温家宝总理又对环境教育做了重要批示,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3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各相关学科内容的设计中都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绿色学校便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它以环境素养为核心,以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生活、绿色校园4个方面为创建领域,并逐步向国际接轨,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代表的环境教育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道路,成为了一项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活动。为推动我国学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我国的绿色学校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的舞台,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2009在中国正式启动国际生态学校项目。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ES)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在全球推展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当今世界上面向青少年的最大的环境教育项目,旨在帮助学校改善当地环境,节约资源并减少他们的碳足迹。该项目也是环保部宣教中心作为中国代表机构加入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后,首次在中国启动的全球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该项目为帮助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了国际生态学校的七项标准(七步法)。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FEE国家会员组织)开展了国际生态学校项目,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澳洲,并形成了全球生态学校网络和资源平台,以促进全校性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目前生态学校网络还在不断扩展。FEE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如UNEP、UNESCO、UNDP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FEE的生态学校项目还得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DESD)的认可,作为优秀的项目予以支持。三、“绿色学校”在我省的发展1996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宣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环宣[1996]947号),要求“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并将上海、广东作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试点。1998年省教育厅、省环保局(2000年后增加省委宣传部)决定联合开展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幼儿园)”活动,并成立了由这三家单位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宣教中心。2004年9月,广东省人大审议通过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中,对绿色学校的创建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提出“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有60%以上中小学建设成绿色学校”的目标。我省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乡(镇)中,把绿色学校作为一个考核要求。创建绿色学校成为各级政府制定规划、安排工作和开展评先创优评比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2005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首次把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2005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在全省环保规划汇报会上指出,要在全省广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绿色广东”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十七大精神,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我省绿色学校创建水平,2007年底,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省沿用了近十年的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规范了名称、细化了标准、明确了工作重点,列出了广东绿色学校的创评和复查管理模式,与国家表彰绿色学校的指标体系全面接轨,更加突出实操性,对指导我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及省环保厅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各级学校以绿色创建为抓手,以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道德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标,不断推进我省环境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2011年6月,我省共组织开展了七批省级绿色学校创建评审工作,目前我省绿色学校已达1104所,数量及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初步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环境教育模式。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部署,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环境保护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环发[2011]49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粤发[2011]26号)等关于“把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进行部署”,“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以及“到2015年全省建成1500个省级绿色学校”的相关要求,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启动了第八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本批创建245所绿色学校。§2“绿色学校”的内涵及其意义一、“绿色学校”的内涵“绿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的学校。环境素质和行为是“绿色学校”全体师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实现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和途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完全一致。国务院在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三部分第17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绿色学校”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绿色学校”的环境、生活、文化和有益于环境的方针和管理体系,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教育意义。“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品质得到改善,而且可以形成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的机制,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学校是传播人类精神财富,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起点和标志,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1.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2.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3.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4.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5.学校可以获得环境教育的指导、资料和信息,不断充实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6.学校有机会获得较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乃至国际介绍和交流自己的经验,提高学校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7.学校通过节纸、节水、节电等节约和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可以明显减少浪费,缩减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培养师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第二部分“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1绿色学校定义“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的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2“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核心标准1、指导思想明确,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环境教育方针有措施、有做法;2、创建工作扎实,有组织领导,有创建计划,有落实制度,有经费投入,有培训学习,有档案管理;3、渗透教育课程化,在搞好课堂渗透基础上,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4、用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校园管理,开展环境安全教育,实施污染减排,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校园建设;5、环境文化氛围浓,倡导生态文明,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显著,宣传教育手段多,活动丰富多彩;6、环境教育科研氛围浓,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好,师生关注并监督身边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综合实践成效突出;7、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效果好;8、师生环境素养高,形成绿色生活方式;9、创建特色明显。§3“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幼儿园)项目指标评估标准信息来源自评分A组织管理(20分)A1创建思路(3分)1、符合国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1分)2、倡导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之中(1分)3、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1分)1、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情况2、学校的创建思路及中长期创绿规划A2领导重视(4分)1、有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组成涵盖教师、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校各部门,有分工和职责,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环境教育会议,工作形成制度(3分)★2、学校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含环境改造、教育培训、教研开发、教育活动等)的投入、使用状况,包括中长期投入计划(1分)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3、专项经费使用情况A3创建计划(6分)1、学校在创建年内的创建计划及总结(2分)★2、各学科和部门创建计划及总结,包括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总结(2分)3、环境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占的比例(2分)1、学校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2、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建计划及总结3、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A4师资建设(3分)1、选派领导和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创建培训班(2分)★2、能够及时将培训内容进行传达,在校内对全体教师进行创建动员,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1分)1、领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2、学校开展培训的情况3、查阅培训证书及训后总结A5档案管理(4分)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对学校创建工作资料及时归档,结构完整,分类准确,原始资料齐全,对学校创绿以来的重要工作和实践都有记录。(4分)★1、学校档案及目录2、学校创绿大事记3、创建部门领导访问学校记录、相关照片4、查阅辅证、原始材料是否齐全、可信B教育过程(30分)B1宣传活动1、有定期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2分)2、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2分)3、在各大环境纪念日开展环境主题宣传活动(2分)1、巡视校园2、查阅活动方案、记录、总结和相关照片B2课堂教育(8分)1、各班教学和工作计划体现环境教育的内容(2分)2、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专题的活动内容(2分)3、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各种教育活动中,能结合可能渗透的主题和内容,有效、正确地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在学中玩、玩中学(4分)★1、教学计划2、教学教案3、活动记录4、教师座谈B3教研活动(5分)1、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2分)2、教师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研方面论文(2分)3、有校本课程或教材的开发和应用(1分)1、教研活动记录2、教师论文3、校本课程或教材的开发、应用情况。B4课外实践(5分)1、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环境保护活动(1分)2、引导孩子发现环境美,能够正确对待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行为,并有一定的效果(1分)3、引导孩子自觉向家长和周围群众宣传环保知识(1分)4、参加社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与社区和周边单位开展共建(1分)5、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卫生的环保小制作(1分)1、与教师、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座谈2、查阅存档资料(包括活动记录、社会调查、反馈表、活动照片等等)3、部分优秀作品展示B5行为教育(6分)将环境教育与幼儿日常行为教育结合,向幼儿传授实用的环保基本常识和行为规范,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地保护环境(6分)1、与教师、家长座谈2、查看资料3、巡视校园。C校园环境(20分)C1环境管理(6分)1、能够将环境管理的理念融入校园各项工作中(3分)★2、定期对校园进行环境效应分析,针对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改善(3分)1、查看校园环境管理报告2、巡视校园。C2绿化美化(3分)1、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1分)2、树木、草地、花丛有保护措施,没有故意损害花草树木的现象(1分)3、花草树木、校园景观均能发挥育人功效(1分)1、巡视校园2、查看资料3、座谈C3基地建设(4分)充分发挥园内劳动基地、生物角、活动室、游戏室等设施功能,成为环境教育的活动基地(4分)1、巡视校园2、查看活动记录。C4环境状况(4分)1、校园净化,课室整洁,校园道路平整,渠道排水畅通,无卫生死角,厕所干净无臭味(0.5分)★2、用餐、饮水符合卫生标准(1分)★3、使用安全、低污染的环保产品(1分)4、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垃圾能分类统一处理(0.5分)5、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1分)1、巡视校园2、查阅资料3、问卷调查4、座谈C5校园布局(3分)1、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1分)2、校园环境优雅,环境宣传氛围浓厚(1分)3、校园建筑内部美观大方、创设环境文化(1分)1、巡视校园2、查阅资料3、座谈D教育效果(30分)D1环境意识(9分)1、全园师生环境意识高(4分)2、发挥辐射示范效应,带动家庭、周边人群环境意识的提高(5分)★1、师生、家庭、周边人群意识调查报告2、活动记录3、座谈。D2习惯养成(8分)1、幼儿日常环保习惯养成良好(3分)2、幼儿对环保生活的基本常识有一定了解(2分)3、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履行环保行为(3分)1、座谈2、家庭反馈3、幼儿成长记录D3环境效应(8分)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约其他资源有成效(6分)★2、学校创建工作、社会环境效应受认可(2分)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约其他资源报告2、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3、新闻宣传报道D4获奖情况(5分)1、学校、老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环境教育领域的各级获奖情况(3分)2、教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环境教育教学教研领域的各级获奖情况(2分)查阅获奖记录单、证书、获奖作品。E特色加分(20分)特色条件1、应有一段时间,且有长期持续开展的计划,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部分2、取得显著成效3、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4、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1、听汇报2、查阅资料3、参观特色展示1、★项为必达指标,每项二级指标中,必达指标不具备,将取消该项二级指标分数。必达指标10项共30.5分。必达项目得分少于26分的将不予评审。2、含特色加分,总分须达到90分以上,方可参与申报评审。§4“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小学)项目指标评估标准资料来源自评分A指导思想(5分)A1创建思路(3分)1、符合国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1分)2、倡导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之中(1分)3、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1分)1、学习《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情况2、学校的创建思路及中长期创绿规划A2领导重视(2分)1、有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组成涵盖师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校各部门,职责分明,工作形成制度(1.5分)★2、学校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含环境改造、教育培训、教研开发、教育活动等)的投入、使用状况,包括中长期投入计划(0.5分)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3、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使用情况B组织落实(20分)B1团队建设(3分)重视师生参与创建的队伍建设,包括少先队、环保兴趣小组、志愿者队伍等(3分)机构组成、活动计划、会议记录B2创建计划(6分)1、学校在创建年内的创建计划及总结(2分)★2、各学科和部门创建计划及总结,包括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总结(2分)3、环境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占的比例(2分)1、学校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2、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建计划及总结3、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B3机制建设(3分)1、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把环保行为与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中(升旗、班会、校会、少先队活动等)渗透环境教育(2分)2、创建落实机制健全,包括投入、激励和改进机制(1分)1、学校相关文件2、经费的来源、投入以及效果评价3、学校德育工作计划4、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图片佐证B4师资建设(3分)1、选派领导和具体负责创建工作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创建培训班(2分)★2、及时将培训内容进行传达,在校内对全体师生进行创建动员,定期对师生进行专题培训(1分)1、领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2、学校开展培训的情况3、查阅培训证书及训后总结B4创建档案(5分)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创建工作资料全面完整,分类准确,原始资料齐全,对学校创建以来的重要工作和实践都有记录(5分)★1、学校创建大事记2、创建档案及目录3、创建主管单位领导访问记录4、查阅辅证、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可信C环境教学(18分)C1课堂渗透(6分)1、各学科在课堂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并在各年级中施行(4分)★2、相关学科在学期、学年考试中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2分)1、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案2、各学科试卷C2教育资源(4分)1、注重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2分)2、有整合各学科的全校环境教育计划,并有适合这一计划的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2分)1、校本教材开发的情况资料2、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科评估资料3、师生座谈会C3综合实践(8分)1、按照《指南》要求定期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讲座,或邀请环境教育专家讲课(2分)★2、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2分)★3、开展环保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生环境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效果好(2分)4、综合实践教研组和其他学科组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教研活动(1分)5、教师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研方面的论文发表(1分)1、课程表、讲座记录、活动记录,选修课教案及开展情况2、环保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作品资料和照片,探究性学习成果3、教研活动记录4、教师论文和其他教研成果资料D社会实践(14分)D1主题活动(4分)1、有计划地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2分)2、少先队和志愿者环保活动有序开展(2分)1、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照片2、与有关师生座谈D2环境监督(6分)1、师生参与学校环境监督活动(2分)2、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2分)★3、师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能够尽己所能参与环境监督(2分)1、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成效及总结2、实例及效果D3共创共建(4分)1、与所在社区或有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开展环境教育(2分)2、与社区、单位一起开展绿色创建,师生走进社区参加环保活动(2分)活动情况资料及照片E环境文化(10分)E1校园建设(3分)1、学校功能区划分合理,主要设施充分考虑环保和师生身心健康的需要(1分)2、校园清洁卫生,绿化美化符合生态要求,树木花草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1分)3、园地齐全,生物园、地理园等教学场所符合要求,并在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1分)1、巡视校园,查看规划材料2、查看监测记录、活动报告、学习心得E2文化活动(7分)1、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有固定的环境教育宣传栏,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定期更换宣传内容(2分)2、设立环保读书角,订阅《环境》杂志等环保类书报刊(2分)★3、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读书、征文、书画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3分)1、巡视校园2、查看有关资料F环境管理(15分)F1管理制度(3分)1、将环境管理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1分)★2、建立健全环保节能制度(1分)3、开展无烟、无毒及环境安全教育,并有相关措施(1分)查看有关制度的资料和执行情况F2资源节约与回收(5分)1、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1分)2、有资源能源节约设施,且运行良好(1分)3、在校园内外倡导绿色出行、推行上下学环保接送理念(1分)4、开展各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活动(2分)1、查看节能、节水、节电、节纸等设施2、查看学校环境管理报告3、活动资料F3污染减排与控制(3分)1、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理(1分)2、学校污染控制达到有关要求(1分)3、较好地处理了全部有毒、有害物质(1分)1、有健全完善的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措施及管理制度2、检查各种污染处理设施,查看学校食堂、厕所、垃圾处理站、教室、医务室等场所3、检查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证明4、检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情况F4食品与饮用水等安全(4分)1、学校销售的各种食品及食堂饭菜安全可靠(1分)★2、有安全可靠的饮水系统,并运行良好(1分)★3、学校开展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安全教育,有相应的应急预案(2分)1、学生饮用水供应情况说明2、学校食堂、小卖部等保障措施(卫生证、健康证)3、开展应急教育的情况,环境、卫生安全应急预案4、巡视校园G创建成效(18分)G1师生参与(3分)师生全员参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参与程度高,对创建工作有普遍的了解,能够及时得到创建的动态信息。(3分)师生座谈、活动记录等G2环境意识及行为(5分)1、全校师生环境意识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环保行为(3分)2、学校创建辐射效应发挥好,对家庭、社区和其他人员带动明显(2分)1、师生、家庭、周边人群对师生的评价2、调查报告、活动记录等G3环境效应(6分)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纸以及节约其他能源方面成效显著(3分)★2、学校创建工作及其效果得到社会认可(3分)1、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2、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G4获奖情况(4分)1、学生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中各级获奖情况(2分)2、教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教研中各级奖励情况(2分)查阅获奖记录单、获奖证书H特色加分(20分)特色条件1、应有一段时间,且有长期持续开展的计划,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部分2、取得显著成效3、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4、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1、听汇报2、查阅资料3、参观特色展示1、★项为必达指标,每项二级指标中,必达指标不具备,将取消该项二级指标分数。必达指标13项共28.5分。必达项目得分少于24分的将不予评审。2、含特色加分,总分须达到90分以上,方可参与申报评审。§5“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项目指标评估标准资料来源自评分A指导思想(5分)A1创建思路(3分)1、符合国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1分)2、倡导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之中(1分)3、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1分)1、学习《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情况2、学校的创建思路及中长期创绿规划A2领导重视(2分)1、有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组成涵盖师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校各部门,职责分明,工作形成制度(1.5分)★2、学校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含环境改造、教育培训、教研开发、教育活动等费用)的投入、使用状况,包括中长期投入计划(0.5分)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3、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使用情况B组织落实(15分)B1团队建设(2分)重视师生参与创建的队伍建设,包括少先队、共青团、环保兴趣小组、社团组织、志愿者队伍等(2分)机构组成、活动计划、会议记录B2创建计划(3分)1、学校在创建年内的创建计划及总结(1分)★2、各学科和部门创建计划及总结,包括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总结(1分)3、环境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占的比例(1分)1、学校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2、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建计划及总结3、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B3机制建设(2分)1、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结合重大思想教育活动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行为与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1分)2、创建落实机制健全,包括投入、激励和改进机制(1分)1、学校相关文件2、经费的来源、投入以及效果评价3、学校德育工作计划4、学校制定的环保行为规范及相关思想教育活动记录B4师资建设(3分)1、重视对环境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派领导、教师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创建培训班(2分)★2、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创建动员和培训(1分)1、领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2、学校开展培训的情况3、查阅培训证书及训后总结B4创建档案(5分)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创建工作资料全面完整,分类准确,原始资料齐全,对学校创建以来的重要工作和实践都有记录(5分)★1、学校创建大事记2、创建档案及目录3、创建主管单位领导访问记录4、查阅辅证、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可信C环境教学(20分)C1课堂渗透(6分)1、各学科在课堂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并在各年级中施行(4分)★2、相关学科在学期、学年考试中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2分)1、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案2、各学科试卷C2教育资源(4分)1、注重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成绩(2分)2、有整合各学科的全校环境教育计划,并有适合这一计划的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1分)3、在探究/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环境教育内容应达到30%以上(1分)1、校本教材开发的情况资料2、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科评估资料3、探究/研究性学习教学情况和成果4、师生座谈会C3综合实践(10分)1、按照《指南》要求定期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讲座,或邀请环境教育专家讲课(2分)★2、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主题(2分)★3、学校开展环境教育选修课或开展环保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生环境主题的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效果好(3分)4、综合实践教研组和其他学科组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教研活动(1.5分)5、教师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研方面的论文发表(1.5分)1、选修课教案及开展情况2、讲座记录、活动记录3、环保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作品资料和照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成果4、教研活动记录5、教师论文和其他教研成果D社会实践(15分)D1主题活动(4分)1、有计划地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1分)2、开展经常性环境教育活动(1分)3、环保社团和志愿者活动有序开展(2分)1、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照片2、与有关师生座谈D2环境监督(7分)1、师生参与学校环境监督活动(2分)2、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2分)★3、师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能够尽己所能参与环境监督(3分)1、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成效及总结2、实例及效果D3共创共建(4分)1、与所在社区或有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开展环境教育(2分)2、与社区、单位一起开展绿色创建,师生走进社区参加环保活动(2分)活动情况资料及照片E环境文化(10分)E1校园建设(3分)1、学校功能区划分合理,主要设施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师生身心健康的需要(1分)2、校园清洁卫生,绿化美化符合生态要求,树木花草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1分)3、园地齐全,生物园、地理园等教学场所符合要求,并在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1分)1、巡视校园,查看规划材料2、查看监测记录、活动报告、学习心得E2文化活动(7分)1、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有固定的环境教育宣传栏,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定期更换宣传内容(2分)2、设立环保读书角,订阅《环境》杂志等环保类书报刊(2分)★3、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读书、征文、书画、文艺创作等文化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3分)1、巡视校园2、查看有关资料F环境管理(15分)F1管理制度(3分)1、将环境管理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1分)★2、建立健全环保节能制度(1分)3、建立学校无烟、无毒及环境安全制度,并有相关措施和教育活动开展(1分)查看有关制度的资料和执行情况F2资源节约与回收(5分)1、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1分)2、有资源能源节约设施,且运行良好(1分)3、在校园内外倡导绿色出行理念(1分)4、开展各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活动(2分)1、查看节能、节水、节电、节纸等设施2、查看学校环境管理报告3、活动资料F3污染减排与控制(3分)1、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理(1分)2、学校污染控制达到有关要求(1分)3、较好地处理了全部有毒、有害物质(1分)1、有健全完善的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措施及管理制度2、检查各种污染处理设施,查看学校食堂、厕所、实验室、垃圾处理站、教室、医务室等场所3、检查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证明4、检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情况F4食品与饮用水等安全(4分)1、学校销售的各种食品及食堂饭菜安全可靠(1分)★2、有安全可靠的饮水系统,并运行良好(1分)★3、学校开展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安全教育,有相应的应急预案(2分)1、学生饮用水供应情况说明2、学校食堂、小卖部等保障措施(卫生证、健康证)3、开展应急教育的情况,环境、卫生安全应急预案4、巡视校园G创建成效(20分)G1师生参与(3分)师生全员参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参与程度高,对创建工作有普遍的了解,能够及时得到创建的动态信息。(3分)师生座谈、活动记录等G2环境意识及行为(6分)1、全校师生环境意识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环保行为(3分)2、学校创建辐射效应发挥好,对家庭、社区和其他人员带动明显(3分)师生、家庭、周边人群对师生的评价、调查报告、活动记录等G3环境效应(7分)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纸以及节约其他能源方面成效显著(4分)★2、学校创建工作及其效果得到社会认可(3分)1、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2、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G4获奖情况(4分)1、学生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中各级获奖情况(2分)2、教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教研中各级奖励情况(2分)查阅获奖记录单、获奖证书H特色加分(20分)特色条件1、应有一段时间,且有长期持续开展的计划,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部分2、取得显著成效3、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4、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1、听汇报2、查阅资料3、参观特色展示1、★项为必达指标,每项二级指标中,必达指标不具备,将取消该项二级指标分数。必达指标13项共28.5分。必达项目得分少于24分的将不予评审。2、含特色加分,总分须达到90分以上,方可参与申报评审。第三部分申报程序§1“广东省绿色学校”创评流程一、分析、评估学校环境教育现状,作出创建决定二、参加“广东省绿色学校”申报培训班三、向市级创建部门提出申请四、市级创建部门进行预检 五、向省创绿办递交申报材料六、省创绿办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七、省创绿办组织专家对抽查的学校进行现场评审八、省创绿办公示审核结果九、命名表彰十、每两年一次对已命名学校进行复查

§2“广东省绿色学校”申报程序及要求一、申请和推荐1.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创绿办)每两年下发一次创建通知,共设立三项命名表彰: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个人。地级以上市创建主管单位应以文件形式转发该通知。2.“广东省绿色学校”表彰范围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被推荐的学校、幼儿园必须获得地级以上市宣传、教育和环保行政部门联合命名表彰的市级“绿色学校”称号,方有资格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3.参加申报培训班。4.具备申报条件的学校向所在地级以上市创绿办提出申请,由市创绿办按照“广东省绿学校”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预检。预检合格的学校按要求填写“广东省绿色学校”推荐表,制作申报材料(电子版),报市创绿办。5.市创绿办按照省的分配名额,审查确定推荐学校,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环保局审核盖章同意后,向省创绿办等额推荐。6.推荐表一式一份,必须是原件,复印无效;每所学校申报材料只交电子版,材料包含文字报告、活动图片、音像资料三部分。文字报告为必报材料,活动图片和音像资料作为评选参考。材料中涉及公文、证明材料等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的扫描或拍照做成电子文件,所有材料刻录在一张光盘内报送。7.“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个人”由各市按照指标等额推荐。推荐对象为积极组织本地区学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成绩突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具备两年以上绿色学校活动组织工作经验的基层创绿主管人员、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其他的人士。上批已经获得该项奖励的个人原则上该批次不再申报。递交先进个人推荐表书面打印稿一式一份。8.优秀组织单位对象为在评选周期内的创建绿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在当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单位,由各市推荐与省创绿办指定相结合,前批已经获得先进单位表彰的单位原则上该批次不再申报。需递交先进单位推荐表书面打印稿一式一份。二、申报材料审查省创绿办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填写各校材料初审表。对出现材料缺失或说明材料不足的学校,将向所在地级以上市创绿办发函要求补交材料,并进行二审。二审仍不合格的学校,将取消其申报资格并不再增补。申报材料审核合格的学校方可参加下阶段评审。三、抽查1省创绿办根据申报材料确定抽查的学校、时间及抽查方式。2.抽查需在当地主管机构人员陪同下进行。被抽查学校需向专家组汇报“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展示有关工作档案资料。3.抽查后,专家组需向省创绿办提交抽查情况书面报告。4.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组的报告确定拟表彰命名的学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四、公示省创绿办将拟表彰命名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在《环境》杂志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众网()上公示7天,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五、表彰和奖励1.公示期满后,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环保厅联合发文,对“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命名表彰。2.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环保厅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证书。§3“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场评审流程由受检单位(包含同一地区其他创建单位)校领导向评审组作15-20分钟评审汇报;评审组对抽检单位进行分组考评(资料组、教师座谈组、学生座谈组、校园环境组),其中幼儿园、小学低年级、中学毕业班学生不参加座谈;评审组体验学校创建工作,根据学校递交材料反映的情况选定体验项目,例如:听一堂课、参加一次课外活动、观摩兴趣小组活动等等;评审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对学校创建情况进行反馈,并出具评审意见书;地级以上市创绿办根据抽查单位地区分布,安排其余创建学校代表就近参与现场评审。第四部分档案及申报材料整理规范§1广东省绿色学校存档材料要求一、总体要求1、存档材料由学校保管存放,以备现场考评或复查时查验,不需向省创绿办递交2、档案要分类分册装订、归档3、必须有总目录和分盒(册)目录,以方便查找4、一盒(册)资料如无按类分别装订,采取集中装订,须标明页码5、必须有大量原始材料和图片等相关佐证材料6、重点摆放近两年工作情况,要体现工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7、针对主题,无关紧要的资料不要放进档案二、档案整理提纲(一)汇报材料1、自评报告一份2、powerpoint展示、影音材料(参考)(二)档案资料1、幼儿园:A组织管理,B教育过程,C校园环境,D教育效果,E主要特色2、中小学:A指导思想,B组织落实,C环境教学,D社会实践,E环境文化,F环境管理,G创建成效,H主要特色三、档案整理详细要求(一)汇报材料1、自评报告(1)自评报告要求按照学校概况、创建过程和成果、创建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四部分撰写。体现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特色。

(2)以省级评估指标为依据,重点阐述从获得地市级绿色学校到申报省级绿色学校表彰近2年内的工作过程。

(3)汇报材料长度控制在口头汇报15分钟内。2、powerpoint或影音材料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学校的概况,重点介绍学校的创绿工作历程,反映学校创绿工作思路,展示创绿成果。(二)档案资料1、幼儿园:A、组织管理A1创建思路学校创绿规划、学习《幼儿园教育大纲》中对环境教育要求的情况A2领导重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学校创绿专项经费使用情况A3创建计划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绿计划及总结;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A4师资建设有学校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培训的证书和训后总结;校内开展相关培训的记录A5档案管理学校档案总目录及分册目录;学校创绿大事记;创建部门领导访问学校记录、相关照片B、教育过程B1宣传活动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资料,宣传栏宣传内容,其他宣传手段、活动介绍B2课堂教育反映课堂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相关材料(教学教案、活动记录、教学计划等等)B3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资料(论文、记录、校本开发等等)B4课外实践环保小制作、共建活动、环保亲子活动等资料B5行为教育幼儿环保行为培养教育相关资料(德育教育计划、工作安排、教育案例等等)C、校园环境C1环境管理学校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管理报告C2绿化美化校园绿化情况,校内植物的种类、挂牌情况,环境教育功效的发挥。C3基地建设利用生物园、地理园等相关设施、场馆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记录C4环境状况有相关卫生、环保证明;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回收情况及数据分析,实践中进行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情况及数据分析C5校园布局反映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相关资料;近几年来学校创绿工程(含基建)资金的投入情况。D、教育效果D1环境意识有辐射家庭、社区的效果反馈;有反映师生环保行为的侧面佐证材料;师生环境意识调查D2习惯养成幼儿环保行为习惯养成记录,家庭反馈D3环境效应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D4获奖情况学校、老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的环境教育领域的获奖证书、资料E、主要特色集中展示学校创绿特色的各种材料(含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宣传、活动等等)2、中小学:A、指导思想A1创建思路学校创绿规划、学习《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对环境教育要求的情况A2领导重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学校创绿专项经费使用情况B、组织落实B1团队建设志愿者队伍、兴趣小组的建设情况(机构组成、活动计划、会议记录)B2创建计划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绿计划及总结;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B3机制建设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图片佐证B4师资建设有学校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培训的证书和训后总结;校内开展相关培训的记录B5档案管理学校档案总目录及分册目录;学校创绿大事记;创建部门领导访问学校记录、相关照片C、环境教学C1课堂渗透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案;各学科试卷C2教育资源校本教材开发的情况资料;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科评估资料C3综合实践课程表、讲座记录、活动记录,选修课教案及开展情况;环保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作品资料和照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成果;教研活动的开展资料(论文、记录、其他教研成果等等)D、社会实践D1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照片D2环境监督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成效、案例及总结D3共创共建相关文件、活动资料E、环境文化E1校园建设利用生物园、地理园等相关设施、场馆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记录;校园绿化情况,校内植物的种类、挂牌情况、如何利用起到环境教育的功效;近几年来学校创绿工程(含基建)资金的投入情况E2文化活动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资料,宣传栏宣传内容;环保图书角的报刊杂志;相关文化活动记录F、环境管理F1管理制度学校各项环境管理制度F2资源节约与回收垃圾分类回收情况及数据分析,实践中进行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情况及数据分析;校园环境管理报告F3污染减排与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措施;常规环境指标监测数据(如:噪音);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证明;对校内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情况F4食品与饮用水等安全有相关卫生、环保证明;环境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G、创建成效G1师生参与向师生宣传创绿动态的活动记录(如:班会、国旗下讲话等等)G2环境意识及行为有辐射家庭、社区的效果反馈;有反映师生环保行为的侧面佐证材料;师生环境意识调查G3环境效应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D4获奖情况学校、师生在有效评定年限内的环境教育领域的获奖证书、资料H、主要特色集中展示学校创绿特色的各种材料(含计划、阶段性成果、总结、宣传、活动等等)§2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申报材料要求一、申报材料提纲

申报材料是创建单位必须向省创绿办递交的,包括三部分:表彰推荐表、申报说明材料、材料真实性声明。二、提交方式表彰推荐表以文字书面形式提交。申报说明材料以电子版形式,刻入一张光盘提交。光盘内容必须是普通计算机可以打开的常规格式(如:文字版用word可以打开,图片用ACDSee可以打开,影音文件可以用realone或windowsplayer可以打开)。各地级以上市创建部门在提交申报材料的同时必须附上同意推荐函。学校在递交表彰推荐表及申报材料的同时必须递交材料真实性报告,并加盖公章。三、申报说明材料提纲包含文字报告、活动图片、音像资料三部分。

1.文字报告为必须报送的,活动图片和音像资料作为评选参考,材料中涉及公文、证明材料等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的须扫描或拍照做成电子文件(含6个子项目)。A:组织管理B:档案管理C:校园环境管理D:创绿宣传E:教育过程F:创建特色2.图片和音像资料(1)图片刻入光盘,注意分类和索引,必须能轻松地找到该图片属于哪一个子项目的哪一部分,图片文件名需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2)音像资料刻入光盘,以计算机可常规播放格式存储和播放。影音材料中可包含有学校创绿工作或环境教育活动的录像存证资料;媒体宣传学校环境教育活动的相关报道;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相关课件;学校近几年来环境教育取得成绩的集中展示;等等。

三、填表及申报材料详细要求说明

(一)表彰推荐表(1)小四号字,自评报告文字简练准确,正文不超过A4纸4页(如有附图总页数不要超过5页)。

(2)要求按照学校概况、创建过程和成果、创建特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四部分撰写。体现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特色。

(3)以省级评估指标为依据,重点阐述从获得地市级绿色学校到申报省级绿色学校表彰近2个学年度内的工作过程。

(4)表格应留够各有关单位的盖章位。(二)文字报告6项子报告详细要求说明(带有下划线部分为必达指标)

A、组织管理A1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构成及职责分工及工作开展情况:有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的成立文件,以图表形式说明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构成、组织分工,有部分会议、工作记录,对学校整体创建过程反映清楚。A2绿色学校创建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报告:有学校创建规划,学校近两年的创建绿色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报告,一份计划对应一份实施报告。(例如,2012年第八批申报学校必须提供2010-2012两个学年度的计划和实施报告,其余批次以此类推)B、档案管理B1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档案文件总目录:每个文件要编写序号、时间、撰写人或联系人、存档时间。该目录要与学校实际存放的档案资料一致,以便抽查时查对。B2绿色学校创建大事记:按时间顺序排列,注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附相片等佐证材料。B3参加各级绿色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有各级环境教育培训的证书扫描件和训后总结,其中在有效期限内的省级培训证书和省级培训后总结是申报的必备条件(证书按时间顺序列表)。表1培训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培训内容

校内培训须另外列表,并附上培训记录(时间、地点、参与人群)。B4获市级绿色学校命名文件:命名文扫描件(需有文头、文号),如获命名后出现更名与命名文不符的学校必须另附教育部门的更名文件扫描件。B5各级绿色学校主管部门人员访问记录单:按照时间顺序,以列表形式说明何时、何人、何目的来学校检查、指导和评估绿色学校工作。有照片的要注明照片索引编号。表2序号访问时间访问人和单位访问目的照片编号

C、校园环境管理C1节约资源能源:学校近三年节水、节电、节能、实践中进行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情况报告,其中节水、节电为必须报送材料(以2012年申报单位为例,2012年数据截止递交申报材料的月份)。报告必须附以下表5到表7相关数据表格和曲线图,分析增减原因、采取的节能降耗措施、效果分析内容。曲线图必须有三年总量变化图和月人均用量变化图。需提供燃料、水电缴费发票扫描件。表3能源使用情况数据表

能源种类(天然气、煤气、燃料油、煤等)单位:升或立方米2010年2011年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总量学校人数月人均用量(吨或立方米)表4

用水情况数据表单位:吨2010年2011年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总量学校人数月人均用量(吨)

表5

用电数据表单位:度2010年2011年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总量学校人数月人均用量(度)C2管理制度:有各项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其中中学须提供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废弃物处理制度。C3环境卫生:有食堂、饮用水等相关卫生证明,有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报告或照章排放证明。C4校园环境文化:近几年来学校创绿工程资金的投入情况;校内植物的种类、挂牌情况;校园建筑内部的美化情况及环境文化的创设情况。D、创绿宣传D1环保主题宣传活动:按时间顺序,列出近两年学校、老师、学生组织、参加各级(含校内)环保主题宣传活动的名称、参与情况。表6序号活动主题时间主办单位参与情况

D2绿色学校活动相关宣传报道:有相关媒体发表和宣传有关本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方面的报道。按时间顺序列表。表7序号文章名作者报刊名称出版日期页码或版号自撰稿或记者采访报道

报刊杂志报道附带报头的文章扫描图;网站报道在列表中注明网址,并保存网页;音频、视频报道转换成计算机可常规播放的格式。E、教育过程E1教学评估:有学校对环境教育教学渗透的评估要求;

E2落实《指南》:有2003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或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并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本校教师培训和工作中进行学习的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群、效果如何)。在本校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落实的情况。E3综合实践活动:有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有环境教育主题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开展(幼儿园不作要求)。学校近两学年度开展的各项环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按时间顺序列表。表8序号活动主题开展时间活动范围负责人参与人数和效果说明1

2

3

每年只需详细说明最有影响的活动1项,每个活动均有对应的详细材料,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活动图片。其他主题活动只需列表即可。E4校本开发:如果有校本课程,附教学大纲,并说明使用情况(不作要求,加分项)。E5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各级获奖记录:按时间顺序,列出学校、老师、学生参加各级级相关绿色学校主题活动的名称和获奖情况(含教研方面获奖)。附近两年证书扫描图,同一个活动最多只附2个证书扫描图(加分项)。表9序号活动主题和时间级别主办单位奖项获奖人或单位

F、主要特色(加分项)集中展示学校创绿特色的各种材料。§3部分申报材料范例推荐表填写范例(复查单位不用递交此材料)学校全名**中学(校名与公章相符)通信地址(邮编)深圳市**区**路**号(******)校长姓名:贾**性别:男年龄:50联系电话0755-********手机138********传真0755-********e-mail****@126.com联系人姓名:汪**职务:副校长性别:男年龄:30联系电话0755-********手机139********传真0755-********e-mail****@126.com自评报告(可另附页)(自评报告附后)市委宣传部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名):电话:传真:日期市教育局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名):电话:传真:日期市环保局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名):电话:传真:日期地级以上市创绿办对该所学校的评语(包括成绩、努力方向)该校环境科技特色浓厚,教育渗透渠道多,探究活动常规化,融环境教育于人文渗透之中效果好。创建工作贯穿于师生的日常教与学、知与行之中。时代特色强,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示范带动性。市级绿色学校验收时间:2002年3月20日市级绿色学校命名时间:2002年5月28日地市级(命名单位、命名文件名称及文号)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环境保护局、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命名第三批深圳市“绿色学校(幼儿园)”的决定;深环[2002]150号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意见备注**学校于2004年9月经教育局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学,更名证明文件附后。**中学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自评报告**中学是深圳市**区一所初级中学,全校36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及120余名教职工。总面积约33,000M2,其中绿化面积17804M2,占全校总面积的53%,占可绿化面积的100%。学校始建于1987年,1997年获得深圳市首届办学效益奖,1998年被确定为市重点建设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2年成为深圳市绿色学校。学校以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为目标,积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及现代文明意识的合格学生,目前已成为学校特色鲜明的教育主题。先锋意识务实思维**中学自争创“广东省绿色学校”之日,就明确“创绿”不为追求等级称号,环保不能急功近利。学校的总目标是确立德育工作主题,培养具有现代文明意识和较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学校认为: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切实要求;是全体师生应具备的文明共识。因此拟定了环境教育应追求的四项基本意识:①树立关注人类生存的家园忧患意识;②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环境教育意识;③树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意识;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科学意识。据此,学校又确定了环境意识与环境知识并重的教学思路,制订了学生环保行为规范、节约制度等十二项易实施、可操作、学生乐于接受的规章制度,使环境教育工作走向制度化。针对中学生知识教育的要求,学校立足新课程改革平台,以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实践学习的多重形式,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环境知识教育,编印了校本教材《人与自然》以及《初中学科渗透参考》等书籍,用于学校每周开设的环保校本课程,使环境教育在学校总体教育工作中目标明晰、意识先进、制度科学、务实可行。卓越班子精英团队**中学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卓越的环境教育团队。学校三位校长,是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的组织者,贾校长总结并提出了绿色教育理念及目标,叶校长和詹校长分别在教学与德育工作中创造性地组织并展现了绿色教育特色。教务处主编了多本环保教材与资料,提出了环境教育要提高教学效益的要求与目标。德育处制定了十二项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团委组织学生进行了近百次地校内外环境主题活动。整个领导群体团结一致,有理想、有行动,使绿色教育在学校全面开展。**中学环境教育的精英团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自发成立的“绿色教育协会”。他们探索教材教法、切磋教育体会,交流心得,深入班级实践,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共撰写环境教育论文近百篇,其中43篇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他们周三定时进行各种环保活动,也常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环保万里行”,足迹遍及沿海及内地的许多地区。与那里的学校、厂矿等进行绿色互动,被许多媒体广为报导。两教结合知行并重**中学环境教育中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通过学科中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的有机渗透,努力使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学校将科学课列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把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形成学校环保科技教育的教学特色。学校举办了两届以环保为主题的科技节,全校师生共制作展出环保科技作品670余件,学校将学生们的环保科技精品搬到环保科技园中,形成了可使学生天天耳濡目染的露天环保科技实验室。学校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学生中成立了“绿色联盟”、科技制作、天平社等多个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向区人大提交了噪音与废电池处理两份建议案,受到区人大的高度重视。学校实施的“绿色成长计划”,以活泼实在的内容和学生愿意接受的评价方式,吸引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仅半个学期,同学们就累计实施各类环保行为6436件次,效果显著。绿色文化环保课堂环境教育必须重视环境育人,**中学始终将建设校园绿色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学校建设了四重绿色文化区域:甫进大门在淙淙水帘衬托下的校训,提出了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道德素养追求;其次是以书简的形式表述的前贤今人对人发展的期望,其中有学生应做到的八项要求,展示出“环保之责,我辈为之”的行动原则;再次是以园林小景与红绿柱础组合的中西文化审美,凸显包容、多元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是操场边的“方圆墙”,以印章与瓦当等形式宣传了“天下万绿”的理想与“博学成道”的目标。学校右边的环保科技园,成为绿色与科学的室外课堂。学校左边,园林小景与参天大树相互掩映,幽静而优美。竹林和生物园则恰如学校的后花园,静谧而精美。纵观校园,生态、科学、美化、静洁、哲思、诗意、多元、和谐,形成**中学自成一格的环境教育隐性课堂。着眼常规着力特色环境教育既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必须使其常规化,学校在形成了如下环境教育的常规模式:制定翔实周密的环境教育计划;专题教学和学科渗透的双重环境教育教学形式;在升旗仪式等一日活动常规中渗透环保;全年确定了17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日并认真开展活动;确立了值周班级清洁卫生制度等爱校活动。在常规化的基础上,学校逐渐形成了环境教育的五大特色:扩大视野,广泛联系,长期坚持绿色“手拉手”计划,其中环保“小手拉大手”,宣传环保进家庭、进社区;与兄弟学校“手拉手”,组织环境教育——绿色论坛,与区内七所学校携手共建绿色学校;校企绿色“手拉手”,与工厂、商场等单位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沿海与内地“手拉手”,与经济落后、环境脆弱地区的学校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帮助共建绿色学校;与德国学校“手拉手”,2006年7月,实现了对德国纽伦堡Paul-pfinzing高级中学的访问,并签署了以环保为主要内容的长期交流协议,推动学校环境教育不断发展。②立足长效,着眼细微,开展“绿色成长计划”。该计划以三年为周期,以“小草奖”、“绿叶奖”、“小树奖”为评定等级,让学生的环保行为接受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评价,并纳入中考综合表现评定,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与习惯,以巩固环境教育成果。③上有环保先锋人物、下有师生绿色阵容,构建多层次环保教育团队。***、***等两位“十佳环保市民”,还有学校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绿色教育协会,给全校同学做出了榜样。学生社团组织——“绿色联盟”积极活跃,参加上百次校内外环保活动,出版学生环保刊物《万绿》、《绿色快车》,集体加入深圳市“蓝色海洋协会”、深圳市“观鸟协会”,成为2005年南山区第一名被推荐的“深圳市十佳中学生社团”。④注重科技力量,形成环保科技教育特色。科学是**中学的优势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受到教育部专家的多次指导。他们将科技与环保相结合,以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教育,指导学生的环保科技作品100多件,获国家、省、市、区奖励30余项,创造的环境科学教育模式于2005年底,受到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副司长、省教育厅刘育民副厅长及省市环保局等领导的好评,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主力军。⑤创造环境文化,实践资源节约,建设环境教育的隐性课堂。环保科技园、四重环境教育文化区、生物园等校园区域,共同构成了环境教育的隐性课堂。师生共同制作的南教学楼循环利用节水设施,以直观的方式讲述着循环经济,遍布全校开关、空调上的绿色节能标志、节水龙头、双面用纸、周五废品变卖、周五步行日,使学校的环保气氛愈加浓郁。春华秋实佳木常青学校的创绿之路历经数载,所播撒的绿色希望的种子,已逐渐开花结实:2003年9月以来,各班累计回收纸张、易拉罐等废旧物品变卖金额达6000余元;在学校在增加了电脑室、国家考试考场监控室、电子大屏幕、食堂、绿化用水、以及36个班的投影、功能室空调的情况下,04年电费略有下降,05年与03年基本持平(未计价格上涨因素);水费下降23%;用纸下降34%;汽油下降8%;2003年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