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_第1页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_第2页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_第3页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_第4页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他人的认知与归因1第1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个人知觉

1如何对他人形成印象?

印象形成(Impressionformation)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2第2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

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3第3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一印象依据的三个维度:Osgood、Suci和Tanenbaum语义分析实验:

评价(Evaluation):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Potency):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Activity):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发现某个人或物被置于这三个维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评定,也无法增加对这个人的信息。4第4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们依据什么评价他人?研究:美国人凭什么投选票?Kinder和Abelson的研究表明:能力:知识能力、感召力以及领导能力

是否正直

:是否有道德、诚实以及对权力的欲望

5第5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整体印象的三个理论模型:

平均模型(TheAveragingModel)

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约翰的个别特质苏珊的评定清洁+10聪明+10体贴+4矮小-5衣着随便-9整体印象+10/5=2.006第6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累加模型(TheAdditiveModel)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而不是平均,正性信息加到已经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会变得更加喜欢,而不是降低喜欢程度。7第7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加权平均模型(TheWeightedAverageModel)Anderson对主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然后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8第8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halo-effect):对他人形成印象的时候,对方的某一项高分特征影响了我们对他的其他特征的评价,出现了普遍偏高的现象。与这种偏差相反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9第9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特质描述吸引人者中等者不吸引人者人格的社会融洽性65.3962.4256.31职业地位2.252.021.70称职的丈夫(妻子)1.700.710.39称职的父母3.544.553.91社会幸福及职业幸福6.376.345.28总幸福11.6011.608.83结婚的可能性2.171.821.52注:数字越大,表明评价越高。晕轮效应的证据(Dion、Berscheid、Walster1972)人总是以貌取人:想想你是这样的人吗?10第10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平均判刑(年)罪名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控制组欺诈5.454.354.35偷窃2.805.205.10

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诈骗别人的罪犯,会被判重刑,而外表漂亮的人偷东西会被宽恕11第11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慈悲效应(LeniencyEffect)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Sears认为这种偏差只发生在评定人时,他也称之为人的正性偏差(Positivitybias)。12第12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负性效应(TheNegativityEffect):Fiske(1980)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于较大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13第13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个人知觉的线索有那些?

(1)情绪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窗口。学会使用微笑的价值!14第14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微笑的含义有两种: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Kraut和Johnston(1979)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验证微笑的含义。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社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面时便不微笑。他们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研究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后有30%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

15第15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非言语线索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距离(Distance):人际距离是判断的指标之一姿势(Gestures):体态语言(有人引诱我犯罪)目光(Eyecontact):传递什么样的信息?16第16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超言语线索:

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停顿等等。人们在说谎的时候,超言语的线索往往会使他的企图泄露出来。

17第17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归因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18第18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这些理论包括以下几种:19第19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从通俗心理学(Naive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海德指出,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外因(压力、天气、情境)海德指出,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20第20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维纳的归因理论1972年,BernardWeiner在Heider的归因理论和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Weiner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象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

21第21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Weiner1972年的归因模型不稳定稳定

内部努力能力

外部运气任务难度22第22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改进后的归因模型(Weiner1982)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

稳定不稳定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来自他人的偶然的帮助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与情绪考试难度一个人的运气23第23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LynAbramson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具有这些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乐观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而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24第24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Kelly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25第25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为什么学生在我的课上睡觉?

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区别性信息归因维度情境1(低)其他人没睡觉(高)该学生以前也睡(低)该学生在别人课上也睡学生懒惰

情境2(高)学生们都睡觉(高)该学生以前也睡(高)该学生在别人课上没睡教授没劲

情境3(低)其他人没睡觉(低)该学生以前没睡(高)该学生在别人课上没睡情境原因26第26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E.Jones和Davis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Jones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27第27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FBem的自我知觉理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28第28页,课件共3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