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名校版)_第1页
(全)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名校版)_第2页
(全)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名校版)_第3页
(全)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名校版)_第4页
(全)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名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训练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1)锦(红)衣(2)春游(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蝶:蝴蝶。(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学科#网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答案】(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四、【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8.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7.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8.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五、【2018年中考江苏无锡卷】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1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1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答案】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学@科网1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意思对即可。六、【2018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5.两首诗黄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6.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答案】5.高山、落叶、秋风6.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七、【2018年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潭上作【唐】张养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①翠微:青山。10.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11.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坐了铺垫。11.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八、【2018年中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①【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6.D7.D九、【2018年中考山东德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7.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8.“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9.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7.(1)边塞诗(2)高适(岑参)8.借代英勇无畏,视死如归。9.“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学@科网十、【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