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_第1页
《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_第2页
《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_第3页
《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_第4页
《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边的老人》文本细读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遭遇。小说的标题是“OldManattheBridge”,但是为什么要用“桥边”而不是“路旁”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在小说中,老人一直坐在路旁,但是他需要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他完成任务后又回到了原处。因此,老人过了桥,但是他能去哪里呢?他没有熟人,而且还有一些动物需要他照顾。老人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他过了现实的桥,但是心里的桥却过不去了。因此,“桥边”的标题更加贴切。老人被“桥”完全排除在外了。他过得了现实的桥,但是过不了心里的桥。这个标题不仅仅是对老人遭遇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在生命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桥梁,有些桥梁我们能够过去,但是有些桥梁我们却无法跨越。这个标题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生命中的桥梁所限制。总之,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一篇深刻的小说,通过老人的遭遇,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标题“桥边”的选择也更加贴切,提醒我们在生命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生命中的桥梁所限制。一位老人戴着钢丝边眼镜坐在路旁,衣服上满是尘土。这两次提到“钢丝边眼镜”似乎是为了突出老人的知识分子身份,与后文中的农夫们形成对比。这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不分贫富、老少,让所有人都失去了身份。老人的形象模糊,没有姓名,代表着所有在战争中失去身份的人。老人的眼镜外形像摄影镜头,可以定格他的神情,而钢丝边则隔绝了内心与外界的联系。虽然“我”与老人有过对话,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只是短暂的,之后各自保命、自求多福。薄薄的眼镜,深重的苦难,这句话表达了老人所经历的苦难与痛苦。“尘土”在全文中多次出现,强调了战争来临时民众大逃亡的必然产物。逃亡的人多,车多,路上堆积的灰尘“齐到脚踝”,衣服自然会“尽是尘土”。在这种情况下,掸掉尘土已经不再重要,人们只能匆忙逃离战争的蹂躏。“尘土”在战争中象征着人们身份地位的抽象含义。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人们往往身不由己,命如微尘。诸如“遗民泪尽胡尘里”、“零落成泥辗作尘”、“九州胡马闇尘埃”等诗句,都将尘埃描绘成了一种极细碎、微小、卑贱的东西。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尊严、自主和意志,只剩下那一颗颗随风飘散的尘埃。文末老人坐在路旁的尘土中,被这尘埃包围着,被这尘埃同化了。这似乎预示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涌过桥去。骡车迟缓地爬上陡坡,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缓慢前行。老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太累了走不动了。海明威在描述浮桥上的车流人潮时,用了分开叙述的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能突出混乱拥挤的场面。同时,他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车流人潮比作涌出的水,突出了人们的紧迫感。但是,在描述农夫们行进时,海明威用了“齐到脚踝的尘土”这个不合常理的描述,可能是为了暗示农夫们的困境和艰难。海明威的文笔清新自然,追求文章的自然美,很少使用浮华的字眼和修辞手法。在本文中,开头的白描客观地展示了故事背景,没有任何修饰性词汇和修辞手法。然而,译者为了加强语言形象性意译了“crossing”,结果与作者的初衷有所偏差。海明威的描写非常克制,客观地叙述,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他的目的是从“小”中去见“大”,从“无”中去生“有”。因此,把“crossing”翻译成“涌”并不合适,直译过来的“穿”更好。这篇文章是一首冰与火之歌,冰冷的叙述中却蕴含着火热的情感。主人公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的情况。完成任务后,他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虽然车辆和行人已经不多了,但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这个士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分出注意力在这个走不动路了的老人身上,这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记得这座桥,它是一座浮桥。我们可以猜测,这座浮桥是仓促搭建的。因此,第一句话中“桥头堡”三个字就显得很有意思了。如果搭的是小桥,也没这个必要,一般只有比较大的桥梁才会有桥头堡。所以这座“桥头堡”才有被“侦察”的必要——它在军事地形学意义上位置重要(要么比较高要么位于交通要冲)。但问题来了:这样的桥头堡矗立在对岸,桥呢?如果这里本来有一座大桥横跨河面,那么车流和人流还用得着从这座小小的浮桥上挤过河吗?那么这座大桥去哪里了呢?在战争中,大桥不可能逃走。联系后文“怕那些大炮呀”,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大炮可能轰炸了这座大桥。还有,“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那么天气好能见度高的时候,法西斯飞机是可以起飞的,也已经飞来过了吗?如果说“桥头堡”三个字是冰山浮在海面之上的部分,那么我们对或许有过的大桥如今何在的推测,就是海面以下影影绰绰的部分之一了。或许有人会说,就凭这三个字你胡诌这么多有的没的,叫过度解读,纯属臆测——已经不是“细读”而走上了“瞎读”的邪路了,海明威根本没想这么多,他就是简单地写小说而已。然而,我们知道,人物、环境、情节都是作者构思过、安排好的。因此,“桥头堡”这个建筑,在本文中突然出现在以语言简洁而著称的海明威笔下,具有一定的意义。有位作家(实在想不起来是谁了)在谈及小说中具体事物描写技巧及作用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某段文字中,在描写某人书房时提及墙上挂着一把剑,那么后文这把剑多半就要再次出场了。海明威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强调写作的客观性与主题思想的隐晦含蓄,反对作者直接出场进行评说与暗示。他坚持认为应该从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撷取最有特征的情节,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隐藏起来,按照“冰山原则”留下八分之七的空间让读者思考与揣摩。还记得第一段那“齐到脚踝的尘土”吗?下文说到,这里是“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本句复制自百度百科)。如果不是轰炸,桥去哪儿了?即使是土质相对疏松的三角洲地区,尘土也不可能“齐到脚踝”。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里可能发生了轰炸事件。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轰炸这里?埃布罗河是西班牙境内最长的河流。母亲河的三角洲通常都是经济繁荣的战略要地,也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位于三角洲地区的“桥”战略意义尤为重要。炸了它,虽然人还能想办法撤走、逃离,但很多物资就没办法迅速带走了。这座“桥”所在之处,必将成为双方战争的焦点。在海明威另一部描写西班牙内战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主角罗伯特·乔顿如何炸掉塞哥维亚与瓜达拉哈之间一座铁桥展开的。这和本文有半毛钱的关系吗?有!本文显然是一篇反战的小说。如果仅仅要表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宏大叙事”的写法显然比写一个老人走不动了更合适。写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其实是容易的,但要以小见大、举重若轻地通过小场景来表现大背景,通过小人物来叙述大事件、通过小视角来展示大视野,难于上青天。海明威选择了最难、但效果也最好的写法。将一个古稀之年体力不支、身份模糊疲惫不堪的老人置于象征两种政治军事力量斗争的“桥”边,在这种“大”与“小”、“强”与“弱”的对比之中,充满了对小人物和弱者的无限悲悯。没有“小”,哪来的“大”?读这样的小说,与这样的作者过招,从不起眼的一个个字词里发现蛛丝马迹,还原创作构思,不亦乐乎!这个过程中,读者仿佛变身《头号玩家》中的主角,用精彩的解谜之举,向作家致敬。而对于老师来说,带领学生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教会他们解读的秘笈,让他们发出“书还可以这样读”的感慨,不亦乐乎!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这样的解读不符合海明威的初衷,那又怎样?我们细读文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审美感知把文本变为作品:和作家一起,完成创作之旅。这样读过的每一部作品,才真正属于你!"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西班牙东部城市)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起来,显示了老人对家园的深爱。这里的“笑”虽然重复了两次显得累赘,却是全文神态描写中唯一的亮色。记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个镜头吗?在德国人屠杀犹太人时,有一个红衣女孩子穿梭在被押解的犹太人当中。她的身后是荷枪实弹的德军和面色沉痛的犹太居民,而她懵懂无知,根本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这是个黑白片,但女孩的衣服却显示出了刺眼的红色,当她逃进了屋子里躲在床下的时候,衣服失去了颜色。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而女孩身上的红衣服则象征着人性深处的天真与善良,使得“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在电影中,纳粹军官阿蒙·戈特奉上级之命挖出早已埋葬的尸体焚化,并把剩下的犹太人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在一辆辆的运尸车里,那一抹鲜红又出现了,唯一的红色。这个镜头再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笑容”和“微笑”在英文中都是“smile”,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词可能会产生歧义。例如,一个老人告诉我他在“takingcareof”动物,我并没有完全听懂。这个短语既有“负责”之意,又有“照顾”之意,还可以理解为“处理”“对付”……老人年纪这么大了,还戴着钢丝边眼镜,看起来“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那他所说的“takingcareof”到底作何理解呢?这就是“我”没有完全听懂的地方。虽然译者将这个短语翻译成“看管”和“照料”,但这种用心良苦,在某种程度上却损害了原文的表达艺术。这段对话展示了作者运用自由直接引语,通过叙述者“我”的“说”与“听”,客观表现当时的语言环境。这种多义性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思考中逐渐还原对话双方的思维和情感,获得阅读的乐趣。译者在翻译中,从“看管”到“照料”的变化,尽可能避免了主观情感对文本的介入,但这也可能导致读者无法发现文本中的奥秘。因此,我们在阅读外国文学时,最好还是读原文。另外,老人说他照料的动物是“各种各样”,而下文却表明这些动物只有三种。这似乎存在矛盾。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老人认为这三种动物已经足够多了,满足了他的日常生活需要;二是作者通过这三种动物代表“各种各样”的动物。具体解释将在下文中给出。在这段对话中,“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期待着战争的打响。尽管他刚刚完成了侦察任务,应该赶紧回到部队上报结果,但他却没有离开。这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对老人的关心。作为唯一的倾听者,他倾听老人的故事,并想鼓励老人走下去,担心他留在这里会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遭遇不测。这种以人性的“善”来见出战争的“恶”的表现方式,是本文的典型特点。首先,需要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因为文章中并没有这样的段落。接下来,对文章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和修正:在1938年的埃布罗河战役中,共和军为了遏制叛军的进攻,动员了自己所有的精锐,要和叛乱部队在埃布罗河展开最后的生死决战。这场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展现出了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冷静镇定,随时准备着流血牺牲。在这篇小说中,“我”不仅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也是被讲述的对象。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还能够通过普通一兵的视死如归来反映出反战的主题。在小说中,作者用一个非常长的句子来表达“我”正在观察桥和埃布罗三角洲的非洲风情,并思考敌人何时出现的问题。这个句子的结构非常有意思,通过“我”正在做某事和老人仍然坐在那里这两个并列的句子,突出了战争即将到来的紧迫感和老人的平静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句式上质的异化,形成情景化的语言特征,向读者暗示老人似乎认为战争跟他无关,为文章后面披露老人关注战争中动物的命运,从而表现其对生命的尊重埋下了伏笔。在小说中,老人提到了他关注的三种动物:两只山羊,一只猫和四对鸽子。这些动物各自有着特殊的寓意吗?这是很多细心的老师在上课时会提出来的问题。通过这些动物的选择,作者可能在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中所有生命的关注。这些动物也可能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需要读者自行解读。这篇文章描述了三种动物——山羊、猫和鸽子——在战争中的命运,以及它们对老人和人类的意义。这些动物都是温顺、善良的,与老人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然而,战争无情地驱赶老人离开家乡,灭杀这些动物,让我们不得不对战争深恶痛绝。除了提供物质资源,山羊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在古代祭祀中,羊被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同时也承担了给人类“替罪”的任务。因此,“替罪羊”这个俗语就诞生了。在这篇文章中,老人被迫离开家乡,而羊只能留下,无辜地承担主人的命运,这让我们深感悲痛。鸽子不仅是“和平”的象征,还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强烈的归巢性。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老人和鸽子一样,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乡,但老人却被迫离开,无法再回到家乡了。总之,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动物的命运,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悲痛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它也让我们反思人类对动物和自然的态度,提醒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士兵“我”不仅关注战争本身,也关注那个孱弱的老人。老人却不关心自己,只担心不得不抛下的三种动物。我问老人是否只得抛下它们,其实是想问是否有别的办法保全动物们的性命。而老人担心的是动物们的安危,关心的是动物们的感受。他已经把动物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在炮火即将袭来的情况下,老人丢下了家人独自逃命,这对动物们不公。因此,老人的回答是“怕那些大炮”,是“那个上尉叫我走”,而不是“我要走”。接下来,“我”问老人是否有家人或朋友能帮他带动物们离开,但老人回答“没家”。与此同时,老人表露出对动物的担心,他似乎根本没有把自己有没有家当回事。猫据说有九条命,这个说法不仅在中国流传,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人考证了这个说法的来源,认为它源于巫术。一本名为《小心猫》的书在1584年由英国作者威廉巴尔德文所写,其中包含了这样一句话:女巫可以占用她们的猫的身体九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猫有九条命的原因。在维基百科上,大多数国家都认为猫有九条命,但是西班牙语区的说法是七条命,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的说法是六条命。维基百科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猫的柔韧性和敏捷能力可以保证它们能够迅速逃离生命威胁的场合。老人们说猫“会照顾自己”,这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但是温驯而没有自保能力的鸽子和山羊会怎样呢?实际上,那些能够通过车辆或自己的双脚迅速逃离战区的人们,就像会自保的猫和会飞的鸽子一样。而年迈体弱的老人,就像只能听天由命的山羊一样。山羊为人类提供了一生的奶水,最终却死在人类发明的炮火中;老人为社会奉献了一生,最终却只能坐在桥边等待自己的命运。当“我”关心老人时,这反映出了人性的光辉。老人对动物的担心,更体现了深沉的悲悯情怀。“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政治跟我不相关,”他回答说,“我已经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为什么要问“政治态度”?很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这道阅读题考察的是这两句对话:文章中的“我”问老人对于政治的态度时,老人说“政治跟我不相关”。请谈谈你对作者设计这段对话的理解。这道题的答案是作者借助这段对话表达对战争和政治的厌恶和反对,以及对那些玩弄政治的人的讽刺。虽然老人与政治无关,但政治引起的战争却扰乱了老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答案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答案是否正确?不一定正确。设计这道题的老师可能误解了“我”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两句对话和之前的对话一样,存在语言所指的错位。这道阅读题的答案是基于老人的回答分析的,但忽略了“我”为什么会这样问。难道“我”还要试探老人的政治倾向吗?支持或反对谁,对改变老人的处境有何影响?实际上,这里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无关。最后,简单说一下西班牙内战。以下两段摘自百度百科,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西班牙内战是一场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的内战。1939年4月,西班牙国民军获得胜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解体,所有右翼组织合并,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独裁统治,进入佛朗哥统治时期。右翼势力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空军和掌握了制空权,这是导致左翼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这场内战也以交战双方虐杀战俘闻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杀害。在这场内战中,首次出现了飞机对坦克的轰炸和第一次对不设防城市的大规模轰炸。国际间对此战争也十分关注,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乔治·奥威尔、罗伯特·卡帕在内的许多人都对西班牙内战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研究。然而,这场内战也暴露了人性的丑陋面,法律消失后,人性之卑劣残忍涌现出来。双方都出现了一哄而起的滥杀无辜的高峰,甚至捏着自己借条的人也会在惩罚“敌人”的借口下任意加害。左翼一方把与天主教有关的知识分子几乎斩尽杀绝,而右翼民众也不断杀害左翼人士。根据统计,在内战中被杀害的有名有姓的教士、修士和修女,有16,832名。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明威在小说中让“我”突然问出一句很“政治”的话,从而表达作者对“政治”的讽刺。因为在内战中,人们的政治立场往往决定了他们的生死,老人的“政治态度”可能会成为他被杀死的必然结局。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巴塞罗那成为了共和国军队的重要据点,也是反对派军队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许多逃难者都会选择前往巴塞罗那,希望在那里寻求庇护和安全。而海明威在小说中的这个细节,恰恰揭示了逃难的人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生死抉择。海明威在小说中的细节处理让人叹为观止。例如,他通过描写“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暗示了老人的逃难路程异常艰难;通过设置“卡车开往巴塞罗那”的细节,揭示了逃难者的现实困境和生死抉择。海明威深爱着西班牙,他熟悉这次内战中发生战事的每一城镇,没有一个美国人能比他更了解欧洲、更熟悉西班牙。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里静静地沉淀着,等待着有心人的目光。在小说中,当老人说出“政治跟我不相干”时,“我”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下去,因为“我”知道即使老人对政治信仰是无所谓的,也有可能成为被滥杀的对象。因此,“我”劝告老人不要在此久留,提出了具体的逃离建议。西班牙的文化古城被誉为地中海曼哈顿。这座城市被国际建筑界公认为是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艺术家的殿堂。市内到处都可以看到世界著名艺术家毕加索、高迪和米罗等人的遗作。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国政府于1937年10月28日从巴伦西亚迁往巴塞罗那。5个月后,佛朗哥在德、意干涉军的配合下投入了5个军的兵力和几乎全部飞机、坦克,在突破共和军防线后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然而,人们逃到巴塞罗那并不意味着摆脱了战争的威胁。这座被誉为“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的城市也将在战火中颤抖。这篇小说与战争有关,但是通篇没有出现过一次“战争”这个词,也没有任何一处与战斗有关的场面描写。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使得这篇小说更加深刻。为什么海明威选择这个时间、这条埃布罗河上的这座桥而不是其他时间地点的其他桥呢?通过这座桥旁老人的悲惨遭遇来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换个时间换一座桥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然而,这座桥与这条河流在西班牙内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和军于1937年7至11月在埃布罗河地区投入了7个师10多万兵力,发动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埃布罗河战役。经过3个多月的激战,共和军歼敌8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00余架。然而,由于人力物力得不到及时补充,共和军被迫转入防御,未达到预期战役目的。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性的性质,共和军损失6万有生力量,致使战局空前恶化。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失陷,共和国处境急剧恶化。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断绝与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3月28日,叛军和干涉军进入马德里和巴伦西亚,战争结束,佛朗哥随后建立了独裁政权。老人说:“那边我没有熟人,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这简单的对话暗示了老人的命运,也暗示了接下来的战争进程。这种巧妙的情节设计可以一举多得,相得益彰。老人没有家,也没有家人。从前文老人说自己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话来看,他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亲戚或者好友。老人已经76岁了,与他同龄的熟人还剩几个呢?我猜,不仅巴塞罗那没有他的熟人,恐怕别的地方也没什么熟人。举目无亲,只能与动物们相依为命的他一旦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鸽子、猫和山羊们,生活还剩下什么?一切都毁了,这样的生活,恐怕比死于炮火更大的折磨。在交谈中,老人感受到了“我”流露出的善意和关怀,也报以同样善良的谢意——“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在战争阴云的重压之下,“我”和老人都选择了平静而无畏地面对未知的结局,对话间流露出的优雅,一如废墟之上仍然开放的小花。老人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儿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老人的疲惫不仅来自长途跋涉后衰弱的肉体,也来自背井离乡后孤单的灵魂。向哪里去?能去哪里?我想起阮籍的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不同的是,阮籍的不能寐是因为险恶的政治斗争带来的忧思,而老人则是在平静的梦里被战争的号角惊醒;阮籍是在漫漫的长夜主动徘徊,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老人是于阴沉的黄昏举步维艰,用言语来减轻自身的忧虑。但这种忧虑恰恰又是无法被别人完全理解,也无法通过错位的言语交流被分担。"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你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从这句话推断,似乎开炮的应该是共和军。这样一来,有些线索就能连上了——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近,派人去城市疏散居民,让“我”去侦察敌军的动向以便确定开始炮火打击的时间……但这样一来,毁掉老人家园的直接凶手就不是法西斯的军队,而是共和军!在传统的反战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法是故乡面临非正义一方的战争威胁或被罪恶的敌军摧毁,然后流离失所的乡亲们在英勇的我军帮助下终于夺回并重建了家园,在此过程中不少乡亲还加入了正义的军队,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子弟兵的一员。这种注重“讲述”的叙事方法,有着讲述者强烈的主观倾向,他对小说中人与事有一定的解释和判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那些人与事的感情。海明威在《桥边的老人》中采用了“显示”的叙事方式,意图含蓄收敛。他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