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意。2.品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写景技巧,体会生动丰富的语言。3.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美好景物,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景技巧。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工具:多媒体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春天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季节,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描绘春景的句子不胜枚举,有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乍见春天的喜悦,有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荒凉凄惨,有王安石寄情于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情怀,更有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豁达,那么,袁宏道是怎样描绘春景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满井游记》。二、出示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意。2.品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写景技巧,体会生动丰富的语言。3.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三、读文:读出古言雅韵1.读准字音节奏①展示课文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评②教师范读课文③点拨重点字词燕地寒yān廿二日niàn罍而歌者léi以游堕事huī特别强调:①不能以游堕事(通“隳,毁坏)②罍甲骨文金文楷体畾:读作léi古人的认识是这样的:三亩田才能酿一缸酒,可见粮食在酿酒中的重要意义。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造字本义:酒杯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几点朗读建议: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入情入味⑤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拨【过渡】古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没有标点还能读通顺,那可真是了不起,看谁来做勇敢的挑战者。⑥找学生去标点朗读课文【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位两人互相展示一下你昨晚的翻译成果,如遇到不会的,标记出来,别担心,还有我。四、译文:积累古文知识1.重点字词意思整理①山峦为晴雪所洗(被)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③偕数友出东直(共同,一起)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才)⑤泉茗罍蹇(名词作动词)2.句子翻译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译文:济泉水煮茶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四、赏文:探究写景技巧(一)品读赏析问题一:哪一段写作者游满井?那么,作者来到满井一带后,有什么感觉?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作者郊游所见所感。来到满井一带后作者产生了“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愉悦与自由的感觉。问题二:袁宏道从笼中飞出来,一路走来一路踏青,他都看到了哪些满井春色呢?如果你现在就是脱笼之鹄,最喜欢流连于哪种景物中?【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互相交流】明确:1.“麦田浅鬣寸许”我最想在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中驻足,因为浅绿的麦田已经从微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微风吹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2.我最喜欢写山的句子,因为融化的雪将山洗干净了,就像少女刚洗了脸梳了头一样,所以,我想在山上驻足流连。3.我最想在水中流连,因为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很自然就联想到打开一面亮晶晶的镜子,准确写出了春水清澈的特点,而波光和冷光都给人以冷的感觉“冷光之乍出于匣”那就极为贴切的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4.我最想在海面上飞翔,因为这里的鱼、鸟自由自在十分悠闲。一切动物充满喜气,让我很羡慕。【过渡】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也迫不及待想说一说我的感受。我最想在柳条上驻足,“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展现了柳条初展的神韵,体现了柳条有一种特别的美:柔美。【过渡】作者描绘的春色美不美?(二)写景技巧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的呢?他的心情如何呢?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愉悦)欲扬先抑的手法(第一段:城中余寒)(苦闷)五、读文:感悟作者情怀【过渡】再次齐读课文,去体会作者笔下美好的春景。(一)了解作者1.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感受的人,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眼中的袁宏道:追求自由,潇洒摆脱官场,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历史上的袁宏道:作者简介: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25岁中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纵情山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二)感悟情怀他偶见嫩柳迎风,鱼游浅底的青山绿水时,他仿佛恍然大悟:人间不是没有春光,人生不是没有乐趣,在文章的最后便直抒胸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中心句。六、我手写我心看来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和眼睛,在作者笔下,一句话就能给我们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你是不是像作者一样的有心呢?现在正值初冬季节,让我们也来试试用三言两语为大家展示你眼中美丽的初冬景色吧。七、布置作业A组:整理重点字词句的意思B组:阅读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二则》八、板书设计满井游记袁宏道满井春色→愉悦酷爱山水鄙弃官场城中余寒→苦闷《满井游记》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八年级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学习和欣赏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缺少发现美的心灵。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美感,体悟文章意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适时点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美美的春色,并从中感悟出作者的寄情山水、鄙弃官场的情怀。我把本课的学习设计成一次寻美之旅。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生词,疏通文意。大体把握文章内容。“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学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品味美美的语言”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注重“美”的咀嚼。《满井游记》效果分析《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描写了北京东直门满井一带的春色,因此我把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成一次“与作者一起旅行”。学生对此颇感新鲜,显得很感兴趣。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去朗读美美的课文、感知美美的文意、品味美美的语言和感悟美美的情怀。第一环节“读文,读出古文雅韵”用展示预习成果的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读得通顺流畅,在此基础上,我进行重点字音点拨,说文解字。学生充满兴趣。第二环节“译文,积累古文知识”,这个环节采用同位互相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把自己的翻译成果向同位交流,不懂的词语质疑,教师和其他同学帮助解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个环节“赏文,探究写景技巧”是重点也是难点,既要品味写景的句子做点评,又要分析作者的写景技巧。用时较多,也有难度。但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加之学生已经学过且运用过摘抄型、批注型、感想型等方法来做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品味本文语句,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就顺理成章了。所以从课堂教学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思维还是非常活跃的,品味句子也很用心,很到位。第四个环节“读文,感悟作者情怀”再次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寄情山水,鄙弃官场生活的情怀。品味语句当然与课文朗读相互结合,本文的朗读体现得很充分,也比较成功,多种方式朗读:点名读、齐读、去标点朗读……指导学生从语气、语速、感情等多方面来朗读,读出优美的味儿。我相信通过这堂课,学生会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对学生整体的课堂表现我是满意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从我自身的表现来看,我认为老师还是讲的有点儿多,对学生还不够完全放心,还不敢大胆地放权给学生,这是我以后想改进的地方。《满井游记》教材分析语文课绝不仅仅在于教学生语文知识,它具有多重功能。语文课中的思想、情感的价值绝不能被忽视。《满井游记》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写景游记”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满井游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京担任国子监助教时通过描绘北京近郊一带初春的美好景色来抒发作者厌倦都市生活“寄情于山石草木”的记游小品。文章语言简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满井春色,并且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突出作者看到美好景色时的那种愉悦的心情,这些都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单元所选课文,是以“写景游记”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工具书、提示和注释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学习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的语言特点,巩固单元要求。我把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如下: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美好景物,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品读课文,学习本文的写景技巧。《满井游记》测评练习1.生字注音,理解生词。飞沙走砾()靧()面罍()而歌者廿()二日偕()以游墮事()汗出浃()背毛羽鳞鬣()各得其所2.与“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语法功能相同的项是()A.罍而歌者B.躬耕于南阳C.不蔓不枝D.寻向所志3.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C.余之游∕将自此始D.夫∕不能∕以游墮事4.品味句子。如果你就是一只脱笼之鹄,最喜欢流连于哪种景物中?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作简要分析。《满井游记》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学生真正的被满井一带的美景所陶醉了。全班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融入课堂当中,绝大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可以说这堂课在情感目标上的实现是比较成功的。《满井游记》是文言文单元的一篇游记。本文描写了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京郊满井的景色以及作者出游时喜悦的心情,既做到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本课教学我采取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翻译课文、朗读课文等内容;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分析课文,如: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等内容,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分析课文的方法,并且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满井春色,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既要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有所创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后来议,在议中析,逐层深入。而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讲解“罍”这个字。先用图片展示甲骨文、金文和楷书的“罍”,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离不开三个“田”,而古人的认识是这样的:三亩田才能酿一缸酒,所以这个字一定与酒有关。而字的下边则像一个容器,所以这个“罍”的造字本义就是“酒杯”。学生对这个环节比较感兴趣。
有关文中的“山、水”的描写,作者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和“倩女之靧面而髻寰之始掠也”这两个个比喻句,借助图片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且与学生深入交谈,学生又能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并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把作业布置给学生,这又体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民主性。还有一点,是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更应具备感性的思考。对一篇文章,教师要有自己深刻的认识,要去挖掘文本背后蕴藏的思想价值和情感价值,而不仅仅停留在文本表面。你要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而老师自己还没有思想和情感,那如何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呢。语文教师除要有自己的思想之外,还必须有不凡的口才。导语、过渡语、提示语、总结语,这些课堂上常用的语言,只有说得到位、精彩、发人深思,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本课中,我精心设计了这些语言,应该说,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同样起到了激发学生情感的作用。《满井游记》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满井游记》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满井游记》作为一篇自读的记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而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春色之美呢?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词句含义,首先我安排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6月校园无土栽培区营养液循环维护合同
- 2025上海市房屋建筑修缮及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版)甲种本
- 2024年2月盲文标识凸点高度精确度验收规范
- 二零二五家装纯设计合同
- 物业转供电协议合同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钢结构厂房购销合同
- 书柜书桌定制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白瑾的离婚协议书
- 国际贸易独家代理协议
- 2025【长沙兼职劳动合同书】合同样本
- 陕旅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ere-Are-You-Going第2课时课件
- DB32-T 4264-2022 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 三 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剪羊毛|人音版(五线谱)
- 富余水深与船体下沉量的关系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15张PPT)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25张PPT)
- 电气防爆施工节点做法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 团结就是力量曲谱和歌词
- 2022年交通管制员年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热镀锌螺栓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