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4篇四班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文中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铁链、好像、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士气、决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相应的网络素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战胜了困难;使同学从详细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4、指导同学学习并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终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词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分层感悟

1、激发爱好,借助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风景点。

2、提问: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

(运用课件,引导同学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等,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行攀;读好文中的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体会我的畏难心情。)

3、质疑:这么高的山峰,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上去呢?

4、分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⑴每个组员都要充分地朗读,乐观地思索,抓住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么相互鼓舞,从对方身上吸取力气的。

⑵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心得体会。

⑶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由小组长综合、总结,预备在班内沟通。

5、沟通汇报:

⑴第一次对话,看似简洁,却表现出说话人的简单心情。联系详细语言环境,可从也字上体会到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于最终打算咱们一起爬吧!朗读时,要强调重点词一起也,读出彼此赞扬的语气。

⑵第六节中的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最终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登山的困难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之所以感动,不仅仅是登上了天都峰,更重要的是从对方身上吸取了力气,克服了困难。要教导或启发同学留意老爷爷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突出重点词,读出兴奋的心情。同学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从老爷爷角度想象他爬天都峰的情景,体会最终登上山顶后的喜悦。

⑶第三次对话中,竟然一词饱含深意,突出了相互鼓舞中蕴含的巨大力气。可以想象他们在登山中是怎么用对方的言行为自己打气的。

5、总结全文,争论课文最终一句话的含义,训练同学学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三、内化、积累、运用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在对话上的特色。

2、学习文中对话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你熟识的人之间的对话。

四班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A.讲读全文,训练同学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奋勉向上的士气和力气,培育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行。

B.把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A、谈话导入,沟通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B、围绕课题,质疑。

a.谁爬天都峰?

b.怎样爬天都峰?

c.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d.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C、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a.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舞,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b.理清思路:小组争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c.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知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忧,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可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心理的紧急与担忧。

d.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全部的力气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简单。“最终”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需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e.抓住“相互道谢”,通过争论,明白登山胜利之理。

同桌沟通,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士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竟然爬上来了!这句话确定了“我”爬山的士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竟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士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知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决信念直至爬山胜利,士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沟通,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E、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舞,共同进步。要擅长从别人身上猎取力气,增加士气,把事情办好。

四班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简析】

文章是按事情进展的挨次写的。课文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围着爬天都峰,按事情进展挨次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

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其次层讲爬天都峰前的状况。先讲“我”担忧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终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状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相互道谢,最终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二、【教学方法】

1.依据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通过课后思索题,逐段读议,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通过完成老师设计的综合练习,把握课文要领,深化记忆,并促成同学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迁移力量。

三、【教学过程】

(一)分析题眼,疏理线索

1.同学自学课文,初知大意,读准生字字音,查字典基本弄清爽词含义。

2.抓住题眼“爬”,进行谈论:①爬山的“爬”是什么意思你认为用“爬山”好还是用“登山”好,为什么②你爬过山吗请你说说是怎样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指名读课文有关的自然段。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争论:

①天都峰有哪些特点它的高和陡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课文中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来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迟疑”“奋力”“最终”这些关键词语,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三到七自然段,体验人物的动作。

语言:

①“迟疑”是什么意思爬山前我是怎样的为什么现在“我不再迟疑”了课文是怎样写的。

②“我”是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课文是怎么写的想象一下,假如是你,将如何向峰顶奋力爬去。再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奋力”这个词。

③最终大家都爬上峰顶了,用了“最终”一词,体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3.自读八至十自然段,争论:

①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又要谢老爷爷“竟然”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用上“竟然”这个词强调了什么假如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举例。

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②齐读爸爸说的话,争论:“吸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吸取”力气的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综合练习,巩固迁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练习:

1.填空:来到天都峰脚下,我看到天都峰峰()路()时,我心里(),有点()。

这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山了,于是我不再(),()向峰顶爬去,()爬上了天都峰顶。

老爷爷对我说:“你的士气()了我,现在()也爬上来了!”我说:“我才是从您的士气中()到力气的呢!”

2.齐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这一自然段,再让同学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话,课后写成片断。

四班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4

教学要求

1、训练同学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预备

1、生字卡片。

2、写好思索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今日,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一)老师向同学们简洁介绍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同学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殊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dū不读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当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

暑假铁链好像迟疑奋力攀着手脚并用

最终辫子鼓舞决心竟然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迟疑:拿不定办法。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最终: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消失的状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鄙视。

吸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读书。

2、读词语。

3、预习生字的字形。

其次课时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爬天都峰》,通过学习字、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知道记叙的挨次。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书。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时间:是暑假;知道了谁爬天都峰:“我”和爸爸;还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训练同学把话说完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说说第2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3句)

3、再指名分句读,读后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提问:“我”来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同学找出重点句,读出来。老师再引导同学找出重词“发颤”。依据这个词再追问为什么发颤?(同学找到描写天都峰高与陡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引导同学找出重点词体会。)

5、体会两个语气词的作用。(“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赞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问题,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示意爬天都峰要有士气与力气。

7、指导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8、让同学说说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三)学习第3~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

2、解决“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的问题。(在爬天都峰时,“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这位老爷爷的年纪怎么样?从哪儿知道的?(老爷爷的年纪是大的,头发“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

3、解决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①指名读6、7自然段。②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最终”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士气。)③处理课后思索·练习2,读一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括号里“奋力”一词更能表现出小鼓起劲,不怕困难,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详细,鲜亮。)(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都爬上了天都峰。(表示“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4、看黑板的板书说说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5、解决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的问题。①指名读8、9自然段。②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③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④体会对话的内容。(对话的内容是相互道谢。)⑤他们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6、处理“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①找,②读,③体会“也”的作用。(表面好像双方都有点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艳羡、鄙视,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结,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说的话是其次次对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